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38部分

大明阁臣-第38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陈瑀这本经仿佛更加的难念,虽然他已经渐渐的适应了陈瑀的角色,但是骨子里仍旧有现代人的观念,两种观念轮番的冲击,让他近日来实在没有办法好好读书。

    答应的带黄婉游玩杭州,一直没有实现,回到家中心中种感觉闷闷的,甚至极少和陈大富说话,整日便在书房中肄习。

    实在是烦闷的紧,今日便带着小书童黄婉出门去了,黄婉的身份陈家人已经知道了,虽说是陈瑀的书童,但是大都是把她当做陈瑀的妹妹来看待。

    黄婉的性子也好的出奇,没多久便和府上的家丁婢子打成一块,今日听闻陈瑀要带她出去玩,可是高兴坏了。

    既游玩杭州,西湖是必不可少,虽然陈瑀已经游玩过千遍万遍,每一处的风景甚至闭着眼就能说出,但是黄婉这小丫头不然,听着陈瑀一处处的讲解,黄婉可是高兴坏了,一个劲的夸自己家的公子厉害。

    倒是把陈瑀夸的飘飘然,毕竟一个男人的自尊都是靠这些美女们捧出来的,他陈瑀是凡人,又怎么能摆脱这些俗事?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到日升。”陈瑀极少来灵隐寺,但是黄婉一个劲的说要拜佛,没有办法,陈瑀便带着黄婉来了,不过,他可不相信这些神神叨叨的事。

    灵隐寺位于西湖北面,历史悠久,虽不是初春踏青时节,但仍旧是人声鼎沸,香火旺盛,初冬已至,百草凋零,山门前有许多手执高香,朝天王殿拜祭之人,与这萧条的冬景格格不入。

    佛寺的殿堂基本是一致的,以中轴为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华严殿,两侧依次有五百罗汉堂、道济殿(特有)、客堂、祖堂、大悲堂等等。

    二人在山门前买了几柱香,朝第一殿天王殿走去,正对山门的天王殿中央的佛龛上供奉着弥勒佛像,他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两侧是形态威武的四大金刚,每个金刚庇佑的领域各不相同,有财富、健康、快乐、智慧。

    黄婉虔诚的拿着一柱香,在大殿外上好之后,便朝天王殿走进去,她来到弥勒佛前,朝玉蒲上跪了下去,口中嘀嘀咕咕,看样子十分的认真。

    黄婉很认真,佛寺内所有的塑有金身的菩萨、罗汉她都拜了一遍,然后才高高兴兴的出现在了陈瑀的身旁,拉着陈瑀的臂膀道:“公子公子你可知道我许的什么愿?”

    几千个佛像啊,你这难不成许了几千个愿望?陈瑀不敢相信的道:“不……不知道,我想问你许了几个愿?不会是几千个吧?”

    “当然不是,若是这么贪心,就不灵验了,我只许了两个,一个是希望公子健康,一个是希望师父健康。”黄婉高兴的道,说罢之后她见大雄宝殿外侧有一处偌大的槐树,树上挂满了红布,不免好奇的问道:“这是做什么的呀?”

    “这个是许愿树,许好了写在红疋上面,在抛上去,据说愿望就能灵验!”陈瑀笑着解释道,这小丫头,别看整日没心没肺的,但心地却是那么的单纯、善良。

    “哎呀,那我要写!”黄婉道:“公子,我们去买红疋吧?”

    这种东西灵验不灵验两说(不灵验的可能性大),但是这些借此噱头赚钱的人却真的很有商业头脑,那卖红布的摊子前围满了人,陈瑀和黄婉好不容易才挤进去。

    “我要写我要写!”黄婉高兴的道。

    那写字之人面色乐呵呵的(能不乐么),他笑道:“这许愿,只有自己知晓,可不能让第三人看到,不然便不灵了。”

    “啊?哦,公子你闭上眼睛!”黄婉对一旁的陈瑀说道。

    “啊?哦,好!”陈瑀笑了笑。

    见黄婉在那写字人耳前嘀咕了两句,那人便开始用小楷写道:“祝陈家公子高中。”

    当然这些字一字不落的被陈瑀看在眼里,废话,闭了眼可以再睁开嘛!

