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210部分

大明阁臣-第210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喝了几口酒的陈大富也道:“瞧你那满脸心事的样子,有屁快放。”

    “皇上刚来了旨意,调我为巡查御史。”陈瑀笑道。

    “好事啊!”陈大富一双大眼眯在了一起,像是添了一口陈年二锅头一般。

    “去监察河北道流贼。”陈瑀接着道。

    “哦,离家远了点,不过你安心的去,家里有老子在,出不了事。”陈大富要陈瑀不要担忧。

    “河北道?流贼?刘家兄弟反贼么?”房小梅脸上顿时漏出担忧,“当初你去固原,是遭小人陷害,索性有杨一清在,你才能有惊无险的回到京师,你一个文官,去打什么流贼?皇上是不是疯了?想要启用你哪里不行?再不济去江西打打匪寇!刘晨兄弟二人,加上杨虎军,还有齐彦名军,队伍已经壮大至几万人,河北各州县都被他们走了一圈,现在军队已经延伸到了山东河南,你一个文官,去送死吗?!”

    房小梅说完,陈大富才愣在那里,然后紧接着破口大骂,“他娘的皇帝老儿,本以为知道我儿是块璞玉,知晓了革我儿的官是个错误,可谁知他娘的死性不改,这官不当也罢!丑生,你马上休书一封,就说你得了疾病,去不了,让他们另择良臣吧!”

    陈瑀也知道房小梅和陈大富是担忧自己,可是这次机会他是需要的,这个跳板也是他需要的,朱厚照有意让陈瑀升迁,可是总要有个由头。

    现在以自己来弥补马中锡之过,莫不是出于将功补过的考虑,河北道捷报不断,虽然不知道真假,可是一旦陈瑀去了,这些功劳就有陈瑀的份,只有这样,朱厚照才能光明正大的升迁陈瑀而不会被言官坐了口实。

    “爹,娘子,你们莫要担忧,马昂戚景通都在军中,应该不会有太多危险的。”

    良久没开口的沈飞也道:“我跟你一起。”

    如果说政治是一场没有朋友的斗争,那沈飞就像超脱政治而独立的个体,他对陈瑀是没有一点私心的。

    “不行,你和杨姑娘刚有点进展,不要去躺这趟浑水。”

    “有我在,夫人和老爷能安心,我也需要点官职,不然拿什么去和杨大人交待,总不能这样就把他女儿拐跑了吧?到时候杨大人还不剁了我。”沈飞笑道。

    虽是这么说,但是陈瑀还是满怀感激。

    “陈廷玉,你是已经铁了心了是吧?你根本就没打算和我们商量,你只是来告诉我们结果的!”房小梅搁下筷子,“你这一去,孩子生下来怕是他爹什么样都不认识了。”

    陈瑀笑着安慰房小梅道:“放心,流贼都被清理的七七八八了,我去就是走个过场,很快就能回来了。”

    “陈廷玉,你休要骗我,刘晨兄弟大有壮大之势,杨虎的加入让他们如虎添翼,朝廷在北边的军队已经不能供给,都开始从东南抽兵!东南防御羸弱,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温州府事件在钱塘县再发生一次?那个时候我是不是还要手中拿着剪刀,等你陈廷玉从河北来救我们一家老小!”

    有时候娶了个聪明的女人确实也是个麻烦的事,太聪明了,想骗都骗不了,而且言辞还那么煽情,你看,陈大富已经怒目圆瞪的在找藤条了。

    “娘子莫气莫气。”怀孕的女人是不讲道理的,“哪里有你说的那般啊,钱塘是浙江的府治所在,朝廷不会让这里出了事的。”

    “那你告诉我,六年前倭寇袭扰钱塘你陈家之事怎么解释?”

    尼玛,这天没法聊了,陈瑀真不知道怎么反驳房小梅,尤其一旁还有个手中拿着棍棒的陈大富在瞪着自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讲不了家邻小事,看来只好谈一谈国家大义了。

    “去你娘的!”陈大富一棒就轮了下来,索性陈瑀眼疾手快,才没有被干到,“我让你国家生死以,我让你祸福什么之,老子今天就把你打瘸了,我看朝廷怎么用你!”

    “爹,爹,你冷静点,我只是去监察军队,又不是去送死!”

    “当你爹不懂官场道道是不是?你告诉我,河北道太监怎么死的?”

    “咦?你怎么知道?”

