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来到西汉末年 >

第16部分

来到西汉末年-第16部分

小说: 来到西汉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提早准备,害的了敌人,也害了自己。最后江河行考虑一会,答应吴奎,让他们备齐10天干粮草料,备齐就开始出征。

    吴奎领命而去,李孝全坐立不安,江河行笑道:“仗有你打的时候,现在天气快冷了,你们全军开始休整。夫余地盘大,一下子打不下来,本来我们也是只想给他们个教训而已。”

    吴奎的独立旅,一人双马,在第二天天将拂晓之际开始向北进发。独立旅和吴奎一样,心里憋了一口气,这次战场上独立旅脸丢的太大了,不找回这口气,简直过不下去般。半天时间不到,他们已经进入夫余地界,夫余没有那么大的草原,到处是农田,吴奎可不会爱惜农田,一路上就食于敌。夫余人的村庄,也有不少人集结起来,对抗这帮长枪兵,结果只是多余的反抗罢了。连着几天,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反抗,吴奎一路只是向前冲,这一日,来到一条大河边,天空下起了细雨,吴奎安营扎寨,等待雨停,雨到晚上就停了,却开始纷纷洒洒的下起雪来。

    吴奎知道不能在往前去了,在此立下营帐,作为标志,然后趁着小雪,全军回师。

    等到吴奎回到城堡,才知道此地现在只有一连人马,在此警戒之用,大军已经回师显武了。连长拿出江河行的命令,命他先在此休整,等到彻底大雪封山,夫余人不可能进军之际,调回显武,接受新的编练。

第十九章 织帆布() 
江河行回到显武城,安排军队进了军营,开始新的编练。他写个计划,由张捷去实施。

    他找来张凯、郑三、何鸣、赵光、李孝文、杨弘等,商量下一步的发展。

    头一件事,先是何鸣讲述分地事情,先是显武周边,然后显武到彰武之间先用作分地,先按军功,军阶等分配,军人最低每人20顷地,班长,排长,连长等依次递加,平民每人无论大小均分10顷地,全部为永业田,永不纳税。乌桓俘虏与夫余俘虏暂不分地,他们再此劳作两年,以为赎罪,赎罪期后,通过考核后可为平民,有平民之权利。考核要求会说汉语,小孩子在读书等,有一技之长者可酌情减免。另外,其余显武城若有人开荒种地者,经审核后,三年内免税,三年后按三十份之一缴纳粮食。

    众人大惊,这么多地,怎么耕种的完,那还会有人开荒了。何鸣笑了,解释道,江先生觉得我们人太少,地多的一定会尽量找人的。大家一听有道理,纷纷赞同,再加上现在在座的都是分的最多的,他们当然没意见,只是自己也要头疼怎么找人了。

    第二件事,赵光讲学校的事情。学校早就建好了,只是卢信卢义搬来才开始教书,赵光负责学校管理。赵光介绍现在学生还不多,很多学生还没有进学校,教材还不齐全,现在正在大量抄写江河行的教材,准备先对老师培训,过完年就可以大量办学了。

    江河行点点头,认可赵光之工作,教育是根本,可却是要下长工夫的。

    后来杨弘介绍了商会的工作,李孝文介绍了承武的情况,重点是跟汉朝护乌桓校尉的联系,我们已经派人去了幽州,护乌桓校尉他们对乌桓内部事情不怎么在意,只要不跟匈奴联系在一起,汉朝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把握好分寸就好。李孝文估计没少使钱,他在这里没说,江河行也不多问。总之,这个结果也还不错。

    这些讲完之后,李孝文站了起来,冲着江河行施礼道:“江先生,我们在座大多数受你大恩,这几个城池之人也是你得救,现在我们实力虽不能与大汉相比,但至少周边,我们也算一方势力。我请先生带我等自立,请先生自立为王,以安大家之心。”

    众人听得李孝文之说,哗地一声,全都站立起来,躬身施礼道:“请江先生自立为王。”

    江河行推辞一番,众人苦请,江河行只得同意。大家商量同意为‘和王’,取“和为贵”之意,江河行暗笑道:把别人打得都抬不起头来,还叫以和为贵,好个“和为贵”。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这个时代,就按这个时代的规矩办。

