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一品官 >

第25部分

大宋一品官-第25部分

小说: 大宋一品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不是康允之不近人情,只因李柏之前的提议固然在为女方考虑,但同时也彰显了自己不愿攀附的傲气。

    你一个从九品无职掌的“寿春文学”尚且如此,人家浙西帅臣,杭州知州难道不该更有傲骨?

    其实,刨开这些表面,两位父亲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女不被对方看轻,将来婚后日子好过一些。

    一言以蔽之,可怜天下父母心

    康氏父女走后,李昂郁闷了大概半天的样子,便又投入紧张的考前冲刺。

    实际上,自从决定考科举,走仕途,除了滞留贼营和逃回寿春那段时间之外,他每天都在冲刺,只是现在又多了一分动力而已。

    就这么日复一日,白天研习前人程文,晚上自己模拟写作。为防早早发困,再加上身强体壮扛得住,甚至连炭火都不点。

    终于,连素来支持他的父亲都看不下去了,腊月初八这天,李柏和孟氏连哄带骗,给儿子打扮一新后,从家里拖出来投东禅寺而去。

    腊八节,在李昂之前生活的时代,至少城里人基本上已经没什么概念了。

    而在宋代,除了百姓家要祭祀门神灶神之类的看家镇宅神以外,方外之人也特别热衷。每年到这一天,东禅寺都会通霄熬成“五味粥”,以供善男信女取食。大概是因为专注熬粥上百年,东禅寺的“腊八粥”远近驰名,甚至被称为淮南第一粥。

    一家三口到寺里时,那大殿前的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一眼望去除了攒动的人头就是呼出的雾气。耳朵里听到的不是嘈杂,就是哗哗喝粥的声音。要来个外地人从旁经过,肯定要说寿春人太不讲究了,居然把猪养在寺庙里!

    李昂一看那阵势哪还有心情吃粥?但推说自己好久没来寺里耍耍,想去逛一逛。

    李柏拦不住,也只能由他去。这都到年底了也不见朝廷下文开科,别省试没赶上倒先把身体闷出毛病来。

    离了喧闹的大殿广场,李昂直奔那位于寺院正中央的“阿育浮图”。

    作为寿春地标,这座佛塔高达一百五十尺,从底下看颇有些直入云霄之势。之所以叫阿育浮图,是因为塔下地宫中供奉着昔年阿育王分赠世界各国的佛祖真身舍利。

    李昂前一世并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但到寺庙也作个揖,道观里也磕个头,并不求什么,表达尊重而已。

    因此到了佛塔下,他瞻仰一阵后便双手合十,闭了双眼,哪知方过片刻,脑海中浮现的并不是佛陀庄严法相,而是凤眼梨涡

    “孽障!佛门清静之地,岂容得你玷污!”

    突如其来的一句吼吓得李昂不轻,左右一张望,当发现说话之人时,忍不住怒喝道:“撮鸟!有胆过来,洒家钵盂大的拳头教你作人!”

    全身上下好似裹着两床棉被的蒋缜满脸嬉笑,嘴上还调侃道:“荩臣贤弟,做了什么亏心事吓成这般模样?”

    李昂不搭理他,对着佛塔双手合十再一礼,举步就走。

    蒋缜赶紧跟上,本想赔个不是,却瞧见迎面过来几位小娘子,目光有意无意地都在往自己身上飘。其中有活泼的,甚至还捂了嘴跟同伴小声说着什么。

    这让他大感意外,平时都是咱追着撵着娘子们搭讪,怎地今日佛祖显灵了?小娘子们竟要来调戏我不成?

    再看几眼,才发现完全浪费了表情。那群不正经的小妮子根本不是冲自己,而是白衣胜雪的李牛头!

    “看什么看!这位叫牛头,已经有主了!”大喝一声,吓得小娘子们落荒而逃后,蒋缜才转向小老弟道:“荩臣,不玩笑,说正事。我方才从知府衙门经过,你猜我看见什么了?”

    “衙门。”李昂没好气的说道。

    “废话!难不成我过衙门还能看到牛圈?你不想听是不是?那可别后悔!”恶狠狠地威胁一句,见李昂不为所动,他索性停了脚步,轻声念道:“今春兵革,已展一年,国家急于取”

    不出所料,这话比定身咒都好使,李昂一听便迈不动步,侧身回头问道:‘你说什么?”