    黄婉高高兴兴的拿着红疋走到许愿树下,那偷偷摸摸的模样,深怕陈瑀看到似的。

    不知是黄婉的运气好,还是陈瑀真的要高中,这小家伙竟然一下便抛了上去,并且牢牢的挂在了树枝上,可是把黄婉高兴坏了。

    临近午时,二人也都饿了,两人便朝寺庙最后端的斋房走去,既然来了,总要在寺庙内吃一份素斋。

    可谁想,还没有到斋房前,便被人拦了下去,那厮道:“麦老爷在此用膳,任何人不得叨扰。”

    “凭什么呀?我就要去吃,又不是你家开的!”黄婉道:“哪有上完香不吃斋饭的?这样许的愿就不灵了,我就要去吃!”

    “大胆刁民,快快离去!”那厮的脸色不善。

    陈瑀便对黄婉道:“别处去吧,只要吃了素食也是一样的!”

    “怎么能一样?那样就不灵了,我就要在这吃!”黄婉倔强的道。

    陈瑀知道黄婉也是一番好意,便神不知鬼不觉的递给了那小厮一两银子道:“可否行个方便?”

    “是不是我说的不够清楚?快些离去!”那小厮并没有接过陈瑀手中的银子,不耐烦的道:“惹了我家麦老爷,有你们好果子吃,快些离去!”

    “何事嘈杂?”身未至,声已到,只是这声音有点儿尖锐,说罢之后,才有一个白面无须的男子背着手走了出来。

    陈瑀认得,这是镇守浙江的太监麦秀,在救朱寿的时候这家伙也去了。

    他出来之后,身后一穿大红长衣的女子也跟着走了出来,只是甫一见到陈瑀,整个身子都定住了,呆呆的看了两眼陈瑀以及他身旁那水灵的姑娘之后,便不再多望一眼,仿佛不认识一般。

    “你是何人?为何打扰我用膳?”麦秀问道。

    陈瑀知道,这麦太监可能不认识自己,虽然救朱寿之时这太监和自己有过一面之缘,但是像陈自己种身份,在他们眼中犹如蝼蚁一般,不认识也是自然的。

    “哦,我们本也想来吃素斋的,既然老爷已经包了便不打扰。”陈瑀看了一眼房小梅,五味陈杂。

    说完便拉着黄婉离开,本黄婉不愿意走的,但是陈瑀和她说这太监不可得罪之后,便乖乖的随着陈瑀离开了。

    等到陈瑀离开之后,那麦秀才问一旁的房小梅道:“如何?有什么感想么?”

    “没有,早已经不认识此人,又何来感想之说啊?”房小梅说罢依偎在麦秀的怀中。

    “呵呵,陈瑀,不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么?哪有邻里间传的那么邪乎?”麦秀看着陈瑀的背影道:“为何不敢在我这里造次?大明的文人就是这般的软骨头!”

    房小梅点头道:“老爷说的极是,哪里有老爷一半好呢?”

    “哈哈,我就喜欢你这样!”麦秀说完之后狠狠的捏了一下房小梅的****。

第五十二章 萌芽(上)()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弘治十七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早了一些。

    这才刚进入十一月没有多久,杭州府就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这一场雪花,让那些一年未见雪的仕子们纷纷来到了杭州,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欣赏到的,有这么好的机会,那些才子们又怎么能不来吟诗两句?

    一天、两天……雪花仍旧飘个不停,这下那些风流才子们也不敢出门了,更别说拿着折扇吟诗作对。

    雪越来越大,压坏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麦苗、压塌了许许多多百姓的茅草屋,一场前所未有的雪灾正肆意的袭击着杭州。

    钱塘县县尊黄大人忧心忡忡,连忙摆五谷、猪、羊……等开始祭祀,可是雪灾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大,眼看着祭祀都不管用了,黄大人连忙禀明杭州府,杭州府快马加鞭禀告朝廷。

    弘治皇帝听闻之后甚是重视,很快调太仓十万两银子运往杭州府赈灾,并着令右佥都御史王璟全面负责抗灾等事宜。

    王璟也好不到哪里去,回到府上之后,拍了拍帽子上的积雪,脱去狐皮大衣递给一旁小吏,他嘴中不时喘着热气,脸被冻的红扑扑的。

    进了屋子,便有小吏给他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他双手捧着紫砂茶壶,身旁烤着火炉,坐在公文案桌边,焦急的问道:“户部的银子什么时候能到?”

    “大雪封路,至少还有十天!”那小吏回道。

    “什么?”王璟不敢相信的问道:“十天?现在乡间街巷边尸体都堆积如山了,在过十天,我这个御史也要做到头了!”

