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87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87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玄武门之变,逼陛下退位,颐养天年,诛杀魏王李泰等朝廷小人。”

    众将纷纷开口说道:“谨遵太子殿下、潞国公号令。”

    侯君集拍了拍手,立即就有人端来了一只木盘,木盘上放着一些酒碗,一把短刀。

    侯君集拿起短刀在手臂上一划,把鲜血滴进了酒碗之中,高声说道:“来歃(s)血为誓,共成大事。”

    “歃血为誓,共成大事。”所有人都用短刀在手臂上划了一下,把鲜血滴进了酒碗之中。

    侯君集从地上取过一把土,放进了每一个酒碗之中,然后端起其中一只酒碗高声说道:“诸位共同举碗,向天下盟誓,同生共死,辅佐太子,成就大事。”

    所有人都端起了酒碗,一饮而尽,之后,将酒碗都摔在了地上,摔成了粉碎。(。)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兵戎相见() 
就在太子东宫,众人歃血盟誓后不久。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召见了永安王李玄、大唐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大唐尚书右仆射李靖。

    书房内,大唐皇帝身穿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

    李玄、房玄龄、李靖则坐于李世民下首的两侧。

    李世民拿出了一份密折,密折在李玄、房玄龄、李靖手中传阅。

    看过密折上的内容之后,李玄、房玄龄、李靖都是大惊失色,面色阴沉。

    短暂的沉默后,李世民缓缓的开口说道:“太子承乾、侯君集要反了,你们都说说该怎么办吧?”

    房玄龄面色惨白,他稳了稳心神,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老臣觉得,太子殿下仁孝,是断然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

    李世民冷冷的说道:“玄龄,你错了。太子承乾、侯君集还有他们各自的亲信,已经在太子东宫内,歃血盟誓,要共成大事了。朕可以保证太子承乾、侯君集他们确实是反了。”

    房玄龄脸色顿时变得异常难看,站都站不稳。

    听到李世民所说,李靖开口说道:“陛下,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还请陛下下令速派大军包围太子东宫,诛杀叛逆者吧。”

    李玄也说道:“如今情况到了这一步,是断然没有回旋余地的。请陛下速派大军包围太子东宫,擒拿太子承乾、侯君集等叛逆者。”

    房玄龄也深深的叹了口气,满怀无奈的说道:“请陛下下令速派大军包围太子东宫吧。”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太子东宫的内侍走进了太极宫,略显惊慌的向大唐皇帝禀报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突然染上了重病,请陛下前去看一下。”

    大唐皇帝李世民短暂的沉思后,说道:“你先回去,朕一会儿就去看他。”

    内侍躬身应诺后离开。

    不久,李世民站起身,对太监总管王富贵说道:“摆驾东宫。朕要去劝服太子,让他悬崖勒马!”

    李玄、房玄龄、李靖都是一惊,房玄龄颤颤巍巍的走了几步,吃力的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不可以呀!陛下您明知太子承乾、侯君集他们在东宫埋伏下重兵,您此时前往太子东宫,那岂不是正中太子承乾、侯君集的圈套吗?臣以为陛下还是按照大将军所说的速派大军包围太子东宫,诛杀叛逆吧!”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他发现房玄龄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须发已经全都白了,脸色憔悴、眼睛里也满是泪水。太子承乾、侯君集走到谋反这一步,这是自己和房玄龄等支持太子的朝廷官员们都没有料到的事情,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李世民怜悯的看着房玄龄,十分悲痛惋惜的说道:“太子承乾,那是朕第一个儿子,侯君集也和朕有三十年的君臣之义,朕要去劝服他们。玄龄放心,太子承乾和侯君集伤害不了朕。”

    房玄龄苦苦哀求。

    李玄却眼睛一亮。李世民能够提前得知太子承乾、侯君集谋反的消息。并说出太子承乾、侯君集伤害不了他的话,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承乾、侯君集那边有李世民的人,那个人应该手握兵权,能够控制、约束军队,保障李世民的安全。

    想到这里,李玄对李世民说道:“臣请求和陛下一同前往太子东宫。”

