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英雄 >

第324部分

明末英雄-第324部分

小说: 明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海并不完全确信这五万人就一定是绝对可靠的,但至少今年夏天的事儿会是一个测试的机会。如果不可靠,重新像过去那样的吃大户就可以了。队伍里的一般战士也都明白如今的新朝要利用义务兵体系重建基层,除非逃亡到荒山野岭落草为寇,否则就算获得巨额利益也不一定有安全享受的机会。

    利用这累计五万相对比较可靠的群体,新朝在南京附近组建了规模庞大的一支队伍,规模多达二十五万人,其中比较可靠的五万人为分队以上的临时军官阶层,并做到了每个二十人以上的分队都能在基层配备双长。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大规模的救灾行动在报纸和宣传上并没有在一开始的时候造势,就算是身在京师之中的不少人也觉得这似乎是又要大规模的用兵了。

    “关外的蛮夷不是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么?怎么又要动用这么大的阵仗?是不是要出阳关打更远的地方”报亭前的一位妇人有些关心的问道。毕竟这次大规模的行动很想是战争,又要动员南京附近的不少人远行。

    “放心!新军打仗从来不讲究人多,而讲究兵贵精而不贵多,要是外战或大战,那反而不会动员这么多人。动员这么多几乎没有多少铠甲的民兵八成是为了在北方平乱。前不久不是有消息说北面的不少省都闹起来了吗?”手中拿着军事刊物的一位闲散青年说道。

    规模庞大的队伍进行了临时的编组,但并没有全部集结并武装起来,编组的模式也同寻常军队大不一样。每分队为二十人,每连队包括连部为二百人上下,每团队包括团部为两千人上下,二十五万人分为六十多个旅一百二十余个团;相比正规军队要简单的多也没有中间一级建制。这是因为从村到乡再到县往往每一级的数量大概七八个左右,加上一些预备单位并考虑特殊情况恰好适合十进制,不像正规作战那样要考虑临阵配合等等需求。

    因为队伍的军官层大多是两京等地居民,语言沟通难度上也不是很大,临阵指挥上的要求也低,因此也就不需要像传统古代炮灰型军队那样要在让士兵熟悉队列和熟悉旗鼓信号等方面花费不少时间,这样整个队伍虽然底子远远不能和后世经过基本训练的学生相提并论,但仅仅经过五天时间的整训就满足了救灾运输行动的要求。

    以团为单位的队伍可以轻易的从地方购粮满足行军所需,又无需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把大量的人马集中到有限的几条道路上,这使的整个救灾运输的后勤组织工作相比真正的大规模战争战役又要简单了不少。

    旧历五月将要结束的时候,差不多是北方不少省份冬春小麦将要收获的季节,可这半年时间内不少地方异常的降水和气温几乎可以确定苏北等地的干旱已经成定局。而在山东等地,伴随着干旱的还有规模不小的蝗灾。虽然过去不少时候以来的吃大户让民间还算宽余些,不过也开始有不少人在这时候打算未雨绸缪的早做准备了。

    计划和事先的组织真正开始落实的时候,南京皇城西院里的张海及柳香还有身边的孩子们也都清闲起来。同时张小垒,楮建新等核心弟子当中新提拔起来的人才在工商税务部门及化宣教部门也逐渐挑起了重任,这也让张海等人的压力更轻了。以至于张海可以确定:即便自己离开一段时间,柳香还有身边的孩子们也能很好的在京完成要处理的任务。

    这时,身体也有些恢复,站立行走甚至干重活都大致无漾的张海也对柳香还有身边的孩子们告知了自己的想法:“队伍要分成多路北上,我也要去看一看。”

    柳香想起自从上此张海北上面对的不少危险显得十分忧虑:“有这个必要么?难道你还不相信你的那些弟子及部下?”

