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142部分

大明阁臣-第142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你,我乃大明杭州府知府,尔等识相的快些放我们离去,休的招来麻烦!”长久不开腔的李壁开口了,话语中还真带着那么一丝气势。

    “且不说你这知府是真是假,我他娘的还没看过这么落魄的知府呢,就算你是真的,杭州离这千里,能管的着老子?”那山贼嚣张的道,“今天这小娘子说什么都归老子了,阎王爷来了都没有用!”

    “哦?是嘛?”不知何时,一道白影出现在众人眼前,他一席白衣,纤尘不染,仿佛从天而降的天神一样,背着手,站在山贼前。

    “想英雄救美?你娘的,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整的跟小白脸一样,还穿一身白衣,装什么装?”那山贼恶狠狠的威胁道。

    这时候那白衣男子才缓缓的转过头,他脸面十分的白皙俊俏,发梢整理的十分整齐,两缕黑发垂于胸前,整个人纤尘不然。

    “那个……陈夫人,卑职来晚了。”沈飞真心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李梓棋,憋了半天才憋出个陈夫人来。

    “你是?”李梓棋双目弯成月牙儿,虽衣衫褴褛,但也掩饰不住那动人的魅力,沈飞心道,乖乖,这陈大人的相好,真是一个比一个漂亮啊!

    “陈大人坐下,内厂指挥同知沈飞见过陈夫人!”沈飞道。

    那边那些山贼不愿意了,娘的,我们是来劫道的,你们他娘的倒是聊起来了是吧?“少他娘的在这吓唬人,还内厂?你怎么不说你是锦衣卫?!”

    “其实我一直觉得,做人留一线是没错的。”沈飞笑了笑,“来之前陈大人吩咐了,若是谁敢动了夫人,格杀勿论!”

    他说完,目光一凛,四下里立马出来几十个手持绣春刀的卫士,这些人不知何时潜伏在这周围附近,没有一点音响,如同鬼魅一般。

    “格杀勿论!”沈飞下令道。

    他说完,这些卫士们抽起绣春刀便疯狂的扑了过去,经过戚景通的一番训练,这些人身上都含着浓厚的杀气,直接将那群山贼吓懵了,这些锦衣卫可不是花架子,片刻之后,十几个山贼全部倒下,手法及其的干净利索!

    这么血腥的场面,将李武都看傻了,他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些人是陈瑀的人,那一向温文尔雅的陈瑀什么时候变成这么冷峻了?

    李梓棋此刻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生气,陈瑀为了她,做这些事她本该高兴才对,可是此刻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一路无言,沈飞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罪了陈夫人,只能再一次如同鬼魅一般潜行,待安全的送李梓棋三人回到杭州之后,沈飞大松了口气,急忙的赶回了京师。

    当沈飞将情况和陈瑀说后,颇为不解的问陈瑀道:“大人,我这是怎么得罪了夫人了?为何她像是生气了一般?”

    陈瑀点了点头,微微的叹了口气道:“不是你得罪了她,是我得罪了她,这种杀戮、肮脏等一切手段,在我们看来是在正常不过了,但是她却是接受不了的。”

    陈瑀说这句话的时候十分的无奈,一旁的房小梅也只能安慰道:“或许有朝一日,等她知晓了你的历程之后,她才能够理解你。”

    说到这里,房小梅突然一笑,双目弯成月牙,说不出的妩媚,“你说你这一生也听好玩的,好像无时无刻不是在误会中度过的。”

    陈瑀被这么一说,苦笑了笑,“谁说不是呢?哎,受伤了,来,抱抱……”

    “恩,你越来越无耻了,和那些当官的一模一样,若是李小姐看到了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感觉,奴家倒是很期待呢。”房小梅笑呵呵的道。

    沈飞看这二人打情骂俏,不动声色的离开了,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条哈巴狗苦哈哈的望着自己,沈飞怒从心起,对那狗吼道:“单生狗怎么了?咱过的也很潇洒,对不大黄。”

    刚和大黄沟通完,一旁另一条狗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和大黄亲密的离开了。

    “日!”沈飞吐了一口吐沫,悠悠的离开了。

    “现在所有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你准备怎么下手?”房小梅突然正经起来,她知道,陈瑀根本是看不上自己的,可纵然如此,她也心甘情愿的陪在陈瑀身边,为他排忧解难。

