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侯爷 >

第214部分

唐朝小侯爷-第214部分

小说: 唐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祖亮负责招兵,孙福联系西域的羌人,王姓家主及李德江,则联络陇西的各方势力,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在银城内,罗毅、韩武,已经完全掌控了局势。

    原属朱红等人的私兵,共计九千多人,罗毅选其精锐五百,剩下的全部遣散;朱红等人的家属,全部交给了县令张万成,至于如何处置,罗毅不管。

    朱红等家产全部没收,土地、商行、等等产业也都充公。

    而对于归顺的那些家主私兵,罗毅很是费了番心思,如果将这些人遣散了吧,各大家族肯定不同意,这都是人家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谁愿意就这样丢弃。

    再说,作为世家大族,那个没有需要押运的货物,陇西之地混乱不堪,要没有私兵,押运货物不被抢才怪。

    可要是不遣散,罗毅又感觉很不安全,这些人虽然现在降了,可保不准哪一天又受到李德江等四大家族的蛊惑,聚众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想来想去,罗毅想出了个办法!

    节制所有家族的私兵!

    什么叫节制呢?就是管理、收权,不让各家族的私兵太放松;罗毅决定,给所有家族制定一个规则,每个家族最多可以拥有五百私兵,不可再多,否则论为募兵造反,这是其一;其二,考虑到各家族都有货物要运往各地,而各地又盗匪横行,的确需要人保护,五百人是有点少,所以,罗毅决定让县衙组建一支义勇军,所谓的义勇军,就是专门给各家族运送货物的,每一次运送货物时,各家族都可以向当地县衙申请,由县令批准拨兵,不过这只义勇军不跪各家族管,而是由县令掌权,还有一点,这支军要由当地家族出资供养,一切装备、马匹都由各家主购买。听起来似乎对各家族不太公平,不过当罗毅说出这个想法后,各家族都悻然同意了,他们本就没想着再造反,私兵多少都无所谓,只要能运送货物就行,而今由县衙掌控,也让他们彻底洗清了嫌疑,至于供养这支军,众人都没什么说的,为自己服务的大军,当然要自己供养,再说家族那么多,供养起来也不是太难。

    见所有人都同意了,罗毅恍然间擦了擦冷汗。他本来还很担心,没想到各家族都是明事理的人,到是让他省去了不少口水。

    转眼,过了三日。

    这三日间,罗毅将那挑选出来的五百家族私兵训练了翻,由他亲自统领,所持装备,皆是从银城官府中获取,倒是没费什么事,不过罗毅并不太满意,心里盘算着,等攻下陇西之后,便从新打造所有的装备,对陇西的军事力量进行整编。

第398章 西凉行(30)() 
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时间和金钱。

    这一日,在大军休整好,并安排好银城所有的事后,罗毅跟韩武准备率军开拔了。

    银城作为重镇,既然已经攻下,当然不能没有士兵驻守,罗毅点算了下,张万成手上的县兵有三千,这三天,罗毅又做主挑选了五千义勇军,总共兵力达到了八千,罗毅将冯四留了下来,将之前从九千多人中挑选出来的那五百人给了他。

    将冯四留在银城,罗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冯四跟韩武是同乡,之前又没有不良纪律,值得信任,五百能训练出精兵的士兵交到冯四手上,不但能在银城休整、训练,还能平衡银城的局势,让刚刚归降的世家大族们安心本份。最重要的是,达成一种平衡,并监督义勇军试用的情况,如果确实有效,罗毅决定以后在每个县都实施,就不用再怕世家大族不知不觉的坐大。

    冯四对此,千恩万谢,他知道,罗毅这是重用他。五百士兵看起来是有点少,但他一点不嫌弃,因为他之前只是个小小的旗牌官而已,手上没有一个兵,现在有五百,已经是另一种境界了,更何况,这五百人可不是普通的五百人,在前两天的时候,他曾亲到现场看过罗毅训练,五百人几乎每一个都身高有六七尺,体宽膀粗,壮硕无比,即使是有些瘦弱的,那也有一技之长,比如会点武艺啥的。这样的五百人,比之数千普通士兵,也毫不逊色。

    不过,罗毅将冯四安排在银城,却是让韩武微微有些不喜,罗毅这是明摆着抢人啊,冯四是他的手下,现在被罗毅任命,以后到底是跟他?还是跟罗毅?

