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107部分

正统天命-第107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疃妓疽不嵝睦锊煌纯彀眨俊

    顿了顿,杨尚荆面色有些古怪:“到底是一卫之事,不是甚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若是追查下来,浙江臬司分巡道上下的官僚,也少不得落下一个失察的罪过,这个谎……可不好圆啊。”

第二四一章 这事儿不好办() 
    第二四一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官场上的这种现象更加严重,或者说,表现的更加明显。

    如果是一个百户喝兵血、吃空饷,数额再大,也大不到哪儿去,嘁哩喀喳直接剁了,也就算是天下太平了,往上面追责,把管着钱粮的指挥佥事臭骂一顿也就算了,最多罚个个把月儿的薪俸。

    可是呢,如果将百户换成了指挥使,那事情就大条了,一个指挥使掌管着五千多人呢,尤其是磐石卫这种地处要冲的卫所,基本上浙江都司的计吏、浙江臬司的官儿,每年都要来转上一圈儿,这多少年了都是相安无事,便是轩輗当年来浙江清军的时候,都没揪出来何有才这个蛀虫,这陈芝麻烂谷子的突然翻出来……

    整个浙江官场的脸色,都不会好看,你是骂都司那边无能呢?还是骂臬司那边玩忽职守呢?

    最起码,浙江臬司负责卫所这块儿的佥事得因此扔出来一个顶缸,搞出来点儿大的,副使也有可能,挨一顿训斥都是小事,金英、王振之流要是看清了时局,在外朝串通一气,直接联手给浙江官场来个一发入魂,在这个稳定压倒一切的年月,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再往深了一层去想,现在浙江的布政使是孙原贞和方廷玉,都是外朝的心腹不说,孙原贞还特么是于谦于廷益的好基友,到时候孙原贞被坑了,整个外朝怎么看他杨尚荆?于谦对他杨尚荆的好感还能剩下多少?南京勋贵方面不断地往浙江掺沙子的举动,会不会整个儿败露出去?

    所以听到了杨尚荆的提问,刘启道这个断事的手也是一哆嗦,这事儿……特么的不好办啊,之前为了把这件事儿做成铁案,断事司上下可是在中军都督府的公文里寻章摘句,找了一大堆的证据,方方面面的都有,只怕到时候浙江备倭都司的李信都得背上一个识人不明、用人不当的黑锅来。

    杨尚荆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了几步,这才沉声说道:“也罢,也罢,你且将这文牍案卷拿下去,将积年的案卷都抽出些来……”

    停顿了一下,杨尚荆摇了摇头:“不行,断事司虽说人员不多,却也算得上眼杂,若是被那边得了消息,总归是不好的,这样,你且去将断事司参与过这些案卷整理的都带过来,本官亲自和他们谈谈。”

    刘启道点点头,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这件事儿想要盖住,备倭衙门这边首先要封口,然后才能将这些证据确凿的东西删减掉一部分,就比如从中军都督府那边传来的历年文档里的玩意。

    刘启道蹭蹭蹭地下去了,没过多一会儿,就带着三个人进来了,都是断事司的书吏,没有什么品级,勉强算是合同工吧,别说品级了,离着流外官这种官职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这帮书吏进来,看见杨尚荆的时候,一个两个表情那叫一个诚惶诚恐,眼神之中还夹杂着巴结,来这个衙门之前,对杨尚荆的“战绩”,他们都是有所耳闻的,杀伐决断的上官,谁见了不害怕?而抱上了他的大腿的那些人的平步青云,也给了这几个书吏以很大的希望。

    杨尚荆干咳了一声,然后慢慢讲道:“事渉这磐石卫的卷宗,诸位想必也都是看过了的……”

    听着杨尚荆的话,下面的这三个书吏都是一脑门子的雾水,心说这事儿我们都给办成了铁案了,怎么还提这个?难不成,还要加把劲儿,把老何家的九族给一并诛除了不成?可是这儿又不是谋反,最多扣个利通倭寇、玩忽职守的帽子,不够用啊。

    “……案卷文牍一应俱全,加之从何家库房之中查抄出来的钱物,已经可以说是证据确凿了,只是这文牍之中,总归是有些捕风捉影的,便是中军都督府那边,也只能说是合理推断,在何家的库房之中,并无相关的证据……”

    三个人都是积年的老吏了,听到了最后,脸上就都渐渐露出了明悟的神色——感情这事嫌石锤太多了,把何有才砸进地里不说,剩下的还要砸坏些花花草草啊,估摸着大半个浙江都要跟着洗牌了,得了,那咱们改吧,谁叫赞以后还得在这备倭衙门混饭吃呢!