    君可见,青丝等成白发,此生永不悔。

    房小梅对政治的敏感性一点不比陈瑀差,她知道自己的作用,能帮陈瑀她很开心。

    虽然不能知道陈瑀的所有目标,但是她大概已经猜到一二,尤其是在方献夫《陈六事疏》上奏之后,她已经渐渐的明白陈瑀要做什么了。

    改革!说起来有点大胆,虽然各种改革在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但多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为现有的体系,是经过几百年沉淀下来的,他们已经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存在就合理。

    可若是你硬要去改变,那其中的阻力可想而知。

    陈瑀为了自己的目标快点实现,在刘瑾和内阁的博弈中,他就已经开始扫除一切的绊脚石。

    按理说那时候就可以行动了,但是这几天陈瑀的重心却突然放在了王阳明的身上,这让房小梅十分的不解。

    不过不管怎么样,王阳明这件事算是已经告一段落了,那么接下来陈瑀做什么?

    陈瑀看了一眼房小梅,这是一种被人理解之后的释然,他笑道:“《陈六事疏》你觉得我会从哪个方面先下手?”

    “饬武备吧!”房小梅道。

    陈瑀眼中划过一丝惊讶,“哦,为何?为何不是固邦本?”陈瑀问道。

    “不管安内囊外,武备都是一件及其重要的事,只有这个有了保证,才能保证大明不动荡,不是嘛?”房小梅淡淡的道。

    “哈哈,想不到一介女流也能有这种见识!”说罢之后,陈瑀随即感觉自己话说的不妥,连忙改口道:“我并非说女子不如男,并非轻视尔等。”

    “恩,晓得,可是这一块实在太难了,尤其是九边重镇,若真的出了乱子,可真的很难收拾啊。”房小梅担忧的道。

    “这个你就错了,我并非要改九边!”陈瑀背着手,指了指地图东南方向,“我要先改水师!”(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落魄的唐伯虎(上)() 
承平日久,民不知兵。这是浙江现在海防水寨官的现状。各卫所官军回城近便,多有恋船弃家者,船只不修,器械不整。

    这些都是魏文礼上奏给陈瑀的浙江沿海境况,更加滑稽的事,由于海防军船修理维护费大,许多卫所竟将这些船只变卖,改为马匹巡逻,海上不再例行巡哨。

    一些卫所不已巡防海务为要务,却偷偷干起了经商、海运、捕鱼等事。温州沙园千户所圩田被海水冲坏,当地都司不但不去修缮,反而上百姓自行解决,他们却下海捕鱼,以为营利。

    更是有不少备倭官私受东南大户的贿赂,放纵部下等下海捕鱼,更盛者,贩卖私盐也。

    对于魏文礼上奏的这些弊端,陈瑀看了之后脸色铁青,现在没有战事还好,可一番倭寇得知了大明沿海军务这般的松懈,若是他们主动进攻沿海,那多少家户将会遭殃。

    戚景通等几个千户不知陈瑀叫自己来是所谓何事,但是见陈瑀脸色不善,知道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出什么事了?”

    “自己看!”陈瑀将魏文礼的文书递给了戚景通,良久后等戚景通几人看完,他才道:“这就是大明,表明上看繁华异常,可是内里的隐患犹如白蚁一般,尔等只晓得陕边等地,其实那儿本官倒是不担心,反而是这里,若是一旦有倭寇发现东南的海防,你们说会如何?”

    “屠杀、抢劫!”戚景通知道这些外番人的心态,不劳而获对他们解释是最贴合不过。

    “可东南已经这副模样,大人当如何开海禁?”戚景通不解的问道,确实,这两点表面上看是那么的矛盾。

    “鸟穷则攫,兔骇则奔。”陈瑀眼中充满了担忧,“沿海的军民没有耕田,无以为生计,海禁长久下去,无疑会致使他们铤而走险,一旦这些人和倭寇搭上关系,危害则比倭寇多万倍矣!”

    陈瑀看问题很准,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也体现了他对人心把握的精准,戚景通暗自佩服,问道:“那当如何?”

