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80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80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妃娘娘面露思考,沉默片刻后,缓缓的开口说道:“我试试吧,我试试向陛下提一提。”

    不久,岑文本、萧禹就起身离开了。

    夜晚,太极宫内,杨妃娘娘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请求,让蜀王李恪参与朝廷的内廷会议,从中学习知识经验,提升能力,为以后到封地就藩做准备。

    大唐皇帝李世民顿时一愣,不过很快他就很爽快的同意了,但是他的内心却直犯嘀咕,他觉得蜀王李恪的背后,似乎有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有企图,这股力量企图要将蜀王李恪推到大唐储位的位置。

    让蜀王李恪,参与内廷会议。这个主意太好了,时机把握太准确了,就连借口,也和自己说的一模一样,这绝对不是杨妃,一个妇人所能想到的,但是偏偏杨妃做到了,这说明什么,杨妃身边有高人指点,蜀王李恪的背后,有势力支持。(。)

    ps:请大家多多支持高禅《都市超级大掌柜》,很不错的一本书哦!

第三百六十七章 求仙问道() 
不过,大唐皇帝李世民并没有怀疑那股力量是南方士族,也没有怀疑那个高人是岑文本。中书侍郎岑文本、秘书监萧禹和蜀王李恪关系闹得太僵了,蜀王李恪对于岑文本、萧禹二人,可谓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对岑文本、萧禹抽筋扒皮。这是整个帝都长安城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李世民怀疑支持蜀王李恪的那股势力,可能是一些前隋旧臣,因为心怀前隋恩德,所以暗中帮助杨妃,帮助蜀王李恪。李世民分析,那股势力人数应该不会太多,势力也比较弱小,是成不了任何气候的。李世民想静观其变,看一看,那些支持蜀王李恪的,想将蜀王李恪推上大唐储君之位的前隋旧臣到底有谁?

    大唐帝都长安城,长孙无忌的府邸。

    书房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相对而坐。

    褚遂良出身关陇贵族,他的父亲褚亮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做秦王时的旧部,和房玄龄、杜如晦、许敬宗一起位列“秦王府十八大学士”之列,是李世民最早的文臣班底。褚遂良性格耿直,有文采,又有过人的见识,所以深受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信任,被授予黄门侍郎的高位,他也被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信任,被长孙无忌当做关陇贵族的下一任主事培养。

    一番寒暄后,褚遂良对长孙无忌笑着说道:“长孙大人最近可清闲吗?”

    长孙无忌微笑着回答道:“我最近可谓是无官一身轻啊,好久都没有如此的放松过了。没有那些朝堂上的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没有那些烦心的案牍打扰,我最近是吃饭也吃得香了,睡觉也睡得沉了,不知不觉,也胖了些许。”

    褚遂良说道:“大人固然是轻松了,可是我大唐社稷,我大唐朝廷。太子殿下可以一刻都离不开大人啊。大人闲赋在家的这些日子,支持魏王李泰的山东豪族、南方士族可是异常的嚣张啊,没有大人这位朝堂之上的擎天之柱,主持大局。太子殿下的处境,我关陇贵族的处境都可谓是险象环生,岌岌可危啊。今日,我前来就是来请长孙大人重新回到朝堂上,重新主持大局。对抗魏王李泰、山东豪族、南方士族啊。”

    长孙无忌面露沉思。

    褚遂良站了起来,神情激动的对长孙无忌说道:“大人,您在犹豫什么呢?是担心陛下不起复您吗?这个,您是真的不用担心的。虽然陛下因为长孙皇后的话,罢免了长孙大人的官职,但是长孙大人在陛下心中,依然是简在帝心,圣眷优渥的啊。只要大人愿意,明日早朝,我就向陛下表奏。希望陛下重新启用大人,陛下是肯定愿意大人回到朝堂上去的,陛下也离不开大人啊。”

    长孙无忌依然面露沉思。他内心里知道:大唐皇帝属意的大唐储君人选,就是晋王李治,而太子承乾、魏王李泰都已经成为了弃子。这个时候,他在返回朝廷,支持太子承乾,去和魏王李泰相斗,那纯碎是浪费精力和时间,有这精力和时间。还不如和未来的大唐储君晋王李治,多拉近拉近关系。

