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04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04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皇帝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崔爱卿莫要慌张。不就是突厥的三十万敌人吗?朕也是在百万大军之中,冲杀过的,有何害怕?崔爱卿,你没有领过兵,打过仗,有些儿事,你不懂。便桥,这个时候是无论如何不能拆的。记住,如果打猎,迎面碰到了一只猛虎,你千万不要逃,一逃,猛虎肯定就会扑过来,你肯定就会没命;要镇定,只要你不动,那猛虎就绝对不敢动。就像如今的局势,我们不能慌,我们要镇定。今天,在这便桥,我们就做一回打虎英雄,打一打颉利这头前来求和的大老虎。”(。)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零八章 便桥议和(二)() 
在无数旗幡的簇拥下,颉利可汗率领着大军终于接近了便桥。他伫(zhu)马眺望,看到了李世民率领的六个人,也看到了李世民身后担任护卫的三千军士,更看到了气势恢宏、旌旗招展的大唐帝都长安城。他不禁面露迟疑道:“我亲自率领着三十余万突厥勇士,兵临大唐帝都长安城,大唐皇帝李世民竟然只带着六个人,三千护卫面对于我,这大唐皇帝李世民他想要干什么,是暗中布下伏兵,引我上钩吗?”

    颉利可汗的大脑快速运转,他下意识的向四周扫视,目光中充满了警惕。

    大唐皇帝李世民轻拍战马独自走向了便桥桥头,对着大纛(dao)之下,被突厥各部首领簇拥的颉利可汗高声喊道:“对面可是颉利可汗?可还认得我李世民吗?”

    颉利诧异的看着独骑前行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也毫不示弱的高声回应道:“我是大突厥汗国可汗颉利,李世民你如今被我大突厥汗国三十万勇士包围,我劝你识时务者为俊杰,早日下马投降……”

    话未说完,李世民拿着马鞭遥遥一指颉利可汗,破口大骂道:“颉利,我大唐之前和你订有盟约:和平相处,守望相助。如今你怎么能背信弃义,起倾国之兵,无故入侵我大唐?你是不是觉得我大唐内乱,朕初登帝位,根基薄弱,无法抵御你们突厥,你才如此狂妄,肆意妄为?朕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告诉你,你错了,大错特错。你突厥人数虽多,可是人心不齐,我大唐虽然只有区区十数万军队,可是他们人人敢于死战,敢和你们突厥死磕到底;我大唐还有数百万百姓,全民皆兵。人人都有忠君爱国之心,杀身报国之志。颉利,你信不信,只要给朕半个月时间。朕绝对可以将你们这三十余万突厥大军彻底留在这长安城下。如今,朕之所以没有那么去做,而是允许你们求和,那是因为朕即位日浅,国家没有安定。百姓们还不富裕,现在还需要休养生息。一旦与你们开战,即使歼灭了你们,我大唐也损失太大,还和你们接下仇恨,以后还要巩固边防,小心防备你们。这与朕的想法不同,朕才允许你们求和的。不然,朕自十五岁领兵,大小战役数百场。从无败绩,还会被你们这区区三十万人马的突厥骑兵所威胁,在这便桥之上,和你们订下和约吗?”

    颉利可汗眉头紧锁,面露迟疑,但是他依然故作镇定的哈哈大笑道:“李世民,我有突厥勇士三十余万,你只有区区十数万军队,守一诺大的长安城,你大唐帝都——长安城能够经受我大突厥勇士几番冲锋?半个月时间。歼灭我大突厥汗国三十余万勇士,李世民你吓唬谁呢?我颉利是草原上自由搏击的雄鹰,可不是吓大的。”

    紧跟在大唐皇帝李世民身后的李玄看着颉利可汗略显夸张的表现,他知道颉利可汗心虚了。颉利可汗内心里很犹豫,大唐皇帝李世民又一次使用了攻心计,从李世民单枪匹马走向便桥桥头就开始使用了。自古以来,大军在他国行军,大军统帅都怀着深深的戒备,如今颉利可汗也不例外。他做为三十余万突厥大军的大军统帅,是肩负着三十余万大军的安危和责任的,他必须小心翼翼,时刻警惕。而大唐皇帝李世民单骑前行,这无形之中,就会给颉利可汗很大的心理压力,之后就是一通出人意料的破口大骂,这更会让颉利可汗心中认定,李世民肯定是有所依仗,不然李世民绝对不敢如此的嚣张。颉利可汗喊出的一番话,表面上看是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实则是他心虚了。三十余万大军必定可以攻破大唐帝都长安城,吞并整个大唐,这是他内心里,唯一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凭仗。只要让这种凭仗彻底的化为泡影,颉利可汗的心志就会彻底的崩溃,主动乞和的。

    想到这里,李玄缓缓的拍马上前,对着颉利可汗冷笑道:“不知这样一座大唐帝都长安城,能够抵挡住可汗几番冲击啊?”

