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有皇帝分身 >

第22部分

我有皇帝分身-第22部分

小说: 我有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也算是这方圆百多里的合法地头蛇了!

    现在灵山盐场出盐的销售有五成左右被朱子龙抓在了手中,山东官盐无利润,灵山盐场地理位置又差,全是依靠私盐支撑。

    只要假以时日能巩固现在这种局面,朱子龙就算是在事实上垄断了,大部分灵山盐场和周围私盐生意。

    朱子龙以前走到这附近地区,让人尊敬的理由是和张静正认识,而且听说是一名神医儿。

    但是,现在明显又多了一种潜在力量于其中!

    附近卫所里的千户,百户,以及县令等的身份都要比他高,但是最近当他们见到朱子龙的时候,大家伙恭敬客气的表情,可要远远过于见上面的那些人。

    原因无它,就是这么简单的几点。

    第一,朱子龙有钱,又懂的做人。和上官的交情听说也不错!

    第二,朱子龙最近在一些地方举行了几次免费义诊,听说好几十两银子一棵的美洲药,都能大义的给手下们和治下的百姓们用上。连吓死人的结核病都能妙手回春,名望刷刷的向上涨!

    第三,朱子龙这个官面下的盐丁们能有二百多人。吃的好,练的苦,算得上精壮之士,出去随便和乡里八村的人单打独斗,少有吃亏的主。

    这可是二百多号能打的汉子,和那附近的一些千户官们,养的亲兵和家丁比能力也不堪多让。

    (明代卫所兵制亦设千户所,千户为一所之长官。驻重要府州或县地,统兵1120人左右,名下又分为十个百户所。但因明朝后期吃空饷之风盛行,实际上一个百户名下能打的军户兵数量,最多不过二三十人罢了。)

    这么算下来,一个千户手下能用之真兵,其实也就和朱子龙现在手下这二三百左右盐丁不相上下。

    说朱子龙的本体,在这山东烟台附近,现在是一名山寨千户长,也一点不过份。

    可能会有读者怀疑,堂堂千户武官为正五品,放在现代21世纪新中国那边,差不多相当于是一个旅长级别。怎么手中兵力就这么点能用之兵?

    怎么说呢?

    如果是明朝开国时期的千户,自然是手中兵强马壮。

    然而,随着当年朱元璋改行“兵农合一”的“军户”制度,被划为“军户”之家能分到一块土地,战时出征,平时务农,并不从朝廷支取粮饷,因此也一度杜绝了“吃空饷”的可能。

    但是,这种不分良莠、强制限定军籍的军户制度,时间一久不可避免地会走上僵化、衰落之路。

    由于军户兵弱不堪用,明后期只得无奈的又重行募兵制。所以,“吃空饷”的历史老问题也就如影随形地出现了,到了明代末期的现在。已相较之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说,全国军队“有籍无人”的比例竟然已达到了一半以上,足见其“吃空饷”问题之严重。

    所以明后期,大部分地区的千户手中的可用之兵。是真的不忍直视,而且战斗力软弱,也就是常态了!

第40章 消费伟哥的主力军,是太监?() 
对于盐田,朱子龙也没有就此只当个过客和仅仅只是垄断销售者。

    笔记本电脑里就有他以前无意间收集的资料,只需修改几个小小的变动,就能让海盐田的质量和数量,产生很大的变大。

    真正的晒盐,绝不是在海滩上挖一些凝结、蒸发池就可以批量出盐了。

    别看现在都明后期了,但是大部分盐场还是用的土方法,煮海为盐依然是最广泛的制盐法。

    朱子龙这些天则是带上人手,让他们在堤坝下挖出许多一大片模样如同砚台的石制晒盐槽,这些盐槽的摆放很是讲究,看似毫无规律的堆叠在一起,实际上高低错落有致。

    然后将加入了小成份的盐泥引路改良了下,引来海水再经太阳晒上几日蒸发掉水份,这片盐泥就含有相当高的盐份了。

    再注入海水,过滤出来的水从盐池旁边预留的小口流入一侧的卤水池里,便有了一池的上品卤水。

    卤水达5~10度(波美度),放入晒卤池后,再浓缩到20~25度,由输卤沟汇集回。卤水的浓度怎么判断呢?