    想到这些,长孙无忌对褚遂良说道:“不,我不能返回朝廷。至少现在不能。”

    褚遂良顿时惊讶的眼睛都瞪的大大的,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之后,褚遂良对长孙无忌说道:“长孙大人,您不能这样做啊。您被太子殿下,我关陇贵族都寄以厚望,付以重任。此时您撂了挑子,长孙大人,您要置太子殿下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要置我关陇贵族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啊。难道大人真的要看到太子殿下被有才无德的魏王李泰赶下储位,支持魏王李泰的山东豪族崔干、卢承庆,南方士族岑文本、萧禹,那一帮小人得志,您才满意吗?”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说道:“这世上离了谁,都能过。我长孙无忌岂能例外?你们太高看我长孙无忌了。再说了,如今太子承乾、魏王李泰之争,已无意义。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我要做的那件事,才会关系到我关陇贵族的兴衰,才会关系到我关陇贵族和山东豪族、南方士族争夺的最后胜利。”

    褚遂良一副不懂的样子,诧异的看着长孙无忌说道:“长孙大人,我没听错吧。您怎么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太子承乾、魏王李泰的储位之争,没有意义,难道这天下还有比大唐储位之争更有意义,更重要的事情吗?”

    长孙无忌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话来。他内心里知道,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将大唐皇帝李世民属意晋王李治为大唐储君的这个秘密,说出去。

    想想自己的妹妹,知道了这个秘密,也仅仅是在离世之前,暗示自己,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告诉自己。就可以推断出大唐皇帝陛下肯定是对这个秘密十分重视,大唐皇帝陛下肯定是有自己深远的谋划的,一旦自己泄露了出去,打乱大唐皇帝陛下要下的这一盘很大的棋局,大唐皇帝陛下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

    再说了,替大唐皇帝陛下保守这个秘密,对于自己,对于关陇贵族集团来说,确实是大有好处的。这个秘密,知道的人极少,而自己却恰恰通过自己妹妹的暗示,也知道了。这就在储位之争上,占了先机,当山东豪族的崔干、卢承庆,南方士族的岑文本、萧禹,还在费尽心力,去支持魏王李泰,和太子承乾争斗的时候,自己已经主动的站在了晋王殿下的身后,一旦大唐皇帝陛下向朝野宣布,陛下属意的大唐储君是晋王殿下,而不是太子承乾、魏王李泰的时候,到时候,已经成为晋王殿下心腹的自己,看到费尽心力,却一无所获的崔干、卢承庆、岑文本、萧禹的时候,肯定很有意思。

    不久,褚遂良就神情郁闷的离开了长孙无忌的府邸。而长孙无忌则让下人为他准备了一身道袍,到终南山求仙问道去了。(。)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朝局变化() 
终南山,晋王李治的住所。

    住所位于李治向永安王李玄求学的地方非常近,远远望去,十分简陋,但是却十分的牢固。一直以来,晋王李治都是早朝之后,就到终南山向李玄学习,临近傍晚,则返回大唐皇宫,到太极宫,向大唐皇帝李世民学习。如果出现刮风、下雨、暴雪的天气,晋王李治则就会在自己在终南山的住所内休息,而不返回皇宫。

    李治的住所内,布置也十分简单,但是各类物品却十分齐备。

    住所之外,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为李治精心挑选的众多高强的大内侍卫。住所内,一身大唐圆领学子服的李治和一身道袍的长孙无忌相对而坐。

    长孙无忌对李治说道:“晋王殿下,论亲情,我是你的舅父;论情理,你的母后离世前,叮嘱我要好好照顾于你。因此,无论你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都可以给舅舅说,舅舅会帮你的。”

    长孙无忌的话,让晋王李治眼睛一亮。李治看着长孙无忌,微微一笑道:“舅舅,所说给我的帮助,是舅舅一个人给我帮助,还是舅舅背后的关陇贵族集团给我帮助?”

