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侯爷 >

第186部分

唐朝小侯爷-第186部分

小说: 唐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你,我不也一样吗。”

    罗毅抿嘴一笑。

    酒会非常的简单,吃吃喝喝,谈了谈国商院的事,待酒过三巡后,罗毅看向二胖道:“新的一年,该有新的计划,国商院算是走上正轨了,但醉仙居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彻底展开。”

    “酒楼还是开办的还是太少了,一个道下辖好几个州郡,相隔数千里,如何能满足得了消费者的需求?我看应当没道五至十座酒楼,甚至每座县城都开办一座,这样一来,天下间喝酒的人,酒钱不全都是我们的了吗。”

    二胖神色尴尬,呵呵笑道:“大哥,你可真敢想,这得花多少钱啊。”

    “钱不用愁,咱们守着国商院,还怕开办不起?”

    罗毅哼道:“你以为我开这国商院是干什么的?给百姓做好事?商人都得逐利,伊利为本,既然有这么座金山,为何不好好利用?等酒楼开办到各州各县,彻底展开之后,咱们的事业才算是走到了顶峰。”

    二胖点了点头,颇为赞同罗毅的说法。

    不过这事要办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没那么好办,没个几年,根本无法做到。

    这时,坐在旁边喝酒的赵文勇说道:“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大哥,江南可是不太平,您打算怎么办呢?”

    赵文勇的意思,罗毅明白,在去年的时候,赵文勇就说过,在江南出现了一伙人,竟也能制造出醉仙酒,而且生意不错。

    罗毅道:“这事我去年就说了,等忙完了国商院的事,我会亲自去一趟江南,倒要看看,是谁在捣鬼。”

    其实罗毅心知肚明,就是吴悠、雷四海一伙的余党,或者说,是以前帮助吴悠、雷四海酿酒的师傅,以前是穷鬼,只怕现在都成富豪了。

    “哼哼,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不劳而获,可没那么容易,吃进去多少,就得吐出来多少。”

    罗毅打定了主意,这一次去江南,一定要一网打尽,永除后患!以他现在的实力、势力,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太难。

第349章 江南行(1)() 
第二天。

    将银两运送至宫里,罗毅、罗通在御书房见架。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李世民高兴的合不拢嘴,暗叹自己的决策是多么的英明,国商院真是一颗摇钱的大树。

    “将这些钱,全部运到户部,入库封存。”

    “是。”

    李世民一声令下,两队羽林军抬着箱子离开了御书房。

    房内只剩下罗毅、罗通、李世民三人,哦对了,还有两个小太监。

    罗毅拱手道:“皇上,如今国商院也算走上正轨了,百姓们纷纷拿着钱到国商院存取,都夸赞皇上英明,皇上信誉呢。”

    “是吗,这倒是朕没想到的啊。”

    “是的。”

    罗毅道:“百信们都非常愿意将手里的钱存到国商院,这说明,他们是很信任国商院的,同时,也信任皇上,知道皇上一言九鼎,绝不会有负百姓。”

    李世民面带微笑,朝旁边的一个太监道:“来人,赐座。”

    “谢皇上。”

    罗毅和罗通坐下。

    李世民说道:“罗通,你竭力护送,功不可没,朕心甚慰啊。”

    “这都是臣的本份。”

    罗毅道:“有了这些钱,以后皇上就不用再为钱分忧了,再有天灾人祸,边境兵祸,就可放手为之。”

    李世民道:“是啊,最近北漠大旱,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各部落都蠢蠢欲动,有卷土进中原之意,博尔大汗请奏,让朕调拨粮食去北漠,好缓解北漠的苦楚,朕图一时口快,就答应了他三十万担;这几日,朝堂上都纷纷反对,朕也犯了难啊。”

    “呵呵。。。现在好了,有了你这三百万两银子,调粮还不简单吗,朕看那些大臣们还有何话可说。”

    这事罗毅倒是没听过,此时听来,罗毅直觉有如天助,他正想去江南,没想到就快有了新的差事。

    罗通说道:“皇上,三十万担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啊,百官反对也不意外,北漠新付,又有南下的迹象,如果粮食助了贼,可是养虎为患。”

    李世民道:“可北漠已经归顺,也是我大唐的子民,北漠大旱,我大唐岂能置之不理?那不是逼着他们造反吗?”

