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使命召唤 >

第40部分

三国之使命召唤-第40部分

小说: 三国之使命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钰的话又让方琴想到自己女儿,脸色更难看,“我们家小冉,都二十了,要不让咱儿子给她找个青年才俊。”

    “对啊,这里是古代,小冉的年龄搁这里就是大龄剩女了,我都给忘了。”孙钰一脸懊恼的说。

    方琴气愤道:“你现在知道关心女儿了,天天和吕布推牌九、打麻将。”

    孙钰没想到妻子会发这么大火,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方琴苦笑道:“小冉现在性取向变了,早上的时候还嚷着要把三国的美女都收了,你说说这都什么事啊!”

    孙钰咽了咽口水,下意识的问道:“她要收谁?”

    方琴立马彪了,拧着孙钰的耳朵说:“这是你该关心吗?”

    这个时候小冉的院子里传来欢笑的声音,两夫妻又跑到这边的墙角听墙根。

    庭院里,小冉正穿着男人的衣服蒙着眼睛和双胞胎姐妹嬉戏。

第六十六章 惊人的贪污() 
“美人,往哪跑。”小冉在后面摇摇晃晃的追着,看来喝了不少酒,脸颊红扑扑的。

    双胞胎美女轻快的躲闪,紫色的丝带飘舞,姐姐小夏甩了甩青丝,躲在柱子后面笑嘻嘻的说:“快来抓我啊!”

    小冉突然扯掉布条,一把拉过小夏,深吸一口气,嬉笑道:“抓到你了,罚酒一樽。”

    小夏捶打着小冉的肩膀道:“你耍赖,人家只喝一小口,好不好。”

    小冉挽过小夏的手腕说:“不不,是这样喝。”

    小夏不依道:“讨厌了,又要喝合卺酒。”

    小冉把双胞胎妹妹玉若也拉了过来拢在怀里,笑道:“还有更讨厌的,等会儿夫君要带你们去鸳鸯戏水。”

    两夫妻听完女儿的话,一阵恶寒,孙钰嚯的一下,就要发作,被方琴摁住。

    方琴摇头道:“你现在过去,除了和她大吵一架,又有什么用?”

    孙钰不满道:“那也不能这样由着她。”

    方琴叹气道:“别管了,儿大不由娘,女大不由爹。”

    “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孙钰说完之后,气冲冲的就回屋了。

    夜幕落下,整座城的灯火逐渐熄灭。

    接下来的两天,出征淮南的物资开始一车车的拉到军营,孙杨甚至拿出五百吨小麦,也就是两百万(汉)斤小麦。

    在宛城及附近县城换取肉类和布料,现在钱已经不好使了,主要货币变成了布帛和粮食,孙杨发现真正来换粮食的大都是来自城外坞堡的大户。

    当然,孙杨也多次派出军队出外捕猎,按说这年头野生物应该很多,没想到收获少得可怜,猎捕的大都是野鸡,野兔一类,哪怕连个野猪,獐子都没有。

    询问之后,才知道张绣的军队经常捕猎,造成附近的野生物锐减,又加上这里是中原腹地,人口密集,野生物的数量本就不多。

    倒是从南边回来的捕猎队的收获很让人意外,他们捉了不少食铁兽回来,孙杨见到之后差点没笑出来,这哪是什么食铁兽,分明是大熊猫吗,听捕猎队的人说,食铁兽相当凶猛,为了捉他们还伤了不少人。

    孙杨没想到看起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竟是这般了得,难怪在上古时期,能被称为貔貅,要知道貔貅可是勇猛凶悍的象征。

    粮食充足起来的孙杨也开始抖起来了,开始四处派粮,前段时间,孙杨要搬空各县的官仓,很多人都忧心忡忡,没想到才两天,孙杨又开始四处派粮,这让很多人不解,难道孙杨的粮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当然,自认为聪明的人认为孙杨不可能从徐州千里迢迢的拉粮食,粮食只能是从襄阳拉来的,巧合的是,真有一批粮食和器械从襄阳拉过来,这是刘表向孙杨借兵五千的代价。