    说着,李玄对着长安城一挥衣袖,顿时大唐帝都长安城在所有人面前,华丽丽的消失了。

    “这?”颉利拼命的揉着自己的眼睛,一点儿都不敢相信自己刚才看到的是真的。

    颉利身后的突厥人,也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出现了骚乱。

    “万能的太阳神啊,这大唐帝都长安城竟然在我们面前突然消失了,这,这是真的吗?”

    “长安城消失了,这即使我大突厥汗国勇士再骁勇,又如何呢?对手都不见了,这仗可该怎么打啊?”

    “这个人,他不是人,他是神仙啊。要不然怎么能够挥一下袖子就能将整个长安城弄消失呢?大唐有神仙相助,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呢?”

    听着背后议论纷纷的嘈杂声,颉利可汗面色阴沉,心中的犹豫表现的愈发明显。

    李玄看着颉利可汗说道:“至于我大唐皇帝陛下所说的,半个月内歼灭可汗的大军,也并非是虚言。”

    说着,李玄点燃了一只爆竹,灿烂的烟花在晴朗的天空绽放。

    就在颉利可汗大军的身后,响起了震天动地雷鸣般的响声,这比之前颉利可汗统率三十万大军到来的响动更加的猛烈,似乎整个天地,都感到了害怕,都为之变色。

    契苾何力虽然年纪很轻,但是却是位战场的老将。他对突利说道:“二汗,听这响动,至少有六十万人同时行进,才会有这样的动静啊。”

    突利惊讶道:“六十万人同时行进?难道这就是李世民的凭仗?”

    说话间,响声处号角声连连响起,响动的脚步声逐渐的小了起来,直至彻底的消失。突厥人向身后望去,漫山遍野,凡是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那些人身穿大唐甲胄,背背长弓,手持长槊,腰胯佩刀,态度决绝,一脸愤怒的死死盯着突厥大军,似乎随时要冲过来,将整个突厥大军撕成粉碎。(。)

    ps:一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零九章 便桥议和(三)() 
大唐皇帝李世民站在桥头高声向颉利可汗喊道:“颉利,这长安城下,我大唐有军队七十余万,而你突厥仅有三十余万军队,我大唐的军队是你突厥军队数量的两倍还多。 如果你非要鸡蛋碰石头,行那螳臂挡车之举,我大唐就和你突厥在这长安城下,血拼一场,终,谁能笑到最后?朕现在占着优势,但是朕现在并不想和你们突厥轻开战事,结下世仇。朕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逃命的机会。只要你们求和,撤兵,朕就允许你们返回你们的草原去,不再命令李靖统领十数万大军进攻你们的草原,不再让我大唐军队进攻,追击你们,颉利,这是朕的底线,如若你不同意,那么咱们就在这长安城下,大战一场,天下,到底谁主沉浮?”

    颉利可汗脸色大变,他没有想到大唐帝都长安城下,竟然有这么多的军队。整整七十余万大军,是自己统领的突厥大军人数的两倍,大唐从哪里变出来这么多军队的?这,这太可怕了?

    而他并不知道,他身后的六十万大军,只不过是关德王陇右李氏皇族主事李雄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组织起来的身穿大唐盔甲的关陇之地的普通百姓罢了,徒有其表,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大唐皇帝李世民提出来的在这大唐帝都长安城下,突厥和大唐血拼一场,颉利是万万不敢的。这次,突厥是起倾国之兵南下的,如果如同李世民所说,在这长安城下血拼一场。大突厥汗国勇士拼光了,诺大的大突厥汗国就会彻底陷入没有军队防御,保护的状态,军队那可是一个国家震慑四方的利器。没有了军队,大突厥汗国周边的吐谷浑高丽薛延陀部落如果不把大突厥汗国生吞活剥,吃个一干二净,那肯定是不会罢休的。