    一旦称王,很多事情要忙,第一还是要得到汉朝认可,江河行至少不想因此打仗,他将此事全权委托给李孝文。

    其次,内部的工作调整,以前很多临时性的,现在要固定化,常态化。第三,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加实力,让民众富裕,在此地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江河行将很多工作交给张凯,郑三他们,自己学校教材,一连忙了好多天,终于这一天写完了。看着外面飘落的大雪,江河行派人将教材送到学校,自己踩着雪回家了。

    一路之上,行人稀少,都是低着头赶路的,很多将脑袋遮掩个结实,连跟江河行打招呼的都没有,江河行深感惬意。

    到了家门口,听到里面传出爽朗的笑声,一听就知道自己的小姨子来了,好像声音中还有那丈母娘也在。江河行直接进了屋,里面刚好娘三个,他们也许没想到江河行会回来,一下子愣了下。赵清扬直接道:“哎呀,姐夫回来了。姐夫你真有本事,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这里很冷,要准备厚的布料。”

    江河行倒是一愣,我那有那个本事。看到了三人正在做衣服,仔细一看,正是上次要赵清漪做的帆布料。他也没跟赵清漪讲做什么的,她们倒也聪明,一下子想到了衣服,可不嘛,布料不做衣服,还能做什么呢?

    江河行笑道:“这个布料我原本用在船上的,没想到你们做起衣服了,倒是我没想到,这里天冷,做衣服这个正合适。”

    “贤婿啊,我们青州我见过不少的船,没见还穿衣服的船啊?”赵李氏怎么也想不明白,船上用布做什么用。

    江河行答道:“这个布叫做帆布,主要用在船上,这个以后你见到就知道了。这样船跑的比马还要快,可真能日行千里了,夜行八百了。”

    三个人停下了活计,再次抓过布料,翻来覆去的看,似乎要找到某种秘密似的。

    赵清漪道:“夫君,你不知道啊,我们青州人家做的衣帽,汉朝各地的人都来买呢。听人家说,盐卖到哪儿,衣帽就能卖到哪儿。我和妹妹看你这个衣料不错,就想着开个成衣店,卖衣服好给清扬攒嫁妆呢。”

    赵清扬满脸绯红,低下头去。

    赵李氏道:“贤婿啊,你不知道,我以前家里也是做衣服的,你看清漪做衣服的水平,就是跟我学的呢。可惜啊,嫁给你岳父之后,天天做饭,青州冬天也很冷啊,手就冻伤了,一到冬天啊,又疼又肿,还裂口子,做不得衣服了。现在可好了,现在这房子怎么想的呢,一点都很冷啊,清漪可算有福气了。”

    清漪也满脸的笑意,看着江河行。

    赵李氏接着说道:“可清扬还没着落,我和你岳父就着急啊,你看以前的家业都没了,清漪出嫁的时候什么像样的嫁妆都没有,那时候困难不说了。可现在咱们不一样了,不能让人家小看了咱们,你说是吧?小里小气的让人家笑话咱们,我出嫁的时候,嫁妆都好几车呢,哎呀,四里八乡可都来看呢”

    赵李氏习惯性地开启了讲话大妈模式,江河行不敢说什么,只能静静的听着,赵清漪也是看着母亲,不急不躁。赵清扬越听越皱眉,后来开口道:“母亲,你说的这些,别说我了,姐夫都快会背了,什么以前大户人家,家里多少房子,多少佣人,舅舅又如何要做个读书人,不做低下的商人等等。”

    赵清漪瞪了眼妹妹:“怎么如此对母亲说话呢?”

    赵清扬不理睬姐姐和母亲,直直的看着江河行道:“姐夫啊,你知不知道,这个布是怎么织出来的?”

    “那你说说,我真的不知道。”

    “哎呀,上次你走后,我姐姐就天天拿着那几块布,天天看,天天去找人家织布的,问人家能不能织出来,人家看后都说织不出来。后来姐姐又找到几个会做织布机的木匠,给人家看,人家也是不会。后来有个木匠,叫王柯的,他会织布,他说他要把布拿回去看。过了几天,我和姐姐去看布织好没有,布不光没织好,还把布撕成一条条的。姐姐气的很,说他做不出就算了,干嘛还把布撕烂。姐姐回来之后,在屋里大哭,谁知道那王柯又来了,大夏天的,背着木条,跪在院子里。说他对不起江先生的大恩大德,说他一定在一个月内织出这个布,不过还要更大的一块布。我和姐姐,那个气啊,狠不得拿石头把他砸跑,谁知道他在院子里,不断的磕头,砰砰响的,光头都磕出血来。还是姐姐心软,后来又从你黑色的背包上剪下一大块,让他赶紧走。他走时还说若做不出来,他自杀谢罪。我跟他说,谁管你自杀不自杀,你以后离开张家庄就是了。谁知道,20天后他就做了新的织布机,几天后就真的织出这个布来。”

