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82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82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贞观十四年,大唐皇帝李世民在朝堂上正式提出大唐要控制、经营西域的想法。

    房玄龄、魏征等众文官则纷纷站出来反对道:

    “陛下您这是穷兵黩武,滥用武力啊。”

    “陛下想控制西域,就势必发动战争,而战争则会造成大唐百姓无谓的死伤。臣等为大唐江山社稷计,为大唐苍生计,以为不可取。”

    “西域蛮荒之地,距离我大唐遥远,彼此又语言不通,西域诸国更是朝三暮四,不懂礼仪,陛下何必为一荒芜贫瘠之地,而浪费我大唐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呢?”

    李世民则严厉的质问房玄龄、魏征他们道:“汉可治西域,为何我大唐不可以呢?”一心要想要控制西域。

    就在此时,永安王李玄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臣完全支持陛下控制、经营西域的想法。”

    李玄的话,让整个大唐朝堂都是一惊。

    李玄缓缓的开口继续说道:“臣完全支持陛下控制、经营西域的想法。虽然西域离我大唐有很远的距离,和我大唐的文化风俗,有很大的不同。可是西域却是我大唐可以和西方的波斯、大食、大秦(即罗马)沟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和缓冲,谁能得到、控制西域,谁就能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取得贸易上的主动。更何况西域盛产良马,而我大唐要建立一支威震天下的骑兵,震慑八方,则西域必须被我大唐控制。”

    群臣们默然无声。都认为李玄所说十分有道理。

    大唐要进入西域,就要通过高昌。高昌和周边其他西域各国不同,它是汉人政权,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是中原汉人移民后裔。

    高昌全国人口共有3万7千7百人。军队则仅有7000人。

    高昌此时的国王是鞠文泰。鞠文泰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变,用贞观十四年大唐人的话来说,鞠文泰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过在李玄认为,这也不能怪他,国家既小又弱。只能不断变换,依靠大国,以图生存。

    高祖李渊时期,鞠文泰投靠突厥颉利可汗,和大唐作对。因为他觉得唐朝尚且臣服突厥(李渊为起兵反隋,向突厥臣服求和),肯定是突厥厉害,唐朝势弱。依附强国,是高昌一直以来的国策。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即位。国力虚弱的大唐居然经过短短四年时间,一举灭亡了强大的突厥汗国,生擒了突厥颉利可汗,整个突厥从百姓到领土统统并入大唐。看到大唐竟然突然变得这么强大,高昌国王鞠文泰就立即投靠了大唐。

    就在大唐灭亡突厥那一年,即贞观四年,高昌国王鞠文泰就带着高昌王后、高昌太子千里迢迢奔赴长安朝见皇帝李世民。这引起了皇帝李世民的高度重视。因为鞠文泰是西域诸国之中,第一个前来大唐帝都长安城朝拜于他的,这让李世民十分高兴,李世民以皇室亲王礼仪隆重接待了鞠文泰一行。大唐皇帝李世民还册封高昌王后为“大唐公主”并赐皇家姓氏“李”。双方关系迅速升温。高昌也成为大唐在西域的代言人和一个非常重要盟友,它像一颗钉子一样,被大唐皇帝李世民楔(xie)进了西域,成为大唐在西域的桥头堡和影响、控制西域的一个重要的据点。

    但是后来。西突厥杀到了西域,鞠文泰竟然第一时间就主动投靠西突厥,背叛了大唐,并命令军队进攻大唐属国、大唐商队。在鞠文泰认为,反正大唐远在万里,西突厥则近在眼前。即使大唐皇帝李世民发怒,也鞭长莫及,对他和他的高昌也没有办法。在鞠文泰认为,投靠西突厥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鞠文泰他忽略了西域对于大唐的重要和大唐皇帝李世民控制、经营西域的决心。

    皇帝李世民首先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派人劝解鞠文泰,毕竟高昌也为大唐做事多年,结果鞠文泰怒目横眉的对着大唐特使,公然辱骂李世民。李世民知道后暴跳如雷,当即发布了《讨鞠文泰诏》,命令侯君集领十五万骑兵平定高昌。高昌只有七千军队,但是大唐却动用了十五万骑兵。十五万骑兵,除了平定高昌,还有武力震慑西突厥,防止西突厥武力干涉的意图。如果,西突厥胆敢干涉大唐讨伐高昌,侯君集就可以先灭高昌,再灭西突厥。而这十五万骑兵,只有大唐士卒数万,其余十余万尽皆为依附于大唐的突厥、契丹等各部落联军。

