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来到西汉末年 >

第33部分

来到西汉末年-第33部分

小说: 来到西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孝全派探子死死盯着山上,并封锁各个路口,在山下开始囤积重兵,准备时机合适一举吃掉这三万人。只要没了粮食上山,我看你能耗多久。

    又过了有5日,这一天,也许是夏天迟迟不肯离开,天气依旧炎热。李孝全带着吴奎,二人打马来到山下,也算在山下乘凉吧。高大的树木遮映下,热气消散,绿荫道旁边,山里石头里都渗出泉水来。沿着山道,向上走,看到卒本扶余的旗帜依旧迎风飘扬,二人火起。

    李孝全道:“吴奎,我们两个都称猛将,你可敢跟我比试弓箭吗?”

    吴奎一笑道:“比什么我都不会怕你。”

    李孝全指了指那面旗帜,旗帜刚好在上山的入口处,在两块巨石后面。巨石那里设置的有两扇木门,成为上山的道路。所以攻此山难度全在这样的路口,而且还不是一个。上面只要有弓箭手,下面就很难上的去。

    吴奎也不说话,从背后取出弓箭,拈弓搭箭,箭头冲着山上。弓拉的满,箭射的快,只见那弓箭居然穿旗而过,在旗帜上留个洞口。

    吴奎得意洋洋的看着李孝全,李孝全眼睛只盯着那旗帜,居然发现惊起一群飞鸟。李孝全脸色沉下来,不知是气的还是急的,刚刚举起的弓箭往地下一摔,骂道:“上当了,他们全跑了。”

    说着李孝全提起自己的大刀,飞身上马,催开战马,向前飞驰。吴奎不知发生什么事,后面高喊道:“危险,危险,他们都有弓箭的,小心,小心。”一边喊,一边举起长枪,背好弓箭,带着自己的卫队,向山上走来。

    他们往上走的路上,不时有飞鸟惊起,吴奎也意识到什么。路不长,来到门前,也不见有弓箭袭来。李孝全挥动大刀,对着那木门猛砸过去,“啪”地一下,两扇木门全部倒地。

    李孝全再次催马向前,还是同样的山道,还是差不多的木门。一连过了三关,才到山上。山上是一块巨大的平地,上面是新搭建的帐篷,木房之类,上面还有一些卒本扶余的士兵。看到李孝全举着大刀凶神恶煞般的看着他们,吓得纷纷跪倒。居然有会讲汉话的,李孝全将他叫过来,问个明白。

    原来这些人都不是士兵,都是附近抓来的乡民,在这里做些杂役。几天前,李孝全的部队到来那天,山上惊恐不安,有人偷偷的溜走,结果被抓,居然因此一条逃命之路被发现。从那天起,人马不分白天黑夜的沿着小路往下撤,因为很隐秘,出口也是在东南方向的大山里。所以撤的也不快。两天前就快撤完之际,将这些杂役的家人都抓走了,以做人质。

    这些杂役只得按他们说的那样,让山上看起来还有人马的样子,该做饭就作饭,而且diǎn起很多炉灶,山上还有人专门负责定时击鼓,有人负责牵着马匹在空地上跑来跑去,以升起烟尘。

    李孝全真是感慨自己的武将命不好,自己还没出手,敌人就跑了,哪像吴奎那么过瘾。

    李孝全立刻回去,叫齐军马,准备出击。这个时候李孝武制止了他,问他都带哪些队伍出击。李孝全表示当然是越多越好,他打算手里兵马全部派出去,争取对敌实施全歼。李孝武告诉他,往国内城走的地方很多山路,最好不要用骑兵,用3000左右步兵去追,可以克服地形问题。能全歼最好,若不能也是无可奈何。

    李孝全仔细想想,从各队抽出精干人员,全部组成步兵大队,由他和吴奎带队,由向导带路,向大山里追去,后勤由李孝武支援。

    初秋的深山风景极度秀美,树叶金黄一片,地下铺满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李孝全的队伍拉成长长的一条线,蜿蜒在上山下山的路上。前头已在下山,后面才开始登山。好在前头有人走过,否则真的不知道这里究竟有没有路。

    山里面不断有野兔野鸡等和人走在一起,他们似乎一diǎn也不害怕,将士们各个走的喉咙冒烟,只想能有凉水喝就行,好在山里就是不缺水,不时有清泉,到处有飞瀑,队伍里面走走就有人要不停的喝水、洗漱。

