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78部分

大明阁臣-第78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一败涂地() 
岑浚是个实心眼人,虽然孔武有力,战斗力爆表,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所以从发动叛乱到攻夺思恩、田州等府治皆都不是岑浚想出来的。

    岑浚就负责一件事,打!

    以这样的人,若是想在短时间内攻夺大明治下这么多的土司军民府,基本上可能性不大,能达到这般辉煌成就,岑浚离不开一个人。

    这人叫做覃恩,此人的性格果真和他的“覃”姓一般,深不可测,他本是广东番禹人,乃弘治八年秀才,次年举业落地,自此后屡考屡败,但这厮却不是一无是处。

    准确的说这厮是个偏材,虽然四书五经八股文章玩的不行,但是对与《周易》等天象却十分的精通,加上这厮的嘴皮子十分的利索,所以曾有一段时间在广东和广西只见给人算命卜卦。

    一般说起算命两个字,总能让人联想到坑蒙拐骗,当然这覃恩也不例外,但他也不是一窍不通,至少对于天象认知的还是十分深刻的。

    广东和广西两地多是穷人,干这个事好像没有什么前途,有一天覃恩坑到了军民府,在这里他认识了岑浚。

    别以为作为一个职业坑子人家就没有什么理想抱负,覃恩一生的理想就是姚广孝,当然这理想也是被大明科举给逼出来的,屡次考试不中,在朝廷实现不了抱负,只能另寻他路。

    只是岑浚毕竟不是朱棣,覃恩也毕竟不是姚广孝,但是二人的雄心壮志是可以称道的。至少人家敢反!

    在狗头……哦,御用军师覃恩的策划下,岑浚打了几次胜仗,极大的膨胀了自信心。

    乔利四面环山,府治在覃恩的建议下,仿照古城,做了外郭和内城,极大的加强了防御力。并且覃恩还在四面几十里的地方都安插了暗哨。

    此举十分的明智,也就是这个举动帮助了岑氏得知大明军的动向,岑浚本准备当天就带兵分批击破,干掉大明军队。

    不过却被覃恩大军师阻止了。他夜观天象,掐指一算,说明日有大雾,可于明日不知不觉吃掉大明军队。

    岑俊对覃恩言听计从,这让覃恩有了一种千里马遇到伯乐之感。那个感动,简直无以复加。

    今日一早,推门起床的岑浚立马找到了覃恩,激动的握住了覃恩的手道:“先生真乃神仙下凡啊!”

    激动归激动,得干掉大明军后在慢慢表达那炙热的情感,于是乎整装待发,岑浚大旗一挥,带着覃恩就朝最北边冲了出去。

    大明北路军一路小心翼翼,参将杨玉是个十分谨慎的人,这两日神经蹦的特别紧。指挥佥事丁隆却和杨玉的性格恰巧相反,他认为此次行军绝对没有任何危险,一路上更是大大咧咧,尽管雾气缭绕,尽管山路难行,他却哼起了小调,异常的惬意,甚至已经想到了不久之后朝廷加官进爵之事。

    “丁大人,你这般会暴露目标,低调点行么?”杨玉实在看不下去了。提醒道:“现下大雾缭绕,十分的不利于行军,那陈瑀说的不错,我等实在是操之过急了。未尝识别天时,便贸然约定行军。”

    “杨大人,若行军打仗都像你这般胆小,还打个屁?”丁隆道:“这鬼天气,若是有人攻击我们,我当场****给你看。”

    丁隆说罢。手下几个亲兵们笑了起来,就在这时,四周丛林中突然发出沙沙的声响,两位大人眉头一皱,“蛇?”

    可等到四周草丛中如洪水般不断的土兵冲出来的时候,丁隆立刻呆了,喃喃道:“这怎么可能?”

    杨玉拉着丁隆,吼道:“大人,快点组织进攻。”

    丁隆这才反应过来,可是这山路异常崎岖,蜿蜒的部队已经头不见尾,这个形容可能不那么精确,是前十米的部队,看不到后十米的人。

    组织了不晓得多少人,丁隆大致看了下,应该有几百人,便和土兵展开了战斗,丁隆急吼:“放狼烟。”

    杨玉也跟着喊叫道:“雾这么大,发出狼烟也根本看不到,况且这里异常的潮湿,火折子全都打不开,敌人军队的实力我们也莫不清楚,这个帐打不了。”

    “怎么办?”丁隆吼道,眼见着周边的土兵越来越多。

    “鸣金收兵!”杨玉不甘的道:“避免损失加大,只有退兵!”