    “再说,朕已经答应了北漠的可汗,调三十万担粮食给他,金口已开,又岂能反悔?”

    “皇上既已说出了口,当然不能反悔。”

    罗毅道:“可三十万担粮食,也不是小数目,就算长安粮仓有,调用之后,也会捉襟见肘,一旦有什么意外,或者需要用粮的地方,那可如何是好。”

    “是啊,这正是朕忧虑的地方,三十万担粮食拿出来容易,可要善后就困难了。”

    罗毅面带微笑,一副胸有成足的模样,拱手道:“皇上,如果皇上信得过臣下,臣愿意去一趟江南,为皇上凑集三十万担粮食,也好补足这个空缺。”

    “素闻江南乃天下之粮仓,想来粮商们不在少数,臣去后,一定找他们谈判,为皇上分忧。”

    李世民哈哈大笑,像是早就知道罗毅会这样说一般。

    “还是你了解朕啊,朕正想找你说这事,没想到你竟比朕先说出来。好,那朕就准奏了,你与罗通一起去吧,江南甚远,又属是非之地,又罗通,朕才放心。”

    “回皇上,我大哥他。。。他在长安还有事呢,长安国商院不能没他。”

    罗毅道:“臣的安危皇上不必担心,臣会带上几个好手,一定没问题。”

    对于罗通去与不去,李世民倒不是很关心。留在长安也好,能更好的管理国商院,国商院总揽百姓之财,相当国库,没罗通还真不放心。

    “有你们在,朕省心啊。。。。”

    “短短一年,就赚了三百万两,长此以往。。。。”

    李世民话说到一半,罗毅差点吐一口老血,插话说道:“皇上,您可能有点误会啊,这三百万两,可不是赚的,而是借用,严格来说,他还是百姓的钱。现在虽然存在户部,但三百万一调走,国商院就有了空缺啊,眼看着是赚了,可到了明年,百姓们要取钱时,臣可就没银子拿出来了。”

    厄。。。

    李世民顿时愕然,他从来没想过,所谓的三百万,竟不是赚的。而是水中花,镜中月,一切都是假的。

    原本还很高兴,此时李世民面色垮了下来。

    见李世民不高兴,罗毅说道:“皇上,您不会以为,短短的一年,臣下就能赚三百万吧?呵呵,那这钱也太好赚了。”

    “臣只能说,尽全力将国商院开办好,国家有难时,能给国家解燃眉之急,至于盈利吗,封存的三百万足以。”

    “皇上,您觉得呢?”

    李世民也是心思敏捷之人,他顿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罗毅说的很清楚,这三百万,是百姓的钱,明年是要还给百姓的,即使国库户部不拿出来,罗毅也要掏自己的钱,这是铁铮铮的事实。

    罗毅这样一说,李世民倒是觉得,有些对不起罗毅了,本来是封了罗毅的官,是给了罗毅荣耀,可到头来,让人罗毅亏了大量的钱,这总是有些不人道。

    李世民说道:“好,那从现在起,国商院不必再上缴国库银两了,那三百万朕也没法给你,你自己想办法吧,等什么时候能上缴了,再同朕说;不过有一点,国商院每一笔钱进进出出,都必须要记账,朕是会派钦差去查证的。”

    “是。臣遵旨。”

    。。。。。。。。。。。。。

    罗毅去江南,目的很明确,可不仅仅是为了买粮,还得卖粮呢;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其实一点也不矛盾,罗毅小世界中就有现成的粮食,随时可以拿出来补足,两相一抵,倒是省事,也不用再费尽心思了。当然,足足三十万担,罗毅肯定是拿不出来,所以,除了小世界中的粮食外,还得再买些。

    而除了这两件事,还有一件事,就是抓住那个卖醉仙酒的,这才是罗毅去江南yao办的正事。

    收拾了番,罗毅带着赵文贤、赵文勇上路了,驾着马车,马不停蹄赶往江南。

第350章 江南行(2)() 
本来尤妍也想去的,但罗毅百般阻扰,最终说服了她,在罗府呆着。

    “大哥、大哥,你看谁来了?”

