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千古大帝 >

第6部分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千古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史书上记载,在青州还有两个人可称之为大才,一是国渊国子尼;二是孙乾孙公佑。

    国渊是曹操屯田制的实行人,更是经学大师郑玄的弟子,受曹操的征召帮助曹操管理后方人口总数的统计与粮草的供应。

    虽然在历史上名气不显,但是在后勤建设这一方面,国渊的功劳可直追汉朝开过丞相萧何。

    好像这国渊就是青州乐安郡人,但是此时的国渊应该还是个默默无名的人,想找到并不容易。

    而且自己现在一没有名气,二没有没有地盘,就算是侥幸找到了国渊,别人也不一定会跟着自己。

    另一个就是北海郡人孙乾孙公佑了,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是东汉末年出色的纵横家之一。

    孙乾是最早一批跟着刘备的人,也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在自己的印象中刘备只用了一纸诏书便把他征召了过来,所以想要说服此人加入自己的阵营应该是不难。

    拥有一个出色的外交家,除了外交,对于制造舆论,散播消息这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

    所以这孙公佑,自己也得去会一会!

    但是现在自己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士兵?名声?

    不!现在自己最缺的是地盘!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只有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些人才能依附自己,自己才能顺理成章的招兵买马!

    地盘!想起地盘,孔武闭着眼想象着脑海中的东汉十三州地图。

    青州六郡,以自己的资历,孔融是不可能给予自己郡守之职的,就算自己把宝物献给他,充其量也只能给自己一个县令之职!

    孔武在脑海中迅速的分析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有了孔通的举荐信,自己孔氏后人的名声是坐定了的,孔融也会更加的相信自己,这是第一。

    第二,自己手里的宝物手电,如果能够献给孔融的话,相信他对自己的态度也会更加好上一筹。

    自己只要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给孔融分析一下三年后会发生的黄巾之乱,再告诉孔融自己想要建立功勋,为孔氏一族立功。

    那么,自己的这个县令之职便是跑不掉了!

    这样自己就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到时候把国渊,孙乾和贾诩都请过来,也许自己便能借此一飞冲天!

    孔武越想越兴奋,丝毫没有注意到天色将晚。

    等孔武从兴奋的心情中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该死,这一路沿途貌似并没有驿站之类的歇脚处,难道刚出来就得露宿荒野吗?”

    孔武喃喃的说道。

    但是马儿并没有停止前行,走着走着,孔武突然发现眼中竟然多了一丝亮光。

    “是火光!这火光是从哪儿出来的?”

    带着纳闷,孔武循着亮光的来源走去。

    穿过一片树林,孔武眼前竟出现了一座破庙,因为年久失修,破庙外面结起了一层一层的蜘蛛网,整个破庙看起来破落而荒凉。

    而火光正是从破庙中散出来的。

    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天色,孔武只能硬着头皮进入了破庙。

    把黄鬃马拴好之后,孔武把军用匕首别在自己的腰间,便走进了破庙中。

    刚走到门口,孔武便看到破庙中的火堆,而破庙被收拾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并没有外面的那么破旧。

    而火堆旁边竟坐着一个人,一个少年。

    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眉清目秀,身材健硕,身后的长弓和被白布包着的武器都显示着这个少年是一个习武之人。

    孔武盯着少年,少年也盯着孔武。

    尴尬的气氛没有维持多久。

    孔武冲少年一拱手说道。

    “在下孔武,字子陵,今日路过此地,本想寻找驿站,但是一时不查导致天色将晚。刚好看到此处有火光亮起,料想有人在此,便从官道上赶了过来,希望能在此地借宿一宿,还请行个方面!”

    “哦?原来是借宿的人,我还以为是遇到了山贼了。请进吧,我也只是暂居此处,明日一早便要启程,这破庙这么大,你随意安歇便是。”

    “多谢壮士,还请问壮士尊姓大名?”

