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时代 >

第29部分

唐时代-第29部分

小说: 唐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了还没抄够啊,你们要吵我没意见,可能不能不要在意浓面前在给她添堵,亏你们还是和意浓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你们到底知不知道意浓遇到了多大的麻烦,还嫌她不够烦啊,你们还是不是她朋友?”

    这女同伴越说越来气,最后抬起腿没一点良家女子风范的朝两人一人狠狠的踢了一脚,似乎是觉得还不解气,她又一人踩了一脚,被打了的两人听到这女同伴的话神情均是一怔,没一点被女子欺负过后寻常男人的羞怒,反而一个个像是犯了多大错误似得低下头,俩男人对视一眼沉默着走到细腻典雅女子面前扬起手一人狠了自己一巴掌,没半点水分,那个被人叫做范大脑袋,原名范建的男人抬起头认真看着面前这个从小玩到大的典雅女子,眼睛有些发红,他们四人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也慢慢变得成熟起来,他打小就喜欢秋意浓,后来这种喜欢慢慢的,慢慢的就变成了爱,他心里面清楚,另外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李瘸子李从军也喜欢秋意浓,他们俩从小就经常为了这女子斗嘴打架,后来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如今心爱的女子遇到了大。麻烦,怎叫他不心生焦急。

    “意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告诉我,我来给你想办法。”范建低着脑袋声音低沉问道。

    被范建叫做李瘸子,原名李从军的男人罕见的没有和范建吵嘴,声音有些沙哑接声道:“范大脑袋这话说的没错,从小到大咱们几个都是一起玩到大,有什么麻烦咱们以前不都是一起扛的嘛,你把事说出来咱哪怕拼了命也会想办法给你解决。”

    被几人称为秋意浓,脚上穿着绣有莲花布鞋的细腻典雅女子几次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从小到大深受传统女子典籍的影响使她的性格偏向于含蓄,内敛,有些话她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的。

    “千金,意浓她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范建转身看向那个之前狠狠踢了他两脚,性格彪悍的女子。

    李从军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到纳兰千金面前,苦笑了下:“千金,这件事是我和范大脑袋错了,你就告诉我们意浓她到底发生了什么麻烦?”

    那个性格豪爽堪比爷们的女子听到两人认错的话,怒视的眼神消了大半,提起秋意浓的那个麻烦她心里的火又蹭蹭的往上冒了起来,本来挺俊俏的脸蛋一脸怒意,声音非常不爽道:“在京城有一个姓唐的将军府,里面有个纨绔子弟叫什么唐小宝的,这个唐家在意浓很小的时候和秋家定了一桩娃娃亲,如今两人都已经渐渐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本来这都是当年酒桌上喝醉的时候定下的亲事是算不得数的,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秋家本以为唐家早就给忘了,可是就在几天前唐家突然间派人来到秋府向意浓的父亲询问此约定是否还算数,如算数他们唐家就要下聘礼,你们是知道的,秋伯伯这人一向是注重承诺,怎么可能让他失信于人,他去找意浓商量此事,意浓当然是不愿意了,谁愿意嫁给一个她连见都没见过的陌生人啊,可是父命又难违,这几日意浓为此事可是憔悴了好多啊!”

    “什么,秋伯伯竟然要让意浓嫁给她连见都没见过的陌生人,这事我不答应。”听完纳兰千金说了整个过程,范建顿时大喊大叫了起来,秋意浓可是他从小到大暗恋了整整十几年的女人,如今他连表白的话都还未说出口便要嫁给另外一个他连听都没听说过的家伙,他怎么可能忍受的了。

    站在一旁的李从军听到他的话翻了翻白眼,讥讽道:“你以为你是意浓什么人?你不答应又能怎么样?秋伯伯会因为你的一句不答应而改变主意?别做白日梦了。”

    “李瘸子你又想找削是?”一听这话范建顿时就火冒三丈了,嘴里骂道“你说谁做白日梦呢?小爷我就是不答应怎么了?你能奈我何?”

    “范大脑袋,你说谁欠削呢?你有种给老子再说一遍,看老子不削你。”李从军气的破口大骂道。

    “够了!”

