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87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87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也大为感动,对杨和、杨岌两人交口称赞。

    李承乾也向李世民说尽杨和、杨岌的好话。李世民下诏:“册封杨和为忠义候,追赠从二品辅国大将军;册封杨岌为忠勇侯,实封正三品太子监门卫大将军。”

    之后,李世民看向了饱受苦难的、年幼的李承乾下令道:“中山郡王李承乾,不畏苦难,于国有功,特册封为皇太子,为大唐储君。”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都是惊喜莫名。

    长孙无忌没有想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竟然这次出手如此大方,不但册封杨和、杨岌的官职高出了自己许诺的正三品、从三品,整整半级,而且将太子之位也交予了李承乾。李承乾也没有想到一番死里逃生,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收获,大唐皇太子,大唐储君这样的奖励。

    两人连忙忙不迭的向李世民行礼谢恩,内心喜悦。

    弘文殿,大唐侍中封德彝办公的地方。

    封德彝刚刚起草好了一份大唐和幽州李艺议和的文书。

    封德彝年轻时就以书法文章闻名天下,加上他身居大唐正一品侍中的高位,他刚刚拟好。周围的官员便纷纷聚拢过来,恭维道:

    “封大人真不愧是我大唐的文坛圣手啊,一篇普普通通的议和文书,竟然写的如此文情并茂,让人读之荡气长存啊。”

    “是啊,且不说文章,单单说封大人这字,就可以直追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甚至比‘二王’的字还要好一些儿啊。气势雄浑,让人观之赏心悦目。”

    “刚才,你们,是没有看到啊。封大人起草的这篇文书,洋洋洒洒上千言,封大人可是一气呵成的,中间可是连一丝的停顿都没有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封大人才思敏捷,才高八斗啊,我等是日夜苦读,也不及万一啊。”

    ……

    ……

    “封大人真不愧是我大唐栋梁,文坛的泰山北斗啊。”

    官员们纷纷交口称赞,封德彝也用手抚摸着长须,怡然自得。

    长孙无忌迈步走了进来,阴阳怪调的说道:“哦,真有那么好,让我看看。”

    说着,一把抢过了文书,面露不屑的瞟了一眼,点评道:“嗯,不错,真是不错。怪不得就连大唐皇帝陛下的登位诏书都要请封大人来写啊。封大人的手笔真是不同凡响啊。只是用不了两天,朝廷就要正式宣布立太子了,这诏告少不得还是要请封大人出马啊。”

    封德彝疑问道:“太子?朝廷要立太子?立谁啊?”

    长孙无忌骄傲的说道:“立谁?封大人没有糊涂到这一步吧。大唐要立,当然是立中山郡王了。中山郡王,那可是陛下的嫡长子啊。”

    封德彝夺过了长孙无忌手中自己刚刚拟好的文书,对长孙无忌说道:“长孙大人莫要开玩笑。中山郡王?中山郡王如今他人还在幽州为人质呢,这个时候,陛下怎么会立他为太子呢?那不是增加李艺手中的砝码吗?让李艺更方便要挟皇上吗?陛下催我催的急,只要我这求和文书一到,李艺才能放心,中山郡王在幽州的安全才有保障。”

    长孙无忌冷嘲热讽的对封德彝说道:“封大人真是把中山郡王时时刻刻都放在心坎儿啊。”他指着文书对封德彝说道:“我刚从太极宫过来,陛下让我跟你说说这文书的事呢。”

    封德彝双手捧起文书,说道:“是陛下让你来催要文书的吧,我这就给陛下送过去。”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可惜呀,这样好的锦绣文章,用不着喽。可惜了。”

    众人皆是一愣,诧异的看向了长孙无忌。

第一百七十三章 封德彝致仕() 
长孙无忌摇头晃脑,面露得瑟的对众人说道:“这次我陪同中山郡王前往幽州,中山郡王洪福齐天,沉着淡定,感化、策反了幽州军左将军杨和、右将军杨岌两位义士。杨和、杨岌不负期望,前赴后继,诛杀了逆贼李艺。刚刚,中山郡王和我从幽州带回了李艺的首级,面见陛下。陛下感念中山郡王有大功于社稷,已经决定册封中山郡王为太子,为大唐储君了。”说罢,长孙无忌面带挑衅的对封德彝说道:“这求和文书,就用不着了。那就再麻烦一次封大人了,起草一篇册封中山郡王为皇太子的诏书吧。”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封德彝如遭雷击,想想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到李艺的军中做说客,就为了陷害中山郡王李承乾,借李艺的手,置李承乾于死地,为自己选择的新君搬开绊脚石。结果到头来,绊脚石没有搬开,还被长孙无忌算计了,让绊脚石李承乾阴差阳错的登上了大唐储君之位。

