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唐新梦 >

第48部分

南唐新梦-第48部分

小说: 南唐新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一闭,杨洪打定了主意,实在不行那就一命抵一命吧,希望能用自己的这条命把那不开眼的姐夫给救出来。

    “殿下,卑职有罪,有死罪!”杨洪跪在地上,重重地一磕头,竟有血了!

    李从嘉皱起了眉,自己想要看看这两人的表现,这个杨洪的反应实在是有点儿过激了。

    “殿下,罪臣向您请罪了⋯⋯”一时间涕泗横流,哭得是肝胆俱裂,这种阵势,李从嘉也不由得动了颜色。

    “杨大人何罪之有?”

    “今日,我那姐夫于街面之上冲撞了殿下,实乃死罪,罪臣身为亲属亦难逃罪责,故向殿下求一死。还望殿下怜惜家姊无辜,饶家姊一命⋯⋯”

    一番叙述下来,绘声绘色,姐弟情深深入在场个人内心。

    “罪臣向殿下请罪,武卫军军纪散漫,约束不严,冒犯天威,罪臣身为武卫军统制,实乃首犯,还请殿下降罪。”

    都请罪,这好像是态度很诚恳,但是李从嘉此刻心中却有一股无名火起。

    本来还想让他们好好的表演一番的,结果现在这样⋯⋯根本不按自己的剧本来啊!

    郑王殿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两位大人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李从嘉笑着将两人都扶了起来。

    见郑王殿下如此的热情,两人还以为是要既往不咎,忙起身。

    李从嘉从石桌上端来刚才沏好的茶,一人一杯。

    “两位大人,你们都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此番虽有过错,但是主责不在两位,所以两位大人千万不要多虑。但是⋯⋯”李从嘉话音一转。

    自古以来,怕的就是但是这二字。

    本来还有所松懈的两人,听到了但是这二字,立马的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猫捉到老鼠之后并不是第一时间就把老鼠给吃掉,而是尽情的戏耍之后,这才将老鼠吃掉。

    现在眼前这两人就是自己捕获的老鼠,如何能不把他们好好玩弄一番呢。

    “两位大人。这功过赏罚自有定数,本王虽想保二位大人周全,但奈何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事干系甚大,我大唐天军的颜面形象可就全都在此了,所以还得委屈二位大人一下了。”

    “是罪臣给殿下添麻烦了,任凭殿下处置。”

    认罪的态度还是很好的,但是李从嘉哪里能放过这个敲打一切的机会。

    “陈统制,武卫军今番竟闹出了这种事,实在是有损我大唐的形象,这武陵城的百姓对我大唐都开始颇有微词了,所以这武卫军实在是不能再留了,本王决定裁撤武卫军,三百武卫军保留五十人,其余全部遣散。”

    听了这话,陈逸之的脸色立马就变了,武卫军那是自己的命根子,现在郑王要裁撤武卫军,那岂不是比要来自己命还难。“殿下!这……”

    饶了一条命,还不知足,武卫军本来就是南楚的旧属,之前李从嘉是苦于没有自己的麾下,这才不得已的收编了,现在南楚已定,这武卫军的存在反而成了一个不安定的因素,今日之事就是一个开端,若是不趁此机会加以裁撤,他日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

    所以武卫军的裁撤势在必行,面对陈逸之的哀求,李从嘉好不放在心上,冷哼了一声:“陈统制,今日武卫军闹得事可不算小啊,对本王刀剑相向,这可算得上是谋逆了,剿灭你整个武卫军也不是不可能,但本王念在陈统制你为本王鞍前马后,所以才留下五十人,将来作为本王的近卫,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陈逸之这些日子是第一次见到郑王殿下露出这副表情,看来是真的动了怒了。现在的武卫军和南唐军相比起来那根本就不值一提。形势逼人强,若是郑王真的想要动手的话,自己根本无力反对,现在至少还有五十人,只能就这样忍了,陈逸之跪谢退到了一旁。

    接下来轮到在一旁的杨洪,与次要的武卫军不一样,吴老爷可以说是得罪郑王的罪魁祸首,杨洪可不觉得这件事会善了。

    果不其然,郑王的笑容更加地阴恻恻了……

第91章 变故顿生() 
又是一个新的一天,在这湖心亭中按照后世的记忆,打了一套太极,收功起身,李从嘉这才懒洋洋的伸了一个懒腰。

    郁郁葱葱的树林,鸟鸣其间,悠然回响,空气也格外的清新。满满的吸了一口气,简直令人陶醉。

    “殿下,刚刚送来的潭州百里加急文书。”接到了潭州的绝密信件,沈清河不敢怠慢,纵然郑王吩咐了让他独自待一会儿,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来找了。

