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14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14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人分析过闻喜裴家的兴盛原因。所有人都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总共有三个,分别是裴家人“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家训、极其重视教育和族人的自强不息。

    其他重臣或许还没有意识到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乘法口诀的重要,可是作为整日和钱粮、人口、材料、工程打交道的户部尚书裴矩和工部尚书阎立德却是知道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这些知识将非常简便准确的计算出各种的数据,大大提高大唐户部、工部的效率。于是,裴矩和阎立德一起向众臣之首的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提出,请求派遣户部、工部的骨干到终南山学习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和乘法口诀。

    看到裴矩、阎立德联袂请求,做为总管六部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顿时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当即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不久重臣们就一起离开了终南山,他们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禀报道:“永安王李玄所传授的知识。都是最简便实用的知识。学子们学习也是如饥似渴,废寝忘食。”

    当大唐皇帝李世民得知学子们居住的居然都是他们各自搭建的茅草屋时,他当即下令:“将刚刚准备好的整修皇宫的材料,全部运往终南山。为学子们搭建屋子。”

    礼部尚书崔干立即站出来,劝谏道:“陛下不可,我大唐皇宫还是数十年前,前隋炀帝杨广刚刚即位时修缮的,如今已经残破不堪。很多宫室都已经开始漏雨。这次朝廷费尽心思筹集木材等材料,就是让陛下和宫中陛下的家人都住的舒适一些儿,陛下是万乘之尊,怎能委屈自己,将材料都运往终南山,让学子们使用呢?”

    李世民缓缓的开口说道:“皇宫虽然残破,但是毕竟还能居住。终南山上的两千学子都是我大唐未来的希望,他们一心求学,是为了他们自己,但是更是牵扯到我大唐的未来。朕不能让他们为了求学。而没有住处。朕如今虽然委屈一些儿,可是等到学子们都学成归来,我大唐就会人才济济,愈发的强盛,我大唐老百姓也能因此获利,愈发的富裕。教育是利在千秋的大事,朕不能不加倍重视。”

    李世民的一番话,让朝廷的大臣们都感动的热泪盈眶。

    终南山上,当两千学子知道大唐皇帝陛下竟然将自己用来建造皇宫的建筑材料,都运到终南山上。为他们建造住处的时候,学子们也是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们的学习更加的努力,短短两个半月,所有人就将李玄传授的汉语拼音、普通话、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乘法口诀彻底掌握。

    李玄十分惊异学子们的学习进度。这在后世可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课程啊,而学子们竟然只用了两个半月就彻底的学会了。

    李玄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了分班。

    在李玄的内心里,他是知道最好的教育,就是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位学子的特长爱好,教授他们最适合的知识。每一位学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特长、不同的人生经历,所以每一位学子都应该有最适合他的学习知识,最适合他的路,而不是像后世,填鸭教育,都教授一样的知识,以至于到最后,所有人学习的都一样,拥有的能力也都一样,形成人才过剩,造成就业困难,人才严重浪费。

    喜欢政治、军事的学子,李玄给他们的是《三国演义》这本历史。《三国演义》这本书上权谋、机变、谋略是足够他们一生学习的,而且这本书偏于白话,故事精彩,最适合十四五岁到二十多岁这个年龄段的学子们学习。进入终南山学习的苏定方更是一下子迷上了这本书,他是连夜看完这本书的,并且爱不释手。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让他读后热血沸腾,军事谋略更是让他感触颇深。他用崇拜的眼光打量着自己终南山上的恩师李玄,内心了暗暗佩服。看到苏定方崇拜的眼光,李玄也是暗暗得意。他是知道这位名叫苏定方的学子的,历史上苏定方可以说是在大唐的地位特别高的,他是大唐军队的第四位领军统帅,统领全**队,战功赫赫。第一位是大唐秦王、如今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第二位则是大唐军神,如今大唐军方第一人辅国大将军李靖,第三位则是如今的冠军大将军李绩,第四位就是苏定方,第五位则是李玄最早在武当山上就笼络到的裴行俭。大唐军队正是在这五位的统领下,百战百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此才打出了大唐的赫赫军威。而《三国演义》这本书据说是后世清朝初年时,达官贵人、领兵武将必读的书,他们正是凭着一本《三国演义》上的权谋、策略才打败实力雄厚、疆域辽阔的大明帝国的。如此故事情节精彩,又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书,酷爱军事的苏定方又怎能不打心眼里喜欢呢?(。)

