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千古大帝 >

第18部分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1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千古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二人现在联系不到苏张二位大哥,只能请贤弟屈就和我们一起坐马车回幽州了!”

    “那实在是太感谢二位兄长了!”

    二人爽快的答应了孔武的要求,孔武也表现得很兴奋异常,四人在小酒馆中边酌边聊,直到酒馆中的人都已经走完了,几人才晃晃悠悠的走回了客栈!

    而此时虽然孔武步态朦胧,但是眼神中透露着清醒。

    太史慈因为喝得少,也并没有醉酒,但是两个马商,被孔武频频劝酒,都已经喝得飘飘欲仙了,走路都有些走不稳!

    孔武和太史慈只能够搀扶着两人一起走回了客栈,送两人回到他们的房间,孔武才慢吞吞的走回自己的房间。

    “幽州涿郡!看来我这一趟必然会有不小的收获。”孔武嘴角噙着意思冷笑道。

    很久没有喝这么多的酒,孔武感觉自己的脑袋昏昏沉沉的,随意洗漱了一下,便更衣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

    日出东方,鸡鸣声不绝于耳,孔武睁开自己疲惫的双眼,看着身上古色古香的棉被,孔武这才回想起来自己已经身处的不是自己的时代。

    轻叹一口气,孔武从床上爬了起来,收拾完毕便踏出了这北海小客栈的房门。

    不得不说,这古代的空气质量是真的好,孔武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便感觉神清气爽,身体充满了动力。

    “昨晚不是说好了今天出发吗?人都到哪儿去了?

    孔武出了房门却没看到太史慈练功和两个马商的身影,不由得有些奇怪。

    这才从楼上走了下来,刚下完楼梯,就看到太史慈忙前忙后的在搬东西!

    “子义!大清早的你在忙什么?”

    “啊,大哥,你下来了!我正在和两位兄长一起搬运我们路上所需要的干粮和酒水,马上就好了,你先稍微等会儿啊!”

    太史慈说完,便急匆匆的拿着手里的两个大坛子往门外跑去。

    “而柜台边上,比较文弱的贺庚正在盘算着这些干粮和酒水的价格,只剩下杨辉和太史慈二人一起板搬运着这些东西。”

    孔武看见贺庚,便迎了上去。

    “贺兄,咱们从这北海到涿县得走多少时日?”

    “子陵贤弟,你下来了!我们这一趟,快的话五天足矣,如果路上要是有个什么艰难险阻的估计就得多用个一两天才能到达。”

    “这一去,可就是一路上都得吃苦了,子陵贤弟你得做好准备才是!”

    “哈哈哈哈,贺兄放心,我从小都是吃苦长大的,这点小事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两人大笑着边聊边算,这时太史慈和杨辉也满头大汗的走了过来。

    “大哥,东西都已经搬完了,马车也都装满了,咱们现在准备准备就可以出发了!”

    “恩!”

    孔武应了一声,然后转头就这么看向身边的贺庚。

    贺庚回头看到孔武,笑着说。

    “子陵贤弟,再过半柱香的时间,便是吉时,咱们再等一等再上路吧。”

    孔武哭笑不得的听着贺庚的理由,这才想起在古代出远门的人都会算算黄历上的吉日吉时,以便乞求出门一路顺利,一路平安。

    孔武也不催促,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小二,给我来两个馒头,一碗粗粥!”

    孔武从大厅中找了个位置便开始喊了起来,没吃早饭,孔武早就饿得不行了,现在剩下的时间刚好够自己吃顿早餐。

    东西上齐之后,孔武一个人坐在大厅中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其他三人看到孔武如此吃相,都纷纷转过脸去,生怕自己一个忍不住就笑出来。

    孔武以极快的速度吃完了早餐,而半柱香的时间早已过去。

    “走吧,二位兄长!”

    武吃饱了,这才拱手说道。

    “好,咱们这就出发,前往幽州!”

第34章 :奔波碌终抵涿县…() 
幽州的官道上,两辆并不奢华的马车正在缓缓的向北方走去,日出的光芒伴随着清晨的露水把官道上点缀得分外清秀。

    两辆马车上坐的便是孔武一行六人,除了孔武四人,还有两个年纪并不大的车夫,看样子也是因为家里生活拮据才不得已跑出来混口饭吃。

    几天几夜的赶路,让六人都显得有些疲惫不堪,颠簸的道路给六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阳光洒在车厢上,车内的孔武才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揉了揉发红的双眼,孔武一睁眼便看到了身边的太史慈以及贺庚。

    “贺兄,咱们这是第几日了?”