    任是一万六千军,在罗毅、韩武的带领下,直接朝平兴城杀去。此地距平兴还有些远,足足五百多里,不过对于骑兵来说,都不算什么,也就一两日的路程。粮食方面更是不用愁,罗毅的小世界就是一个现成的粮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联系奔跑了一天一夜,大军停下歇息。

    韩武之前派人去陇西各地查探消息,如今都陆续赶回,带回的消息让罗毅跟韩武都不禁皱眉,从前几天开始,陇西各地都发生了变化。原本驻扎在平兴周边的叛军,都急急忙忙的赶往平兴,尤其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各地家族势力,更是与李德江等连成一串。更让人不解的是,连那些山贼、马贼们,竟也都不约而同的到了平兴附近。马贼们虽然兵马不多,但也有数百上千,联合起来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总的来说,如今的平兴县,其实力已然今非昔比,驻扎在那的大军,足可与韩武、罗毅相抗衡。

    扎下营盘后,接到各方消息,罗毅跟韩武在中军大帐议事。一起前来的,还有军中的四个校尉。

    将地图展开,所有人都不禁皱了下眉头,前方两百里,便是平兴,可现在竟差不多有近十万大军汇聚于此,兵力悬赏如此之大,别说攻城了,即使是野战,怕是也只能打个平手,骑兵虽厉害,但也顶多击败两倍于己的敌人,最多三倍,这都五六倍了。

    而且更据情报,还有更多的势力朝平兴汇聚,如果再拖延下去,怕是平兴周边的敌军会超过十五万!

    想想这个数字,即使再有定力的人,也无法镇静。

    “敌方兵力越来越多,平兴城高墙后,由难以攻克,这一仗。。。怕是不好打啊。”

    韩武深吸了口气,言语间信心有些不足。

    众校尉皆摇头晃脑,也没什么好主意,让他们冲锋陷阵还行,献计献策嘛,就有点勉强了。

    罗毅本也是十分的担心,但抬头一看,见所有人都愁眉苦脸,他不由笑了起来,说道:“这是好事啊,你们为何这么沮丧?反贼全都到平兴来了,那我们也省的再到各地去剿灭他们,这一仗要赢了,就可平定陇西,一战定乾坤啊。”

    “话虽这样说,但要能赢才行。”

    韩武任是话语沉重,少许后,他说道:“为今之计,只有一策可行了。”

    罗毅心喜,赶紧道:“韩将军有话,不妨直言。”

    韩武指着地图上的其中两座小城,说道:“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断难取胜,即使野战,也是风险极大,很有可能陷入险境,我建议,咱们将大军一分为二,分别驻扎在这两座城,募兵三万,再决雌雄。反正将军你攻下陇西后,也要募兵,不如趁现在正需要兵力,先把士兵招募了,也省的日后麻烦。手上有了兵,才能打仗,要不一切都是空谈,实力悬殊太大。”

    “将军,为什么要驻扎在这两座城呢?这只是两座小城,我看不如退守银城,银城有驻军,城高墙厚,更为安全。”

    有个校尉疑惑的问道。

    韩武笑着回道:“这话问的好,这两座城,你可别小看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天赐之险。只要我们驻扎在这里,我敢说,李德江断不敢犯我。”

    罗毅仔细看了看那地形,根本没看到什么天险,也疑惑了起来。

    “将军何意?”

    韩武说道:“咱们手上这一万六千人,皆是骑兵,他们守城并不擅长,擅长的是野外作战奔袭;这两城虽然简陋,但相隔很近,中间只有六十多里,而且还是一望无际的旷野,最利于我骑兵奔袭,如遭遇敌军攻打,另外一城可迅速前往援救,只需一个半时辰,就能抵达城下,与敌展开激战,敌人两面受敌,情势比为。只要李德江不是傻子,他就不会前来。”

    罗毅也是聪慧之人,一下看到了其中的短处,问道:“可敌人人数众多,若分兵同时攻打,我们岂危矣?”

