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82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82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的皇太子妃、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氏被立为皇后,李世民的妾室、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氏被立为杨妃,为“四妃”之首,地位仅在皇后长孙氏之下。

    封德彝被加封为正二品侍中,成为门下省的最高官员,位列宰辅高位,萧禹被加封为从二品秘书监,成为秘书省的最高官员,也位列宰辅高位。大唐施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就是三省之一,门下省是大唐皇帝的智囊机构,国家的大政方针皆出自门下省,最高官员侍中常伴大唐皇帝左右,为皇帝出谋划策,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秘书省,熟悉大唐中央机构的官员们,都知道大唐施行的三省六部制,其实是六省六部制,另外三省分别为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秘书省最高官员就是秘书监,在古时,也被成为太史令,主要掌管国家的图书典藏,常伴皇帝左右,以备皇帝咨询;殿中省则负责皇帝的生活,下设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尚辇局,管理大唐皇帝的衣食住行;内侍省则负责管理宫中内部事务。由于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都是为皇帝个人服务的,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予以略过,对外宣称大唐施行的乃是三省六部制。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的最高官员都被称为监,殿中监、内侍监都是正三品的高官,而秘书监则是从二品,由于秘书监掌管大唐的图书典籍以备皇帝查询,往往秘书监多有朝廷宿儒,有文名、有威望的大臣担任,大唐皇帝也对其十分尊重,不但官位上比殿中监、内侍监略高一些儿,而且秘书监也被称为宰相,大唐所有的国策,秘书监都有权力参与,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李世民的心腹,贴身太监王富贵被擢拔为正三品内侍监,成为内侍省的最高官员。李世民的爱将、陕东道行台右仆射屈突通被大唐皇帝李世民任命为从二品东都留守,镇守东都洛阳。房玄龄、杜如晦等李世民的心腹则被陆陆续续召回帝都长安。

    李玄被加封为正一品的国师,继续为大唐皇帝李世民出谋划策。高士廉依然为吏部尚书,但是食邑增加了六百户。长孙无忌也没有封赏,但是帝都长安的所有官员都知道长孙无忌就是大唐的新贵,长孙无忌既是皇帝陛下的心腹谋士,又和皇帝陛下相交谋逆,他还是当今皇后的唯一的一个亲哥哥,如此关系,想不飞黄腾达,恐怕都难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天,李艺就在幽州树立了反帜,正式起兵反唐,反对李世民的统治。

    李世民下诏,任命李靖为元帅,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段志玄、李绩为大将,率领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威卫、左金吾卫九卫大军共计三十万大军讨伐叛乱的燕王李艺。李世民知道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最强大的实力彻底击垮李艺,自己才能树立威信,震慑四方,因此他派出了最能战的李靖和自己几乎所有的力量,但是他对李靖还不太放心,又任命自己的心腹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瑾、段志玄以为制衡,并任命自己心腹中的心腹、贴身侍卫段常为监军,以防李靖有二心。段常,今年只有三十岁,可是他很小就跟随李世民,多次用身体为李世民抵挡刀剑,是李世民的死忠。

    李靖统帅着大军缓缓的离开了帝都长安,长安城内,只剩下侯君集统领的左右千牛卫和柴绍统领的右金吾卫三卫大军拱卫着帝都长安,人数不到三万人。

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厥的阴谋() 
幽州,燕王李艺的书房。书房内灯火通明。燕王李艺和一位突厥人相对而坐。李艺对突厥人客气的说道:“麻烦执矢思力将军转告你家大汗,我已经将他李世民的主力尽数引往幽州,希望你家大汗速速发兵,进攻大唐帝都长安。”

    执矢思力对李艺说道:“燕王放心,李世民的大军被你引出,长安只有不到三万人马,我会劝我家大汗遵守约定,尽起草原之兵,攻破长安,擒获李世民,扶持你为中原之主。”

    李艺听后,顿时大喜过望道:“如此,李艺在此就多谢颉利可汗,多谢执矢思力将军了。”

    数日后,执矢思力见到了颉利可汗,向他诉说了中原的局势。

    颉利可汗欣喜异常的说道:“李世民果然想尽快除掉李艺,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上当了。来人呐,速速召集各部落首领,随我一起进攻大唐帝都长安。”

    突厥金帐之内,颉利可汗正襟危坐在一把虎皮交椅之上,对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议论纷纷的各部落首领说道:“本汗决定进攻大唐帝都长安,众位可愿追随?”