    “子陵贤弟,算算日子,今日应该是咱们从北海出来的第五天,现在咱们已经在幽州的官道之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日午时咱们便可以在涿县的醉香楼好好的吃上一顿了!”

    “好啊!这几天总是吃干粮,都快把我吃腻味了!”

    听到有好吃的,原本精神有些萎靡的太史慈瞬间就蹦跶了起来。

    几天几夜的奔波让几个人都疲惫不堪,连续几日的吃着干粮也让几人都感觉到有些乏味。

    马车仍然在缓缓的前行着,孔武挑开车帘,望着车外的一番农忙景象,不由得赞叹了起来。

    “幽州地大物博,土壤肥沃,比青州来说,地利上可是更占优势一些啊。”

    “噢?子陵贤弟还懂农桑水利?”

    “只是能够分析几句罢了,算不得精通。”

    贺庚听到孔武的回答,只是笑笑便说道。

    “如今的幽州牧刘虞,为政宽厚仁义,深得民心,对农桑水利十分重视。”

    “幽州之地本来就是沃土,又在刘幽州的带领之下,大力发展农耕,使得幽州各郡都相对而言比较富裕,所以我们才会决定把交易点设在幽州。”

    “且刘幽州乃是汉室宗亲,对大汉朝忠心耿耿,实乃是现在大汉朝难能可贵的好官了!”

    贺庚虽然只是寥寥的几句话,但是对刘虞的评价却非常之高,孔武听在耳中,但是思绪早就飘到了自己以前所看过的史书中关于刘虞的记载。

    刘虞,字伯安,乃是曾为废太子的东海恭王刘强的后人,为人忠义仁信,节俭勤奋。

    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作为,但是却把幽州打理得井井有条,刘虞死后,幽州百姓无不痛哭流涕,乃是三国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清正廉明的清官!

    孔武的思绪被马车的颠簸拉了回来,只能轻叹一口气说道。

    “刘幽州此人,若是在盛世,则是如鱼得水,会成为一代千古贤臣;但是要是放在乱世,那么以他的个性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惜哉惜哉!”

    孔武说完,只是摇头叹息,却不再言语。

    贺庚听着孔武的话,不解问道。

    “子陵贤弟,现在天下一片清平盛世,何来的乱世之说?

    孔武听到贺庚的话,嘴角不禁有了一丝冷笑。

    “你们眼中看到的大汉乃是清平盛世,但是在我眼中,估计这汉朝,离天下大乱不远了!”

    “子陵禁声,此话若是被有心人听到,说不定会安给你一个谋逆的罪名啊!”

    贺庚听到孔武口中所说的话,赶紧坐正了把手放在嘴边做了一个禁声的表情。

    孔武伸了个懒腰,睁开双眼道。

    “谢贺兄提醒,是武疏忽了,但是贺兄请想一想,这天下真的是清平盛世吗?”

    孔武说完便闭上了眼睛,再不吭声。

    而一旁的太史慈早已见惯孔武的这些言论,则是毫无表情的坐在边上。

    反倒是贺庚,听完孔武的话,便开始埋着头默默的思索起来。

    自己经商那么久,跑遍了大江南北,每一次从外面回来,百姓的生活就会变化一次,然而却是一次比一次差,难道这大汉天下真的开始衰败了?

    两人一番言论,连带着不说话的太史慈,整个车厢就这么沉默了下去,也不知道三人各自心里在想些什么。

    正是农忙时节,一路上都是忙着干农活的百姓们,看着这两辆官道上的马车缓缓前行,也算是农忙时候的一点点小消遣。

    转眼间,午时就要到了,而孔武一行人在经过五天五夜的奔波,也终于是来到了最终的目的地幽州涿县!

    涿县的城墙并不算高,中间穿插夹杂着几个松散的守卫,但是城楼上的牌匾雕刻的涿县二字却端得是气势非凡,想必是出自什么大人物之手。

    孔武挑开车帘,看到近在咫尺的涿县,突然有些激动了起来。

    “这便是幽州涿县吗?”

