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52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52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社稷会颠覆的。朕会宣布禅位给世民,太子、齐王他们手中只有两万大军,能顶得什么事?世民上位已经势不可挡了,就看世民怎么想?怎么做了?”

    秦王府大厅,李玄、高士廉、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谨、侯君集、张亮等秦王李世民的心腹都端坐于大厅两列的黄花梨高背椅上,等待着秦王李世民的出现。

    帝都长安的局势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所有人都认为只有秦王殿下完全掌控的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会全军缟素,身穿白装,没想到,陇右李氏皇族控制的左右威卫,关陇贵族控制的左右武卫,竟然也全军换装,全身缟素。十二位大军中,竟然有八卫都换装了,这下动静就闹得太大了,秦王殿下的声势就太强了,整个帝都长安的局势也就对秦王殿下太有利了。

    秦王李世民的心腹们都不约而同的前往了秦王府,等待着秦王的决断。

    秦王李世民的书房。

    秦王李世民面色悲痛,正在书房内,奋笔疾书。

    《挽道玄》

    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

    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名。

    《挽士信》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显悍将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展大唐风采。

    秦王府的管家缓缓的走进了秦王李世民的书房,对李世民说道:“殿下,永安王李玄、吏部尚书高士廉、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谨、侯君集、张亮等您在帝都长安的心腹,都齐聚秦王府大厅,等待殿下的召见。”

    秦王李世民抬起了头,他面容憔悴,双目通红,发须凌乱,这与一向注重仪表的秦王有很大的不同,显然李道玄、罗士信的战死,对秦王李世民打击很大,他内心里是十分痛苦,也十分惋惜的。

    李世民将两幅挽联小心的收好后,就大步向大厅而去。他想不明白,自己的心腹们怎么突然间都聚集在自己的府邸里?莫非又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是父皇出手了吗?是父皇不管道玄和士信无辜冤死,还要一味袒护他的太子吗?

    秦王李世民刚走进大厅,长孙无忌就站了起来,迎了过去,一把拉住秦王李世民的手说道:“我的好殿下啊,如今帝都长安已经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您怎么还一个人待在书房里,不出来啊?都快急死我们这些人了。”

    秦王李世民迷茫的看向了所有人,问道:“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啊?父皇要动手了吗?”

    秦王望了望远处的天空,长叹一声说道:“终于要到了这一天了吗?父子想杀,骨肉相残?”

    长孙无忌说道:“殿下,您下了天策上将令,响应的不仅有咱们控制的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四卫大军,而且陇右李氏皇族控制的左右威卫,关陇贵族控制的左右武卫也都全军换装,全身缟素了。殿下,您现在得到了整整八卫大军的支持,而陛下手中仅仅只有四卫大军,您的实力超过了陛下,如今您是整个帝都长安真正的掌控者了。”

    听过长孙无忌的话后,秦王李世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些天,因为道玄、士信的战死,自己很悲伤,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没想到,这短短的数天,帝都长安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陇右李氏皇族控制的左右威卫,关陇贵族控制的左右武卫,竟然会一反常态的,放弃了中立,响应自己。这,太不可思议了。此刻帝都长安之中,自己的实力最为强大,自己竟然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整个帝都长安真正的掌控者。如果自己是一位合格的政治权谋者,此时应该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指挥大军进攻大唐皇帝控制的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彻底控制帝都长安,逼皇帝退位,然后自己登基做天子。大唐天子之位。自己是朝思暮想,一直苦苦追求的。没有想到,今天,自己竟然一下子离它那么近,伸手就可将其揽入怀中。

    李世民沉默了,他在内心里消化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侯君集站了起来,朗声说道:“天意属意秦王,秦王当为天子。如今,帝都长安,秦王殿下实力最强,望殿下能够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成就大事啊。”

    张亮也附和道:“秦王殿下,侯君集将军所言极是啊。殿下当抓住机会,当机立断,早登大位,抓捕逆太子建成,逆齐王元吉,为李道玄、罗士信两位将军报仇啊。”

