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372部分

我有皇帝分身-第372部分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战争财真是发的,还没死多少人。相当于练兵了一次!

    李紫笼和江海,以及朱家军众将,对视了一下,都想到了这一dian,皆是会心一笑。

    心想,若是龙侯师傅归来,想必也会很是开心吧。

    尽管一年没见师傅回来了,心里总有些挂念。

    但愿,师傅可别千万出事啊!

    …(未完待续。)

第677章 “垂帘听政”和摄政王!() 
就在有人怀念,有人纠结,有人不怀好意,有人敌视,有人猜测朱子龙到底有没有出事,等等等等,各种情况错纵交杂在一起的时候。

    大明京城最近一个月来,却是有诸多个流闻在流传,据说是从宫里和群臣中传出来的。

    其中,一条最为盛行,和受人争议关注。

    这条传言是,皇帝一年不醒,恐仙游不知归期。此仍吉兆,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是一年无君。于是,百官中有意,以大明江山为重,立请一位监国出来主持大局。

    等皇帝醒来,监国自然撤消。

    (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大明尽管有内阁处理国事,大体上皇帝那怕不在也没太大关系,就像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一样。

    但是,内阁毕竟在家天下的大环境下,名不正,言不顺,皇帝和管事的是必须要有的。

    这一点,支持的势力会有不少。

    比如说,东厂和锦衣卫,太监集团,皇亲国戚爵贵集力,心向帝王的军队,支持皇权的读书人和百姓等等。更有朱家军力挺皇室!

    所以,当年张局正那么吊炸天,也不可能废帝自立,就是这么个原因之一在其中。

    仅然如此,暂时选出一位监国,就是必须的了。

    一般来说,历朝历代,监国人选大多都会是太子。

    《国语·晋语一》:“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

    《史记·晋世家》:“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

    《旧唐书·高宗纪下》:“庚申,上以服饵,令皇太子监国。”

    然而,现在的情况太特殊了。太子才一年,还在吃奶呢,他怎么可能做的了一个国家的主?

    让一个婴儿当监国也是在开超级玩笑,再怎么开明的支持者,恐怕都不会认为一个吃奶的婴儿,能管理的了国家。

    于是,现在的情况就有些诡异了。

    太子过于年幼,无法直接监国。勉强监国也得有人帮忙才行!

    那么由谁来帮忙,太子进行监国呢?

    这才是百官和百姓们,争议和关心的一个地方。

    早早在内阁里让朱子龙拉拢的人,以及投靠过来的一些官员,以及朱家军大部分人(特别是暂时的当家人林双儿),自然是力挺其中一个提议,那就是,太子监国,然后由皇后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始于汉朝,当年刘绑死后,汉惠帝不理政事,吕后临朝。)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国君去世后,如果继位国君年纪幼小,可以由国君的母亲辅政。

    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太后,所以辅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国君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国君谈论政务。

    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国君,或未来国君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中国的历史上,这种事件出现过多次,并不是清朝才有的传统。

    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子年幼为名,开始了长达41年的摄政生涯,并由此揭开了后宫参政的先河。

    宣太后在这40多年中,始终是秦国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形成了秦国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华阳、泾阳,不闻其有王”的局面。

    又如:汉惠帝不理政事,吕后临朝。汉殇帝出生不过百日就继汉和帝为帝,皇后邓氏以皇太后临朝。

    再如:南北朝时期北魏冯太后,也曾经临朝称制。

    还有:唐朝武则天以太后临朝甚至废唐建周,自己做了皇帝。

    就连宋代,也有多位皇太后曾临朝的称制。

    之所以,清朝时期的垂帘听政,最为让我们中国老百姓,耳熟心记,就在于一个人。

    没错,他就是慈喜太后。

    清代末年,垂帘听政制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为一套严密、系统、完善的政治体制。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在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女主执政,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也导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当然,更让中国人铬记于心的,就是这位让后人唾骂万年的太后,的卖国名言和卖国行为。

    她的四句名言是:

    【一】“保大清不保中国”,【二】宁予友邦,不赠家奴,【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四】“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

    当然,现在明朝没有灭亡,自然除了朱子龙以外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女人。

    但是,就算是向上看,以前的朝代。

    但凡后宫主政的事情发生,似乎国本都不太牢固。

    如,吕后垂帘的汉朝,她用竹签刺杀了韩信。而且还想让皇帝成为傀儡,最后汉朝内政大乱,若不是后来出了名君权,当国本已乱。

    再如,武则天,更是直接改朝换代了。

    所以,当这个流言传出来时。很快,那怕有黄立极等人支持皇后,也有许多大明的官员表示了反对的态度,特别是那些言官们。

    再加上,明朝成立时,朱元璋曾立过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因而,张皇后想出来帮儿子一起监国,这个打算,真想要实现,恐怕很难。没看到,现在朝中都为此事,吵番了天吗?

    现在的情况是,原内阁中一半的成员反对这件事。

    原本中立的卢象升等人,似乎最后也站在了反对的那一边。光依靠黄立极等支持的人,是不太够的。

    到最后,文武百官在朝会上争吵后的结果是。

    太子监国是正确的,是必须的。但是这个帮忙太子监国的人,则不能是皇后,要另外选。同时这个人还不能完全凌驾于内阁之上,要与内阁相x相成才行。

    也就是说,太子监国是肯定的,但这个摄政王的人选就值得商量商量了。

    (摄政王,代替或代表出国的、年幼的、生病的或神志不清的及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

    通常由君主的亲族或戚族担任,一般情况下摄政王,只是当摄政的是皇族亲王时的一种称呼。

    当然,也有另外的时候,而且,也不是清朝才有的传统。

    这是一个中国和外国,都有的传统。

    如:西藏(西藏实行的摄政制度开始于1751年,至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一共出现了12位摄政王)!

