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95部分

大明阁臣-第95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都是十分的顺利,钱宁回头看了看缩成一团的谢迁,摇了摇头道:“对不起了,谢阁老。”

    说罢,几人来到高墙边,纵身一跃,便轻松的跃过了高墙,恰巧此刻门外打更的经过,见一群黑影从这么高的墙外跳了出来。吃惊的嘴巴都合不拢,靠,高手,这么高的墙都摔不死?

    钱宁听了之后,差点没一个跄踉摔倒,他真想掐着那打更的对他道,老子他娘的这是轻功,不是从墙上掉下来的!

    翌日一早,午门外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了文武朝臣,等到鼓声响起。皇城中央午门开启,群臣才整齐划一的朝皇宫走去。

    站在文官靠前,又英国公张懋、新宁伯谭佑等之后的阁老们发现了异样,首辅刘健皱着眉头道:“为何今日于乔没有上朝?”

    李东阳回道:“谢丕言他父昨晚得了风寒。现在全身发冷,所以便休朝一日。”

    其后不远处,陈瑀隐隐约约的听到两位阁老的谈话,问谢丕道:“谢阁老今日没来上朝么?”

    提起这个,谢迁眉头紧邹,脸色及其不好看。怒道:“不知哪个挨千刀的,昨夜家父整个床上都是水,就我这种年轻人也经不住这么折腾啊。”

    “水?谢阁老这么大年纪还……”陈瑀没有说下去。

    谢迁白了一眼陈瑀,“不是尿床!”

    陈瑀讪讪一笑,心道,当然不是尿床,那是冰块化成的水,不过随即换成一副关心的模样道:“老师没事吧?”

    “没事,大夫开了风寒药,休息两天便可以了,怕是这些日子不能上朝了,今日我便准备和皇上为父亲请个假。”谢丕道。

    怕是今天皇帝也没有心思听你说这个了。

    谢丕突然觉得气氛不怎么对,“九和兄,每逢上朝你都是话最多的一个,今日为何这么沉闷?”

    顾鼎臣艰难的笑了笑道:“没什么。”

    顾鼎臣今天心思确实很凝重,因为今天这事做完之后,从此就是彻底与文臣撕破了脸,以后的倚靠只有皇帝了,这么做风险和收益都很大,所以他不由得不紧张。

    朝会如常,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自然,先是刘健汇报了近日国家大事,例,关中各地收成受蝗灾影响,祈求朝廷减免赋税,以及拨款赈灾等事,然后便是各科一些给事中汇报东南沿海常有倭寇入侵,宜加强东南沿海备倭指挥所水军操练等。

    等所谓的这些国家大事都讨论完之后,当然,仅仅是讨论,本按照常例应该是要下朝,可是位在文官班列七品行列的一个胖乎乎的官员出列了。

    顾鼎臣从未觉得有一天自己会这么受关注,他似乎能看到全朝文武上百双眼睛都在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不识趣的编修,不过此刻顾鼎臣却不曾怯场,想起昨晚朱厚照那一番言语,顾鼎臣只感觉自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

    他整了整官服,像是一个战士一般,目光越过上百双眼睛,义无反顾。

    “臣顾鼎臣有事上奏。”顾鼎臣平淡的道,言语中看不出来一丝波澜,都不晓得他要做什么,百官无不好奇。

    这位编修不在翰林院好好的修理史书,有何事要奏禀?

    朱厚照点了点头,明知顾问的道:“爱卿何事上奏?”

    “臣弹劾司礼监太监陈宽,贪污受贿、秉笔乱国、祸害后宫,欺上瞒下,并在外廷接受投献土地,以皇庄之名肆意兼并周遭百姓土地,使众多百姓沦为流民,其罪当诛。”

    “哗……”奉天殿被这声调不大,却掷地有声的上奏给震动了,百官无不惊讶万分。

    顾鼎臣和司礼监太监陈宽无冤无仇,为何却将手伸向了司礼监?

    可更加让百官震惊的是,顾鼎臣接着拿出一本书,并继续道:“这是弘治十八年,六科观政进士联名写出的关于陈宽贪污等十条罪状,每一桩都当滔天之罪!”