    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泉水,天亮就行军,天黑就地歇息。刚走两天,一条大河拦住去路,只得伐木做舟,整整忙了一天,才全部渡过这条大河,不是河很宽,是人到的很不齐。过了河,前面向南走,没有什么大山拦路,加快行军。又向南跑了有5天,一路上都是低矮的山丘,山里面也有不少平地,人烟稀少,好在准备的干粮充足,要不然非要打猎追击了。虽说山不多,不过到处茂密的森林,想快也快不到哪儿。

    李孝全相信高类利应该已经到了国内城,自己的追击也许意义不大。但现在放弃对他来说太难,他要狠狠的打一仗才能发泄一下自己。

    再往前走,低矮的山丘不见了,前面是延绵的大山。在向导的带领下,再次上了山,风景一样秀丽,李孝全发现天气变冷了,居然带的衣服不够,晚上常常感觉到有些凉意。心里更是恼火,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总不能买衣服吧。为了御寒,晚上宿营地,篝火一堆堆燃起。白天队伍穿行在山里,看着树叶一片片的掉落,前面的路却看的更清楚了,视野里的障碍越来越少。又足足在山里走了五天,这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大河边,河水碧绿碧绿的,向导说国内城应该很近了。

    李孝全大喜,居然被他们抓到了一些当地人,通过翻译才知道,国内城,就是沿着河南行50里就到了。

    李孝全命令急行军,不分白天黑夜急速向南行进,等估计离城有5里地,找一空旷之处,全部歇息。大家在寒风中开始瑟瑟发抖,为怕敌人发现,也不敢diǎn起篝火。想起明天就围城攻城,大家都期待明天的胜利,和胜利后就有暖和的衣服和饭菜了,想起这些,大家似乎感觉都暖和了。打仗虽然人少,毕竟掷雷兵全带来了,就看如何扩大战果了。

第四十章 国内城() 
第二天,大家早吃干粮。快快向国内城行进,5里地功夫,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李孝全整顿队伍,排好攻击队形,尤其是掷雷兵要如何安排,怎么打开缺口,怎么突破,怎么跟进。还要如何保留一些云雷,做万一攻击不利的情况下,丢几颗如何掩护撤走。李孝全、吴奎还有掷雷兵的连长正做这详细的方案。

    这个时候,探子来报,国内城有异常。好像里面驻军不多,但好像都是平州军马打扮。

    李孝全这才想起马援已经到了吗,他有这么快吗,算一下时间,哎呀,过了一个多月了。他占领也很正常,李孝全哭笑不得,马上派出探子去确认。

    果然是平州军马,是马援带领的新兵,已经占领有10天了。李孝全马上带队,打出旗号,来到城门前。国内城的军马一看,有人认识,立马有人迎接,有人飞报马援。

    马援得知消息,飞快来接。待得两军会师,欢声雷动,马援立刻将几个将领带到王宫之中,安排人好好照顾其余将士。

    进的王宫之中后,李孝全打量马援,又看看身边和自己一起来的人道:“马师长,跟你比,我们几个估计都成叫花子了吧。”

    马援笑了笑道:“李师长追敌要紧,其他都是小事。”

    李孝全要求先洗澡,换衣,然后再来和马援叙话。马援马上派人安排,另外,派人同样的待遇安排给李孝全带来的全军弟兄。

    只到午时,他们几个才收拾停当,换了崭新的衣服,各个换个人般,边走边互相打趣。来到王宫,马援酒席已经摆好,专等他们几个的到来。

    几个人如野狼般,扑了上去,也不和马援多说话,马援知道他们受苦之深,一边陪他们吃,一边安排人尽快上他们消灭快的菜肴,想吃就多做,多多准备,直到他们吃到过瘾为止。

    几个人席卷残云般,吃了三桌宴席,终于吃不动了。宴席撤下,马援才说道:“几位哥哥,一路辛苦了,前面在吉林城是怎么个情况,后来是如何追击的啊,请告诉马援,我这边也好做准备。”