    一旁的秋意浓轻轻说了两个字,正在怒火头上的两人瞬间安静了下来,女子穿过两人的身旁,率先转身走了回去,走在前头的她留给众人的只有一道令人回味的背影,还有从前面飘过来的三个字。

    “回去!’

第四十七章 读书人读书;有人读人书!() 
帝都,京城。'燃^文^书库''请访问

    今日在市井的大街小巷里随处可以听到有关当今皇太子李承乾昨夜被刺客给暗杀的事,这是今天早朝过后也不知道是宫里面哪位资深八卦人士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给无意间说了出来,其实也不能怪他,对于一名合格的资深八卦人士来说,这么劲爆的消息,要是让他自己一个人埋在心里憋着不说,那不非得憋死,本来这也没多大的事,可是这位八卦仁兄远远低估了咱天朝老百姓的想象力。

    他本来从皇宫里面传来的消息是皇太子李承乾昨夜回家的时候有一伙身穿黑衣的刺客要暗杀他,结果到了第二个人的嘴里就变成了昨夜皇太子被一伙黑衣大汉给绑票了,到了第三个人的嘴里结果又变了,说是昨晚皇太子李承乾被一伙黑衣大汉给抢劫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位充分发挥他想象力的仁兄信誓坦坦对别人说这伙黑衣大汉不仅劫财还他娘的劫色,说了一大通学业专用术语,比如像什么“菊花”“重口味”“龙阳之癖”这类生僻的专用术语。(像俺这种纯情的偶像派写手也不知道那位仁兄说的到底是啥意思,在这里俺就不装博学给你们瞎解释了,如果有懂得同学请留言,俺也好学习一下不是。)

    今日早朝过后,李承乾脸色铁青的领着一批禁军回家去了,瞅着自家主子的脸色不太和善,太子府里的丫鬟家丁们做事一个个格外的小心翼翼,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让正在气头上的主子给瞅着不顺眼,那可就倒了大霉。

    府里的丫鬟家丁们自己也都挺纳闷的,明明自家主子去上早朝的时候还是高高兴兴的,为啥回来的时候就臭着一张脸呢?搞得跟被流。氓大妈给非。礼了似得,还有那些看起来一个个冷酷无情的禁军为啥一到府上就接替了原本府中巡逻的守卫,就连太子要外出都敢阻拦,他们可真够大胆的,难道他们不知道这里是太子府嘛?不知道他们阻拦的人是太子,是帝国未来的储君吗?怎么会如此大胆?当然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他们只敢在心里面自己一个人想想,尽管他们什么也想不出来,可是这些话是万万不敢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的,要不传到自家主子耳朵里,那不还得要了自己的小命。

    太子府里,那间紧紧关闭的书房内有两位男子,一人年纪轻轻的模样,只是脸色有些病态的苍白,缺了份男人与生俱来的阳刚,给他添了一抹阴柔,这人不是从早朝归来的李承乾还能有谁。

    “老师,我估计现在父皇已经对我有所察觉,他名义上是派大内禁军保护我,可是实际上他却命令那些禁军将我牢牢的圈禁在这太子府中,一步都不允许我离开,你说我们该怎么办?”虽然李承乾的眼神有些慌乱,可是他面对眼前这位中年男子语气却格外的尊敬,不敢有丝毫的唐突,这不禁让人好奇他的身份,到底是何人竟然能让当今皇太子如此的尊敬于他,李承乾抬起头看着面前中年男子的从容淡定眼神中多了一抹希望,心里稍安,就像是一个不会游泳的溺水者紧紧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这名中年男子就是他的救命稻草。

    听到李承乾所言,中年男子笑了笑并未言语,中年男子的淡然从容跟李承乾眼神里的那抹慌乱成了鲜明对比。

    书房内的这名中年男子身材挺拔,丝毫没有人到中年发福的迹象,相貌斯文儒雅,一身读书人特有的那种书卷气息,身上穿着青色长衫,眼神孤寂且深邃,似乎是无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不能引起他内心的慌乱,像这种人,这种读书人,非是经历了世间诸多磨难并从中获得感悟才有可能捶打出来的心性。