    “不行。”丁隆道,“土兵就是吓唬我们,根本没有多少,我们切不可慌乱了脚步。”

    还没有战斗就落荒而逃,日后别说什么军功了,回去了也少不得降级处分。

    “丁大人,你看这土兵进退有序,是无意间发现我们嘛?定然是早已经设下了圈套,如今就等着我们跳,不收兵,正好进了他们的圈套。”

    “这……也罢,那就请杨大人下令吧。”丁隆叹了口气道。

    “这个,丁大人是指挥佥事,自然该你来下令。”杨玉道。

    “这建议是你提出来的,自然是杨大人全权做主。”丁隆回道。

    二人都是老狐狸,这退兵的事,他们两个自然不愿意由自己下达,最后二人协商了一个十分奇葩的方法,由杨玉喊鸣金,丁隆喊收兵。

    纵观大明朝,这二人也是绝了。

    其实杨玉分析的不错,若是在晚一点收兵,二千多余土兵就要将北路二万五大明军一半给吃了,大雾阻断了视线,最后的大明军已经被杀的溃不成军,四下逃散。

    最后杨玉和丁隆出了深山到达兴隆县的时候,收拾了一下残兵发现竟然只有一万八千人不到,可气的是对方什么规模都不知道,七千多人就硬生生的牺牲了!

    相对于其余三路来说,杨丁二人的部队还算是损失比较小的,最惨烈的是东面的副总兵毛锐单独统帅的大军,毛锐这人非但没有高的战争素养,而且好大喜功,覃恩已经和这厮有过一次交手,所以他的性格覃恩最了解不过,他就利用毛锐这个性格。故意兵败。

    毛锐果然上当,率兵追击,就在到了崖口之地,覃恩集结五千土兵和毛锐军展开激烈的战斗。由于岑浚等人早已经在此地以逸待劳,并且在附近布满了机关暗器,毛锐军刚到便损失了千余人。

    不过毛锐认为这是土兵黔驴技穷,于是奋勇而上,最后两万五千人被单方面屠杀的还有一万来人。

    加上浓重的雾气。毛锐根本就看不清对方的实力,以及自己军队的现状,战斗维持了两个时辰,毛锐才感到一丝丝不妙,集结军队,立刻朝古零县逃跑。

    到达古零县的时候,毛锐面如死灰。

    二万五千的活人,现在跑出来的竟然只有八千人!

    西、南两路也好不到哪里去,纵然总兵官毛伦从地势平缓的南路进攻,也损失了八九千人。

    这一战。明军四路全军溃败,十万大军只剩下一半,由于赌气,毛伦犯下了这滔天的大祸,他心道命不久矣。

    他们还没到南宁府,陈瑀便已经从锦衣卫那边得知了消息,痛心疾首,由于指挥不当,欠妥考虑,五万大明子民就这样生生的牺牲了?他们每个人都有家庭。虽说打仗难免死人,可是这些人本可以不死,毛伦这是间接的在杀人!

    想及此,陈瑀立刻执笔写下奏折。锦衣卫快马加鞭送往京师。

    与此同时,潘蕃的另一封奏折也一同上交给了朝廷。

    陈瑀得知指挥官已经到了南宁之后,面色铁青的带着钱宁来到了都指挥使司,这次毋需任何人请他!

    刚到衙门门口,便被门前的两个手指大刀的军兵拦住了,他们道:“大人们在开会。闲杂人等速速离去!”

    “开会?屠狮大会?”陈瑀面色不善:“几万人生生被杀,还有脸开会?”

    陈瑀不去理会门前军兵,怒气冲冲的走了进去,那两个军兵还准备拦着陈瑀,钱宁立马抽出了绣春刀,道:“打土兵不行,现在横起来了?有种的滚过来,爷的绣春刀也好久没见血了!”

    陈瑀走进了议事堂,现在在御史府的官员全都在此,他面露古怪的笑容,道:“各位大人凯旋归来了?”

    这些人面色十分难看,见陈瑀继续道:“哎哟,督抚两广都御史潘大人也在,这次下官不请自来,还请潘大人莫要见怪!”

    潘御史那张老脸立马红了起来,陈瑀这是变着法子说他将陈瑀排挤在外。

    “呵呵,陈大人说哪里的话,陈大人最近不是在查案么?老夫不想叨扰你。”潘蕃道。

    “呵呵。”陈瑀淡淡的笑了笑,脸色却变的铁青,“本官巡查军务,尔等不带我便罢,那李壁案不查还好,毛大人,你这是想只手遮了天是么?看来北方的圣上也管不了您了!”