    消息传到高昌,高昌太子联合朝臣跪在鞠文泰脚下,声泪俱下泣血恳求鞠文泰,向大唐赔罪来换取国家的保全。鞠文泰拒绝了。拒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地利,高昌位于吐鲁番盆地,从大唐到达高昌,需要经过7000里的沙漠,15万大军妄图通过7000里的沙漠,这在鞠文泰想来是不可想象的。二则是西突厥的支持。

    侯君集出兵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携带了大量的粮食、水、装备,每个士兵配备几套军装,以防御天气的突然变化。更是打造了许多可以储水的水车。

    尽管准备充分,可是残酷的环境依然给唐军带来了很多的困难,随时出现的流沙,带走了上千名唐军的生命。后来粮食、水也出现了短缺,侯君集就和士兵一起,杀战马,喝马血,衣食住行都和士兵一样,处处身先士卒,历时7个多月,终于通过了炼狱般的死亡大漠。(。)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百七十二张 刑部侍郎() 
在唐军突然神兵天降,出现在高昌时,西突厥主动撤了,高昌军一触即溃,而高昌王鞠文泰在听到唐军出现高昌,西突厥撤兵时,大骂西突厥背信弃义后,当着太子、群臣的面大口喷血,被吓死了。高昌太子鞠智盛即位,随即投降。大唐将高昌纳入大唐版图,在高昌设立西州,管辖高昌故地。

    不久,携大胜而归的侯君集就回到了大唐帝都长安城,回到了大唐朝堂。

    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了表彰侯君集的功劳,扶持太子承乾和魏王相抗衡,就任命侯君集为大唐吏部尚书,做长孙无忌原来的位置。

    侯君集坐上大唐吏部尚书的位置之后,就对魏王一系的官员,展开了疯狂的打压和报复。先是对魏王李泰一系的一些新提拔的官员进行罢黜,接着又组织太子承乾一系的官员对中书侍郎岑文本、秘书监萧禹、礼部尚书崔干、兵部尚书卢承庆等魏王一系高官进行弹劾,以示警告。

    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则选择暗中支持、偏袒侯君集。如今李世民属意的大唐储君——晋王李治,还没有准备好,李世民于是就选择维持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相争的平衡局面,待时机成熟,就推出晋王李治为大唐储君,向整个大唐朝堂表明自己真实的想法。

    秋天,在农人们一场紧张的收割之后,转眼间一切都褪了颜色,一望无垠的土地苍黄地裸露着。渭河岸边的树丛也在开始逐渐的凋落,枯黄的树叶随着阵阵秋风悄然地飘落,铺洒在潮湿的土地上。【 】天边上迟归的雁群贴着薄云向南飞行,叫声哀婉。高耸的山峰被微黄的阳光映照出清晰的轮廓。天显得越发高了,地也显得越发的辽阔。一阵阵秋风带来一阵阵的寒意,让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和冷漠。

    深夜,长安郊外,工部侍郎、前魏王府长史杜楚客的府邸。

    突然一群蒙面人撞开了杜楚客府邸的大门,冲进了府里。已经睡下的杜楚客在护院的陪同下走了出来,厉声喝问:“你们。你们是什么人?怎么敢擅闯我大唐工部侍郎的府邸?你们眼中可还有我大唐律法吗?”

    蒙面人中走出一位带头之人。

    那人身材魁梧,一身黑衣,嘴角露出一抹冰冷的笑意,略带嘲讽的对杜楚客说道:“哈哈哈哈。可笑,我们是长安附近凤凰山的强盗,你竟然给我讲大唐律,讲大唐官员?什么狗屁工部?什么狗屁侍郎?实话告诉你们,今天。我们兄弟到这里来,就是来杀人,就是来抢钱的。”

    说着,那人就对身后的人说道:“兄弟们,还愣着干什么呢?动手吧!”