    “本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臭小子,老子弄残你!”陈大富拿着棒槌满屋子追打陈瑀。

    要不是陈瑀用他儿媳妇和孙子威胁他,他是决计不会罢手的!

    “冷静!”陈瑀霸气的怒吼一句,将屋内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咳咳,你们听我说。”陈瑀满意的看了看恼羞成怒的众人,有点抱歉的开口道:“我能理解你们每个人的心情,我也知道此去确实会有风险,但是有沈飞马昂戚景通等人在,我会确保自己风险降到最低,毕竟一箭射过来,也有他们当着不是?”

    说到这里,沈飞狠狠的瞪着陈瑀。

    陈瑀抱歉的看了眼沈飞,露出一个兄弟帮忙的眼神。

    然后继续道:“你们疼爱我,我都知晓,可你们转念想一想温州府事件,你们知道多少还在襁褓里的婴儿死于非命?多少个蹒跚学步的幼儿被倭刀砍掉了脑袋?他们的命难倒就贱吗?相同的,河北每天会有多少这样的事件发生?

    流贼一天不平定,这样的惨案每天就会有发生。我只是去监督军队,不是去打仗,我也只是尽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去阻止这样的惨案继续发生。

    享受着国家税收优惠,高枕无忧的陪着尔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不是我陈瑀想要的生活,爹,你当初送我读书为了什么,你还记得么?”

    “为了光宗耀祖,剥削百姓啊。”陈大富摸了摸脑袋,无辜的道。

    尼玛的,当我没问。然后转头问房小梅道:“你知晓我平生的志愿,你知道我以于少保为偶像,我也想挽天倾,也想在历史留下浓重的一笔,所以有些事我必须去做,希望你能理解我。”

    房小梅淡淡的看了陈瑀一眼,然后挺着肚子离开了。

    等她走后,陈大富才赶紧来到陈瑀面前,左右摸索一番,心疼的道:“你没事吧?爹刚刚就是做做样子,你这孩子心事,做爹爹的怎么能不知道,我就是在儿媳妇面前做个戏,你快去哄哄她。”

    陈瑀眼睛陡然一亮,“爹爹英明!”然后飞快的跑回房间了。

    房内灯光昏暗,房小梅坐在床边,手中绣着女红,见陈瑀来了,淡淡的问道:“什么时候走?”

    “嗯?”

    “别以为你父子两演戏我看不出来!”房小梅叹了口气,“我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只是心里不舍,这次你去,我不能跟着你了,凡事好生考虑之后才做决定,做决定前也要想着家中有我和孩子等你,不要冒失冒险。”

    尼玛,这才是自己家的媳妇啊!陈瑀心疼的将她搂在怀中。

    “这是给你绣的衣服,已经入冬了,河北不比江南,那边冷的紧,这件皮革披风绣好了才出发吧。”

    娶妻如此,此生足亦。

第二百九十二章 跋扈总兵官() 
其实说句心里话我也很想家窜题了。

    说句心里话,朱厚照这厮是真心不怎么厚道,现下已经正德六年十一月了,还有个把月就要过年了,有什么大事不能过完年再说?非要趁着这个时候赶去河北军中?

    这在军中打仗可比朝堂苦多了,最起码过年休想回来了,为此陈大富等人不知道将朱厚照骂成什么了。

    十一月初十,江南艳阳,可是北直隶已经全部开始飘雪,河北也是一样,陈瑀和沈飞抵达桑玉中军已经到了十一月三十的样子。

    说是中军,其实也就是在辽阔的荒野里面扎了一个行军帐篷,四周白茫茫一片,军士们全都缩成了一团。

    没错,映入陈瑀眼前这些缩成一团,东倒西歪,无精打采的官兵就是这次攻打刘家兄弟的主力军队。

    难怪这将近一年攻击刘六兄弟反贼没有一点气色,要是真有气色那才是见了鬼。

    进入正德朝,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各地方官吏贪污剥削成分,又加上北直隶地本就贫乏,这才导致了大批大批的流民,流民聚集多了,便开始闹事,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便是刘六兄弟的起义。