    各部首领们面面相觑,他们都看向了大帐中的一个首领,那位首领坐于颉利可汗左下首的第一位置,面貌上和颉利可汗有些相像,他穿着华美,身份尊贵。他名叫突利,是颉利可汗的亲侄子,是颉利可汗已故的大哥始毕可汗的儿子,他在突厥人中威望崇高,被尊称为“二汗”,“小可汗”。

    颉利可汗也看向了突利,笑着问道:“二汗,你说我的提议如何啊?”

    突利面带犹豫的说道:“我们和大唐立有盟约,他们每年向我们纳贡,我们则不侵犯他们;如今,我们私自南下劫掠大唐的部落又刚刚被李靖、李绩逼回,这时候,大汗要求我们跟随您进攻大唐,这恐怕不妥吧。”

    颉利可汗笑道:“盟约?力量对等的时候,那叫做盟约。如今我们大突厥汗国国力远强于他大唐,那盟约有个屁用,我大突厥汗国想什么时候欺负他大唐,就什么时候欺负他大唐。他大唐能奈我何?我们南下的劫掠的部落是刚刚被李靖、李绩逼回,可是李世民已经将他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拿去对付幽州的李艺了,谁能想到我们这个时候突然会进攻大唐帝都长安?此时出兵,我们正好能够打他个措手不及。”

    突利略带沉思的说道:“李艺谋反,将李世民几乎所有的兵力引出,这是大汗的谋划吧。”

    颉利可汗哈哈大笑道:“二汗说的不错,这正是我和李艺的谋划,李艺负责引开李世民的军队,我负责偷袭大唐帝都长安,为此李艺还献上了一条我大突厥通往大唐帝都长安的小路,以保证我大突厥偷袭成功。大唐长安如今只有不到三万人,对我大突厥来说,攻下大唐长安就好比易如反掌的事情。攻下大唐长安,我们依照约定扶持李艺为中原之主,长安大唐的财货,我愿与众位共分之。”

    听完颉利可汗所说,突厥各部落首领顿时眼冒精光。大唐长安,那可是大唐的帝都啊,那里面可是有大唐的国库,数年的税收,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啊。只有区区三万人防守,我突厥各部落如果协助大汗出兵,怎么也有数十万兵马吗?三万人还不瞬间碾成粉末,大唐国库尽为我大突厥所有,按照大汗所说,与各部落共分之,那岂不是自己的部落也会有大收获,这买卖值啊,能干。

    于是各部落首领纷纷响应支持颉利可汗,尽起族中精壮,追随颉利可汗,通过李艺献上的密道,徐徐向大唐帝都长安奔袭而去。

    大唐侍中封德彝的书房,封德彝和萧禹相对而坐。萧禹向封德彝问道:“大人,李艺反了,你、我都位列大唐的宰辅高位,李世民信任我们,我们该如何图谋大事?”

    封德彝说道:“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以前咱们选择的新君恐怕已不合适了。如今我倒有个新君人选,他是李世民的儿子,与咱们关系也非同一般,是最合适不过。只不过他的前面还有一块绊脚石,我们要想办法将绊脚石挪开。”

    萧禹沉吟后说道:“封大人所说的新君,我知道是谁,他血统高贵,确实是最适合咱们辅佐的新君人选,只是他前面这块绊脚石,却是他李世民的嫡长子,咱们想除掉他,确实太难了啊。”

    封德彝露出了高深莫测的微笑,说道:“这说难也不难,我倒有一计,正适合此时实施。”

    封德彝将自己的计谋,告诉给了萧禹。萧禹赞叹道:“封大人真是智谋高超啊,既在他李世民面前落了好,又达到了自己目的,为咱们的新君踢开了绊脚石。此计真是大妙啊。”

    封德彝抚须,也欣然自得。

    第二日早朝,封德彝向李世民奏言道:“如今国家甫定,百废俱兴,臣以为万万不可再起刀兵,臣斗胆建议由臣前往幽州,劝降李艺。”

    李世民顿时一愣,问道:“你?”