    李从嘉回身疑惑了一下,接过书信拆了起来。“哦?潭州那面的信件?我那皇兄不知又有什么事了。”

    郑王殿下似乎没有发怒?沈清河心底暗松了一口气,昨日的郑王殿下可着实把自己给吓了一跳。只是简单的言语便将陈逸之、杨洪这新贵二人玩弄于鼓掌之中。裁撤武卫军、诱导献出吴家一半家产一气呵成,最后那两人喝茶的表情实在是精彩。这也让沈清河也认清了一点,那就是虽然这郑王殿下看上去年纪不大,但是这天潢贵胄的身份是变不了的,这种隐藏的威压绝不是能够忽视的,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第二个吴王。

    只不过这郑王殿下方才还是一副笑意,现在却是越读信的脸色越来越沉。莫非⋯⋯沈大护卫不敢想下去了,但是想来这信中必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了。

    “你先退下吧。”

    李从嘉将信背到了身后,挥了挥手示意让自己一个人待一会。

    “是。”沈清河行了一个礼便退下了,身为皇室护卫,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这点进退自然是懂的,郑王殿下这明显是心情不好,这个时候就不要去触这个霉头了。

    等人下去了,李从嘉这才一声长叹,一阵微风拂过,指尖的信纸随着风的轨迹落到了湖面,片刻间信纸便被浸湿,缓缓沉到了湖面下去。

    信虽没了,但是信上的东西却还深深印在心中。

    在石凳上坐定,正在闭目养神之际,身后忽的传来了不轻不重的脚步声。

    沈清河在自己的命令之下应该是不敢擅自再过来的,那现在这么鬼鬼祟祟过来的又是何人?李从嘉不禁警觉了起来。

    “本王说过本王想静静。”

    身后的脚步声停滞了一下,片刻后又继续朝着面走来。

    李从嘉再也忍不住了,本就心中有一团火,扭过头吼道:“本王说了要静静!听不明白吗!”

    这一扭头才看清楚了来人,原来是徐梓彤徐大小姐,手中正端来了一杯茶,原来是那每日的惯例。

    本来一幅笑脸的徐大小姐,被这一吼,立刻泫然欲泣了。往前走了两步将茶盘往石桌上一放,扭头便走。

    李从嘉想要呼唤,奈何人已经跑远。

    无论如何是自己把人给气走的,还是得去瞧一瞧,万一要是有个好歹,那可就真的是后悔莫及了。摇了摇头,漫步到了徐大小姐的闺房外。

    这里原先是王逵女儿的绣房,所以陈设什么的都是不缺的。

    李从嘉轻轻推开了房门,还稍微有点儿不自在,毕竟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进女儿家的闺房。

    一进屋便瞧见徐大小姐正伏在桌案上,嘤嘤哭泣。

    自己还真把人给弄哭了呀⋯⋯把一个大美女弄哭,这要是在以后,这可是不得了的一件大事了,一定会有许多单身狗跳出来谴责自己。

    虽然现在单身狗这个词什么的还没有存在,但也于心不忍呐,李从嘉叹了一口气,坐了下来,轻轻拍了拍徐大小姐肩膀。

    “走开⋯⋯”徐大小姐往旁边躲了躲,徐大小姐生起气来,根本就不给这位郑王殿下面子。

    毕竟过错在自己这面,李从嘉只好往前凑了凑,取了手绢递过去,好言安慰:”我的徐大小姐,您别哭了,刚才是本王的不对,本王这厢给你道歉了,来擦一擦眼泪,哭花了脸,可就不漂亮了。“

    无论古今中外,有哪个女子对自己的容颜不在乎的,就算是徐大小姐也不能免了这个俗套,听了这话,渐渐地停止了抽泣。

    抬起脸来,那一双明眸都哭得肿了,真的是我见犹怜。

    李从嘉赶紧拿出手绢轻轻地帮徐大小姐拭去了两颊的眼泪。

    想了想,为了哄徐大小姐高兴,李从嘉还是打定了主意,“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那皇兄今日百里加急送来了信,要召本王回去了,此番归去,本王便将你送回你父母那团聚。”

    闻言,没有想象中的欢喜,徐大小姐的泪珠反而又扑棱棱的流了下来。

    怎么好端端的又哭了!?莫非是喜极而泣!?李从嘉这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只好又赶紧又拿出手绢擦拭起来。

    不过这一次徐大小姐可没有让李从嘉得逞。一把推过了李从嘉,怒吼着:“恶人,谁想要你来安慰啊!不想见我就赶紧走!走啊——!”说罢,起身就来推!