    房玄龄、李靖都是十分诧异的看着李玄,随即他们也想明白了。于是他们也纷纷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躬身行礼异口同声的说道:“如果陛下不嫌臣这把骨头老了,信得过臣,就让臣陪同陛下一起前往太子东宫吧。”

    李世民对李靖说道:“大将军麻烦你以大唐尚书右仆射的身份。坐镇驻守帝都长安的十二卫大军大营,控制住军队,控制帝都长安城的局势。帝都长安的稳定,就拜托大将军了。”

    李靖对李世民躬身行礼道:“请陛下放心。有臣在,我驻守帝都长安城的其他十卫大军都会忠于陛下的。”

    李世民对李靖赞赏的说道:“有大将军在,朕也可以彻底放心了。”

    说罢,李世民对李玄、房玄龄说道:“永安王、玄龄咱们走吧,太子东宫。”

    太子东宫。大殿内,昏黄的烛光将侯君集等人的身影倒映在墙上。

    侯君集端坐在椅子之上。双目微闭,表情平静,但是他的内心里却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玄武门之变时,他和大唐皇帝李世民一起发动政变的情景一遍一遍的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在他的内心中,他也没有想到,在玄武门之变时,他和大唐皇帝李世民这对同生共死的兄弟,竟然会在十七年后,走到了这一步,走到了彼此敌对,兵戎相见的这一步。

    太子承乾则没有那么镇静,他一直坐立不安的向四周张望着。

    一阵风吹来,透过窗户,将大殿内的帷帐吹得飘动起来。太子承乾吓了一跳,急忙大呼小叫对自己身边的近侍嚷道:“你们怎么办事的?怎么没把窗户关上?快,快去,把窗户关上。”

    内侍刚将窗户关上不久,太子承乾就略显不安的向侯君集说道:“潞国公,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父皇他会来吗?”

    侯君集看了看惊慌不已的太子承乾,安慰道:“太子放心,大军已经在东宫外埋伏,只要皇帝到来,我们就可以控制皇帝,进而控制整个皇宫,控制整个大唐帝都长安城,控制整个天下。太子殿下,您就等着皇帝禅位给您吧。”

    太子承乾面色稍缓,不再那么害怕了。

    不久,一位东宫的内侍,急急忙忙的走进大殿内,向太子承乾禀报道:“太子殿下,陛下来了,已经刚过东宫大门了。”

    太子承乾一时竟然不知所措了起来,侯君集则问道:“李世民他带了多少人?”

    内侍回答道:“陛下身边只有永安王李玄、房玄龄房相,还有十几名护卫。”

    侯君集露出了一丝残忍的微笑。(。)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最大的痛() 
侯君集对太子承乾说道:“太子殿下且在这大殿之中,应付皇帝,臣立即到偏殿,命令大军做好准备,一举控制皇帝,扶太子殿下上位。要看书。壹”

    太子承乾恋恋不舍的拉着侯君集的衣袖。

    侯君集对太子承乾说道:“太子殿下,如今咱们和皇帝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殿下您是位男子汉,这个时候您一定要硬起来,不能在皇帝面前认怂(g)。东宫,都已经被太子殿下彻底控制了,殿下,您的心肠一定要狠下来啊。”

    太子承乾应了一声,声音中依然没有什么底气。

    侯君集等人都离开了大殿,只留下太子承乾一个人,宫灯将承乾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向大殿中的地板,所有人都看得出那个孱弱的身影在瑟瑟抖。

    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太子承乾的身影,也颤抖的愈厉害。

    东宫的门吱的一声打开了。

    李世民走的很慢,步履沉重,脸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憔悴过的走近了太子承乾。┢╪╪┠要╡看┠书╞。〔1《

    走到大殿中央,李世民看向了不停颤抖的太子承乾。李世民的眼中充满了悲凉,他的心最柔软的地方,好像被人狠狠揪了一下似的,异常的疼痛。

    一种恐惧仿佛从脊髓里升起一般,让太子承乾喘不过气来,他不由自主的下意识的对李世民躬身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冷冷的开口问道:“太子,你不是病了吗?”