    “别壮士壮士的,叫我阿义就行!我看你也是个有学问的人,怎么没人陪伴,要知道,这一路上的山贼抢匪可是不少啊。”

    少年貌似很热心肠,大大咧咧的就和孔武说道起来。

    “嗨,我一届贫苦书生,谁都看得出来我身无分无,又有谁能来打劫我呢?”

    “哦?我看不是,你身后的背包中应该是有宝物吧,要不然你为何一直带在身上?”

    孔武瞳孔一缩,眯着眼开口问道。

    “阿义怎么会这么认为呢?我这包里只有些没用的东西和书罢了。”

    似乎是看出了孔武的担心,阿义开口大笑道。

    “哈哈哈哈,你放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我的东西你送给我我也不要,这是你这般装扮,难免会令人生疑。”

    看着眼前爽口大笑的少年,孔武的心这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阿义,你是哪儿人?明日准备去何处?”

    “噢,我就是这黄县城外的猎户,我母亲有一种老毛病,一到半夜就会咳嗽不止,已经很多年了。”

    “所以我想去北海郡县之中拿我打猎所得的东西换一些钱财给母亲买药,缓解一下母亲的痛苦。”

    “没想到阿义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孝顺,子陵佩服。”

    孔武听到阿义为了自己的母亲竟然能去这么远的地方买药,更加别提这一路的危险,心里由衷的敬佩起来。

    “这有何可佩服的,孝顺母亲本就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这趟路我走过很多次了,那些盗匪也没人敢和我打,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少年说道这儿,不由得得意了起来。

第11章 :得子义破庙结义…() 
看着眼前得意的少年,孔武不由得有些惊诧。

    “阿义,你小小年纪竟然能单枪匹马对付那些盗匪?”

    “这有什么,比起山里的野猪、野狼,这些盗匪可比那些野兽笨多了,没一个能从我手上的弓箭下逃走,我都饶过他们好几次了。”

    毕竟是少年心性,大晚上的有个人陪自己说话,少年便滔滔不绝的给孔武说起自己对付那些盗匪的辉煌历史,两人越说越投机。

    孔武一边听,心里一边无比的震惊。

    孔武听完后只有一个想法,要是这个小子说的这些都是真的,那么这个小子必然是一个可造之材!

    “但是母亲大人总给我说,不能只知道使用蛮力,要文武双全,将来才好建功立业,所以每天除了练习武功,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家里面那些奇奇怪怪的兵法了。”

    “你还学过兵法?”

    “那是当然,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摆着一些兵法书,但是我一直不是很喜欢看,要不是母亲大人督促,我也不会想着去看,我还是比较喜欢我的铁戟。”

    边说着少年还伸手摸向了身后白布裹着的武器。

    少年不知道,就是这个一个动作竟然让面前的孔武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阿义?双戟?文武双全?弓法凌厉?黄县人?

    所有东西一样一样的在孔武眼前铺陈开来。

    “难道他就是太史慈??”这个想法一出来,孔武都被自己吓了一跳。

    难道自己苦寻不得的太史子义竟然就这么让自己遇到了??

    孔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面前的少年便是自己挖空心思都想要找到的太史慈。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哈哈哈哈,这青州第一将竟然就这样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孔武现在在心里狂笑着,但是脸上的神色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作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隐藏自己的情绪是必修的功课之一。

    “阿义,与你畅谈许久,还不知道你到底叫什么呢?”

    孔武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不由得开口问道。

    “噢,我叫太史慈,母亲给我取的表字叫子义,孔大哥叫我子义就行。”

    “你当真是太史慈!!”

    虽然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当太史慈承认的那一瞬间,孔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孔大哥认识我?”

    “额”

    孔武经禁不住叫了出来。

    “之前在黄县的时候,有听到别人提过。”

    “哦,那你是听卖肉的白伯伯说的吧,我打猎得到的猎物,大多数都是卖给了他。”

    “恩,应该是,我也记得不太清了。”

    孔武含糊其辞的说道,好在面前的太史慈并没有起疑

    “子义,你有想过你以后要做些什么吗?”