    ps:一天两更,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直至完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二)() 
对于酷爱佛法的学子,李玄传授他们的则是金庸先生所写的《天龙八部》。后世曾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想学习佛法,那么最简捷的途径就是读《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以生动的笔法,精彩的故事,表达的佛教思想是最重的。

    对于口才好的学子,李玄教授他们的则是绕口令和各种各样的相声段子。

    对于喜欢书法的学子,李玄则先教授了他们“永”字八法,然后根据学子们的性格,性子正直刚烈,则教授颜真卿的颜体,而性子柔弱,则教授他们柳宗元的柳体。

    对于喜欢练兵的学子,李玄则教授他们队列队形,立正、稍息、正步走,一万米越野。

    而对于身体壮硕的猛将子弟,李玄则教授他们擒拿格斗和特种战法。

    学子们所学的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知识,也是最实用的知识,因此学习格外努力。而对于苏定方这位兵痴,他更是一连参加了数项知识的学习,只要是和用兵有关的,无论是谋略、练兵还是擒拿格斗、特种作战,他都学习了个遍。

    为了能够让学子们劳逸结合,李玄每十天休沐一天,让学子们下山,和家人们团聚。

    大唐帝都长安城,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的府邸。房玄龄在自己的书房内,见到了自己在终南山学习的两个儿子——房遗直、房遗爱。房玄龄决定检查了一下两个人的学业。

    房遗直选择的政治和佛教,这一点和房玄龄十分相似,房玄龄不但是当朝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而且精研佛法,佛法高深,和众多的大唐高僧,都有着深厚的交情和深入的交流。房遗直递上了自己的教科书《三国演义》、《天龙八部》。

    房玄龄打开一看,不禁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三国演义》虽然与史书《三国志》略有出入,但是故事情节更加的精彩。语言更加的优美,各种权谋、计策的运用更加的具体生动,以房玄龄的经验,这绝对是学习政治权谋最好的教材;《天龙八部》构思更是天马行空、匪夷所思。各类门派,各种武功层出不穷,似乎一下子让读了大半辈子书的房玄龄猛然间发现这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一番世界,降龙十八掌、打狗棍法、六脉神剑、少林七十二绝技,这天下竟然有这样的功夫。而且《天龙八部》自始至终都蕴含着佛教思想。所有人的感情,似乎都是孽情,所有人的结局似乎都是悲剧,而且当他们都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是悲剧的时候,却都无法避开,只能无奈的去承受悲剧的结果。所有人内心里都是痛苦的,无论是被民族、国家所困扰、承诺不杀一个中原人的乔峰;还是在感情中屡屡受伤的段誉;或者是立志做一个好和尚的虚竹都是被命运一次次的捉弄,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或许这正应了佛家所说的“人生来就是受苦的”理论。整本书,只有一个人是超脱出来的。那就是少林寺的那位绝世高手——扫地僧。无欲无求,无恨无怒,或许这才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啊。

    房玄龄拍了拍房遗直的肩膀说道:“遗直,这两本书都能让你很好的学习政治、精研佛法。你要经常,反复的看,反复的悟,好好学吧!”

    房遗直躬身应诺。

    房遗爱选择的是口才,自幼他便口齿伶俐。他拿出了自己的教材绕口令和各种各样的相声段子。

    房玄龄拿着绕口令和相声段子,面露迷茫的看着房遗爱。

    房遗爱则显摆的用普通话异样的语调,说起了绕口令“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房玄龄看着嘴巴上下乱动,却口齿清晰的房遗爱,满含无奈的苦笑道:“如此练嘴皮子的功夫,实在是世所罕见。只是不知永安王是怎么想出来这样的法子的?”