    封德彝内心里愤愤不平,气得胸口也是起伏不定。一口鲜血不受控制的从口中喷出,喷到了自己刚刚起草好的文书之上。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弘文殿,调侃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封大人这么大年纪了,还有这么大的火气,一篇文书用不上,竟然气到了这种地步——口吐鲜血。一个这么大火气的人,怎么能够做我大唐的正一品侍中,贵为宰相呢?”

    听道长孙无忌的话后,封德彝第二口鲜血也没能控制住,喷口而出。

    刚刚还在齐声赞扬封德彝的官员们,此时都明白了,封德彝和长孙无忌暗中的交锋,封德彝败了。官员们轰的一下,四散离开,留下封德彝一个人无力的瘫倒在地上。

    第二日早朝,封德彝就以年老力衰,上了奏折,请求致仕。

    大唐皇帝李世民没有同意,留中不发。

    太极宫,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略带责备的对长孙无忌说道:“你既是朕的好友,也是朕的心腹,还是朕的大舅哥,你想上位,朕给你机会就是了,你为什么非要去气封德彝呢?还把他气得吐血,请求致仕?你已经让张亮杀了左仆射裴寂立威了,完全没有必要再踩着封德彝上位啊。”

    长孙无忌略带委屈的说道:“陛下你冤枉微臣了。实在是封德彝他居心不良,他要害死中山郡王啊。”

    李世民诧异道:“承乾?”

    长孙无忌趁机说道:“陛下,你想想,为什么李艺早不提出,晚不提出,偏偏封德彝去过后,李艺就提出让中山郡王到他军中为人质呢?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

    李世民说道:“你是说,是封德彝让李艺提出以乾儿为人质?你可有证据?知道封德彝他为什么这么做吗?”

    长孙无忌老实的回答道:“封德彝老奸巨猾,微臣没有证据。”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喃喃自语道:“封德彝,朕还是信任的。当初太上皇支持建成、元吉打压于朕的时候,都是封德彝从中回护,朕才侥幸躲过。玄武门之变,又是他和萧禹为朕说话,才让太上皇册封我为皇太子,不久太上皇更是将皇位传位于我。封德彝,朕信任他。李艺是在封德彝去过他的大营之后,就提出让乾儿到他军中为人质的,但是那或许只是个巧合,封德彝毕竟也是冒着生命危险代表我大唐去和李艺这个屠夫谈判的,我们不能没有任何根据的猜疑一位为我大唐忠心办事的忠臣。长孙无忌,打压封德彝这件事,是你错了,你做的太过了。”

    长孙无忌默然不语。

    吏部尚书高士廉的府邸。,

    大厅内,吏部尚书高士廉端坐于主位之上,长孙无忌则坐于高士廉下首的第一个位置,关陇贵族各家家主坐于两侧。

    待各家家主到齐,长孙无忌缓缓的站了起来,说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今天召集众位来,就是议一议我关陇贵族主事的人选。”

    关陇贵族各家家主皆默不作声,心中暗道:“你长孙无忌那么强势,又得天子宠信。先是借张亮之手,除掉了大唐左仆射,我关陇贵族前任主事裴寂,现在又把老谋深算的大唐宰辅、侍中封德彝气得吐血、致仕,皇帝都没有惩罚。如今我关陇贵族还不是你长孙无忌说了算。谁愿意拿着家族,拿着全家老小的性命,去和你长孙无忌做对,去和大唐皇帝陛下做对?”

    长孙无忌看众人都不吱声,便继续说道:“我长孙家也出自关陇贵族集团。今日,我就推荐一人,我舅舅、大唐吏部尚书高大人,众位觉得如何啊?”