    “我相信他们,但他们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有微服私访的条件,经常出巡还是好的。香儿放心,这一次不比往常,跟随着大队人马也能带足了精锐的护卫有所准备。绝不会像以前那样危险的。御书房里治天下不是不可能,可咱并不同于受到种种限制的传统帝王。既然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出去走走呢?”张海说这话的时候其实也是想起了以前的不少经验教训。如果一个人经常在宫城之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久而久之就难免产生各种希奇古怪的念头,也更容易被人所利用,尤其自己这样身体还算年轻的人,这可能也就是自古以来杰出的君王往往不多的原因。

    柳香也知道自己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很难劝动张海的,也只得最终叮嘱张海多注意安全了,并且希望这次出行并不只是亲卫连那有限的人手跟随,要带近卫部队的部分人马以防意外。

第607章 夏秋救灾(三)() 
寻常微服出寻,如果身边的青壮男子只有两三个,这还可以伪装成纨绔子弟。要是超过七个,甚至多达十个,而且看起来还全副武装,那不论在城镇里还是乡间都会引起警觉。也就是亲卫连骨干们的兵甲和火器乃至心理素养和训练都达到了寻常王朝的护卫们难以企及的高度,外加张海的天赋及个人武力也达到了百年难遇的颠峰水准,才使得通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的“自由微服”成为可能。

    张海加上身边六七个亲卫连精干,配上精良的钢甲和精制的火器弓箭完全可以不惧绝大多数承平年代的乡间大户武装,或者县以内的造反武装。可是上次出行的经历证明:要是在不安分的地方碰上不安分的势力,十来个足可以以一当几十近百的精强的随身护卫也不能保证安全。因此,跟随张海出发的除了亲卫连的两个排近百名精干战士外,还有独立近卫部队的一半人手大概五百名左右优秀的战士。这达到加强营级别的精锐力量即便遇到传统水平下的几万大军也有足够的把握破围而出。

    当然,如果带着数百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行走在野外,那也有些太过招摇了。因此这次随同张海等人一起出发足有两千余人,除了专门的护卫武装外还从近卫旅挑选了一千五百名战士一同出发。这些人并不携带兵甲武器,而是携带粮钱手推车并跟随船队一同出行。队伍的番号也是一个很普通的番号:工程兵第四十三团。

    不知怎的,张海很像和近卫旅的战士们一起劳动,前世今生,都很久没有这种为了朴素的目的没有负担的火热朝天的从事重体力劳动了。可如果那样,张海身上惊人的身材和肌肉就会暴露出来,使今后的身份很难隐瞒,这还不谈无甲的情况下所要面对的各种隐患。因此张海只能仅仅以一名队伍内的护卫连队头领存在,并偶尔在披甲的情况下帮忙罢了。每一个出发的团队都有专门的两个护卫连队用以应对这一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春季以来江北地区的旱情让江淮一带运河的水源也浅了不少,再加上不少船只满载着货物,因此行船的时候只能格外小心的以橹助船前进,尽量少用或者避免使用人力螺旋桨,一时间使得队伍的航行速度慢了不少,至少同当年沿着运河两岸南征北战的时候是如此。不过船只和水运还是大大的减轻了运河两岸民众的负担,使得大量的物资在干线输送中不需要在当地征集所用带来巨大的浪费。

    “江北山东除了问题都还好说,物资调运的成本都很低。要是想要把大量的物资调集到山陕,困难就难多了,尤其是开封以西黄河两岸的水运线远不像运河沿线这么好走的情况下。”在船上的时候,张海想起了什么,不由叹道。

    黄河的演变让当年杨广时代的大运河失去了本来面貌,向关西一带调运能力越来越低。不过在张海的一些知识记忆碎片中,也恰恰是关中一带没有了贵族与王朝都城的负担,那里的百姓在中国近代关内地区普遍衰败贫困就连江浙一带也不能免俗的情况下也能过上尚可的生活,可不知在这个时代的时候如何。

    “如今我们定都东南,在开国初期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从西北西南一带迁移不少居民充实运河沿线了。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人们的逃荒甚至搬迁是要比跨越千里的运输救济更为节省的办法了。”跟随张海宋子悦等人一起出行的刘洪涛说道。

    明时南直隶与浙江两省的人口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运河沿线及其临近地区则半天下。这样的做法在传统王朝下执行的难道极高,别的不说,搞不好就会把那些人搞成在外地地位极为底下的“客乡人”受尽欺辱压迫而成为不稳定的根源。这也是很多贫瘠恶劣之地的民众宁可忍受贫困的生活也不敢于去外乡冒险的原因。