    这张牙舞爪的模样,实在没有办法,谁都不能跟一个生气中的女人讲道理。为了避免殃及池鱼,李从嘉还是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脚底下抹油,先溜再说。

    李从嘉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出了房门,就听到后面的房门被狠狠关上的声音。

    还好自己溜的快,这女孩儿的心思还真是难猜,上一次好像就有过这样子的事情,摇了摇头,真是搞不明白。

    回首又望了眼,房门紧闭,估计这一番气得好一会才能消下去,无奈啊⋯⋯

    转过身来,李从嘉的神色逐渐黯淡下来。信上虽然只有渺渺数句。边镐大军不日即到,到达之日即交接武陵城事宜,然后命自己立刻赶回长沙城不得延误。

    本想在这武陵城里做一番事业,培养一些亲信的,现如今看来是完不成这个任务了。

    边镐大军估计明日便能抵达,自己也是时候收拾收拾准备打道回府了。回去倒要看看这个皇兄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眼下里还不是跟自己这个皇兄翻脸的时候。虽然很不甘心,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南唐的朝堂还是皇长子…李弘冀和皇太弟李景遂角逐的天下,自己如今势单力薄的,还是选择在后面吃瓜看戏方是正道。

第92章 回程() 
武陵城外——

    一队上万人的南唐大军姗姗来迟,为首的主帅在马背上搭着手眺望着不远处的城楼,那随风飘扬的唐字大旗赫然映入眼中。

    一旁的副将催马到了跟前,低头笑道:“帅爷多虑了,今番虽是这郑王殿下统军,但麾下人马都是我南唐多年的精锐,这朗州不过是个荒野之地,想来也没有什么意外的。”

    本来还稍有疑虑的主帅在副将的这番劝解中彻底的打消了迟疑,一扬手中的马鞭,示意全军进发,这旗帜高高飘扬,想来也是没有什么意外的。

    目的地就在眼前,长途跋涉多时的南唐军都振作起了精神,冲着这最后的一里路奋进。

    等这一万大军满怀着激动的心情赶到城下时,东城门缓缓地打开了。

    唯恐有变,主帅忙抬手示意大军停下前进的步伐,开始了小心的戒备。,从城门里面,一队打着南唐旗号的车队从城门中缓缓行出。

    一骑打马跑到了大军的跟前,环视了一眼众人,朗声道:“我乃大唐郑王殿下贴身护卫,我家王爷请边刺史前往一序。”

    边镐循着声音往那面眺望,果不其然,那正中的宝车,车帘一揭,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正从车里出来,打量着这面。

    边镐心中一惊,这想来就是当今圣上的嫡子,深受钟皇后宠爱的郑王殿下了。吴王殿下可是来过很多封书信,要自己好生关照这位少年王爷的。

    边镐可不敢怠慢,赶紧的一催马,随着沈清河就往前赶去。

    。

    “卑职信州刺史边镐,参见郑王殿下。”

    李从嘉冷着眼打量着眼前这个谦恭的边镐,三十来岁的模样,相貌堂堂的样子,真的可谓是一表人才,却没想到竟然是外强中干的,一想到南唐的国运竟然会掌握在这样的人手中。李从嘉的内心就不经一番惆怅。

    不过这些日子,这武陵城自己也算是暂时平定了,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了。

    “边刺史,本王接到皇兄的来信,命本王即日变赶回长沙城,这城里面已然安定了,既然现如今边刺史已经到了,那本王也就可以安心的走了,接下来这武陵城就交给边刺史了。”说罢,李从嘉便吩咐了一声启程,自己一揭车帘便准备回车里去了。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走,那就走的干干脆脆,绝不拖泥带水的。

    这回轮到边镐傻眼了,这吴王殿下千叮咛万嘱咐的,要好好地守住这武陵城,但是这交接的也太草率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