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206部分

大明阁臣-第206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等到婚期前两天才折返。

    而九月时,海上东北风起,利于倭船行舟。

    在陈瑀饬东南海防之后,倭寇也时有入侵沿海,只是那个时候海军防卫深严,他们刚到大猫洋,便总能被巡海百户所船只驱赶和斩杀。

    不过倭寇们到并没有就此惧怕。

    自从宣统后,明朝廷几乎就断了日本进贡,到了正德年间几乎三年一贡,而且只允许其船两艘,且人不超过二百,进贡之物也多有限制在马盔、铠、剑、腰刀、枪等。

    日本国对海上贸易需求是极大的,即便宁波市舶司重开后,对日本国的贸易往来和交易之物及数量仍有限度,这根本满足不了日本的需求。

    为此他们多次私下和沿海大户交易走私,而这也仅仅只是限制在日本官方。

    非官方一些流寇为获取利益,仍旧会冒着风险,在沿海掠夺,只是摄于大明军威,多不敢太过造次,所以自正德初年一来,很少发生严重的抢劫杀人事件。

    九月时,日本国王源义澄遣使贡马匹盔铠大刀诸方物,从日本国萨摩洲博德出发,以东北风之便利,至乌沙门,过韭山、海闸门,至宁波登陆。

    与此同时,另一批倭船却过海闸门之后并没有去宁波,转而悄悄的朝温州进发。

    这批船上的人不多,大约也就四五个,他们本想在温州府东海岸看看附近可有下海的渔民,趁机抢劫一番。

    可是事情实在太过诡异,诡异到那些愚笨的倭人都不敢相信,往常只是到了沿海外围,便会有巡检司的船驶过,可是这一次海面上却风平浪静,偶尔能见几艘大明捕鱼的渔船。

    就这样,他们竟然不知不觉的在温州海岸登陆了,在芦苇荡边将船只藏好,为首的叫新义源,带着四五个倭寇悄悄的在温州东海岸转了起来。

    由于路途不熟,他们也不敢走远,只是在船只停泊的附近转了转,见不远处有村落,便悄悄的潜入进去。

    这个沿海村落不算富饶,村民大约也只有上百户,当那四五个倭寇倭刀斩杀一两人之后,他们才知道惨剧发生了。

    仅仅一个时辰,全村寂静,血泊在泥水中悄悄流淌,村内鸡飞鸭跳,一派混乱。

    新义源领着的这四个倭寇,本只是想寻点好处,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收获这么大,最为奇怪的是,沿海竟然没有一点守兵。

    正当他们要折返的时候,却见一批百户所军兵准备下海,两队伍打了个照面。

    那百十人见状,顿时大呼“倭寇”,只是还没来得及继续呼叫,倭刀便砍掉了他的脑袋。

    后面几十人见状,顿时折返掉头,这批说是明兵,实际上不过是一些临时“军兵”供巡检司检查点名的冒牌而已。

    于是四五个倭寇跟着百十个伪“明兵”身后追杀的场景发生了。

    百十个人,将近一半的血液祭拜了大海,不过他们却留下了一个和尚活口,并且将这和尚带回了殿前诸洋。

    在那里,还有两首双桅大船停泊,之所以停在哪里不敢继续前进是因为他们知道,在向前就要到了陈钱山,那里有大明守军。

    这个和尚是杭州虎跑寺的,法名叫“普净”,徽州歙县人,出家之前他还有个名字,叫做徐海。

    倭寇之所以放了他,是因为他说了句“大明守军及沿海富饶贫穷他皆知晓”。

    新义源虽然笨了点,但是不傻,他知道徐海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所以才将他抓了回来。

    殿前诸洋倭寇足有百十人,皆穿倭衣,芒鞋,打扮怪异。

    徐海在虎跑寺做了几年寺僧,那一张嘴自然不消得说,言简意赅的便将大明近况说了出来,并且指了一个最容易登陆且千户所最为薄弱的地点,温州!

    ………………

    温州发生倭寇屠村的事很快便报到温州府衙和都司,这等事若是被继续层层上报,温州知府和都司指挥使自然也不用继续做下去了,于是他们的做法竟然和徐海料想的一样,生生的将这件事压了下去!

