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千古大帝 >

第10部分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1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千古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大乱,受苦的是我大汉子民,武乃一白身,无兵无地,保不得百姓安宁。”

    “此次来到北海,便是为了借宗亲之名,偏安一隅,高筑墙,广积粮,法度清,政令明。”

    “以仁德治民,以纪律治军,待得天下大乱将起,武便有足够的实力,保我大汉疆土,护我大汉子民!!”

第18章 :收公佑文武相助…() 
一席话,铮铮作响,就像是一柄大锤重重的敲在了三人的心里。

    “高筑墙,广积粮,法度清,政令明!”管宁喃喃的念着。

    趁着三人还没回过神,孔武改坐为站,对着三人拱手说道!

    “今武来此处,本想请公佑先生出山相助,而今武有幸得遇三位大贤齐聚,武在此,恳请三位先生,出山助武,也为了天下的百姓,恳请三位先生,用自己的才能,还百姓一片安宁!”

    这一次,孔武终于没有再掩饰自己的目的,冲着三人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看着面前躬身的孔武,三人都明显有些焦躁起来。

    “孔武,我问你,若是天下大乱,汉室倾废,你待如何?”

    三人中,管宁性子较为急躁,直接脱口而出问了出来。

    “汉室倾废,我愿从青州,率领手下众位将士,扶皇权,振朝纲,保汉室江山稳固,安民保境,固土开疆!”

    “若汉室不可扶,你又待如何?”

    从进门开始一直没有说话的孙乾,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若汉室败亡,我孔武愿以三千青州将士,抗各路诸侯,安各境百姓,战境外外族,礼贤下士,护国安民!”

    孔武说完,迎来的又是一阵沉默!太史慈伫立在旁,看着自己的大哥一声声说出自己的理想,顿时感到心里有一阵火焰想要迸发出来一般!

    而此时静坐在孔武面前的三人,又何尝不是同样的想法。

    看着面前年纪不大的孔武,但是三人在孔武的面前,气势仿佛天生的就被压制了一般,没有了以往的淡定,也没有了以往的沉稳。

    场面一时间冷静了下来。

    孙乾一直埋着头,不多时便仿佛决定了什么。

    抬起头来对着孔武说。

    “你可知你刚才这番话要是传出去,你可是犯了叛逆之罪,你难道就不怕我三人把这些话传出去吗?”

    孔武嘴角挂着笑容,盯着孙乾开口道。

    “若子陵犯了叛逆之罪,先生三人可为同谋?”

    说完,孔武和孙乾相视大笑了起来。

    “乾拜见主公!”

    “今日得闻主公大志,若主公不弃,乾愿追随主公安民保境,固土开疆。为主公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看到跪在自己面前的孙乾,孔武颤抖的双手出卖了自己的内心,孔武突然有种想要放声大笑的冲动。

    孙乾虽然不是三国顶尖的谋士,但是却是自己第一个心甘情愿靠自己的本事的归入自己麾下的名将。

    “哈哈哈哈,先生快快请起,从今以后,只要子陵在一天,必然不会辜负先生相随之恩!”

    看着孙乾已经拜了孔武为主公,管宁和邴原相视一笑!邴原这才开口。

    “公子既然已经完成自己的目的,那我二人便不再打扰了,我二人这就离开。”

    边说着,二人边站起身来准备往门外走去。

    孔武这才回过神,急忙扯住身边的管宁。

    “二位先生,孔武知道自己现在身无寸功,不敢相请二位先生,只是如果有一天二位先生准备离开青州的时候,不妨顺道来看看子陵,到那时,子陵必然扫榻相迎,二位先生意下如何?”

    邴原和管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过了许久两人才长叹了一口气。

    “蒙公子不弃,若真如公子所说,我二人有要离开这青州的那一天,我等必然会先来拜访公子。”

    “好,既然如此,那子陵便时刻恭候二位先生的大驾!”

    目送管宁和邴原离开之后,孙乾这才着急的开口道。

    “主公,我这两位兄长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们二位,才能都要胜吾十倍!为何主公如此轻易便让二人离开?”