    “顾鼎臣!”刘健立马跳了出来,“尔身为翰林院编修,史书已然编修好了么?竟会关心这等事?且不说你说的这些是真是假,老夫便要弹劾尔一桩不称职之最,祈求陛下免去顾鼎臣编修之职。”

    刘健说完后,当即便有给事中附议,这时候朝中大臣才反应过来,一时间朝堂大多数官一同发难顾鼎臣。

    顾鼎臣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幸好老子有后盾,不然这种事还是少干为妙,乖乖,这架势,真不是常人能忍的了的。

    刘健等人本以为顾鼎臣这事仅是一个笑话,给一点教训相信他就会知难而退,可是等他们说完之后,兵科、工科、户科等给事中当即跳了出来,附议顾鼎臣,并言明此事六科进士也已经告知自己,所以附议顾鼎臣。

    这时候刘健才隐隐觉得一丝不妙,他抬头看了看杨廷和,谁知杨廷和摇了摇头,意思是这事他也不知晓。

    刘健不自觉的皱起了眉头,有一种被阴谋笼罩的感觉,及其的不舒服,顾鼎臣为何会突然发难陈宽?背后到底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陈宽和外廷交好,知道这些事的人并不多,顾鼎臣这么做是出自朱厚照的受意?不可能,朱厚照决计不会这么有心机。

    良久未开口说话的礼部左侍郎焦芳玩味的看了一眼陈瑀,心中佩服之感油然而生,这小子真是深不可测!

    真是想不到仅仅是提醒了一点,这小子便能悟的这么透彻,这且罢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条理清晰,一环扣这一环,别看现在这么轻松(实际上也不轻松),私下里这小子得做了多少功课?

    朱厚照皱了皱眉头,“果真有此事?”

    朱厚照简单的一句话,便将刘健等人的主题给略过了,重点立马偏向顾鼎臣。

    “臣不敢有一句妄言。”顾鼎臣义正言辞的道。

    “哼!”朱厚照冷冷的道,“想不到朕身边的人竟都如此胆大包天?”

    “尔锦衣卫何在?”朱厚照面色十分的不好,“给朕查,将司礼监所有内侍太监给朕查个便,胆敢在朕的眼皮下这么猖獗,不想着如何为我大明江山好,却要祸害朕的江山!”

    牟斌抱拳出列道:“臣遵旨。”

    “今日先到这里,散朝,尔锦衣卫快些给朕查了,明日朕便要知晓结果!”朱厚照最后说完,便在几个内侍的引导下,离开了奉天殿。

    等朱厚照走后,一直未说话的杨廷和眼中快要喷出火了,他怒视顾鼎臣,压低了声道:“翰林院竟养出了你这个白眼狼!”

    顾鼎臣正色道:“下臣一心为大明着想,先生这是何意?”

    既然和杨廷和已经撕破了脸,索性学陈瑀一样算了,反正现在有朱厚照撑腰,老子怕个求!(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二章 顾鼎臣一天瘫痪两次() 
杨大学士双目布满了震惊,这还是他翰林院的编修?亦或者说自己还是翰林院的左春坊大学士么?

    顾鼎臣到底是吃了什么雄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和自己杠上?杨廷和是个老道的政客,他断定顾鼎臣定然是有所恃,所以听闻顾鼎臣这句略带有不恭的话,他并没有多做反击。

    只是狠狠的看了一眼顾鼎臣,便扭头离开了奉天殿。

    等朝堂的人都走的差不多的时候,陈瑀拍了拍顾鼎臣肉呼呼的后背,谁知这顾胖子一秃噜倒了下去。

    陈瑀眼疾手快,立刻给顾胖子搀扶……不起来了。死胖子,你真要减减肥了,陈瑀本准备搀扶顾鼎臣,却和他一同倒了下去。

    陈瑀悻悻的道:“顾兄,您这是怎么了?”

    顾鼎臣眼神有点恍惚,半饷之后抹了抹头上的汗,战战兢兢的道:“你说,这一场若是皇上向大臣屈服了,那我是不是就完蛋了?”

    看来刚刚顾鼎臣也是强打起精神才敢这么说话的,现在人走完了,原形毕露了,还是在担忧!

    不过顾鼎臣担忧的无错,但是陈瑀心理敞亮的很,别看朱厚照每天没个正行,可手段一点都若不到哪里去,更是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身份!

    加上陈瑀大致知晓历史的走向,所以朱厚照不会输,刘瑾暂时也不会输,所以陈瑀安慰道:“放心,皇上已经深有把握,顾兄等着右迁吧!”