    太子承乾一愣,随即就想起了侯君集离开时,对他说的那番话。太子承乾躬着的背,渐渐的挺了起来,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口,放大了声音,用一种自己都感到陌生的语气说道:“是,我病了。病在这里,已经病了好多年了。”

    李世民对太子承乾说道:“听得出来,你的心里藏着深深的怨恨。”

    太子承乾狠狠的说道:“怨恨,儿臣敢吗?你是君。我是臣;你是父,我是子。无论你怎么待我,不是都是天经地义的吗?”

    李世民诧异的看着太子承乾,他没有想到一向恭顺的太子承乾,竟然如此硬气的和他说话。要┟看书┝。壹李世民难以置信的说道:“你今天说话倒是中气十足呀!不过朕要告诉你。我大唐已经立国二十七年了,今天的盛世是千千万万的大唐百姓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谁都撼动不了的!朕劝你,还是不要铤而走险的好,我大唐虽大,却绝对没有逆臣的立身之地的。”

    太子承乾一言不。

    房玄龄着急的对着太子承乾躬身一礼,满含焦虑的说道:“殿下,前面就是万丈深渊了。殿下您千万不要再往前再走了啊。”

    言罢,房玄龄已经泪流满面。

    太子承乾看了一眼苦苦哀求自己,一直关心自己的房玄龄。出了一阵渗人的大笑声,然后面带哭腔的说道:“房相,您让我退?我还有路可退吗?”

    说着,太子承乾指着摆在大殿正中自己平时坐的那把椅子,对李世民歇斯底里的说道:“父皇,这把象征着大唐太子身份的椅子,您也坐过,不过您却没有做过一天真正的太子。当年您坐上这把椅子的时候,您虽然名义上是太子,但是太上皇已经被您囚禁了。你是以太子之名,行帝王之实。可以说,直到今日,您都不知道这个大唐太子做起来有多难?有多苦?有多痛?”

    李世民看了一眼那把象征着大唐储君之位的有些陈旧的椅子。

    太子承乾继续宣泄道:“我做了十七年的大唐储君。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吗?做一个大唐储君,既要显出男子汉的坚毅,又要像最卑贱的奴婢一样忍声吞气,克制自己的一切**。承受冰与火两重的煎熬,即便如此,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好下场。十七年了。十七年你们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吗?每天我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战战兢兢的,即使是睡梦中都会被吓醒。渐渐的这些恐惧,成为了怨恨,让我对一个人充满了深深的怨恨。如果没有他,我或许会不用如此的恐惧,如此的害怕。”

    李世民问道:“你在怨恨谁?”

    太子承乾抬起手,指着李世民道:“你!”

    李世民顿时一愣,满含吃惊的问道:“朕?”

    太子承乾几乎是大喊的说道:“不错,就是你!当年你刚册封我为太子的时候,你夸赞我聪明大度,有储君之风,可是为什么我会一天天的堕落,变成了现在这副不成器的样子?你可以找一千种理由解释,可是我心里明白,最根本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我。那个巨大的阴影,就是你。”

    李世民感到好笑道:“朕,朕会你的阴影?朕对于你的期望越了其他任何一位皇子,给你最好的资源,为你准备最好的师傅,更为你创造各种各样最好的机会,让你得到历练?朕会成为你的阴影,天大的笑话。”

    太子承乾使劲的摇摇头,满脸严肃的说道:“这不是笑话,这是事实。

    父皇您生于乱世,以一把长槊纵横宇内,打下了大唐的江山,开创了大唐的盛世。您身上的光辉足以让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感到羞愧,堪称是一座顶天的高峰。可是所有人,包括您自己都拿这座山峰作为尺度,来衡量我。你们考虑过,我能承受的住吗?”

    李世民李玄房玄龄都是一愣。

    太子承乾继续说道:“更可恨的是我的那些弟弟们。先是蜀王李恪四处招兵买马,积极扩充实力,威胁我的储君之位;紧接着就是更可恶的魏王李泰在朝中遍布党羽,明抢暗箭,挖空心思,把儿臣往反路上逼,天天做梦都想把我的储君之位夺了去,据为己有。上面是对我逐渐失去信任的父皇,下面是各怀鬼胎的兄弟,我夹在中间,你们说,你们让我怎么办?而这一切,所有的根源,都是因为你。”

    说着,太子承乾把手再一次指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