    陈瑀将一份档案狠狠的朝毛伦的案几上摔了过去,“尔固执,听不进他人建议,且没有准确的判断,一切的一切本官都已经直达天听!”

    毛伦脸色铁青,呵斥道:“姓陈的,你莫要欺人太甚。”

    陈瑀冷冷的盯着在场的各位,包括潘蕃,他这种盛气凌人的气势,让在场所有人都惧怕,良久后竟然淡淡的笑道:“希望朝廷能给尔等公正的处罚便好,还有李壁案,本官也已经查清,小毛大人,端得好手段呀。”

    潘蕃立马将陈瑀拉到一边,小声的道:“不要在逼他们了,他们手中掌着兵权。”

    然后潘蕃急忙打圆场道:“陈大人年轻气盛,毛大人尔等也多见少怪。”心中却腹诽陈瑀这小子,是个做御史的好料,要不是杨廷和,他潘蕃也想将其收为学生!

    陈瑀不是没考虑到这层面,只是这些军队来处各自不一,毛总兵又岂有权调统全部?这是陈瑀不惧怕的原因所在!他知道毛总兵起不了什么大风浪。(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九章 迎接使者() 
毛总兵确实起不了什么风浪,因为就在他们返回南宁的第二日,朝廷的命令也就抵达了广西。

    撤离总兵官毛伦、副总兵官毛锐之职,从福建、湖广增兵五万,由都御史潘蕃总督军务,务必快速攻下巢穴。

    另有一封朱厚照给陈瑀的亲笔书信,信上说朝鲜国使者即将从福建抵达大明,朝廷已经派礼部右侍郎一行人赶往福建。

    礼部已经派人,但是翰林院人选朱厚照却故意未在朝廷内选取,倒不是说朱厚照可以不顾礼制不派翰林院,实在是他心中早已经有了人选。

    信上言明陈瑀以翰林院修撰的身份前往福建和礼部右侍郎焦芳汇合,一同迎接朝鲜国使者。

    见信之时,即可出发。

    陈瑀不知朱厚照此举是不是在保护陈瑀,但无论如何陈瑀都是开心的,广西这乌烟瘴气的地方他早就不想待了。

    陈瑀本准备将朱厚照那封亲笔书信收起来,可是见反面竟也写着字,上面简简单单的写着,“莫要忘了约定。”

    陈瑀心中苦笑,朱厚照这家伙太能折腾,都已经做了皇帝,还一副孩子秉性。

    李壁的案子已经水落石出,虽然朝廷给予总兵官父子二人的处罚轻了点,不过这事也重不了,因为在陈瑀的折子之后潘蕃也一封奏折交给了杨廷和,信上务必要杨廷和保住总兵官二人。

    陈瑀对这件事十分的奇怪,因为若是单纯的看毛总兵二人的罪行,早就按律斩了。

    兵者,国之大事。朝廷北部宣大军指挥官,抗虏军败,指挥官多有被枭首,相对于公平来说,陈瑀深不敢苟同。

    钱宁看透了陈瑀的疑惑,他对陈瑀道:“大人是否感觉这毛伦父子的处罚轻了点?”

    陈瑀点了点头道:“不是轻了一点,是非常轻。”说罢看了一眼钱宁笑道:“钱大哥知晓什么就说吧。莫要卖关子了。”

    钱宁憨笑道:“大人英明,这毛总兵是潘御史保的。”

    “哦?他为何这么做?”陈瑀不解的道。

    “因为毛总兵为官期间,曾大量的投献土地给潘御史,收了人家那么多的好处。关键时刻还能不出面保护么?”

    “又是土地兼并?”陈瑀皱了皱眉头:“能保住毛总兵的不是他潘廷芳,而是左春坊大学士!”

    “有些人奋勇杀敌一辈子,以赫赫战功升迁,以兵败为耻,甚至牵连入狱乃至人头落地。可是有些人投机取巧却能风风光光的一辈子,你说这世道怎么了?”钱宁十分不解的对陈瑀道。

    陈瑀望了一眼钱宁,这事他也没有办法回答,只能安慰道:“迟有的公平也是公平,历史是公证人,他们在注视着你的一切,虽然可能时间有早晚,但紧紧也就是时间的早晚。”

    其实钱宁的疑惑又何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