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50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50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黑闼身后,又有两员大将打马飞出。

    李道玄一招刺其中一将与马下,另一将为之惊恐,急忙拨转马头,欲逃回营帐。李道玄从身后,一枪刺中他的后心,将其也刺于马下。

    转瞬间,李道玄连杀三将,夏军大将为之胆寒,无人胆敢应战。

    刘黑闼面色难看,他没想到李道玄武艺竟然如此精湛,他轻拍战马,准备亲自迎战李道玄。

    一位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少年将领拦住了刘黑闼说道:“义父,让我来,让我去战那李道玄。”

    刘黑闼打量着少年将领,思索后,说道:“好,定方,你去吧,多加小心。”

    “是。”少年将领拍马向着李道玄而去。

    李道玄看到从夏朝大军中,竟然走出了一位少年将领,他感到很诧异。待少年走到近前,他仔细观看,不禁暗道了一声:“好英武的少年啊!”

    少年,十四、五岁左右年纪,虽然年少,凛凛身躯却显得威武异常。少年肃杀厚重,黝黑脸庞,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他头戴黑盔,身穿黑甲,手持黑色镔铁枪,胯下一匹黑色追风马,气宇非凡。仿佛犹如一头黑虎,从夏朝大军中,骤然冒出。

    李道玄动了惜才之心,问道:“对面来者何将?报上名来。”

    少年朗声回答道:“我乃大夏朝汉东王刘黑闼元帅的义子,夏朝护卫将军——苏烈,苏定方。今日与你一战。”

    说罢,拍马与李道玄站在了一起。

    两人相斗一百个会合,不分胜负。刘黑闼害怕苏定方有失,便挥动了令旗,命令四十万大军向李道玄所率领的五百大唐士卒碾压了过去。

    李道玄脱离了和苏定方的争斗,率领着五百大唐士卒,大喝一声:“为了大唐,进攻!”

    五百大唐士卒顿时和刘黑闼的大军拼杀在了一起。

    两个时辰后,李道玄所率领的五百大唐士卒死伤殆尽,唯有李道玄一人尚在万军之中,奋力拼杀。

    李道玄已经成为了一个血人,胯下的白龙马,也成为了血马。李道玄全身上下都沾满了血迹,征袍已经残破不堪,身上也伤痕累累,可是李道玄犹如一位嗜血的上古魔神一般,吞噬着身边的一切能活动的生命。

    汉东王刘黑闼站在一个土坡之上,看着一个人独自拼杀的李道玄,眼含敬佩的感慨道:“李道玄真乃绝世虎将啊。我当擒而用之。”

    苏定方对刘黑闼说道:“义父,李道玄是李氏皇族子弟啊,他不会为我大夏国所用的啊。”

    刘黑闼漠然叹息:“如此绝世虎将,竟然死于宵小之辈的阴谋之中。我都替之惋惜啊。”

    一炷香后,李道玄的战马一头栽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爬的起来。李道玄颤颤巍巍的扶着自己的虎头錾金枪,缓缓的弯下身,摸了摸自己心爱战马的鼻息,战马已经力尽而亡了。李道玄不胜悲愤,一把扯下自己残破不堪的战袍,盖在了战马的身上。扭转了身,面朝着大唐帝都长安的方向,双目含泪,缓缓的拔出了自己佩剑,对着长安,声嘶力竭的喊道:“陛下,秦王,臣力尽矣,臣力尽矣啊。”喊罢,挥剑自杀。

    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大唐自皇帝李渊太原起兵以来,战死的第二位拥有大唐王爵的李氏皇族子弟。第一位是,李玄的父亲,大唐永安王——李孝基。战死时,李道玄年仅十九岁。他十五岁从军,十六岁时,跟随秦王李世民征讨逆贼宋金刚,第一个登上了介休城头。十七岁时,跟随秦王李世民征讨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因功被封为河南王、东都留守,一直为大唐镇守东都洛阳城,功勋卓著。

    五日后,见到太子建成再也没有派遣其他唐军大将,支援洺水城,刘黑闼下令猛攻洺水城。洺水城破,罗士信力竭被俘。

    夏军帅帐,汉东王刘黑闼对罗士信进行招揽道:“罗将军乃是天下闻名的悍将,仅率五百士卒,就可以坚守洺水孤城将近二十天,我深为佩服,将军被俘,非将军之错,实乃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设计害之。我仰慕将军久矣,不知将军可否为我所用?”