    不过,东北乃至蒙古草原的鼎定像在合适的打了一扇窗户,再加上新朝不同传统王朝的执行能力,使得这些事情成为了一种可能。

    船队过了扬州之后走过一系列似曾相识的湖面,再向前行似乎边的困难起来,船队上的战士们开始纷纷下船搬运物资设立大营以及从运河干线运输到支线运输的中转站。临近地方的百姓在地方上有效的组织下也纷纷前来帮忙,使得夏季的中转大营很快的建立起来。还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不少的临时粮仓用于粮食的转运。

    这还真让张海觉得有点儿不可思意,没想到运河沿线的百姓这么组织性高。而且有经验的人看看这些前来帮忙民众的气色就大致知道有无严重问题或弊情所在。不过转念一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两京之间的运河沿线那是信息传递最为迅速,新朝体制下监控反应也最灵敏的地方。因此也就没有幻想那些曾经掀起波澜的地方,民众都能有这种水准。

    张海所在的“四十三团”两千多人共编组了七百辆人力车,一共携载有一百七十吨大概三千多石粮食,团部还保管有千余贯铜钱。两个人负责一辆载重多达四五石物资人力车的时候即便对于近卫部队的年轻战士们来说也显得不那么轻松,至少按照行军标准来说是如此。尤其是推着车走在一些土路的时候。

    好在亲卫连的战士们任务相对小一些,而且也因为体质相比一般近卫部队尚好而感觉不到那样疲惫。

    “这段路还算是好走,再往前面可就要注意了。”不知怎的,刘洪涛忽然对张海说道。车队在向导的带领下按照预定的路线展开行进,越向前走,距离其他的团队也就越远。逐渐的,连远处辎重团队的旗帜也都看不见了,两千多和七百辆车组成的队伍像孤立的行走在荒野中一般。

第608章 夏秋救灾(四)() 
张海等人跟随负责运输的“四十三团”在团部机构也携带有望远镜,从苏北到山东距离运河沿线和官道比较远的地方,就看到了不少从更远的地方上远远向西南而去的逃难的人群,而且这些人群见到甚至风闻到辎重的大队后就似乎如大队的匪盗一样离去,这出乎不少战士们的意料。不过好在对于这种情况刘洪涛及张海等人倒是从一些情报线上的线报上了解当地的一些民情了。

    “前不久北方各省不少地方叛乱起事,拉的都是当地的义务兵年轻人,卷进来的家庭几乎过半于当地的人口。而在这之后不久就遇到这样的天灾,不少人都觉得这是天罚。新朝各团这么规模浩大的行动,使当地的不少百姓都觉得我们这是要搞清乡报复,毕竟前年的戡乱作战时的血雨腥风还没有让人们忘记。”刘洪涛对身边的不少战士解释道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远处也有一群似是逃难的人群逼近了过来,人数大约千人上下的规模。虽然这当中有不少老弱,但青壮的比例似乎也过高了些,让人看起来像是心怀不轨的人群。不过四十三团负责辎重运输乃至护卫的人都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毕竟张海所在的这个运输团所配备的护卫营,战力标准足以压倒近万规模的骑兵或传统水准的几万步兵了。

    因此宋子悦只派了一个班的人骑着整个团队为数不多的马匹赶过去询问情况,负责领队的亲卫连战士见到那群人中领头的一名年轻人,觉得似乎有些眼熟,仔细观察后忽然询问道:“河外的星系最远有多少,第几个最亮?”

    这当然是亲卫连内部的一个暗语,而不是什么常识性的问答,第一个问题是验证哪个单位的密码,第二个则是确认身份。那有些脏兮兮的年轻人回到:“七千九百二十三亿六千二百五十四万里,第五个最亮。”

    这是负责去的亲卫连战士才终于释然:原来此人是张海身边最近负责内情报的核心弟子之一,田宾。

    “你不会直接动用我们队伍里的战士去当托?”张海见到田宾带着这么多人来的时候也笑着问道。

    “师傅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那么动用队伍内的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