    蒋缜紧了紧身上夹袍,怪笑道:“没说什么,念着玩罢了。”

    李昂也笑了:“子丰兄,你方才说在知府衙门看到的?”

    “没有!我说牛圈呢!”蒋子丰矢口否认。

    “那小弟就去牛圈看看,少陪!回见!”李昂将身上白色皮裘一甩,作个揖大步而去。

    蒋缜无奈,好在自打同学以来,他已经逐渐习惯了昔日跟在自己屁股后头的小老弟走在面前,翻翻白眼也没人看,便一脸晦气跟了上去。

    东禅寺离府衙并不远,他追上李昂时也就到了。东墙处新贴告示一张,早围了一大群人在那儿伸长着脖子瞧。

    “娘的!看半天就认出年月日来!写的什么鬼画符?走走走!去东禅寺喝腊八粥!”

    “钱三,小心你那张破嘴!你知道这是什么就骂?”

    “不就是官府的告示么?我说一句又能怎地?有本事你告我去!”

    “怎地?站稳了!告诉你,这可不是普通告示,而是官家下的开科取士诏!”

第四十八章 类省试() 
此话一出,人群里一片哗然。

    毕竟诏书这种东西,不像官府催征粮税的公文时常都能见到。

    有不识字的,便央求着旁人给念念,虽说不关咱的事,但长长见识总没错。

    先前斥责钱三那位便把双手往袖中一拢,以一种特异的腔调念了起来:“诸道进士赴京,省试今春,兵革已展一年,国家急于取士,已降,指挥来年”

    蒋缜李昂两个都听傻了,念的什么玩意这是?不止他俩,围观百姓也都暗暗吃惊,心说到底是官家诏书,不同非响,愣是听不懂!

    那位也越念越不自信,正不下来台时,听一个洪亮的声音接过道:“已降指挥,来年正月锁院。缘巡幸非久居,盗贼未息灭,道路梗阻,士人赴试非便,可将省试合取分数下诸路,令提刑司差官于转运司所在州类试”

    人们寻声望去,见是学谕官人家的蒋二郎。而他身边站着那位也有些眼熟,好像是小李官人?

    而李昂丝毫没有察觉到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全部注意力都在那告示上头。

    蒋缜念完,伸手碰了碰他,低声道:“真让你说中了,不止来年正月开考,而且还是类省试。”

    李昂不言语,将包含诏书内容在内的通篇告示全部记下后,拉了蒋缜就走。

    回到家,进了自己房中,将身上皮裘一脱扔在椅子上,便陀螺似的转个不停。蒋缜看得头都晕了,一屁股坐下去翘起脚,笑道:“至于么?你又不考,倒比我还高兴。”

    “谁说我不考?”李昂总算停了下来。

    蒋缜一怔,虽见对方神情不似伪作,但仍旧不肯相信:“真的?可是你哦,对了,你有免解资格。不过兄弟,是不是太急了点?”

    这话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李昂也不多作解释,直接坐到皮裘上问道:“子丰兄,你详细给我说说这‘类省试’的名堂。”

    所谓类试省,顾名思义,就是如同省试一样的考试。一般用在特殊时期和特殊区域,允许通过解试的“正奏名举人”于户籍所在地考试,合格后即给予出身。

    比如四川地区的士人,就曾经因为道路难行不便赴京,而在本地参考。随后,所有通过类省试的“正奏名进士”,一律被赐“同进士出身”,连殿试都免了。

    当然,也有自认为学问足以名列前二甲的四川读书人,拒绝发展前途相对较差的同进士出身,愿意跋山涉水,不避艰险前往京城参加殿试,朝廷亦听其自便。

    李昂听罢蒋缜解释,质疑道:“那这回不再局限于某一区域,而是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官家总不可能把天下所有通过类省试的全部赐予‘同进士出身’吧?”