    眼看着婚期越来越近,陈瑀心中有一点激动,又有一点恐慌。

    房小梅小腹也渐渐的凸了出来,这让陈大富可是乐坏了,还说什么酸儿辣女,什么圆儿宽女,反正各种封建迷信都出来了,意淫的结果都是孙子。

    为此房小梅整日担忧,深怕以后出了个儿子陈瑀和他们陈家就不要她了。

    在强大的女人,遇到这种事都是患得患失,不过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房小梅确实很在乎陈瑀和陈家。

    亲迎的日子还有十天,陈家现在已经焕然一新,阖府上下全都置办的喜气洋洋,陈大富亲自操刀要求,但凡有点不合理和不合身份礼法的地方便换。

    每天陈大富做的事都是这些,深怕自家娶亲让亲里邻居看了笑话。

    而陈瑀也被陈大富逼着写了婚礼的请帖,单陈大富要请之人,便有百人之多,更别说陈瑀还有一些官场的朋友以及房小梅房家的亲戚。

    算了算日子,唐寅应该也从苏州赶来。

    是日一早,他便和祝枝山文征明来到钱塘码头。

    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其人,将近傍晚十分,才见到商船靠岸。

    唐寅满身凌乱,好像刚被施暴一般,为此文征明和祝枝山还嘲笑他要重振夫刚一类的话。

    为此唐寅只是笑了笑,不过陈瑀却察觉了一丝异样,碍于现在人多,并没有点破。

    没多久后,徐祯卿也到了钱塘码头。

    这二人说什么也要自己住客栈,可是耐不住陈瑀的热情,一股脑的给他们拉到了陈府。

    几人也是好久不见,话语颇多,直到入夜,文征明和祝枝山才颤颤巍巍的离开。陈瑀自然吩咐了府上下人去送了一程,然后他便又找到了唐寅。

    适才碍于唐寅面子,他并没有点破,现在才关切的问道:“老师,这可是路上被劫了?”

    唐寅仰天感慨,“为师便是买画,也将这礼金凑上!”

    “老师您说的哪里话?您能来徒儿就已经很高兴了,路途上发生何事了?”

    唐伯虎道了句晦气,然后道:“运河堵塞,于是商船便从沿海驶入钱塘,刚过温州府,便遇到倭寇了!这些年都没听过倭寇的动静,怎生得……真是晦气!”

    “倭寇?”陈瑀心里一紧,难倒他们这么快便发现沿海海防羸弱起来?“有多少人?”

    “没几个,三四个的样子,看来是随着朝贡而来的,不足为患。”唐寅道。

    陈瑀点点头,只是心中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这件事暂且就这样过了,陈瑀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还有婚礼这么大的事等着他去操心。

    而在婚礼前几天,他竟然还收到了杨廷和的贺贴,为此他只能无奈的笑了笑。

    没多久后,沈飞便也从丹徒赶了过来,见到陈瑀后容光满面,看样子那边的“战斗”进展的很顺利。

    而同一天,杨一清、王阳明、方献夫、顾鼎臣等人竟然也从北直隶赶了过来。

    据他们说是陛下给他们放了四天假,而且杨一清还带了陛下的一封贺贴。

    陈瑀虽然被罢了官,可是这面子有多大可见一斑。

    沈飞见了杨一清,立刻便蔫了,陈瑀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淡定。

    风高云淡,秋高气爽,进入十月后,天气渐渐有些寒冷起来,钱塘一派繁华,亲迎的队伍也沿着运河直奔温州。

    与此同时,一首双桅大船也悄悄的在温州沿海岸停泊了下来,几十人手执倭刀的倭寇,在徐海的带领下,悄悄的朝房家村进发。

    房家村内一派喜气洋洋,小胖纸房镗嚷嚷着不要去私塾,要陪着婶婶出嫁,一时间惹来不少大人们的笑容。

    村落枕着溪流,像婴儿般安宁的躺在母亲臂弯中,是日一早,天色灰蒙,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夹着带有饭香的袅袅青烟缓缓朝天空飘散。

    老牛安宁的甩着尾巴,努力的甩开身子上的蚊虫,黄狗吐着舌头在各家院落内安详的趴着。

    房家村秋日的清晨像一副画卷,美不胜收,便是高官大户来到这里,也会生出一股隐世之感怀来。

第二百八十七章 屠杀() 
不知是谁撕裂的喊声,惊动了房家村安宁的清晨,然后便是黄狗汪汪汪的叫声,片刻后,黄狗叫声停了,狗头被整齐的切断在村口,横在写有房家村标牌的村头路中央。