    “对啊,子陵贤弟,这便是那幽州涿县了,咱们这就可以好好的去喝上一碗!”

    “终于到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出这么远的地方呢!”

    三人在马车中闲聊着,马车也慢慢的向涿县县城中行驶而去。

    “站住站住!”

    刚来到城门口,几人便被城门的守卫给拦了下来。

    “你们是干什么的,速速报上来意!”

    听到城门守卫说话的声音,贺庚挑开车帘便走了出去。

    “哟,张二哥,许久不见,面色倒是愈发的精神了!”

    “哦?原来是贺兄!”

    两人明显是认识的,一问一答就这么站在城门口聊了一会儿。

    “张二哥,大热天的辛苦了,这点小钱值班完了去请弟兄们喝点水酒犒劳一下,算是我的心意了。”

    贺庚从怀中摸出一小袋散碎银子,悄悄的往姓张的守卫手中递过去。

    “那我就代兄弟们谢过贺兄了!请进城吧!”

    给完好处,几人这才驾着马车缓缓的行驶入城。

    “六子,先去醉香楼!”

    “好勒!”

    交代了一声,贺庚便回到了车厢里面,太史慈忙着急的说。

    “贺兄,为何要给那人些许银钱?”

    “子义有所不知啊,张姓在涿县乃是大姓,此人乃是张氏家族中的一员,所以每次我们经商回来,都会给予他一些银钱,如果在这涿县中发生什么争执的时候,到时候说不定便能得到他的一些帮助。”

    “原来如此啊!”

    几人边闲聊,马车便已经来到了这涿县最大的酒楼醉香楼门前。

    “子陵,子义,咱们这就算是到了,下车吧,我请大家吃顿酒,就当是为咱们大家接风洗尘!”

    贺庚说完,便下了马车,孔武二人也跟着下了马车,几人轻装进入到了这醉香楼之中!

第35章 :燕人酿路见不平…() 
正值午时饭点,醉香楼中人满为患,每张桌子都挤满了人,孔武一行人只能和众多食客擦肩而过找到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了下来。

    “小二,三小坛燕人酿,再来几斤熟肉和几碗下酒菜!赶紧的上来!”

    “好嘞,客官!您稍等!”

    杨辉熟练的要起了东西,这才转头回来对着孔武几人说道。

    “这几天这一路上,都在吃干粮和水,我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待会儿这燕人酿上来,谁也别和我抢啊!”

    看着杨辉猴急的样子,几天都忍俊不禁的大笑了起来。

    “杨兄,这燕人酿是个什么东西?”

    听到杨辉口中不停的提起燕人酿,孔武的兴趣不由得被吊了起来。

    “噢,忘了你们第一次来,没喝过燕人酿,对不住对不住。”

    “这燕人酿啊,传说是战国时期燕国宫中所特供皇帝和大臣所饮用的一种酒,秘方是绝密,但是后来燕国亡国之后,这秘方便流传了出来,虽然很多地方都有燕人酿,但是这涿县的这家醉香楼乃是最正宗的!”

    “口味醇厚,回味悠长!真乃是酒中的极品啊!”

    “许多人慕名前来涿县,便是看准了这燕人酿的名声而来!所以这醉香楼每到午时的时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听完杨辉的解释,孔武这才了然,原来这燕人酿乃是一种酒!

    “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把后世的茅台给弄出来,要是弄出来了!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挣一大笔钱!”

    一个念头从孔武的脑海中划过,酿酒!

    古代的人嗜酒如命,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喝酒,要是自己能够回想起来蒸馏法如何操作,就算是得不到茅台那样的极品,那普通的酒也还是可以的。

    就算是后世普通的酒,也是要比现在这个时代市面上的这些酒好喝得太多了!

    孔武越想越觉得此路可行,越想越有些心动。

    但是酿酒需要粮食,自己那点粮食连手下的兵都养不活,又何论拿出来酿酒?

    孔武还没想完,后面的问题就接踵而来,孔武只能甩甩头先作罢。

    “算了,以后要是粮食充裕了再考虑也不迟!”

    话边说着,小二就把菜上了上来。

    “客官,这是您的三坛燕人酿和酒菜,您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