    于是三人跪在地上,赌咒发誓,说是今夜挑灯夜战,也要把这些文牍整理一遍,将其中不甚清晰的款项剔除,而且至少会剔除一半以上的分量。

    杨尚荆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和聪明人说话,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和聪明人说话,他还是很喜欢的,摆摆手让三个人带着文牍退下去,杨尚荆这才继续对刘启道说道:“这公文到底是个要命的东西,启道你也多费一番心力,过去看看罢,怎么说你也是勋贵出身,一些寻常胥吏察觉不出的,对你而言也不过是看一眼的事情。”

    刘启道应声点了点头,也跟着退了下去,事实上哪怕杨尚荆不这么说,他也会选择过去帮忙过筛子的,且不说他这个断事司断事的职责,便是利益驱动,他也是要动的——毕竟现在南京城的勋贵,大部分都已经把宝压倒了杨尚荆的身上,他自己更是早就和杨尚荆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浙江的稳定有利于杨尚荆,也就有利于他们这些南京勋贵了。

    眼看着刘启道退了下去,杨尚荆这才坐在椅子上,慢慢地闭起了眼睛,这磐石卫的麻烦事儿,可不仅仅只是这个公文,对他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这磐石卫这几个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的任命问题,今后他的政令能不能在磐石卫做到通达,邢宏放这个九成九要升官儿的指挥使可并不能完全决定,毕竟南京的勋贵会看在英国公张辅的面子上给他升官儿,可不代表会给他面子不把他架空了。

    指挥使捞不到,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这种官职,也是会让那些有“上进心”的勋贵子弟打破头的。

第二四二章 郎中与书吏() 
    第二四二章

    “仁之兄,咱们这位杨郎中,还真是精于计算啊,虽说离着算无遗策还有些距离,不过这个岁数……”一个断事司的书吏眼瞅着刘启道起身出去小解了,就捅了捅身边另一个书吏,低声感慨着。

    “废话,要不然人家能二十来岁就考中进士了,还是二甲的?”那书吏哼了一声,有点儿羡慕,也有点儿向往,“若是他不提文牍之事,便是你我,只怕也未曾想到后果吧?啧,若是这文牍原封不动地交上去,送到了北京,只怕这浙江就是一番天翻地覆了。”

    两个人说着话呢,第三个人就插了一句:“也未必会送到北京城,你们也不想想,此间之事,事渉一卫指挥使,定然是要往浙江臬司、都司上报的,莫说是轩臬台、李都司,便是他们下面主管刑狱的官儿,哪个不是见多识广之辈?轻易就能卡下来的,到时候那边拣选一番,也便是了,我等却能落个轻松。”

    “说的倒也是,只不过……咱们这位郎中的风评,可能就要往下降一降了,思虑不周、行事鲁莽的评价砸下来,只怕今后升迁可就难喽。”第一个跟着点了点头,叹息了一声。

    “嘁,郎中的风评,与我等书吏何干?他便是一人得道了,鸡犬升天也轮不到我等这些蚂蚁一般的书吏,总计薪俸是一样的,还不如轻松些的好。”第三个书吏摇了摇头,一脸的不屑。

    “还是赶紧些,将这文牍案卷收拾完了罢,拖了这么久了,只怕是浙江臬司、都司都要派人下来催了。”第二个书吏说着,也跟着叹了口气。

    就在这个当口儿,刘启道转了回来,看着三个人,眉毛当即就竖了起来:“你等还不拣选文牍,却在这说些甚么!莫不是今夜,想让本官也在这里陪你们不成?速速将选出的文牍拿来与我过目!”