    罗士信异常轻蔑的看着刘黑闼说道:“多说无益。我堂堂大唐大将,怎可降贼?”

    刘黑闼眼看罗士信招揽无望,便下令将罗士信斩首示众。

    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被杀时,年仅二十岁。罗士信,齐州历城(济南)人,和秦琼是老乡,和秦琼一样都是勇武过人,悍勇异常,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十四岁从军,十五岁以悍勇闻名天下,前隋炀帝曾将罗士信作战时的景象,命人绘制成图,日夜观看,以为激赏。十八岁时,随秦王李世民征讨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在洛阳城下,罗士信一枪刺死了郑王王世充的太子王玄应,攻陷洛阳城。因功被封为郯国公、绛州总管,协助李道玄镇守东都洛阳,功勋显著。

第九十八章 天策上将令() 
长安,秦王府。秦王李世民的书房内,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妃长孙氏相对而坐。

    突然,一名侍卫匆匆的走到了秦王李世民的近前,行礼后,向秦王李世民禀报道:“秦王,驻守洛阳的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被太子征调,太子建成让罗士信率领五百士卒死守洺水城,李道玄率领五百士卒前去支援,就在数天前,河南王、东都留守李道玄战死,郯国公、绛州总管罗士信力竭被俘后,拒不投降,被逆贼刘黑闼斩首示众。”

    听到侍卫的禀报,李道玄、罗士信竟然相继战死,秦王妃长孙氏顿时大惊失色,她满怀不安的望向了自己的丈夫——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面色阴沉,不发一言。

    长孙氏对秦王李世民是十分了解的。不发一言的秦王才是最可怕的,他只是把自己的怒火压制在自己的心里面,一旦爆发,那会比火山爆发还要猛烈的。

    长孙氏劝慰秦王李世民道:“道玄、士信遭此厄难,我们心里都很难受。可是二郎,你一定要冷静啊。这件事,父皇肯定会妥善处理的,父皇一定不会让二郎受委屈的。”

    秦王李世民没有回应,而是缓缓的站了起来,大步向书房外走去。

    秦王妃长孙氏也连忙站了起来,对秦王李世民喊道:“二郎,千万不能冲动啊。”

    李世民冷冷的说道:“他们杀了我的兄弟。”

    长孙氏说道:“太子、齐王也是您的兄弟啊。您一定要冷静啊。大唐需要一位冷静的秦王啊。”

    李世民悲愤的说道:“兄弟?他们何时拿我当过他们的兄弟?杀我兄弟,如断我手足,此仇不共戴天。”

    说着,李世民走出了书房,对秦王府护卫下令道:“传我的天策上将令,命令帝都长安城所有驻守的大军,全军缟素,身穿白装,悼念为我大唐战死的李道玄、罗士信两位将军。”

    然后,李世民抬起了头,恶狠狠的看向了齐王元吉的府邸,下令道:“命令左、右骁卫大将军秦琼、尉迟敬德把齐王元吉、太子太傅王珪、太子冼马魏征、太子东宫六卫率统领冯立的府邸给我围了。他们如果胆敢再陷害我大唐的忠臣良将,秦琼、尉迟敬德可以不经请示,直接诛杀这些佞臣的满门。”

    不久,秦王李世民的天策上将令,传到了左、右领军卫大将军程咬金、张公谨的手里。程咬金、张公谨立即命令左、右领军卫全军换装,全身缟素,没有丝毫的迟疑。

    左、右骁卫大营,左、右骁卫大将军秦琼、尉迟敬德相对而坐。秦王府的侍卫传达了秦王李世民的天策上将令后,秦琼面色阴沉的十分难看,双目通红,他从牙缝里,蹦出了一句话,那句话十分简单,可是似乎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恨意。

    “是谁出主意,让罗士信率领五百士卒,死守洺水城的?”

    秦王府的这名护卫,也是跟随着秦王李世民经历过打仗的,也是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可是此时,他看着秦琼却感到莫名的害怕,一股暴烈的杀意从秦琼的身上散发了出来,秦琼好像上古的魔神一般,似乎要杀尽自己所能接触到的一切。

    侍卫战战兢兢的回答道:“齐王,是齐王殿下的主意。”

    “齐王,好,齐王。”说着,秦琼从兵器架上拿过了自己的兵器熟铜锏,然后大步向营门外走去。

    尉迟敬德感到秦琼的情绪不对,快步拦住了秦琼说道:“叔宝(秦琼的字),你拿兵器干什么?”