    “哈哈哈哈,先生,不瞒你说。”

    “第一:今日我二人前来便是专程为你而来,先生既然已拜我为主,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第二:管邴二位先生,虽然是大才,但是现在却无心出仕,子陵也不好逼迫。第三:若不出意外,二人一年之内便会回来与子陵见面,到那个时候子陵所拥有的东西想必才能留住二位先生。”

    “所以,先生请放心,二位先生早晚都会回来与先生共事一主!哈哈哈哈!”

    虽然不明白自己的主公为何那么的有自信,但是孙乾却没有多问,主公有自己的考虑,做臣子的只需要提出建议就可以了,不必多言。

    正当孙乾胡思乱想的时候,孔武拉着孙乾便往外走去。

    “公佑先生,今日你愿意在子陵身无寸功之时前来追随,子陵心里十分感激,今日当和先生对酒而谈,明日请先生伴我一共去北海!”

    “诺!”

    孙乾看到自己的新主公平易近人,都不敢相信这就是之前那个侃侃而谈的孔子陵,跟随着这样的主公,应该很有趣吧?孙乾不由得在心里想到。

    三人从孙乾家出来之后,一同走进了孔武刚来到这里时的那个小酒馆。

    酒馆的小二早就回来继续当值,看到三人进来,忙上前打着招呼。

    “二位公子,公佑,你们这是来喝点酒吧。”

    “仁兄,此乃我新拜的主公,不可怠慢,帮我做一桌好酒菜,今日要和主公对酒相谈!!”

    “主公?公佑竟然拜了主公,哈哈哈哈,好,三位请坐,我马上去安排!”

    听得孙乾拜了主公,小二表现得很高兴,手脚麻利的便为三人上齐了酒菜!

    太史慈稚嫩的脸庞上带着一丝警惕的坐在了孔武的旁边,像极了一个后世的保镖。

    待三人坐下之后,孔武才举起酒杯,开口说道。

    “先生,此乃武之义弟太史慈,字子义,虽然现在年纪尚小,但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乃是我未来的大将之选!”

    “子义,以后要以公佑为先生,切不可冒犯!今日不必护卫,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是,大哥!”

    听得孔武的话,太史慈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了下来!慢慢露出了自己少年儿该有的朝气!

    三人相识不久,从天下大事,到军政发展,口才极佳的孙乾遇到先知先觉的后世之人孔武,还有只顾着吃肉喝酒的太史慈,一文一武围绕着孔武就在这小小的酒馆之中,氛围融洽的度过了孔武来到这个时代最为轻松的一天!!

第19章 :赴宴会重回北海…() 
日当正午,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剧县这片尚未被战乱侵蚀的土地。

    而此时小酒馆中的孔武才悠悠转醒,看着身边宽阔的床褥空无一人,孔武这才爬了起来。

    “自己在后世喝那种高度酒都不曾醉过,今天和这个时代的低度酒竟然还把自己弄醉了!”

    孔武不由得自嘲的笑了起来。

    走到小酒馆的后院,孔武便看到场中的太史慈正在不停的练着拳脚功夫,而孙乾却不见踪影。

    看着自己的大哥醒了过来,太史慈飞快的跑到了孔武的面前。

    “大哥你醒了啊,昨天你喝了好多,几坛子酒都被你一个人喝光了,没想到你的酒量这么好,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子义,昨日太开心了,忘了节制,绝无下次!”

    “对了,公佑先生哪儿去了。”

    “哦,公佑先生去他的旧宅收拾东西准备和我们一起前往北海呢。”

    “恩,走吧,我们一同去找公佑先生!”

    “好!”

    边说着二人这就走出了小酒馆,大街上早已经布满了行人。

    “大哥,公佑先生有何本事,值得大哥你费这么大的力气!”

    趁着二人前往孙乾家里的时候,太史慈不停的追问着自己心中的疑惑。

    “子义,公佑先生,谋略一般,但是说起外交手段和口才,公佑先生认第二,估计就没人敢认第一了。”

    “如若哪一天咱们自己建立了势力,迎来的必定是四面八方诸侯的压力,我需要一个人在我与诸侯之间调和斡旋,让我能够有休养生息,而这个人非公佑先生不可!”