    上官一来,三个书吏当时就老实了不少,再也不敢谈论什么是非了,连忙从桌上拣选出来一批案卷,由一人送到了刘启道的桌上,然后闷着头开始了整理文牍了,这文牍当真不少,便是三个人进行挑选,两三个时辰也未必能拣选完。

    刘启道眯着眼睛看着文牍,不过目光有些飘忽,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粗粗看了三五份案卷之后,便站起身来,沉声说道:“你等三人便在此处,严加拣选文牍,勿要随处走动,本官且去办些事,若回来之时,再看见尔等交头接耳,少不得要罚尔等薪俸。”

    说着话,也不看三个人的反应,捡起两份文牍,便朝着门外走去,三个书吏连忙站起身来,对着他的背影连连鞠躬:“刘断事放心,我等定当严加拣选,不敢稍有耽搁。”

    特么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更何况三个书吏根本也算不上什么英雄好汉,这年月真正的大地主,当不上官儿肯定不会沾胥吏这种活计,忒没劲,还不如在家收租子来的快活呢,还能和狐朋狗友们装个逼啥的,他们出来做胥吏,也就是因为家中没有太多的余财,基本上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的,都指望着他们手头上这点儿润笔费过活呢,这要是被罚了薪俸,保不齐就得饿死几个。

    过了足足两个时辰的光景,他们手头的案卷已经拣选出三分之二来了,刘启道这才晃晃悠悠地回来了,要来了拣选出来的案卷,开始逐一挑选,面色冷峻,目光深沉,也不知是得了什么消息,三个书吏互相打望了几眼,到底也没敢多问什么,只顾着地头挑选卷宗。

    眼瞅着时辰都奔着戌时去了,四个人这才拣选完文牍,刘启道松了口气,对着三人笑道:“你等忠心任事,到底是辛苦了,左右明日也没甚么事情了,不若吃好喝好,多休息些辰光。本官已经吩咐了厨下,稍后自有酒肉送上,你等可在此享用,我且将这文牍送往郎中处定夺,你等无需等我。”

    三个书吏听了这话,连连称谢,本来嘛,干了这么长的时间,晚饭都没来得及吃,这会儿都饿得很了,刘启道吩咐厨下备好了酒菜,那肯定都是好东西,别说上官发话了要听话,就是没发话,也得吃饱喝足了啊,这年月,地主家都没余粮,他们这帮书吏想要吃顿好的,也得咬咬牙嘛!

    刘启道刚走没多会儿,两个厨子就笑嘻嘻地送上来了几个食盒,三人打开观瞧,都是食指大动,整只的鸡,整尾的鱼,还有半条猪后腿在里面,青菜倒是没见到多少,里面还装了整整一坛的好酒。

    “仁之兄,我们是不是得等等刘断事?”第一个书吏吞咽了一口唾沫,感觉自己的肚子叽里咕噜地叫开了,视觉冲击加上嗅觉冲击,充分地唤醒了他的饥饿感。

    第二个书吏咬咬牙,看了看还冒着热气的猪后腿,深吸了一口气,这才说道:“等等罢,这般好酒菜,若是不等等刘断事,只怕不好啊。”

    倒是第三个书吏摇摇头,吞了一口口水之后,说道:“刘断事走时,已然吩咐我等无需等他,我等自然是该从命的,况且刘断事乃是勋贵出身的贵人,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岂能看上这等饭菜?你我三人还是听话些,赶快用饭罢,喝几杯酒,回头也好睡上一觉好的。”

    他这话说完,另外的两个人都是眼前一亮,纷纷点头:“民峎兄所言极是,我等二人虚伪客套,却是险些会错了上官的意思,来来来,吃饭,吃饭。”

    “先吃上几口肉再喝酒罢。”第二个书吏打开了酒坛的泥封,深吸了一口,然后喜笑颜开地说道,“这般好酒,若是空腹喝了,只怕顷刻间便要醉倒。”

    “仁之兄说的是,寒便先吃上一口肉食。”第一个书吏眉开眼笑地将筷子伸向那块猪后腿。

    顷刻间,整个断事司里面是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酒香混合着肉香,弥漫整间房内,要不是这帮书吏本身没什么太大的学问,只怕是还能吟诗作赋一番。

第二四三章 杀人灭口() 
    第二四三章

    屋里三人正推杯换盏呢,外面传俩了一声尖利至极的惨叫声,三个人这会儿喝着正嗨,根本就没在意这些,可是下一刻,这间房的大门被一脚踹开了,几个穿着棉甲,挥舞着明晃晃的钢刀的人直接冲了进来,为首的那个刀上还在往地下滴着血。

    “此……此间乃是……”

    一个书吏吓得浑身直哆嗦,慌乱间直接将桌子掀了,伸手点指了两下,转身就想跑,然而腿肚子转筋之下,却根本就动不了。

    就看见打头的那个人一脸的杀气,死死地盯着这个书吏,直接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恶声恶气地问道:“此间乃是断事司,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