    韩武笑道:“不用担心,我会在外面再设立一支伏兵,如果他赶来,咱们正好趁此机会打打他们的嚣张气焰。这也算引蛇出洞了。”

    不得不说,韩武考虑的很周全,罗毅没怎么多想,正如韩武说的,反正都要招兵,现在招跟以后招,都是一样的。

    罗毅略一沉吟后说道:“好,那咱们就分兵吧。先募兵三万,再做打算。”

    这一刻,罗毅心里很有些无奈,不由想到,当初周甘当惊陇西交给他的时候,还准备不派兵,如果真不派兵,罗毅不敢想象,怕是连陇西都到不了,更别谈歼灭以李德江为首的十几万人马了。

第399章 西凉行(31)() 
这一刻,罗毅心里很有些无奈,不由想到,当初周甘当惊陇西交给他的时候,还准备不派兵,如果真不派兵,罗毅不敢想象,怕是连陇西都到不了,更别谈歼灭以李德江为首的十几万人马了。

    “这伙人。。。我早晚把他们收拾了!”

    罗毅一拳击打在了地图上平兴县的位置,整个桌面不由一颤。

    次日。罗毅、韩武将军营中的兵力做了个简单的分配,罗毅领兵五千,进驻青城,韩武领兵一万一,进驻距离青城六十里外的大石城。

    之所以韩武领兵要多些,是为了另外设伏,罗毅知晓原委,没有多计较。

    安排好后,罗毅给了韩武足够多的粮食,然后带着大军出发了,直取青城。

    青城是一座小城,可以说连一般的普通县城都不如,城墙矮小,人丁稀少,甚至城里连护卫军都没有,只一个穷酸的县令,及百十来个捕快。

    罗毅到时,那青城县令十分惶恐,或者说是疑惑,冲冲忙忙出了城,在城门口跪拜迎接。

    “青城县免礼。”

    罗毅右手轻浮,随即抬起头,看向上方的城楼。当真是简陋无比,晃眼一看,就能发现多处有裂痕。

    “青城县,你这城楼该有多久没修了?”

    青城县令是各年过半百的老头,但他眼光却是炯炯有神,恭敬的回道:“回大将军,此城建立于唐贞观元年,到如今,已有十三年未曾修缮了。”

    咦?

    罗毅笑道:“你记的还挺清楚嘛。”

    罗毅带着大军缓缓进城,县令在旁边跟着。

    罗毅道:“我知道,是因为上头没有拨款,所以你没法修,城池简陋,情有可原。。。。”

    “不!”

    出乎意外的,那小小的县令并没有顺着罗毅的话说,而是一本正经的说道:“回大将军,上头不是没有拨款,陇西郡守曾两次拨款,第一次是六年前,第二次是三年前,合计白银四万两,都被小县挪作他用了。”

    罗毅瞳孔一缩,拉住马缰停了下来,皱眉道:“你说什么?”

    “呵呵。。。你这老头,总是想语出惊人啊。你叫什么名字?”

    青城县令弯腰拱手,说道:“小人徐牧,不是小人故意语出惊人,而是在说事实,刚才大将军问道,上头是否有拨款,我不能欺骗大将军。”

    “嗯,说的不错。”

    罗毅驱使战马继续向前,道:“可你私自挪用公款,就不怕被本将军砍头吗?你可知大王赋予我生杀大权,在陇西,我可以不向大王禀报,就治你们的罪。”

    “知道,所以小人必须要说。”

    一边向前走,青城县令徐牧说道:“六年前,正逢西凉洪灾,青城县首当其冲,田园庄家被冲洗一空,田里颗粒无收,百姓。。。许多都只能上街乞讨啊,所以。。。。”

    罗毅接过话去:“所以,你就把那些钱都救济百姓了?”

    徐牧点了点头,说道:“三年前,本应修缮城墙的,但一场大雪,将青城县出去的山峰全都冻住了,后又发生了雪崩,道路全部被毁。。。。”

    这些事,其实罗毅根本就不感兴趣,听到这他再没有心思听下去,摆手道:“行了,些许小事都过去了,不用再提。”

    “两次拨款修缮,都用于救济百姓,也算用得其所,由此也可看出,你是个正值的人。”

    “多谢将军赞许。”

    罗毅不让说,徐牧也没讨人嫌。

    一路向前,不久后,大军到了北城校场,北校场不算大,也是很简陋,连围墙都没有,完全敞开的,就跟在城外一样。罗毅下令,就地扎营,好在人数不多,就五千人,还勉强驻扎的下。

    “徐牧,你这青城县,共有多少人?青壮多少?老弱多少?你可算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