    又如:古琉球国自1372年向中国朝贡以来,每逢王位更替之时,中国必遣使册封。在先王薨去、嗣君尚未接受册封时以世子身份监国,相当于摄政王。此外,摄政也是古琉球的一种官职。

    在古代日本,摄政是未成年天皇的执政之臣,天皇成年后称关白。

    中国历史上,如中国西周时期周公摄政,汉朝时王莽摄政,都是大大有名的真人真事。

    …(未完待续。)

第678章 王承恩的绝决和忠诚!() 
大明英国公府!

    国公是大明最高世袭公爵,源起于明成祖朱棣靖难时的名将张玉。

    现在传到了第七代:张维贤,万历二十六年(1598)袭封。张维贤是明代靖难功臣张辅之后,张辅因功封英国公。

    他掌中军都督府,执掌京营。在明末险恶的政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并且,还与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皆有牵涉,因背景显赫,执掌京营兵权。在明末混乱险恶的政治斗争中皆得身保!

    在原来没有变动的历史中,他在天启帝驾崩后,奉皇后旨意进宫接受天启帝遗诏,从而揭破魏忠贤欲秘不发丧的阴谋。保护了岌岌可危的大明朝,为崇祯帝即位创造了条件!

    如今,历史的车轮再次向前,类似的经历又要出现了。

    只不过,现在的天启皇帝(朱子龙)不是死了,而是晕睡一年多不醒。所以,情况从立新君,而变成了帮忙太子监国的情况下。选择谁当摄政王一事上来!

    今日。

    张惟贤要王承恩,入府一会。

    等到老王抵达英国公府,早已迎侯在正门前的张惟贤大笑着迎上来,亲自接过马缰向老王一鞠到底。

    吓得王承恩,赶紧跳下马,单膝跪下还礼道:“张国公,你可真是折杀咱家了。你是什么人,咱家又是什么人,怎么敢领受你这么大的礼?”

    谁知,张惟贤笑道:“王总管不必客气,你现在可是万岁面前的第一红人。我们张家要想保住功名爵禄,可还要靠王总管在万岁面前,替我们多多美言啊。”

    一听张惟贤提起皇帝(朱子龙),老王面露伤感,却是不语。

    然后,用纠结的目光看了眼张惟贤。

    少时,才回答道:“张国公此言太过了,初代英国公可是靖难第一功臣。而,历代英国公忠烈辈出,手里捧的是先皇恩赐的金饭碗,你老多虑了!”

    老王此时的话里一语带双关,老狐狸张惟贤当然听得出来,也是相互笑笑。

    随后二人入府!

    等到大家各按主宾坐下,张惟贤赶走丫鬟仆人,王承恩看向了桌面,问道:“张国公,不是说我们两人对酌几杯吗?怎么桌上放有三副碗筷,难道张国公还有一位客人?不知,是还没来,还是?”

    一听王承恩这么一问,似乎早就想好回答的张惟贤笑道:“不错,老夫还有一位客人,至于这位客人是谁。老夫斗胆请王总管猜上一猜,老夫邀请的另一位客人是谁?”

    不得不说,王承恩确实也是个精明人。

    少时,锁了下眉头,以指蘸酒,在桌子上写了一个‘信’字。

    写老王写下一个信字,张惟贤不置可否,凝视王承恩良久不语,半晌才平静问道:“王总管也不算外人,那你可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把你请来密谈?”

    唉!

    王承恩重重的叹息了一下,答道:“咱家斗胆揣测,可是信王也想争一争那,摄政王之位?”

    张惟贤再度沉默,良久后,点头。

    见此情形,王承恩向张惟贤问道:“张国公,那么你今天请咱家来到这里,是打算把我也拉进这泥沼里来?为的就是,争取内庭的支持?”

    “不错,老夫正是这个意思。”张惟贤直接点头,倒也坦承。

    王承恩继续不语,目光中充满了纠结。

    这一世,如果不是朱子龙插手,王承恩可能还在信王朱由检手上当差。上一世,在没有变动的历史上,王承恩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朱由检一起自缢于煤山(景山)。

    他可以算是一个极其忠诚的人,而且曾经也是信王朱由检的人,只是现在是朱子龙的人了。

    一个是前主,一个是现主,他的心里自然纠结。

    看老王似乎下不了决心,张惟贤平静说道:“王总管,既然你对这些事都是心知肚明,那我们也不废话了,摊开了说吧。你也是个聪明人,我要说什么,估计你早已经心知肚明了。”

    “皇上一年不醒,太医也多次检查过了,随时都可能驾崩。那怕不是定然之时,可是为了国本,也不能不早做打算,否则枉为大明臣属。当年,先上皇让皇上仅位时,曾多次上颁下密旨,让我和成国公、太康伯辅佐信王继位。只是后来,又临时起了变化,于是密旨就此隐匿了。”

    “当然了,密旨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还不能告诉你,如果你不信,我可以找机会向你出示那封密旨。”

    “国公爷,你是想让我和内庭,支持信王登基继位?”王承恩大惊。

    “不,不,不,你误会了。”张惟贤摆手解释道:“我们只是认为,让皇后当那个摄政王来,信王更合适,也更符合群臣和国家的利益,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