    众人依然沉默,心中暗道:“不管立谁为我关陇贵族主事,那还不是你长孙无忌说了算。你舅舅又如何?即使他坐上我关陇贵族主事,他也是你长孙无忌手中的傀儡、摆设。”

    听到长孙无忌推荐自己,高士廉连忙站起来推辞道:“不行,不行。舅舅年纪大了,我关陇贵族事情又多,还是你们年轻人来比较好。”

    众人也都知道高士廉这个人虽然没有太大的本事,可是实实在在是个老实人,便一起起身附和道:“我们也觉得我关陇贵族主事还是由长孙大人担任比较好。”

    长孙无忌再三推辞,最终还是答应了。

    自此,长孙无忌如愿以偿的成为了关陇贵族新一任的主事。

    离开吏部尚书高士廉的府邸之后。半路上,陇右赵氏家主、怀化大将军赵精忠拦住了关中杜氏家主,低声的问道:“杜家主,你觉得长孙无忌做我关陇贵族的主事如何啊?”

    关中杜氏家主沉吟后,说道:“长孙无忌虽然心狠手辣了一些儿,可是论智谋,论能力,他可称得上是出类拔萃啊。我觉得,他应该可以带领着我关陇贵族走向辉煌吧。”

    赵精忠则摇了摇头道:“我不怀疑长孙无忌的智谋、能力,我只担心他心思狠毒,手段毒辣,树敌太多,将我关陇贵族集团牵连到险地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举荐岑文本() 
太极宫,李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臣闻听荆州有一士子,名唤岑文本,其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学贯古今而心怀天下。臣以为陛下可以附之以重任。”对于李玄,李世民还是十分信任的,当即下诏:“册封岑文本为正九品校书郎。”

    听完封赏,李玄紧皱眉头。

    第二日早朝,李玄又站出来,上奏道:“臣闻荆州有一士子,博学多才,今奏明圣上,望陛下垂青。”

    李世民欢喜道:“永安王真是忠心为国、提拔后进啊,一连两日都为我大唐举荐人才。”

    但是当他打开奏折一看,发现李玄举荐的竟然还是岑文本时,他不禁面露不悦,但是还是下诏道:“加封岑文本为正八品执乘亲事。”

    第三日,李玄又举荐了岑文本。

    李世民面色阴沉,十分不情愿的下诏道:“加封岑文本为正七品宣德郎。”

    第四日,李玄再一次举荐了岑文本。

    李世民狠狠的瞪了李玄一眼,略带恼怒的下诏道:“加封岑文本为正六品承义郎。”

    第五日,李玄又站出来,上了奏折。

    李世民打开一看,竟然还是举荐岑文本。李世民顿时勃然大怒,大声的吼道:“岑文本,又是岑文本,难道我泱泱大唐除了一个岑文本,就再也没有人才了吗?”

    言罢,将撕成粉碎的奏折,扔在地上,气冲冲的扬长而去。

    在百官诧异的眼光中,李玄缓缓的蹲下身来,将撕成碎片的奏折一一捡起来,攒在手里,慢慢的离开了乾元殿。

    第六日,李玄又站了出来,递上了粘补好的奏折。

    李世民满含无奈的看着李玄道:“朕不管你和岑文本什么关系?朕加封岑文本为从五品秘书丞就是了。永安王,你以后不要再举荐这个人了。没有任何功劳,数日之内就做到了我大唐从五品的官员,这也算开了我大唐建国以来的先例了。朕也给足你面子了,再加封岑文本,我大唐律法不会允许,百官们也会有怨言的。”

    李玄朗声回答道:“臣与岑文本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是岑文本确实有宰辅之才,从五品的秘书丞,大材小用了。”

    此言一出,大唐朝堂顿时一惊,所有人都在猜测,这岑文本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值得李玄如此推荐?甚至不惜触怒了皇帝。宰辅之才,这个评价,可是太高了。

    自此,岑文本这个名字,被大唐朝堂牢牢记住,所有人都在期待他的表现。

    侍中封德彝的府邸。

    秘书监萧禹带着岑文本走进了封德彝的卧室。

    岑文本一见到了躺在卧榻上的封德彝,就不禁问道:“怎么短短数日未见,封大人就病成这样?”

    封德彝尚未说话,萧禹愤愤不平的说道:“还不是因为那嚣张跋扈的长孙无忌,他仗着陛下宠信,妹妹是当今陛下的皇后,肆意妄为,放纵胆大,他不就是借杨岌的手诛杀了暴虐的李艺吗?至于对主张议和的封大人冷嘲热讽,连敲带打吗?把封大人气的吐血,让封大人成为他成名的垫脚石,成为整个大唐的笑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