    “原来是这样,那我以后会是将军吗?”

    太史慈稚嫩的脸庞上露出了无比希冀的目光。

    孔武转头看着尚未成熟的太史慈,低声说道。

    “子义,若有一日大哥真的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你便是我手底下的第一将!你的话就是我的话,你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你便是三军的统帅!”

    “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学识,练好武艺,等到哪一天机会来了,我需要你一战成名!”

    “是!大哥,你放心,我从跟随了大哥就从没有落下过自己的兵书还有双戟!总有一天,我要用我手中的双戟,为大哥打下一片地盘!”

    “哈哈哈哈,有弟日此,夫复何求!子义安心修炼学习,现在为时尚早,我们还有时间。”

    “张角,我孔武必然会在你之前打下一片势力,到时候,别怪我孔武用你的项上人头邀功了!”孔武喃喃道。

    两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儿便到了孙乾家门口。

    “公佑先生,子陵来了!”

    孔武站在孙乾家门口对着内堂中大声说道。

    “参见主公,未曾远迎,主公恕罪!”

    依然是青衣纶巾,今日的孙乾比昨日更加的精神焕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拜了主公,或是昨天的酒气残存。

    “先生多礼了,先生收拾完了吗?咱们这就启程吧!”

    “收拾完了,咱们现在就走吧!”

    孙乾收拾好行李,三人便骑着黄鬃马,从剧县一路往北海走去。

    “主公,今天回北海,可是有何计划?”

    “不瞒先生,今晚酉时,孔融在他府中举办了一场宴会,所有的文武之臣都要去参加,而子陵已经请得武安国将军相助,今晚准备混入宴会中伺机给孔融提出返祖归宗之事。”

    “恩,主公,孔融此人,对于自己的宗亲那是极为照顾,若主公认亲成功,说不定孔融会直接给予主公一块地盘也不一定!”

    三人一边走着,就这初生的斜阳一边说着事。

    “对了,先生和孔融有何旧隙?我观先生对于孔融的人好像有些不喜。”

    “主公明察,那孔文举已经几次三番的派人前来邀请乾前往北海任职,可是乾都已拒绝了,所以孔融对于乾很是愤怒。”

    “那为何先生要拒绝孔融的邀请,在这北海,孔融才是最大的势力啊。”

    孙乾听到孔武所说,不由得苦笑了一声。

    “孔文举此人,沽名钓誉,虚有其表。在他手底下任职的人,所有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过酷刑,对于自己的治下百姓,也十分严苛。”

    “外宽内忌,嫉贤妒能,他所能依仗的,便是他那孔氏圣人后人的名声,除了这一点,孔融可以说一无是处,这样的主公,我就算去了,自己生平所学,也得不到发挥。”

    孔武听到孙乾的分析,心中对于孔融算是有了个了解,难怪历史上孙乾在刘备来了之后毫不犹豫的便投奔了刘备,原来对孔融的成见如此之大。

    “先生为何愿意认我为主?”

    孔武开着玩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孙乾,孙乾只能一笑,拱手答到。

    “主公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眼光敏锐,礼贤下士,有战国四公子之风范。再者,主公为百姓着想,是一位能够体恤民情的好主公,乾毕生所愿便是让天下所有的人不再有战争,化干戈为玉帛,让百姓有一片安稳的家园,主公的做法和乾的想法是一样的。”

    孔武听完,只能微微一笑,便回过头去不再相问。

    三人骑着马,一路不急不缓的走着。

    好在剧县离北海不是太远,不多时,孔武三人的眼中便出现了北海城门的身影。

    “先生既然不喜孔融,那么子陵有件事要拜托先生。”

    “一来公佑可以不用和我们一起去见孔融,二来公佑也帮我完成了我的事情!”

    “多谢主公体恤,敢问主公是何事,乾必定帮主公完成!”

    刚走到北海,孔武突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先生可认识国渊国子尼?”

    “不曾相识,此乃何人?”

    “我要找的人叫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敢情先生前往乐安郡,用先生的三寸之舌把国渊给我请过来,就算是请不来,也要给他留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