    封德彝回答道:“前隋时,臣和李艺同时被前隋司空、越公杨素相中,成为杨素的幕僚和将军,彼此共事多年,有一些儿交情。”

    李世民看了一眼年近七旬、头发花白的封德彝,不忍的说道:“这太冒险了吧,他李艺性格暴虐,滥杀无辜可是闻名天下的。封爱卿你……”

    封德彝双目通红,义正言辞的说道:“陛下,臣老了,如今正值国家危亡之秋,为了大唐社稷,为了陛下的大事,臣这条性命又有什么可以吝惜的啊?”

    李世民被封德彝的豪言壮语感动了,他缓缓的走下玉阶,走到封德彝近前,握住封德彝的手说道:“封爱卿,老城谋国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说的就是封爱卿这样的人啊。朕特许你骑朕的闪电驹去,并从朕的贴身侍卫中选出二十个人,一路护送。”

    封德彝眼圈一红,对着李世民毕恭毕敬的躬身一礼道:“陛下,那臣走了。”

    说罢,就转身离开了。

    李世民看着封德彝离去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而封德彝则在无人处,露出了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大半。

第一百六十四章 封德彝的计谋() 
幽州,燕王李艺的大帐。大帐内画戟森严,两列凶神恶煞的士卒们将明晃晃的大刀扛在肩头,散发着浓烈的杀气。封德彝缓缓的走进了大帐,刀锋上的冷冷寒意和士卒们冷漠残忍的眼神一起向他投了过来,封德彝镇定自若,迈着官步,缓缓的走到了李艺近前。李艺身穿铠甲,半倚在一把虎皮交椅上,面沉似水的把玩着自己的佩剑。听到封德彝的脚步传来,李艺头也不抬的说道:“封德彝封大人,你是来我这里当他李世民的说客吗?要是的话,可别怪我李艺不讲情面,将你乱棍赶出这营帐了。”

    封德彝面色平静,微微一笑道:“当今皇上差我到李靖军中办差,听闻故人在此,我就顺道前来找将军叙叙旧。这兵荒马乱的,聚少离多,一朝离别,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才能再见上一面啊。”

    李艺站了起来,冷嘲热讽的说道:“封大人,您如今是攀上高枝了,是他秦王李世民的人了。可怜我的太子殿下啊,被他李世民砍去了首级,尸首分离。如今他李世民尽起精锐,虎视汹汹,一副要把本王生吞了的样子,你倒跑了过来,和本王叙交情,我和他李世民的仇恨不共戴天,你又是他李世民的心腹,我们有什么交情可叙啊?”

    封德彝不温不火的说道:“老弟,我知道你看不上从前的秦王当今的皇上,可是太子建成毕竟已经死了啊,当今皇上也是从太上皇的手中接过的皇位啊,他毕竟也是太上皇的儿子啊。我知道你忠于太子殿下,可是一旦大战开启,死伤的都是我大唐将士啊。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天下苍生……”

    李艺不耐烦的打断封德彝的话道:“我是个带兵的人,打仗哪有怕死人的?这些大话、空话,封大人还是留着跟那些儒生说吧。”

    封德彝眼睛一亮,哈哈一笑道:“燕王爽快,那好我就和你说些实在的。官封太尉,掌幽、营二州事,雄踞一方,世袭罔替。燕王觉得如何?”

    李艺顿时眼冒精光,追问道:“封大人,李世民真让我掌管幽、营二州的大小事务?财权、军权、人事权都归我管?世袭罔替?”

    “这个当然。”封德彝肯定的回答道。

    封德彝看到李艺动心,继续劝道:“太子建成活着的时候,是大唐太子,地位尊贵,可是死了吗?那就什么都不是了,一了百了嘛。将军手握三十万大军,掌控幽、营二州,前途无限,何苦为了一个死人去卖命啊?活着的太子建成,能给老弟地位,爵位,官职和财富,可是死了的太子建成能给老弟什么呀?他可是什么都给不了你啊。老弟你的大好前程,能被他李建成拖累吗?”

    李艺饶有兴趣的看向了封德彝,他知道封德彝并不知道自己和颉利可汗的约定。自己的目的就是把李世民的军队都拖在幽州,好给颉利创造攻破大唐帝都长安的机会。如今李世民派出封德彝求和,自己正好顺水推舟,和李世民展开谈判,拖延时间。

    想到这里,李艺对着封德彝一伸手道:“封大人,您请坐。来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