    李世民看向了李玄、高士廉、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公谨等人,众人皆站起身,行礼道:“望秦王殿下当机立断,成就大事。”

    秦王李世民面带为难。自己的实力骤然间超过了自己的父皇,一切都显得那么虚幻,那么不真实,可是它却真的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击败左右千牛卫、左右金吾卫大军,逼自己的父皇退位,自己登基成为皇帝,抓捕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成就千古帝业。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那么理所当然。可是要面对和除掉的是自己的父皇和自己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啊,除掉他们,是要背千古骂名的啊。

    何去何从,一切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可是这一步迈出,真的太难了,杀兄屠弟,逼弑君父,这两条罪状会让自己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会让自己遗臭万年的啊。

第一百零二章 是传信 不是宣旨() 
秦王李世民陷入了思索。良久后,秦王李世民看向了众位心腹道:“查清楚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为何会响应我?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警戒,静观其变。”

    众人都有心劝秦王李世民早图大事,可是秦王李世民的这道命令,却也有几分道理。陇右李氏皇族控制的左右威卫大军,关陇贵族控制的左右武卫大军,虽然响应秦王的天策上将令,可是动机一直没有摸清楚。如今秦王能够直接掌控的只有四卫大军,而陛下直接掌控的也有四卫大军,如此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手中的四卫大军就太重要了,他们不管倒向谁,另一方就注定是败局已定。他们就是这场博弈,最大的变数,他们的动机,确实要调查明白。

    众人向秦王李世民应诺后,转身离开。

    而李玄则留了下来,他对秦王李世民说道:“殿下,您还过不了那道坎吗?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已经用行动支持殿下了,他们都是朝廷的重臣,大的政治势力,他们肯定都知道,响应殿下的天策上将令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的,可是他们都毅然选择了支持殿下。只要殿下命令大军进攻陛下控制的大军,他们都会予以支持、响应的,殿下登上帝位,抓捕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殿下为什么会选择退缩呢?难道殿下真的要把这大唐江山,拱手让给太子和齐王吗?他们会治理好大唐吗?”

    秦王李世民虎目含泪的说道:“他们是我的父亲和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啊。杀了他们,我做不到啊。”

    李玄一声叹息,异常无奈的离开了秦王府。他心中暗道:“秦王还是顾及父子亲情啊,多好的一个机会啊,就这么被放弃了,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啊。或许有一天,秦王对皇位的渴望远远的大于对父子亲情的顾忌的时候,或许他才会历经苦难,再也无所顾忌,成为真龙啊。

    帝都长安的官员们,突然间发现,驻守帝都长安的军士们竟然都全身缟素,一身白装,他们感到很诧异,都纷纷聚集到了乾元殿。希望大唐皇帝陛下能够给他们解释。

    大唐皇帝李渊身穿明黄色龙袍,头带九龙通天冠,面带忧愁的走向了龙椅,缓缓的坐下。

    众臣三呼万岁,行礼后,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

    李渊问道:“河北,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战死,秦王下了天策上将令,命令驻守长安的所有大军,全身缟素,身穿白装,悼念为国捐躯的李道玄、罗士信两位将军,如今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都已经听从了秦王的天策上将令,完成了换装,全军缟素,众位都议议该怎么办吧?”

    支持太子的大臣们顿时群情汹汹。

    山东豪族王氏家主上奏道:“秦王李世民这是要谋反啊,他怎么能够擅自命令大军呢?臣奏请陛下严惩秦王李世民。”

    皇帝李渊感到很诧异,想看白痴一样看着山东豪族的王氏家主。心中暗道:“如今秦王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实力最强,他不来进攻皇宫,已经算是万幸了。你竟让朕去主动招惹他,这不是找死吗?这,这就是你的政治敏感吗?”