    “大人,这并不是您的错啊!”小吏不解的问道。

    “发生在杭州就是我的错,若是这事儿不处理好,恐怕晚节不保了!”王璟道:“各大户商会筹集多少银子了?”

    “八千两。”小吏道:“陈家一家就五千两,其余商家都是百般阻挠,囤积粮食,抬高米价,若是不加以控制,恐怕……”

    小吏不敢继续说下去。

    “唯利是图!”王璟道:“难怪太祖皇帝要抑制商业发展!现在米价多少了?”

    “二两一石。”

    “竟然长了四倍,这些人良心都被狗吃了么?”王大人重重的将手中的公文朝案桌上摔去,脸色异常难看。

    陈府上,陈瑀在大院内扫出了一块空地,空地上洒了一把粮食,然后便用自己支起来的网盖在粮食上空,一根长线被埋在雪中,直通不远处在房间内偷看的陈瑀和黄婉。

    不一会儿那片空地上便聚满了麻雀,他们机警的看着四方,确定没有什么危险之后,便开始认真的吃了起来,另一端,黄婉水灵灵的双眼弯成一道月牙,手中拿着的长线狠狠的朝后拽去,网应声倒地,麻雀们一哄而散,但是网内仍旧网住了不少几只。

    “哈哈,晚上能考麻雀吃咯!”黄婉高兴的拍着手道。

    “少爷。”家中有小厮跑了过来道:“老爷找您,好像是有位大人来了。”

    “哦,我这便过去。”陈瑀道。

    他知道这来人定然是王璟,你王大人真是把我陈家当成了慈善堂不成?

    正堂内,王大人满脸焦急,就连陈大富给他泡的热茶也无法下咽,可真的是茶不思、饭不香了。

    “陈世兄,近来可好?”王璟很不好意思的开口问道。

    你要不来,我挺好的,你来了,我整个人都不好了,陈大富哪能不知道这王璟王大人打的什么算盘,这整个杭州府的商人,莫不就是我陈家好欺负一点,一次两次要个没完了,老子又不是开慈善堂的!

    “呵呵,还好,还好!”陈大富笑道,毕竟这可是御史大人,不是他能得罪起的,所以当知道王大人来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让家丁去通知陈瑀了。

    “哎,陈世兄好,我可不好咯,整个杭州百姓都不好啊!”王璟露出一股担忧的模样。

    陈大富很想说一句,关我屁事?但是忍住了,他明知故问道:“王大人怎么了?”

    “杭州雪灾,很多百姓怕是挺不过这一关了!”王璟道。

    “不是户部有银子拨下来了么?”陈大富问道。

    “哎,现在不是银子的问题,杭州各大商户将米价等物价故意太高,大米已经被抄到一石二两了,户部拨的银子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王大人说道,他是故意不说户部的银子还未到杭州,而是先探讨物价的问题。

    陈大富是杭州商会的人,自从房会长倒台之后,陈大富就接替了会长一职,虽然他是会长,但这些事可不是他一人能操控的,哄抬物价是商人们自发的,完全没有经过陈大富。

    陈大富知道王璟所来的目的,可是这些事又岂是他能做主的?

    见陈大富没有说话,王璟继续道:“陈世兄为商会会长,可否将米价压低?”

    异想天开!这个时候陈瑀背着手走了进来,你说压低就能压低,人家会买你的帐么?恐怕就算你王大人去了,人家也不会给你这个面子的,商人讲究的什么?利益。这么大的一块肉摆在面前,你让他们不去吃,可能么?

    “王大人光临,小侄未尝远迎,失礼了!”陈瑀笑呵呵的道:“天儿这么冷,大人可要在陈府上多歇一会儿。”

    “哪还有功夫歇息,多耽搁一刻,街头就多一个尸体,我哪儿能安稳?”王大人说完便对陈大富道:“不知道陈世兄意下如何?”

    “丑生,你看怎么样?”陈大富没有回答,转而问陈瑀道。

    王大人若有所思的看了看陈大富,又看了看陈瑀,莫不是这家商业背后都是这小子在操持?

    其实他是想多了,单纯的只是陈大富不想理会王大人,但是又不好拒绝,不知该如何说,这才转而问陈瑀的。

    “大人,适才爹爹和您的谈话,小侄恰巧听闻了一点儿,小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