    刚出京城不久,马车旁边,骑着高头大马的赵文贤便高声说道。

    罗毅坐在马车内,赵文勇驾着车,罗毅探出个脑袋,向马车后面看去,只见一个女扮男装的骑着马向着赶来。

    罗毅哀叹了声,让赵文勇停车。

    “我就知道阻拦不了她,这可麻烦了。”

    赵文勇笑道:“大哥,这是夫人不放心你啊,我看就带上夫人吧,如此也免得大哥沿途寂寞。”

    说话间,尤妍已经骑着马儿跑了过来:“夫君。”

    “我不是让你在长安等着吗,怎么还是跟上来了。”

    尤妍翻身下马,将马儿交给了赵文贤,随后上了马车,说道:“这可是贾姐姐、王姐姐叫我来的,让我盯着你,免得等你从江南回来,又带回来一个。”

    “呵呵,瞧你这小心眼,我看就是你的主意吧。”

    尤妍抿嘴一笑,没有说话。

    罗毅探出个脑袋,催促道:“文贤、文勇,上路吧,带着夫人也好,确实免除了寂寞。”

    “是。”

    “好嘞。”

    赵文勇吆喝了一声,马鞭一扬,狠狠的抽打在了马儿的屁股上,马儿吃痛,使劲的拖着往前跑。

    江南道。

    某酒楼内,聚集了好几个人,笑呵呵的点算着银子,就跟猫见了老鼠一样,两眼放光。

    这是一家很平凡的小酒楼,甚至还比不上有些酒肆,规模可以忽略不计,不过这里的生意却是出奇的好,甚至让人咋舌。

    所以,每每到了晚上时,合伙人都窝在房里数钱。

    “醉仙酒确实是好东西啊,能给我们带来财富,哈哈哈。。。。”

    “是啊,虽然就这么几家小酒楼,但也不是谁都能比的,超过江南很多大酒楼啊。有了这些钱,我们可以办更多的事,可以将酒楼扩大。”

    。。。。。。。。。

    众人一边数着钱,一边商量着。

    不过转眼间,却有一个年纪稍大的人说道:“不不不。。。酒楼是不能再扩大了,我还正准备关掉几家呢。”

    “啊?关掉几家?为什么啊?”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疑惑的看着那个年纪稍大的人。

    “我刘三看的明白,醉仙酒是罗毅搞出来的,他不会让任何人染指,吴悠跟雷四海就是两个傻子,跟他对着干,大张旗鼓的卖酒,结果怎么样,连命都丢了,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酒可以多卖,但绝不能搞的大张旗鼓,也就是不能多开酒楼,否则就是找死。”

    刘三话刚说完,旁边的几人便连连点头,有点恍然大悟的意思。其中一人道:“我总算知道大哥为什么不扩展酒楼了,原来是这意思啊。”

    “大哥真是深谋远虑,我等佩服啊。”

    “唉,只是可惜,守着醉仙酒这么个好东西,却不能使劲的卖,心里憋屈。。。。”

    。。。。。。。。。

    你一言,我一语,刘三在旁笑道:“别觉得憋屈,这本就是人家搞出来的,我们是展人家的光,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啊。”

    “这要在以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还能赚这么多钱。。。。”

    几人越说越兴奋,最终离开了酒楼,到城里最大的一家酒肆摆了好几桌,胡吃海喝,好好的庆贺了一番。

    罗毅是在三日后到的城里,此城名为武阳,乃江南治所,江南非地区,也不是哪座城的名字,而是意为长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狭义上指太湖流域。在不同历史时期,江南的文学意象不尽相同。

    走到城里一看,罗毅下了马车,径直朝府衙走去。

    也不知江南道节度使是从哪得到的消息,竟亲自到府衙门口迎接,到让罗毅有些意外。

    “胡大人,你怎么知道我要来啊,我可是微服出巡。”

    “侯爷里面请,下官已经备好了酒菜,就等您入席了。”

    “哈哈。。。好,请吧。”

    进入府中,罗毅将尤妍安排了下,然后带着赵文贤、赵文勇,前往府衙大堂,胡然真备好了宴席,而且非常丰盛。

    “胡大人有劳了。”

    罗毅坐下说道。

    胡然面带微笑:“侯爷名震天下,下官早已久仰,这次侯爷驾临江南,下官理应好好招待,这都是应该的。”

    “嗯额,说得好。”

    罗毅知道,这是胡然在害怕,淮南的事就近在眼前,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全部被罗毅无缘无故的搞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