    蒋缜一想也对,如果朝廷真这么搞,那全国士人还不得闹翻天?琢磨一阵,猜测道:“估计行朝现在也没个准备,要等类省试结果出来以后再说。也有可能直接按照各路类省试的成绩排甲第。”

    李昂听到这里突然想起康允之之前告诉他的一件事情。

    赵构在南京即位后,当月便给予南京应天府所有的“特奏名举人”以“同举人出身”,允许他们参加下科省试,还让当地凡有“免解”资格者皆免省试。

    也就是说,如果李昂户籍在南京,那半年前就已经是进士了,只是还没有甲第排名而已。要是赵构再仿四川先例,那不得了,这个连一场国家正式考试都没有参加的家伙,直接就成了第三甲同进士,可以开始作官了。

    而李昂却不想要这种恩典,原因很简单,不管什么东西都一样,太容易得到的不值钱。

    此次开科,如果最后真的没有殿试这个环节,那不管是一刀切全给“同进士出身”,还是如蒋缜所言以各路类省试成绩排甲第,所有被取中的人都将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

    那就是“戊申科”将成为大宋科举历史上最水的一科,绝大多数该科进士恐怕都受不到重用。

    当他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时,蒋缜登时就怒了:“那怎么行?我们寒窗苦读十数载,最后就是让人恶心笑话的?真要是这样,那这一科我宁愿不考!荩臣,你也别考,再苦读几年,怎么也得弄个二甲以上!”

    “什么二甲以上?”李柏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站在门口问道。

    两个小的急忙起身,李昂把位置让给老爹坐了,蒋缜便将先前的议论讲给伯父听,想让这位科场前辈给出出主意。

    “你们啊,还是太嫩。”李柏搓着有些僵硬的手轻笑道。

    “请伯父赐教?”

    “我问你们,自太祖皇帝‘陈桥受禅’开始,一百六十余年来,可有哪代官家把读书人耍着玩的?”

    这根本不用想,大宋历代君王都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虽然性格各异,功过有差,但还没出过违背祖训,离经叛道的。

    见二子都摇头,李柏又道:“这就是了,官家初登位,正该大力收笼人心之时,怎么可能拿为国求贤的大典作儿戏?你两个只管放心去考,朝廷必有妥善安排。”

    听他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李昂蒋缜却宽不了心,毕竟事关前程,怎敢马虎大意?

    李柏仿佛知道他们还不信,问道:“子丰,往科春试一般都是什么时候锁院开考?”

    “二月上旬,这一点伯父可比小侄清楚。”蒋缜答道。

    “不错。”李柏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那为何这回提前到正月锁院?”

    “可能是因为此番不必赶往东京或扬州省试,所以提前?”蒋缜试探一句。

    李柏却摇头否定道:“不,是因为行朝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随后的殿试,所以才把类试提前。”

    李昂蒋缜对视一眼,转过头来异口同声:“果真如此?”

    “嘿嘿,不信咱们打个赌。按惯例,二月省试,四月殿试,但这回殿试一定会延期,原由就是我方才所讲,扬州那头需要时间准备。”

第四十九章 落第有升() 
虽然对宋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详细的典章制度方面,李昂到底还是有所欠缺。见李柏如此笃定,也就不再恶意猜度行朝君臣是否在敷衍天下士子,转而询问起此次考试的注意事项。

    既然是首次全国范围内的类省试,那跟往科相比,定然有诸多不同之处。

    这时,家里有科场前辈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李大官人虽然屡试不第,可五次取解,四次赴省,经验那是相当丰富。当下就把省试从报名到答卷的所有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不分巨细地告诉了两个后生。

    “另外,今天已经是腊月初八,离开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淮西转运司在庐州,此去少说要四天,而且还得提前个七八天出发。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就得准备相关文书和考试所需物品,不然到时保准抓瞎。”

    蒋缜露出难以置信之色:“伯父,庐州相邻,何必提前七八天?再有那考试应用之物,到当地采买就是,又何必从寿春带去?”

    李柏笑得直摇头:“不懂了吧?这回咱们淮西所有举子都要到庐州参考,除了他们本地的,少说也还有二三百人吧?想想。”

    蒋缜闻言一思量,立时动容道:“哎呀!到时酒楼客店之类的必然爆满,文房器具等物也肯定脱销!”

    李昂也点头道:“不错,真要抵近正月十八才去,恐怕连试都考不上。”

    李柏把脚一翘,十指一叉,继续点拨道:“还有一桩,庐州我去过,那贡院只有寿春一半大小,这意味着什么,再想想?”

    这一句唬得两个小的变了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