    秦琼眼睛里冒着怒火,对尉迟敬德吼道:“闪开。齐王,他敢杀我兄弟,我要灭他满门。”

    听到秦琼竟然要去灭了齐王元吉的满门,尉迟敬德更不敢放秦琼走出去了。

    尉迟敬德对秦琼说道:“兄弟,听从秦王将令好吗?秦王殿下,不会让道玄、士信两位兄弟白死的。秦王已经下令咱们包围齐王的府邸了。回来咱们请示过秦王,只要秦王同意,齐王府的那些人,还会有一个能够走出来吗?”

    秦琼对着天空,大吼道:“士信,你英灵未远,待为兄请示过秦王,必为你报仇雪恨,手刃仇人。”

    尉迟敬德也对着天空,吼道:“士信兄弟,我尉迟敬德必然协助秦琼兄弟,为你手刃齐王。”

    秦琼看着尉迟敬德,露出了一丝感激。秦琼对尉迟敬德说道:“士信与我,是好友,也是同乡,都是齐州历城人。我年长,士信尊我为兄。我们两家世代相交,我父母待士信犹如亲子,士信父母待我也犹如亲子。隋朝末年,士信跟着我离开家乡,四处闯荡。直到两年前,跟随秦王殿下,征讨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我两人方凭着武艺、勇武封官加爵,得享富贵。如今士信被小人害死,如若我不能为他报仇,我有何面目再见士信父母?再见我的父母?再见家乡故人啊?”

    尉迟敬德对秦琼说道:“士信的仇,我们肯定是要报的。如今还是要按照秦王的将令,全军缟素,身穿白装,悼念道玄、士信两位兄弟,包围齐王元吉、太子太傅王珪、太子冼马魏征、太子东宫六卫率统领冯立的府邸。”

    秦琼说道:“对,确实该如此。害死士信,元吉、王珪、魏征、冯立你们应该都有份,那好,我就好好‘优待一下’你们的家人,让你们先付出一些儿代价。”

    尉迟敬德连忙劝阻道:“叔宝,你可不能做傻事啊。咱们应该听从秦王殿下的安排啊。”

    秦琼说道:“秦王的将令,我肯定不会违抗的。秦王不是让我们包围了齐王元吉等人的府邸吗?那好啊,我让他们一滴水,一粒粮食都进入不了他们的府里。我要活活困死,饿死、渴死他们。”

    尉迟敬德很无奈。秦琼的讲义气,是闻名整个天下的。“小孟尝”之名,也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为了替罗士信报仇,秦琼是真的敢灭了齐王元吉满门,然后逃亡天涯的。

第九十九章 帝都缟素() 
秦王李世民的天策上将令,传到了左、右威卫大营。左、右威卫的实际控制权,在陇右李氏皇族的手中,军中多是陇右李氏皇族子弟。右威卫大将军不敢决断,带着秦王李世民的侍卫,向宗正寺疾驰而去。

    宗正寺,大唐的九寺之一,主要负责管理陇右李氏皇族事务。

    宗正寺位于皇宫附近,占地极广,规模宏大,气势雄浑,金碧辉煌。

    大唐的九寺,分别是宗正寺、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司农寺、太府寺。九寺的最高官员皆称为卿。九寺共有九卿,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并称为“三公九卿”。

    宗正寺,宗正卿李雄的书房。

    右威卫大将军向宗正卿李雄禀报道:“族叔,河北秦王的心腹爱将李道玄、罗士信相继为国尽忠,秦王下了天策上将令,让我陇右李氏皇族控制的左、右威卫大军全军缟素,身穿白装。命令大军,应该有陛下诏令和秦王的天策上将令,可是,如今显然陛下并不知情,族叔,您看我们该如何做啊?”

    宗正卿李雄面带悲哀,老泪纵横的说道:“道玄死了,道玄被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害死了啊。陛下答应过我,不让孝恭、道宗、道玄他们参与太子、秦王的争斗的,如今却因为他两个儿子的争斗,害死了我的道玄啊。我陇右李氏皇族培养优秀子弟不易,如今仅有孝恭、道宗、道玄三人可成大器,可是他们毁了我的道玄啊,道玄仅仅十九岁,就以身殉国。道玄不能白死,我要他大唐天子给我陇右李氏皇族一个说法,他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说罢,李雄命令道:“命令左、右威卫大军听从秦王李世民的天策上将令,全军缟素,身穿白装,悼念为大唐战死的李道玄、罗士信两位将军。”

    不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