    那人话音刚落,他身后的人就开始持着刀,在杜府内,四处砍杀了起来。

    杜楚客急忙在护院的护卫下,跑到了后院,召唤来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杜沟、杜菏。

    杜楚客拉着杜沟、杜荷的手面露悲愤的说道:“沟儿、荷儿。杀我杜府的人,他们不是凤凰山的强盗啊。贞观二年,陛下早就将我大唐帝都长安城附近山脉的强盗都清剿干净了,如今怎么会突然有一支凤凰山的强盗突然冒出来呢?他们是听到命令后,才动手的,从他们的作战配合也可以看出来,他们都是我大唐士卒啊,是朝中有人要灭我杜家满门啊。现在整个长安敢这么干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吏部尚书侯君集。那个胆大妄为的侯君集。记住,你们一定要逃走,找魏王,找大唐皇帝陛下。告诉他们,是侯君集灭我杜楚客一家啊。”

    说完杜楚客就让护院保护自己的两个儿子离开。结果,不但他,就连他的两个儿子,还有杜府上下三百一十二人,全部被蒙面人杀死。无一活口。

    第二日,杜府血案震撼整个大唐帝都长安城,震撼整个大唐朝庭。

    大唐皇帝李世民怒不可遏,大唐堂堂从三品工部侍郎竟然被人灭了满门。李世民严令刑部联合大理寺严查此案。限期务必查清凶手,缉拿归案。

    长安,魏王府邸。

    书房内,魏王李泰和中书侍郎岑文本相对而坐。

    两人都是面色阴沉,面露思虑。

    短暂的沉默后,岑文本对着魏王李泰说:“杜楚客之死,应该是侯君集所为。”

    魏王李泰惊讶的说道:“这不可能吧,他侯君集是我大唐吏部尚书,他们怎么敢派人擅自杀害我大唐工部侍郎?谁给他的胆子。”

    岑文本肯定的回答道:“这就是侯君集所为。一来侯君集自己有这个胆子,他为人向来胆大,领兵也崇尚冒险,再加上他刚刚大胜而归,陛下信任,这个时候,这世上还真就没有他侯君集不敢干的事情?二来就是时间,为什么工部侍郎杜楚客全家被灭门,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侯君集一回来,就出事了。朝廷上,文武百官跟随魏王殿下,无非就是求个富贵。可是侯君集灭了殿下您的前长史杜楚客满门,这件事文武百官都会猜测出是侯君集所为,这就会让很多官员不敢向您靠拢。生命只有一次,为了富贵,谁都不愿意把命搭上啊?侯君集这是在杀鸡,给猴看啊,如果臣推测的不错,以后拜访魏王殿下,主动投靠魏王殿下的官员们会少很多啊,他们也都从内心里惧怕侯君集这个胆大包天的杀神啊。”

    魏王李泰略显惊恐的向岑文本问道:“那岑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啊?本王的地位比不上太子承乾,毕竟太子承乾是嫡长子,而本王只是嫡次子啊。本王所依靠的,就是百官的支持啊。”

    岑文本沉思后,说道:“魏王殿下,现在咱们能做的就是除掉侯君集,即使除不掉侯君集,也要让侯君集吃个大亏,让群臣们看看得罪魏王地下,即使他是大胜而归、深受皇帝信任的大将军、吏部尚书又如何?他也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 刑部侍郎(二)() 
数日后,深夜,一身黑色斗篷装扮的刑部侍郎张亮秘密前往魏王李泰的府邸,拜访了魏王李泰。

    看到张亮,魏王李泰诧异的对张亮说道:“张亮,你是我的人,朝廷上没有人知道咱们之间的关系,今日你有何事竟然没有约定,就来见我?”

    张亮低声的对魏王李泰说道:“魏王殿下,今日我前来,为的是一个人——吏部尚书侯君集。侯君集跋涉七千余里沙漠,为朝廷平定了高昌。这些年,朝廷上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将入相”,侯君集已经是官居正三品的吏部尚书了。如果他再进一步,就只能是做仆射了。现在,他就这么张狂,全力打压我魏王一系,如果他做了仆射,恐怕太子承乾会更加得势,我魏王一系则会有失势的危险啊。”

    魏王李泰说道:“所以我也在想办法。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侯君集这个屠夫做仆射。”

    张亮说道:“现在我这里有一个机会,不知殿下能不能利用?”

    魏王李泰眼睛一亮道:“哦,你有机会,快说说,我们一起商量商量,谋划谋划。”

    张亮回答道:“前不久,我手下的捕快在长安捉拿盗贼,竟然无意中发现了一车珠宝。一番追寻,发现珠宝的主人竟然是侯君集手下的一个百夫长。那个百夫长因为攻打高昌受了伤,刚从高昌回来。据那位百夫长所供述,侯君集打下高昌后,竟然首先把高昌王宫国库的一部分财宝,据为己有,更是强娶了高昌王室之女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