    御史中丞、范阳卢氏子弟卢海附和道:“王氏家主所言极是啊。今日,秦王李世民竟然命令秦琼、尉迟敬德包围了齐王元吉、太子太傅王珪、太子冼马魏征、太子东宫六卫率统领冯立的府邸,擅自命令大军包围朝廷大臣府邸,他这不是谋反,是干什么?臣奏请陛下严惩秦王李世民。”

    皇帝李渊顿时气的七窍生烟,气急败坏道:“好,好,好,严惩秦王?好,你,卢海去,立即去,让左骁卫大将军秦琼、右骁卫大将军尉迟敬德撤了对齐王元吉等朝廷大臣府邸的包围。”

    卢海顿时兴高采烈的回答道:“臣遵旨。”

    皇帝李渊连忙打断道:“不用遵旨。你不是去宣旨,而是去传信,你去吧。”

    卢海欣喜异常的离开了乾元殿。

    太子太保郑继伯、右仆射封德彝、中书令郑仁基、御史大夫萧禹看着喜不自胜,趾高气昂的离开乾元殿的卢海,心中暗道:“蠢货,皇帝这是让你去送死啊。”

    齐王元吉的府邸外,卢海向秦琼、尉迟敬德异常嚣张的命令道:“左右骁卫大军立即撤了对齐王元吉等朝廷大臣的府邸。”

    这个命令大大的出乎了秦琼、尉迟敬德的预料。

    这时候,秦王势大,皇帝势弱,皇帝应该主动服软,小心翼翼才对,怎么能够让这么嚣张的一个人来主动找事啊?这不符合皇帝陛下的处事风格啊。

    秦琼向着双眼望天的卢海,小心翼翼的问道:“这是皇帝陛下的旨意?”

    卢海看也不看秦琼一眼道:“这不是宣旨,而是传信。先给你们一个警告,以后必然是圣旨严惩。”

    秦琼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说着,拔出宝剑,一剑将卢海看成了两段。

    尉迟敬德惊讶的问道:“叔宝,你这是干什么?斩杀天子使臣,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秦琼说道:“杀头?陛下如今敢杀我吗?他若杀我,秦王必然被激怒,秦王的实力远在陛下之上啊。如今陛下躲避和秦王的碰撞,还害怕来不及,怎么会杀我,激怒秦王啊。更可况,卢海算什么使臣,他不过一传信人罢了。他亲口说的,他不是宣旨,而是传信。陛下让他过来,就是让他送死的。圣旨,我或许会忌惮一下陛下,毕竟他是秦王殿下的父亲。可是卢海仅仅只是个传信人,我又有有何忌惮,杀了他又有何妨?”

第一百零三章 之乎者也 助得甚事() 
卢海被左骁卫大将军秦琼斩杀的消息,传到了乾元殿。

    朝廷大臣们都惊讶莫名,齐声声讨道:“秦琼这是谋反,诛杀天子使臣,罪不容诛。臣等请求陛下严惩秦琼,将之抄家灭族。”

    卢海之死,秦琼的反应都在大唐皇帝李渊的预料之中。秦琼和罗士信不但是同乡,而且还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他们的关系,皇帝李渊还是很清楚的。但是百官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他心中暗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将秦琼抄家灭族,你们都不想活了吗?灭了秦琼,秦王世民必然被彻底激怒,他手中可是拥有整整八卫大军啊,如果他命令大军进攻皇宫,谁能挡之?”

    大唐皇帝李渊看着满朝群情汹汹,一致要求严惩秦琼,严惩秦王李世民的大唐朝臣,深深的叹了口气,满含无奈。

    大唐右仆射封德彝内心里也十分的不平静。自己苦心谋划多年的计划,没想到,因为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相继战死,竟然起了这么大的变故,秦王李世民下了天策上将令,竟然得到了帝都长安整整八卫大军的支持和响应,成了如此气候。秦王李世民胜局已定,进攻皇宫,逼皇帝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称帝,然后擒杀大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可怜自己多年谋划,一朝付之东流啊。不过,如今应该还有一线转机,秦王李世民并没有命令大军进攻皇宫,他是在犹豫吗?他还在顾及父子、兄弟亲情吗?他是位重感情的人啊。他的犹豫,他的不忍,或许这将成为我可以挽回的机会,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进行下去的机会。

    封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