    知道了面前这个少年的身份,孔武便在心里计划开了,要怎么把面前这个青州第一小将收入自己的麾下。

    这是自己真真实实遇到的第一个历史名将,虽然不知道他的本事与历史中有无偏差,但是自己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把他绑到自己的这一边!

    可怜的太史慈还在开心的和面前的大哥谈论着,丝毫不知道面前的大哥已经在脑中想了无数种方法想要拐走自己。

    “在我很小的时候上山打猎,刚好遇到了一伙强盗抢劫,那些盗匪抢走了别人的东西,还把那些人都杀了,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只能躲起来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被那些盗匪杀掉。”

    “但是这帮盗匪不仅杀了那些人!还把那些人的尸体剁碎了喂他们带来的两条恶狗!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从那一天之后,我就刻苦练武,并在心里暗暗的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带领一支自己的军队!杀光这天下的盗匪!拯救那些被盗匪肆虐的百姓!!”

    太史慈握着拳头,瞪着双眼,紧紧地咬着牙,一字一句的把话挤了出来。

    身上迸发出来的暴虐气势让孔武暗暗吃惊。

    “子义,你的志向是驱逐天下的盗匪,而我的志向是尽我生平所学,去帮助这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你,可愿随我一起?”

    看着眼前的太史慈,孔武的心里那份忧国忧民的豪情也被太史慈的气势给引了出来!

    两人就这么在这破庙中,对立而站,两股不同的气势分别从两人身上散发出来。

    两人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惺惺相惜之情。

    “孔大哥,从我见到你的第一眼,你的一举一动都告诉我你不是一般人。”

    “虽然我还小,但是我答应你和你一起去实现我们的理想,但是我家中还有母亲,所以等你哪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块安身之地,子义便和母亲大人一起,投入你的麾下,令孔大哥差遣!”

    太史慈说完,便拜在了孔武脚下。

    “子义,快快请起,你我一见如故,不如你我二人,今日就在这破庙结成兄弟,你待如何?”

    “固子义所愿,不敢相请尔!”

    孔武拉着比自己小几岁的太史慈,来到破庙中那年久失修的大佛面前,开口说道。

    “子义,今日你我二人暂且在此地结为兄弟,等以后挑个时日把你的母亲请过来,再摆齐三牲六畜,祭天告之!!”

    “谨遵大哥吩咐!”

    说罢孔武便从把自己的酒葫芦拿出来,放在两人面前,朗声说道。

    “我孔武(我太史慈),今日在此上告天上诸神,我二人虽为异姓,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庶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恩忘义,天人共戮。”

    说罢,孔武拿起酒葫芦,大口喝了一口酒,接着便递给了太史慈。

    此刻,太史慈感觉到自己一身的热血正在涌动,便接过酒葫芦,大口喝了起来。

    太史慈喝完,酒葫芦一丢,躬身便拜。

    “子义拜见大哥!”

    “哈哈哈哈,好!不想我竟然与子义有如此缘分,从今日起,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你的事就是大哥的事!”

    “子义谢过大哥!”

    看着眼前的少年,孔武不禁有些眼睛发酸,这便是兄弟之情吗?

    “子义,快起来,你我兄弟相称,切不可再拜之。”

    太史慈这才站起来,揉了揉有些发红的双眼,心中满满的都是这股浓烈的兄弟情义!

第12章 :误去程先入黄县…() 
窗外月色高挂,猫头鹰在外面咕咕的叫着,整个黑夜显得静谧而幽静。

    孔武和太史慈结为兄弟之后,便在这破庙中促膝长谈起来。

    三教九流、兵法战阵、武艺经验,除了自己的身世,孔武几乎把自己能够记得的所有东西都一一向太史慈诉说着,让太史慈迅速的学习。

    在结拜之前,太史慈仅仅只是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哥义薄云天,神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