    房遗爱背完绕口令后,见到房玄龄面带无奈,便有用各地方言。自己一个人自说自演了一段单口相声。

    看着房遗爱惟妙惟肖的表演,听着房遗爱所说的精彩搞笑的相声段子,房玄龄不禁被逗得捧腹大笑,大笑不止。房遗直也被逗乐了,跟着房玄龄哈哈大笑了起来。整个房府都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之中。

    大唐帝都,辅国大将军李靖的府邸。

    回京述职的辅国大将军李靖见到了自己的爱徒苏定方。苏定方是终南山上参加科目最多的一个人,也是学习最刻苦的一个人。

    李靖看着面容疲惫的苏定方,满怀关心的说道:“瘦了,结实了。课业很重吗?你怎么如此的疲惫?”

    苏定方躬身回答道:“恩师,永安王所安排的课业,并不重,只是他所传授的兵家学问,实在是有趣实用,我将所有与兵家有关的学问都学习了,因此自己把自己弄得有些疲惫。不过恩师放心,我这个年纪正值年轻,正是学习知识的好时期,能学习这么多有用的知识,累一些儿也没什么。”

    李靖轻轻的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低声的问道:“你都学习了什么知识?”

    苏定方将自己的教科书《三国演义》递给了李靖,然后向他演示了立正、稍息、正步走和擒拿格斗。

    李靖观看后,点评道:“这《三国演义》堪称是一本奇书,政治、军事无所不包,其中的政治谋划、军事谋略、战术运用都堪称具体生动,你若学习,必然受益匪浅。历史上,懂政治的人未必需要懂军事,可是懂军事的人,必须需要懂政治啊。多少军事天才,绝世名将都不是战死在疆场之上,而是死于政治的勾心斗角之中啊。《三国演义》这本书,为师不仅需要你学习其中的军事谋略,我还要你学习其中的政治智慧,政治上,不求你精通擅长,只求你能够安身,得以统领大军,为国效命。这立正、稍息、齐步走看似简单,可是最能训练士卒的意志和士卒彼此之间的配合,是最好的练兵方略。而擒拿格斗之术,每一招都十分简单实用,一招毙敌,一招致命,这似乎乃是久经战场生死考验的人,总结出来的杀人之术。你若学习,以后则会又多了一门防身的手段。如此手段繁多,而有与正统兵法不同的军事谋略、练兵方法、防身手段。这永安王李玄,让我越来越感兴趣了,我真的十分想弄明白他的兵法传承是传自历史上的那位高人,竟然有如此简单实用、匪夷所思的种种手段。”(。)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三十章 大唐现状()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随意的翻案上《三国演义》《天龙八部》,玄甲军统领翟长孙向李世民低声禀报道:“陛下,据臣多日侦探,永安王是真的传授真本领给各位大唐学子的,永安王是忠君爱国,坦荡荡,无私心的。 △,”

    李世民沉思后,点头表示认同。

    沉默片刻后,李世民对身后的太监总管王富贵说道:“明日商议国家大政,你亲自去请一下永安王吧。他智谋高超,手段繁多,或许会提出很多利国利民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的。”

    王富贵躬身应诺后,离开了太极宫。

    第二日清晨,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召开了内廷会议。永安王李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侍中刘洎秘书监萧禹御史大夫魏征,辅国大将军李靖参与了会议。

    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缓缓的说道:“我大唐疆域北到幽州(后世的北京)并州(后世的山西)和高句丽突厥相接壤,南到潮州(后世的广州),西到黔州(后世贵州)陇右(后世的甘肃),东到大海。幅员辽阔,面积约为六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而人口,却由前隋文帝开皇年间的870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