    二人回到了翰林院,翰林院今日气氛十分的异常,毛澄、李廷相、伦文叙等修撰、编修无不是死死的盯着顾鼎臣和陈瑀,就连一向和陈瑀、顾鼎臣交好的谢丕也是冷冷的打量着他二人。

    陈瑀心理明镜一般,早就知道这些人为的什么,他明知顾问道:“各位大人今日这是如何了?来来,老师,我等下下象棋。杀伐一局。”

    毛澄冷冷的哼了一句,乡试中毛澄点中陈瑀,所以陈瑀一直称呼毛澄为老师,毛澄也是以陈瑀为傲。可今日态度却异常反常。

    陈瑀吃了一个闭门羹,也不尴尬,仍旧笑嘻嘻的道:“看来老师今日心情不佳,来日在言。”

    毛澄冷冷的道:“廷玉,你是明白人。此刻能和顾九和在一起,就说明了你的态度,你要帮顾九和是么?”

    陈瑀摸了摸头,疑惑的道:“老师在说什么?”

    “我等身在翰林院,自然以大学士马首是瞻,尔等今日缘何要这般做?杨大学士、刘阁老等待尔等不薄。”毛澄冷道。

    “薄……非常薄。”周边传来一阵冷笑,陈瑀不用看都知晓这是杨廷和的声音,只见杨廷和穿着绯红的官服缓缓的来到众人身前。

    他面色不是太好,像是努力的克制住心中的怒气一般,“顾九和和陈廷玉多么的厉害?哪里需要老夫栽培?只是投机取巧的事通常是走不远的。尔等既然自寻死路,不珍惜几十载努力得来的科举名声,那也休要怪他人无情。”

    文官的威胁通常都是比较文明的,不像山野通常都会先问候一下他祖先十八辈,然后在撂下一句“给老子等着”诸如此类的话。

    杨廷和就属于那种柔和型的,威胁的也比较有技术含量,你越是看中什么,我就越是威胁你什么。

    确实,能让顾鼎臣看中的除了前途,好像也没有什么东西了。

    若是搁在平日。顾鼎臣早就吓出尿了,可是今日的顾鼎臣颇有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气势,昂首挺胸,不畏杨廷和的任何威胁。

    “几十载的科举。当更应该对得起皇上,我顾鼎臣问心无愧,是非对错,待后人去评说去吧!”顾鼎臣高亢的道。

    说罢,留给众人一个潇洒的背影,将翰林院那些人气的面红耳赤。一个个摆着硕大的衣袖,“孺子不可教!”

    众人都很激动,但是陈瑀注意到了康海,康修撰是十五年的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和陈瑀一般,可是为官三年,却并未有任何晋升。

    康海一直冷眼看着众人,既没有顾鼎臣那般,也不像毛澄等人,他是典型的属于中间派系,不参与任何派系的斗争,自然,也不好拉拢,朝堂人无人为他说话,所以这官一直不得寸进。

    等顾鼎臣走后,谢丕找到了陈瑀,看不出来谢丕有什么神色波澜,淡淡的问陈瑀道:“廷玉,不知你站在哪边?”

    陈瑀想了想,然后道:“如果以中非要问我的话,我只能说,我可能比较偏向九和,他说的不错。”

    谢丕淡淡的“哦”了一声,看不出来什么态度,最后突然问道:“家父得风寒,廷玉知晓怎么回事?”

    谢丕强忍着心头的疑惑,不露神色的在这个时候说出这句话,就是为了试探陈瑀,因为他早就开始怀疑谢迁的风寒,绝非偶然。

    陈瑀也不露一点痕迹,自然而然的道:“听闻老师昨夜冻的?以中不说,我哪里会知晓啊,希望老师早些好起来。”

    谢丕仔细的看着陈瑀,良久后道:“多谢廷玉兄挂念了。为兄还是要提醒一句尔廷玉,朝堂是阁老们的,我等老老实实的混资历便好,这是家父给我上的最好的课,我觉得十分有道理,今日便告知你,希望尔好自为之。”

    “多谢以中兄。”陈瑀笑道,不过他能感觉出来,大概自今日以后,几人的关系会越来越淡化了,决计不会在像以往科考之时一般。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陈瑀感到一丝深深的无奈。

    虽然我偶尔迷茫,虽然我偶尔彷徨,但是我心中那个目标却一直明确且坚定,我会用我自己的命,去改变大明朝的命运,去改变整个华夏的命运!

    陈瑀自嘲的笑了笑,一种深深的无奈,有些事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没人会理解,全天下都不会理解,你会孤独,但是你不会寂寞,因为历史会记住你,会时时刻刻的陪伴提醒着你前进!

    下朝之后,刘健、马文升、刘大夏等人找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牟斌,隐约的透露出了此次的来意。

    其实牟斌早就知道刘阁老等人来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