    长孙无忌也是一愣,他没有想到晋王李治竟然一下子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问到了点子上。沉默片刻后,他说道:“舅舅是位大唐官员,是位搞政治的,因此舅舅的一举一动,可以说都是与政治分不开的。舅舅是关陇贵族的主事,因此,舅舅说可以帮你,那肯定不是仅仅代表舅舅一个人的,而是代表舅舅身后的势力——关陇贵族也会给你支持。”

    李治不紧不慢的问道:“舅舅是不是知道了些儿什么?”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舅舅是猜出来了一些儿事情,这事事关我大唐储君,事关我大唐皇帝陛下的谋划,如今只有舅舅一个人知道,舅舅谁也不敢说。”

    李治眼睛中精光一闪。点了点头道:“按照舅舅所说,如今舅舅也没有办法让整个关陇贵族公开支持于我,对吗?”

    长孙无忌解释道:“为了避免泄露陛下的谋划,整个关陇贵族除了我。其他人谁都不知道,因此,关陇贵族无法公开支持晋王殿下,但是舅舅毕竟是关陇贵族主事,还是可以为晋王殿下做些儿事情的。”

    李治没有说话。而是用异常明亮的眼睛盯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急忙开口补充道:“一旦陛下公开谋划,确立了我大唐储君。臣敢保证整个关陇贵族必然尽数归于晋王殿下麾下。”

    李治这才把眼睛看向了别处。

    长孙无忌则是暗暗心惊不已。

    他没有想到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也是见过不少生生死死的自己竟然面对李治的时候,竟然会无形中感到畏惧,从一开始,李治就掌握着这次谈话的主动权,自己只能够配合回答,而不能夺过主动权,主导这次谈话。李治的话,虽不多,但是每一句话。却都问到了关键的地方,这说明他思维敏捷,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可是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又谈何容易?那是必须经过大量的历练,高明的见解和精准的判断才能做到的啊。

    长孙无忌在感到心惊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懊悔,如果自己早点能够静下来,和自己的这位外甥坐下来谈一谈,他一定会早就发现自己这个外甥的出类拔萃、见识深远的,太子承乾、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比起来。那简直差的太远了。如果自己代表大唐皇帝陛下,为大唐选择储君,那肯定也会选择晋王殿下,而放弃太子承乾、魏王李泰的。可惜。这么多年,自己一直都在全力支持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相斗,而恰恰忽略了,这个不引人注目、善于隐藏的晋王殿下。

    夜晚,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

    晋王李治则侍立在李世民的身侧。

    李治向李世民说道:“父皇,今日舅舅长孙无忌找到了我,希望我有任何为难的事情,他都愿意帮助。”

    李世民沉吟道:“哦?有这样的事?”

    李治继续说道:“舅舅猜出来了父皇关于大唐储君的谋划。他不敢向任何人泄露,不过他保证,关陇贵族必定可以为我所用。”

    李世民面露沉思道:“无忌,他猜出来了啊。本来父皇是希望以后文臣中,让永安王李玄辅政,辅佐于你的,可是永安王就是不喜朝廷这些繁杂事务。父皇就打算让你舅舅长孙无忌辅佐于你,你舅舅忠心、权谋、能力都是不错的,又是关陇贵族主事,掌控关陇贵族这天下第一政治势力,但是你舅舅他太好权力了,你用他时,要有所戒备,有所警惕。”

    李治躬身行礼道:“李治谨遵父皇教诲。”

    不久,李治就离开了太极宫。

    看着李治离开的背影,大唐皇帝李世民喃喃自语的说道:“文臣上,有无忌辅佐治儿,朕可以放心;武将上,还需要一个人辅佐啊。朕要好好挑一挑,那个人既需要能征善战,还需要有足够的忠心,绝对忠于治儿。”

    朝堂上,支持太子承乾的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的骤然求仙问道去了,让支持太子承乾的势力,顿时失去了主心骨,一时间气势低迷,步步维艰。而支持魏王李泰的山东豪族、南方士族则顺势加大打压力度,气势逼人。太子承乾的颓势,魏王李泰的强势,让朝廷之中许多人都纷纷投到魏王李泰的门下,一时间,魏王李泰风头无两,风光无限,出行时,都有众多官员簇拥相随,前呼后拥,好不得意。

    大唐帝都长安城,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府邸。

    中书侍郎岑文本和秘书监萧禹相对而坐。

    萧禹向岑文本问道:“岑大人,这长孙无忌不求陛下官复他的原职,继续相助太子承乾,反而这个时候,撂了挑子,一个人求仙问道,逍遥快活去了,这也太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