    江河行没想到这个做布料这么曲折,看了看妻子道:“真是为难你了。”赵清漪看看江河行,微微一笑,似乎他理解江河行的心意了,江河行也明白了她的心意。

    江河行接着说道:“这个王柯还是个读书人啊,真是没想到。”

    赵清扬两个大眼睛变的明亮异常,冲江河行道:“姐夫,还说你不是神仙。王柯可说从没福气见到你呢,你怎么知道他是读书人?他啊,说是读书人好像也不怎么像,说是木匠吧,做东西经常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眼里他就是笨笨的,上次当兵也郑三也没让他来,呵呵。”

    江河行一笑道:“不见他也知道他是读书人,你回去问问岳父大人就明白了。对了,你们要开店还不如织布呢,从王柯那里买织布机,让他多做一些,先做个10台,岳母和清扬一起开个布厂。把做的衣服样子交给衣帽店,让他们去做这生意好了,你们只管织布就好了啊。”

第二十章 造帆船() 
几人听了也有道理,就按照江河行的主意去做打算了。

    吃过饭,两人就回去了,江河行和赵清漪关起门享受二人世界的幸福。

    幸福的时光是过的最快的,第二天,江河行还得继续为他的事业打拼。来到自己的办公室,现在很多事由郑三在忙,自己只是知道就可以。江河行亲自写了两个公告,第一个是奖励王柯的,奖励惠民功一等,奖励永业田100顷地。第二个是,凡是木匠铁匠石匠皮匠医匠等,改进现有工具者,使其效率更高;想到更好的方法改进现有生产方式者,皆可来申请惠民功。惠民功等级分三级,第一等100顷地,第二等50顷地,第三等30顷地。这两个布告不仅要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附近边郡也要张贴,所用羊皮纸,皆有显武城出,在边郡张贴时候要防止有人贪图羊皮纸,派专人私下看守,一定要张贴15天以上。

    离开办公室,江河行来到学校。这个可是重点之重点,前一段实在太忙,居然没怎么来过。他直接来到了赵光的办公室,看赵光正在看书,现在这里全是羊皮纸的书,并没有注意到江河行的到来。

    “哈哈,有意思,有意思。”笑声戛然而止,是看书而笑的赵光,抬头看到江河行正站在门口看着他。

    “贤婿,赶紧进屋,外面太冷,屋里生着火。”赵光赶快招呼道。

    江河行笑着冲赵光点点头道:“看来学校还是读书好地方,岳父看的入迷,看什么书呢?”

    赵光晃了晃手里的几何教材,这个是江河行以前在张家庄的时候自己凭着记忆写的,很多记不得了,很多定理还得靠自己推导出来,好在没什么难度。

    江河行走了进来,搬把椅子坐在赵光对面。“岳父,看你刚才笑的开心,这教材有这么有趣吗?”

    赵光神采飞扬,站了起来,手指那本教材道:“贤婿,这书却是妙。我刚才发笑是看到关于书里面所提的命题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并拿论语为证,讲孔子所言失误处。我们读书时候学孔子所言,感触甚深,以致像刻在心里般,丝毫不敢有疑问。今日以此理性角度看,疏漏甚多啊。还有你所写孔子做春秋之态度,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甚不可取。你之论证精彩,以命题真伪来论虽然简单,却很有力度。哎,春秋为史书,真当为其本,若失去本,还有何做史书之意义,何以让后人为鉴呢?”

    江河行站了起来,接过教材,看了看他指的地方,他是为学生讲何为充分条件,何为必要条件,并拿了几个古书中为例,让学生明白道理的,不是批判孔子的。他知道很多古书上拿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就敢得出结论的比比皆是,更惨的是很多什么条件都不是,简直没有相关性就得出结论,还被人奉为经典。拿这些书所言当真理,只能导致“盲人骑瞎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