    一开始陈瑀也没太在意,他来过一次霸州,那时候刘家兄弟人数规模还没有这么大,这才一年间,增长的速度已经骇人到了这个程度。

    本来陈瑀以为凭借着自己一条鞭和考成法以及均瑶法的改革,北直隶附近的贪墨兼并会少许多,那刘家兄弟内起义军又多是农民构成,只要朝廷诏安,这刘家兄弟将不攻而自动瓦解。

    实在是没想到杨廷和搞了这么一首,才会导致起义军在正德六年年关迅速壮大到现在这个规模。

    经过一年的成长,现在要想继续招安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事,就算刘家兄弟肯同意,手下那些有野心的人也不会同意了。

    杨虎军队的加入,更加是滋长了这些人的野心,具体这便战况到了什么样的情况,陈瑀到还不了解,虽然偶也有点道听途说,可都做不得准,所以他打算进了中军先询问一番。

    牙帐内听闻镇守官到了,只是派了一个把总过来接待,别提什么总兵桑玉和侍郎陆完了。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皇帝不放心这些手握重兵的统帅,每次出兵的时候都是由吏部推举一位统帅,经过廷议之后确定统帅人选,然后由兵部给予兵权后,在调集战区附近的军队以供给其调遣。

    统帅可以是都御史,比如杨一清就是,也可以是都指挥使司或者吏部或者兵部亦或者御史等官,一旦他们被推选统帅之后,便会在职位上变了一变,摇身成了总兵官。

    而此刻桑玉便是总兵,陆完便是参将。

    前来接待的把总是个熟人,陈瑀和沈飞如何都没有想到,来人竟然是马昂,而马昂也实在没有想到镇守官竟然会是陈瑀。

    白牙帐内羊肉美酒招待着陈瑀,马昂激动的道:“本来以为皇上又拍了个指手画脚的太监,可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是陈大人,您稍等着,我这就去找陆参将,他对你可是佩服的紧呢。”

    马昂说完,便风风火火的跑了出去。

    不出片刻,一个年月五十身材佝偻的老人出现了,他身披作战铠甲,神色矍铄,显得很是精神,脸上带着笑容,见到陈瑀后热情的道:“这位便是陈廷玉陈状元吧。”

    “正是下官,下官见过陆参将。”陈瑀便客套起来,现在不晓得这老家伙的低,陈瑀也不敢乱说话。

    “哪里哪里。”陆完让陈瑀坐了下去,便开始谈起河北状况。

    他是个很健谈的人,而且说话很少有多余的废话,句句都直陈利弊。

    陈瑀从他那里知道,现在霸州这群反贼主要有三军组成,刘家兄弟是中军,主攻河北等北直隶地,杨虎乃右军,主攻山东,齐彦明为左军,主攻河南。

    三军的喊着推翻贪污吏治的口号,得不少沿途百姓的拥戴,他们专门抢劫地主豪绅和一些富贵的百姓。

    靠,这些人不傻,抢穷人是连根毛都抢不到,还落得不好的口实,哪有抢县衙府衙和地主豪绅收益来的多?

    陈瑀观察了中军的规模,颇为好奇的问陆完道:“我瞧这里军队不下于三万,以陆参将所言,河北军不过区区万余人,奈何不主动出击?”

    说到这里,陆完脸上微微红了红,露出一抹怒气,“这些个军,说是军,其实就是一些普通的百姓,娘之,说是从东南借兵,本以为会来一些好货,可除了马把总带来的百十人,其余的都是花架势,见到敌军腿都软了,还打个屁的仗!”

    陈瑀也早就有所料想,只是没想到东南军竟然有这么不堪。

    “军队的军饷能发下来么?”陈瑀问了一句题外话。

    “朝廷户部银子拮据,每次到中军都不足额,有些能领到,有些却领不到。”陆完无奈的道,“所以有很多军兵颇有怨言。”

    难怪如此,难怪战斗力如此不堪,那些没拿到军饷的人,你让他们给你卖命打仗,凭什么?他们还要留着一条命卸甲归田,抱媳妇睡炕头呢!

    而那些拿到军饷的人,见那些不拿军饷的人都不拼命,他们凭什么去卖命?这是个死循环,所以才会导致军队羸弱。

    不是军不行,是将不行啊!

    不对,还是有点不对,陈瑀突然想起其中一些关键点,只是在陆完的面前也不敢瞎说。

    “桑总兵何在?”陈瑀问道。

    “哦,不怕陈大人笑话,桑总兵脾气火爆,素来与镇守中军太监不合,这也是众人皆知的,知晓着朝廷又派来一个”陆完转而道,“不过他知晓来的不是太监而是陈大人,定然不会这种态度,稍后我就去找桑总兵。”

    陈瑀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