    可是不血拼就要议和。提起议和。这让颉利可汗感到异常的难受,他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是起倾国之兵南下,暗度密道,到达了大唐帝都长安城下,可谓是用兵如神,占尽优势,可是如今。短短数日,自己竟然优势尽失。被李世民挤兑的只能屈膝求和,求大唐皇帝李世民放过自己和自己所统率的大军一条生路,允许自己和自己的大军逃离大唐,逃回草原。这形势的快速转变,让颉利觉得不可思议,内心里也十分的难以接受。

    后密密麻麻的大唐军队,又利可汗面露犹豫。突厥各部落的首领们纷纷走到颉利可汗的面前说道:

    “大汗,如今局势对我们十分的不利。大唐军队人数众多,我们打。肯定打不过,大唐又派李靖偷袭我们位于定襄的汗帐,形势如此紧迫。臣等恳请大汗撤兵,以图保存实力。”

    “大汗,我们所图者,无非是大唐的府库。如今大唐府库里面的财富,我们已经瓜分完毕。再呆在大唐帝都长安城下。又有什么意义?难道只为了白白折损我大突厥汗国的勇士?臣等恳请大汗撤兵,莫再做那无意义的事情。”

    地盘和幽州接壤的几个部落的首领内心里更是焦急万分,他们担心颉利可汗为了他那虚无缥缈的帝王霸业,滞留在大唐帝都长安城下,和大唐死耗,而他们的地盘却被李靖统率的大军侵占。于是。他们直接嚷道:“大汗,你如果想留这长安城下,和大唐继续作战,那恕臣等不能再追随大汗征战。臣等地盘部落危在旦夕,臣等决定立即和大唐媾(gou)和,请大唐允许我们南返,回救部落。”

    之后。又有众多的部落首领向颉利可汗提出要带领部落勇士离开,返回草原。

    颉利可汗的心腹勃贴站在颉利可汗的身后,低声的说道:“大汗,如今事已不可为,我大突厥汗**心已散,在这长安城下,已经占不到任何的便宜。臣恳请大汗以大局为重,求和撤兵。”

    颉利可汗略显诧异的自己的心腹勃贴,他知道勃贴是最支持自己和大唐争天下的,可是如今勃贴竟然也向自己提出了求和撤兵。

    颉利可汗身后的密密麻麻的大唐军队,又便桥桥头,与自己近在咫尺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他满含无奈的向天空挥动鞭子,大喊一声:“求和,撤兵!”

    听到颉利可汗宣布撤兵。

    颉利可汗身边的突厥各部落首领都纷纷对着颉利可汗躬身行礼道:“大汗英明!”

    颉利可汗身后的突厥军队,也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以此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跟随在大唐皇帝李世民身后的房玄龄杜如晦崔干卢承庆岑文本表面上态度从容,内心里却恐惧万分。他们距离死亡只有一桥之隔,便桥的对面就是颉利可汗统领的三十余万突厥大军,只需要一个照面,突厥大军就可以将他们彻底的踏为肉泥。之前大唐礼部尚书崔干曾经提议拆除便桥,大唐皇帝李世民为了给突厥人内心里造成压力,并没有同意。而此时,所有人都崇拜的唐皇帝李世民,他们六位面对三十余万突厥军队,能够站在原地,保持淡定从容,已经算是定力过人,勇气超群了,可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他不但声色俱厉的痛骂颉利可汗背信弃义,而且纵马前行,直至到了便桥桥头,给了颉利可汗莫大的心里压力。这份定力,这份胆气,真的让人羡慕,让人佩服啊,而正是有了这份从容和胆气才彻底唬住了突厥的颉利可汗,让颉利下定决心,求和撤兵。

    颉利可汗宣布撤兵,大唐皇帝李世民内心里也不禁压力顿减,谈吐举止愈发的淡定从容。他高声对颉利可汗喊话道:“颉利可汗,既然你已经决定向我大唐求和了。朕听闻你突厥盛产良马,你可否贡献出来一匹白马,朕与你共杀之,重新约定:大唐和突厥守望互助,共结盟邦,不启战事,如何?”

    颉利可汗面色阴沉,大手一挥,一匹白马被牵到了便桥正中。大唐皇帝李世民大突厥汗国可汗颉利两人同时拍马发力,将白马共同击杀于便桥之上。之后两人同时下马,对天盟誓道:“皇天后土在上,大唐和突厥结为盟邦,守望互助,不启战事。皇天后土作证,如有一方轻启战事者,请上天以五雷轰顶,天崩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