    李孝全尴尬的一笑,将经历讲述一遍,马援不住的diǎn头。

    马援也将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原来马援在显武城召集新兵,不到10天就招满了。他将自己原来那个团的人马全部作为军官,安置在这个师里面,然后带着人马急行军到耀武,在耀武配齐兵器,然后一路向东。因为大多数都是平州的地盘,他前面派人做好接应,一路没有携带太多东西,所以进军速度很快,这才到了国内城。国内城没多少守军,城墙还是土墙,又不高,当时队伍一过来,那些卒本扶余吓坏了。再加上他们到处说,那个高类利已经战败,他们更无战心,就有个什么解明太子在守城,看形势不妙,带着一批人马还有个叫什么武恤王子的小孩子跑了。现在也不清楚跑到哪里了,马援也是一直在找。

    马援将大部队全部打散,尽快下到卒本扶余的地盘,全部控制起来。听话的就留用,不听话的就驱离,若敢对抗,格杀勿论。现在基本全部控制了,就是那几个人物下落不明,很是蹊跷。

    最后马援道:“只要他们的地盘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他们又能做什么呢?现在看来,他们应该还藏在某个山地里,只是我们一时找不到罢了。我看不用理睬他们了,这里我们尽快建设,建设的和显武一样,谁还听他们胡扯呢,他到哪里征粮征兵呢?”

    李孝全道:“兄弟,你没有我的经历,你不知道我多想和他们大战一场。去年我等了他们那么久,天天盼他们来攻,最后一个影子都没见。今年我挂帅出征,刚好路上遇大雨,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我到之前两天他们大战一场,我还没遇上。后来,他们屯兵山上,我封锁路口,就是等他们下山决战。毕竟他们路更熟悉些,居然还有小路,又给他们跑了。我又一路追击,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吃干粮,喝泉水,一路爬山林,钻大森林,终于跑到他们的老窝了,结果又被你捷足先登了。你说,你要是我,你怎么办?”

    马援无语,众人哈哈大笑。

    吴奎道“看来孝全兄是他们天生的克星,孝全一到,夫余不妙啊。”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众人笑罢,马援道:“李将军,这次看来我们联合行动,你先不用着急,在此歇息。我四处派出探马,他们人马众多,消耗极重,没有粮草的补给是肯定不行的。要么他们以前有屯的粮草,要么现在还有人给他们提供粮草。无论哪样,我们都能找的出来。只要我们紧盯粮草就好。”

    几个人认同马援的判断,也安下心来,留在国内城休整。派人跟李孝武和江河行送信,讲述这次的经过,和现在的打算。

第四十一章 高地租() 
他们的书信到显武城的时候,江河行正在显武城的办公署接待长安、洛阳来的贵宾们。樊嘉回去的时候,为尽快去洛阳,居然没沿着海边走,而是尽量走直线。樊嘉胆子特大,命船工从海里直接向前走。一开始大伙都不同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樊嘉的信条。加钱加钱再加钱,船还是从海里直行,他们白天靠太阳,晚上靠星星,算他们命好,居然到了勃海郡,而且只用了两天时间。

    然后从渤海郡入黄河,速度不减,日夜不休。庆幸的是现在夏季黄河水大,居然还是没什么意外,三天就到了洛阳。连樊嘉自己都不敢相信路途如此之遥远,居然这么快就到了。他把自己的存货全部搬到帆船上,发现一艘船也装不满。思虑半天,他让家人一起散播他在平州发大财的消息,不光洛阳,也飞马跑到长安告知几家大商人。

    几个要好的商人从长安来到洛阳找樊嘉,樊嘉拍着胸脯跟大家保证只要货到平州,就能赚多少多少,他还拉着大伙到黄河边看他的帆船,都是刚刚赚来的,而且就在几天前。有人立刻就信了,还有人心存疑虑的专门跑到船上问个遍,发现樊嘉讲的还是有些靠谱的。除了丝绸商人,几天的功夫,卖麻布的,卖麻的,卖药的等等,凑了十几天,才把两艘船凑满。居然还有丝绸商人来问,船上还有地方吗?这个肯定是没有的,若是其他货就有地方。

    拔锚杨帆,现在船满,虽顺风顺水,樊嘉控制着速度不要太快。可那帮商人们不干了,天天来找樊嘉闹,这船也太快了,吓都吓死个人啊。樊嘉面带笑容的一脸客气,表示一定安全送大家到平州发财。他心里暗骂道:这帮土包子们,见过什么叫快船吗?这也敢叫快?我回来的时候速度看来不能给你们见识。

    黄河里还好,大海里他也不敢造次了,还是老老实实的沿着海边走,这样总共用了十多天时间才到显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