    很简单,用植物茎杆漂在水面才是真正的饱和盐水,否则还要太阳反复暴晒才行。

    最后将附近的一处有火山石的地方,挑来组成盐槽。

    这样的石头上有细细密密的小孔,最后将卤水倒入盐槽,暴晒一天后,到黄昏就可以用板刮盐,收入竹筐了。

    这样一来,整个产盐的效率和质量,亦然就提高了NNN个档次。

    多道修改工序之后,甚至于还能增加上品精细盐的产量。老实说,刚开始发现连上品粗细盐也能增产的时候,朱子龙也是吓了一跳的。

    这些看起来很象现代盐厂制过的精盐,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海盐没经过精制工艺就能达到这个水平吗?

    试着用手指点了一些放入口中,朱子龙感觉这些海精盐比自己从现代带来细盐要淡许多,入口即化。但是,却也算的上是一等一的精品盐了!

    (原来用古法改良一下,也能制造出只少从色泽上和现代精细盐,看起来差不多的盐嘛。看到这里,是不是让有些以为古人只能吃杂质盐和黑色盐为主的人,感到失望了,呵呵!)

    朱子龙不知道这些看起来和现代盐没差别的精细海盐,其中的氯化钠的含量怎么样。

    不过,只少就凭这种盐的卖相,不愁不是抢手货。

    在垄断和接手现在这个官职前,老实说朱子龙金管知道盐对古人很重要,但绝不会如现在入了行一样,了解的这么清楚。

    小小的盐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在古代,以及现在这时期的明朝。却曾是决定国家的生死和富强的关键,盐对农业社会的价值,并不亚于石油对工业社会的价值。

    原因很多,其一,盐相当于古代冰箱。

    作为现代人,你可能只看到日常做饭时用盐做调味剂,其实盐对古代老百姓的意义更像冰箱对现代人的意义。

    在古代,盐是保存菜、肉、鱼、奶的最重要的防腐原料,因为这些食物容易腐烂变质,不像谷类一样可以长期保存。

    但如果用盐腌成咸菜(酸菜)、火腿、咸鱼、奶酪制品,就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古代的农民经常需要拿粮食去交换盐,来制作腌制食品。

    所以,在古代而言,盐并不仅仅只是用来吃的,还是必需品的食物添加剂。

    腌制食品除了老百姓长期自用,但更重要的是有了盐,商人就能够实现远距离的食品贸易,这相当于古代版的冷链物流。人人大量的必需品!

    古代内陆的人吃不到海鱼,但是做成咸鱼就可以运往内陆。农业地区的人吃不到北方草原的奶制品,但是用盐可以加工成奶酪运往南方。中原腹地的人也可以把牛肉晒成咸牛肉干运往四方。

    所以在古代,盐甚至于是商业经济的一大基础支撑点。

    另外,对国家而言。

    只要控制了盐的供应和价格,就可以向所有消费者征收食品消费税。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都非常倚重于盐税,是政府收入中最大的来源之一。

    征盐税既不需要花钱圈养庞大的征税公务员队伍,也不会因为征税引发官民矛盾,真是最佳的征税手段。《管子·国蓄》:“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

    要不是现在的明朝后期,国内混乱,天灾不停。内外皆有乱,并且士大夫和地主等,与皇帝又不是一条心。下面的人如何有机会大走私分盐?

    朱子龙自然也是因此来对了时间,走对了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才有了现在的便利。

    面对这种机会,他自然是要牢牢的把握住的。

    (盐是革命和发展的命根子之一,就连当年毛主席也曾说过:“宁失延安、不丢盐湾”)

    掌握了方圆数百里盐业半垄断的朱子龙,经过这一个多月来的努力。

    让地方上变得安宁起来,这样的人自然而然的成了大家眼中有本事,有主意,有决断的角色。再加上,他的那些个所谓万里外来的美洲货产品,在附近几大城中的上层人士和地主老财后院中,走对了夫人路线。