    “若要开海禁,需先对沿海军务等事进行一场整治,如今朝廷上刘瑾大权在握,李东阳又暗流涌动,现下本官在京师恰巧无事,倒不如去东南转转。”陈瑀将案几上早已经写好的文书递给了沈飞,对他道:“去送给刘瑾。”

    第二日,内阁的任命便下来了,“着令陈瑀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视浙江,赋予陈瑀便宜行事之权。”

    对于陈瑀的离去,刘瑾是巴不得的,所以他效率才这么的快,因为陈瑀只要在京师一日,许多事他刘瑾都不敢去做,既然你陈瑀想去浙江捯饬,那就去吧,你去浙江整治,我便在京师整治,两不耽误。

    自从这条任命下来之后,东南沿海官立马紧张起来,当然那闽商集团的人除外。

    陈瑀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并没有在京师耽搁,立刻出发浙江,只是一旁却带着房小梅。真不是陈瑀色心,主要是带着这丫头在身旁,许多事能好有个商议。

    那些原本是浙江的官,自然都是听过陈瑀的,这小子还没这么大权力的时候,就干掉了麦秀,如今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浙江,绝没有什么好事,怕又要在浙江搅起风雨。

    陈瑀没有做官船,他想看一看浙江沿海的千户所是不是真如魏文礼说的那般。

    他带着戚景通、沈飞、刘玉、房小梅,还有几个内厂校尉混在了商船内,从京师出发,一路上算是太平无事,在抵达南直隶的时候,陈瑀等一行人下了船。

    好久没有见恩师唐伯虎,陈瑀此次打算去吴中看一看,苏州和上一次来过的一样,依旧繁华异常,行在喧闹的大街上,陈瑀不免有些感慨。

    “好饿啊,俺们啥时候吃饭呀?”戚景通揉了揉干瘪的肚子,面色苦涩的道。

    “除了吃,真不知道你有什么作用,不晓得大人带你这厮出来做什么!”沈飞在一旁挖苦道。

    “你懂个屁,不吃饱了怎么干仗?”戚景通显然不同意沈飞的话,两人还没两句就斗上了,差点当街就撸袖子较量一番。

    也多亏得陈瑀能管住这二人,他道:“你两个莫要抄了,今个我们就去老师家吃汤包。”想起汤包,陈瑀情不自禁的道:“白面皮,轻面汤,入口汁浓香,三日余绕梁。”

    “哎呀,大人您可别说了,俺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戚景通大大咧咧的道。

    房小梅喉咙也是咕咚了一声,显然也是饿了,陈瑀不免笑了笑,加快了速度。

    可是当抵达城中的时候,那沈家汤包店却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姓彭的包子店面。

    “是这么?咋不进去吃?”戚景通见陈瑀望着这彭家包子店发呆,以为陈瑀又是有感而发呢。

    “你们先去,我有点事。”陈瑀道,“吃完了记得给我带几个出来。”

    “哦,难不成大人在苏州有相好,想要去见上一见。”戚景通嘀咕道:“我就说嘛,为了一个师父,至于这么大动干戈,特意从南直隶下船。”

    “你懂个屁,对陈大人来说,没什么比师生情最重要了,若再瞎嚼舌根,看不割了你的舌头!”沈飞狠狠的瞪了一眼戚景通。

    房小梅也没有吃,她来到陈瑀身旁,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这里原本是我师父和师娘的店铺,此刻却不知道为什么被这彭家给换了,我问问情况。”陈瑀道。

    房小梅点了点头,她知道陈瑀的用意,便找到了周旁一家店铺老板,不动神色的打量道:“店家,这隔壁以前是沈家娘子做的啊,为何此刻换了,我夫君二人此刻来苏州,可专门为那沈家而来的。”

    那人看了看陈瑀和房小梅,不禁羡艳不已,这一对璧人可真是郎才女貌,他道:“这位小娘子和小哥有所不知啊,那隔壁九娘的包子铺却是在苏州做的很大。”

    “尤其是那九娘嫁给了唐解元以后,去吃包子,唐解元还会随手增上一副小画,可是吸引了许多人。”

    也就是前不久的事,苏州府上任了新知府,那知府姓彭,有个远方小舅子来苏州开店,看上了唐解元家的那个包子铺,于是便生生的给豪夺了过去。

    “呀?还有这等事?那彭知府知道么?”陈瑀问道。

    “怎么不知道,可人彭知府据说来头很大,那唐解元只能忍气吞声了。”那厮叹了一口气,“自古民不与官斗,若摆在当年他还是解元的时候,或许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吧,也只能怪他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