    刘表真的没兵可用吗?当然不是,刘表只是在试探孙杨,没想到孙杨二话不说,真的派了五千人,刘表闻信,对蒯越说,孙使君真乃信人,这个盟友结定了。

    其实这个时候,天下诸侯论实力,刘表的实力绝对是靠前的,要知道刘表死的时候留下十几万大军,荆州没有数百万人口是养不起这么多军队的。

    永和年间,荆州人口超过六百万,经历黄巾之乱和诸侯混战后,减少了大半。刘表主政后,荆州安定,数以十万计的人口从中原地区涌入荆州的汉江,襄阳一带,甚至更南的零陵,桂阳等地。汉江平原、洞庭湖沿岸平原的土壤肥沃,哪怕至开发了一小部分,也足够这些人生活的很好。

    就连孙杨都打算等天下稳定下来,大举移民南方开垦,毕竟小冰河期的高峰快到了,要想对抗这场天灾,只能往南再往南。

    既然刘表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争一争呢,原因很简单,荆州不是刘表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刘表和曹操不一样,刘表可以说是只身到荆州上任的,能平安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上一任荆州刺史王睿,就是被孙坚逼死的,很多人说刘表是守土之犬,还真是冤枉他了,他不是不想争,是阻力太大。

    闲话不多说了。

    在西军大营前,孙杨带着一群专业人士正在认真的检查押运进来的腊肉、布匹、盐巴、器械,还真让孙杨给查出来不少问题,原来有不少负责采购的武将趁机和大户沆瀣一气,以次充好,就拿盐巴来说,里面掺了不少沙子和墙灰,器械更糟糕,很多都是生锈的,腊肉也有很多是发霉的,根据最后的统计,七成以上的物资都有问题,孙杨暗骂这群白眼狼。

    很多站在孙杨身后的将军紧张的擦着头上的汗,孙杨表面上震怒不已,其实心里比他们还紧张,要是几个人贪污还好说,当大部分人都参与的时候,反而轮到孙杨害怕了,逼急了,这些人搞不好会直接扯旗造反。

    所以孙杨干咳了一下说道:“经过检查,这些物资勉强合格,诸位辛苦了。”

    诸将闻言都松了一口气,就是说过关了,有些人直接面露喜色。

    孙杨在心中暗骂,要不要笑得这么明显,检查的结果让孙杨痛彻心扉,他实在是想不到这群西军将领堕落的这么快,还是说他们本来就是这样,只是前一段时间物资缺乏,没有东西可捞。

    孙杨回到帐篷里砸东西,砸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很可笑,干脆坐下来,喝水,军营里若非庆祝,是不允许喝酒的,孙杨自己要起带头作用,不然下面的人有样学样,还打个屁的仗。

    系统开解道:“你不要生气,只要能打胜仗,你管他们贪不贪污,不管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军队还是铁木真的军队,中饱私囊都是很普遍的,当权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孙杨一脸沉痛的说:“我是在心疼的粮食,便宜了这帮白眼狼,辛亏只拿出了一小部分,不然,他们连个毛都不会给我留下。”

    “报”

    “进来”

    一个孙杨身边的屯将走了进来,拱手道:“禀报主公,军营外确实出现了很多做皮肉生意的,很多士卒把粮食偷偷的带出去……”

    孙杨打断道:“你下去吧。”

    “诺”

    孙杨又好气又好笑,“刚过两天好日子,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那你想怎么办?”系统问道。

    “将军们暂时不能动,就先管束一下士卒,重申十七禁令五十四斩。”孙杨回答道。

    “你是在玩火。”

    “我有分寸。”

第六十七章 位面意志的新招() 
既然做了整饬军纪决定,孙杨首先派人强拆了军营周围的妓馆酒肆,光上午一次行动,就带回来五百多人,其中还包括很多西军中级武官,孙杨审查这些人请假出营的记录发现,他们请假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从看病到婚丧嫁娶全都有。

    其实孙杨明天就出兵了,大部分士卒会被带走,人少了,生意不好做了,军营周围的妓馆酒肆自然会减少,孙杨之所以还要这么做,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要重新严肃军纪,于是低烈度的反腐和严肃军纪,无声无息的开始了。

    午时过后,最后一批押运粮草的队伍离开军营,孙杨松了一口气,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而孙杨让粮队提前一天出发,当然也不能让粮队离开大军太远,和大军保持几十里的距离就可以了。