    一时间,比起他的前任来,朱子龙显然让人感觉要得人心的多,大方的多(送礼多),更合适的多。

    看着身边逐渐生的变化,朱子龙做为穿越者,心里有一种自豪感渐渐的升起。

    自己来到这里不过几个月,还是做了许多正能量的事情,很多人都是跟着他混,现在不但能增加收入贴补家用。还保他们活的平安自在,这亦是成就之一。

    算算时间,还有几天,朱子龙就能再次开启山寨月光宝盒,重回二天现代21世纪了。

    这些天里,每个星期他都会控制那远在京城的皇帝分身,苏醒一二次。查看一下最近的奏折重点内容,发现国事并无太大差错之处,也就暂时收了心了。

    (皇帝分身体质太差,理论上每天都能苏醒二三小时,但结果却是往往控制一次就得休息二三天。)

    在回现代那边之前,在山东的朱子龙本体,决定走访一下附近几个大城里的与张家合作的,那些个日化产品销售各店。

    除了对账之外,另一个就是要了解一下客户情况和需求点。

    不过,等到他走访完所有的张家合作分店后,朱子龙在合作药店这边发现了点,让人很是惊讶的事情。

    寄售在药店里的常用现代药,却是以伟哥的销售量最大。当然真计较起来,这也没啥太过火的,毕竟在一个可以一夫多妻的时代,有钱人多购点伟哥,这很正常。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次才显得让人无语。

    根据药店掌柜的回话,尼麻购伟哥最多的人,竞然是太监。我晕!

    没错,就是那种应该出现在皇宫和王府里服务皇室成员的太监们。

    当然了,在这里出现的太监只有俩种可能性。一种是山东藩王府里的太监,一个是朝庭和皇帝安排下来,镇守各地各府的镇守太监们。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

    消费伟哥这玩意儿的主力军,竞然是净身了的太监同志们,这也太不合理,太不科学了吧?

    朱子龙做为现代人,感觉完全没法理解。

第41章 太监中的少数,另类战斗机!() 
药店掌柜显然是内行中人,很明白朱子龙的迷茫,四下看了一下没人,轻声对朱子龙解释道:“外肾为势,宫刑男子割势。然,亦有不全者,漏网之鱼也。或,复起者亦有之!”

    一听这话,刹那间,朱子龙的眼珠子都瞪圆了。

    心里面,下意识的就好像有一万头草尼马神兽,奔腾而过。

    我了个去,还可以这样?

    外肾是指男人小弟弟下面的那俩个蛋蛋。

    一般来说,只要破坏了它,男人的性腺即不再继续发育,阴劲慢慢的也就不能硬起,从而最终丧失了性能力。

    在21世纪大部分现代人的印象和理解中,太监似乎是阉割的时候,大多数是JJ和蛋蛋一起阉割掉。

    然而,此时此刻朱子龙懂了。

    尼麻,原来明朝和以前的朝代时期的太监,净身是只割蛋蛋,火腿JJ仍然给你保留,还挺人性化的。

    但是,但是,但是,好吧,我已无力吐槽了。

    清朝以前的皇帝们,对这样的半成品太监,也太放心了吧?

    注:当太监的,一般是少年人或者小孩为多。如果只阉割JJ,就会小便失禁,浑身恶臭。如果只阉割蛋蛋,这种做法比较多,一来JJ长不大了,二来不会影响小便。唯一的缺点就是影响寿命!

    至于蛋蛋和JJ一起阉割,那是变态的做法,死亡率极高。放眼中国五千年历史上,也只有杀汉人最多最过份的野猪皮清朝,才会用这种变态的方法!

    药店掌柜看出了朱子龙,似乎对这方面的故事很感觉兴趣,于是又细细道来。

    这一路听下去,到最后朱子龙的内心几乎都是崩溃的!

    太监,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但是,在最开始的朝代时候,太监们是不用净身的,称之为内“宦官”!

    并且只有地位较高的内侍宦官,才能被称为“太监”。原来太监这个称呼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荣誉的称号,汗!

    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来宦官也通称为太监。

    后来渐渐的太监必须净身了,但也只割下面的蛋蛋,保留JJ,方便太监们WC。

    然,中国人口这么多,当太监的也这么多,当然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