    紧接着是鸡叫声,然后便是汉子妇女的呐喊声,各种刺耳的声音充斥在房家村。

    村最后头,房老太爷一家也听到了外面的喊叫,然后便见到房实神色慌张匆忙的从外面跑来,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破布粗麻对襟衫上全都是血渍。

    今天本是陈瑀亲迎的日子,掐着时间点来算,大约还有一炷香的时辰便能抵达房家村。

    房老太爷一家起的都很早,家中院落已经不晓得被打扫多少次,各种喜庆之物皆都有序的摆放在大院内,还有各色各样的糖果,只等着鞭炮响起,便将这些糖果发放给村子里的泥娃子们。

    只是他们并没有等到陈瑀迎亲的队伍。

    最先见到房实的是大哥房忠,他们早就听到村口厮打喊声,房实便准备去看看发生何事,映入眼帘的屠杀让房实痴呆在了那里,直到倭刀砍中他的胸口,他才发疯似的朝家中跑。

    房忠焦急的迎了上去,这时候房老太爷还有几个妯娌也紧随其后。

    “三弟,出什么事了!”房忠见他满身是血,眼中布满泪花,紧紧的抱住奄奄一息的房实。

    房庄氏见自家男人这般,整个人当场便的晕了过去。

    这时候房小梅也在从屋内出来了,四周几个孩子们的哭声,不远处依旧嘈杂的叫喊声,黄牛鸡鸭的吼叫声,更让人害怕心紧张。

    房实用尽了最后一口气,断断续续的道:“快跑……倭……倭寇来了!”说完之后便躺在大哥房忠怀中。

    “杀千刀的,老子去和他们拼命!”房忠操起铁锨便朝村外冲去,任凭房小梅拦都拦不住。

    “祖母太爷,二哥大姐二姐三姐,快,有没有地方,我们快躲起来,等陈瑀来!”这个时候能冷静下来的只有房小梅。

    其余人全都呆呆的在那里,全都傻了,还是房小梅一巴掌扇到他们脸上,他们才反应过来。

    即便是房老太爷,活了大半辈子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惨剧,每个人心里承受能力都有一个限度,可是今日发生的事算是超过了他们能承受的范围,尤其是看到冰冷的房实的身体后。

    “倭……倭寇来了……”房老太爷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句,几个妯娌和房祖母在一旁围着房实的尸体大嚎。

    房小梅抬眼看了看远处,几个衣着简陋凶神恶煞手执倭刀的人,正追着几个妇女和孩子朝这边跑来。

    妇女和孩子在他们的屠刀下,一个个渐渐的倒下,鲜血飞舞在空中,划出十分优美的弧度,只是那场景,让人看了就恶心。

    “别哭了!”房小梅额头上都急出汗了,“有没有可以躲的地方,我们快点躲起来,不然就来不及了!”

    几个妯娌和房老太爷仿佛没有听到房小梅的声音一般,依旧围在房实的尸体旁。

    眼看着倭寇越来越近,房小梅此刻也顾及不到他们,拉着小胖纸房镗和房凌兄妹,便急忙朝村后跑去。

    房家村距东海不远,所以才成了倭寇首选抢劫之地。

    同样的,房家村距离蒲岐千户所也不远,房小梅带着几个孩子奋力的朝蒲岐千户所跑去,身后有两个倭寇紧随其后。

    眼看着便要追到房小梅几人,那两个倭寇身后突然冲出一人,他满身血泊,死死的抱住倭寇的腿,“照顾好镗儿他们!”

    那一张近乎于绝望的眼神,让房小梅心如针扎一般,无论倭刀如何砍到房厚的背上,他也死死的不肯松手,“快……跑!”

    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喊出了这两个字。

    “爹!”房镗一双胖脸上满是冷水,那撕心裂肺的叫声,让房小梅听了之后心如刀割一般。

    她知道,现在她是这群孩子的主心骨,她不能失了方寸,不能哭,她紧紧的拉住房镗,近乎于拖着房镗在跑。

    “凌儿,你带着妹妹朝那个方向快跑,到了千户所就大喊倭寇来了!”房小梅指着不远处蒲岐千户所的方向。

    这是她现在能做出来的最好的决定,拖着房镗速度实在太慢,一旦被倭寇追上,他们没有一个人能跑掉,然后对房凌道:“如果婶婶发生了什么意外,你见到陈叔叔之后,让他一定要好好活着。”

    房凌这一刻突然变的懂事了很多,他重重的点了点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拉着妹妹快速的朝蒲岐千户所的方向跑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