    粮队的人会在沿途卸下一部分粮食,供给后续的大军,而大军自己也会携带十五日的口粮,以备不时之需,为了方便行军,这些口粮特意做成了大饼和炒面。

    孙杨经过和系统的探讨得知,明代军队行军的时候,会把口粮做成中间有孔的大饼,然后串成一串挂在身上,就餐的时候可以直接烤着吃,相当的方便。

    孙杨的做法更进一步,增加了红军专用的炒面,并在里面混上虾仁、干菜、肉干,以免士卒吃的单调。财大气粗的孙杨不光在吃上下功夫,就连穿上也没少操心,从益州来的商人那里收购了不少“广幅布”,是早期的一种棉布。制成棉衣,这可是御寒的必备。

    为了吸引更多的益州商人来南阳贩卖广幅布,孙杨直接以三倍的价格收购,而且免税。

    益州商人像疯了一样,返回益州扫货,这些益州商人身后站着蜀中大族,沿途的关卡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

    吃和穿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住的问题,这个时代的帐篷,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牛皮帐篷,布幔帐篷,竹藤帐篷,牛皮帐篷是北方游牧民族专用,中原地区的牛皮都用来制作甲胄了,因而使用布幔帐篷,西南地区的部族由于缺乏皮、布,就直接就地取材,使用竹藤作为帐篷。

    中原人使用的布幔帐篷为了防水,会在上面涂上桐油或油脂,这种帐篷的缺陷是怕火,可以说是一点就着。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时间也到了第二天早上。

    孙杨穿着烧包的黄金甲登上高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其实是青铜打造的全身甲,只是在上面涂上一层金漆而已,要是用纯金打造的,孙杨这会估计只能趴在地上,。

    孙杨振臂,台下的将士们皆欢呼万岁。万岁这个称呼,在此时还未成为皇帝的专有名词,所以周围前来围观的南阳大族和官员并没有感到不适。

    “上少牢”

    四名军汉带着一头猪和一头羊走上前,就地宰割,站在孙杨身边的西军武将表情怪异,皆转头望着孙杨,心道官家应该用太牢才对,怎么用少牢。

    孙杨也察觉到了,只是微微摇头,西军诸将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官家都没说什么,也就闭嘴了。

    就在这时,突然刮起了狂风,整个校场上尘土飞扬,黄沙弥漫。

    孙杨迅速拉上面甲,只露出两只眼睛,狐疑的看着这场怪异的狂风。

    “不好了,旗杆都断了。”有人喊道。

    孙杨这才看到校场上的旗杆全部折断,有的大旗被慌乱的士卒踩到脚底下,弄得肮脏无比。

    就在众人手忙脚乱的时候,风突然停了,风来得突然,去的也突然,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校场。

    几位世家大族的家主和本地官员走上前来说:“这或许是上天在示警,使君不如放弃出征淮南。”

    孙杨眼睛在西军将士身上扫过,发现很多人面带不安之色。

    孙杨沉声道:“冬日里刮大风本是寻常事,尔等勿须大惊小怪。”

    “可是……”几位官员还要再劝。

    “再有妄言天象者,杀无赦。”孙杨一脸寒霜。

    孙杨黑着脸走下高台,跨上马振臂高呼道:“出发。”

    骑兵在前,步卒在后,一排排的离开校场。

    孙杨回到中军,竟然发现自己妹妹小冉也跟着来了,小冉和吕玲绮穿着轻甲站在一起,显得英姿飒爽。

    孙杨头疼无比,古代行军最忌讳带着女人,带上吕玲绮,就已经让很多人不满了,这下可好,又加了一个小冉。

    小冉骑着马走了半日,龇牙咧嘴的直接上了马车。

    孙杨也没有理她,就当多一张嘴,派几个人看着她就行了,等她什么时候腻了,就送她回去。

    这次孙杨出来,没有带名将,也没有带谋士,有什么事就直接和系统商议。

    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孙杨会在东行三百里后,进入袁术控制的汝南郡朗陵一带,也就是现代的确山南部。

    孙杨这次携带的辎重很多,按照常规一日三十里的行军速度,需要十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朗陵。

    第一日正午,就在快要抵达第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很多押运辎重的马车和牛车的车辕突然断了。

    孙杨吩咐道:“步卒继续前进,骑兵留下戒备。”

    西军大将任福拱手道:“官家,这事太奇怪了,出发前,末将仔细查看过,车辕都是完好无损的,我们一路上走的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