    他并非是什么文坛大豪,也不是朝堂权臣,更谈不上那皇亲国戚,只是一名出身普通却又命运多辄的落第秀才罢了。

    他姓何,名辅堂,字汉之,老家是关中太原人,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老百姓,可是他不同,他打小就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但是他的童年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他有一个从不会抛弃,离他而去的“朋友”,那就是书籍。

    他爱看书,爱到痴迷,看到不分昼夜。因为他书看的越多,他越是觉得自身的渺小,那让还是幼小的他第一次感觉到无助,彷,他没法对别人说这种感觉,幸亏他还有一个永远都不会抛弃他,离他而去的“朋友”,于是他看书变得更加的疯狂了,不分昼夜。

    唐太宗贞观元年,他在家人的劝说下走出了家门,他要像家人所说的那样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光耀名门,这不是他读书的本意,他读书只是因为感觉到自身太渺小,他只是想要充实自己。

    到了京城,他处处碰壁,他去面见考官,那门口的家奴向他索要“领路费”,那府里的监考老师向他询问身世,暗示他交纳“纳头金”,他迷糊了,书中的那孔圣人不是说过“君子怎可贪财利吗?”读书人不是都应该厌恶那些贪财逐利的俗人吗?

    他愤然转身,留给监考官一个挺拔的背影,科举过后,揭榜那天他没去看,因为他得知关中太原大旱,心系家中爹娘,科举结束那天他就已经收拾好包袱走向了回家的路。

    贞观二年关内发生旱灾,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许多百姓开始吃草根、树皮。

    还记得有一首词是这样形容的。

    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老稚满田野,斫掘寻凫茨。此物近亦尽,卷耳共所食。

    昔云能驱风,充腹理不疑。今乃有毒厉,肠胃生疮痍。十有七八死,当路横其尸。

    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胡为残良民,令此鸟兽肥?天岂意如此,泱荡莫可知。

    高位厌梁肉,从论参云霓。岂无富人术,使之长熙熙。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

    所见既可骇,所闻良可悲。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愁愤徒满胸,嵘不能齐。

    持续了一段时间,旱情变得更加严重,可是从朝廷押运的粮食还未抵达旱灾地区,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一开始还是只吃死尸,到后来杀食活人也屡见不鲜。

    灾区气候依然干旱,灾情进一步恶化,可是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食却仿佛石沉大海一般什么消息都没有,那一年他从京城回到老家,,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住了,满目疮痍、尸横遍野的千里饿殍景像,这里没有战乱,可以说是安宁平和,也可以说是死寂,没有绿色,树木光秃秃,连树皮也被剥净了。路边横着骷髅似的死尸,没有肌肉,稍有一点肉的立即被吞噬掉了。

    所见尽是些已经不能称之为人的活尸首,那些尚有一丝气息的人挂在身上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们身上每一根骨头。他们的眼光茫然无神,只为活着而活着,把什么都卖了,房上的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在烈日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像干瘪的橄榄核儿,这像是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他,原来他眼前的这些家伙曾经也是一个人。

    那些孩子甚至更加可怜,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一样。女人们躺在角落里等死,屁股上没有肉,瘦骨嶙峋,乳。房干瘪下垂,象空麻袋一样。

    饥饿的人们无力走出纵横千里的饥饿圈,只好卖儿女卖婆姨卖自己给那些高宅大院里的富商老爷生生世世为奴为婢,骨瘦如柴的男女老少黑压压一片,那里,没有哭泣,没有离愁,只有刻骨剜心的饥饿,阴森的死亡之气把他们吓住了,所有人都盼望着快有人来把自己买走,卖不出去的人就只能饿死在那里,而后来者又黑压压地来到尸体边继续等死。很多饱受饥荒缺衣无食的少女,半裸着身子被商贩装上马车当做货物一般运走。

    而他自始至终都从未见过从朝廷上拨下来赈灾救命的粮食,那些所谓赈灾的“粮食”不过是一袋袋由沙土树皮杂草汇聚而成的“粮食”,朝廷派兵来派发“粮食”的将军对灾民漠不关心,军伍里的兵肆意欺辱妇女,稍作抵抗便就地残杀。

    这地狱般的经历,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觉醒点”,他从这里认识了人间的真相,用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