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120部分

大明阁臣-第120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瑀打断了刘瑾的话,笑呵呵的道:“刘大人,我知道你的难处,放心,我这不是没事么?”

    虽然陈瑀说话还是和往常一样,但是刘瑾却感觉出了一种疏远感,这一次真的是自己对不起陈瑀,他是真没想到陈瑀能活着出来!

    也不知道内阁到底用了什么办法,竟然在没有见到朱厚照的情况下,从周寿眼皮子低下救出了陈瑀!

    刘瑾未搭救陈瑀的事,两人都心知肚明,但偏偏陈瑀却不挑明,这更加的让刘瑾难受!

    陈瑀这小子绝不简单,越是这样,刘瑾就越是害怕。(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 建言内厂() 
一场十分没有营养的谈话结束了,刘瑾刚走,杨廷和就来了。

    大学士见到陈瑀后,态度也来了一百八十度转弯,再也没有以往的不屑一顾和处处刁难,语重心长的对陈瑀道:“出来了?”

    陈瑀点了点头,深深的行了一礼,“谢过大学士和三位老师。”

    杨廷和点了点头,“现在知道阉臣的邪恶了么?这些人就是国家的害虫!”

    其实归根到底,陈瑀和杨廷和始终没有一点点利益上的冲突,杨廷和也是一个坦荡的君子,一心为大明着想,在这样的人眼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从来没有灰这一说。

    但是陈瑀不一样了,陈瑀和杨廷和恰恰相反,他的世界里,黑与白从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他道:“杨先生,阉臣乱国向来如此,我从未和他们在一起过,虽然某些方面可能会令大学士和老师们希望,但是我陈瑀却从来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陈瑀还是没有认错,杨廷和此时到也不介意那么多,若陈瑀真的服软了,那他杨廷和反而会看不起。

    “其实你做的很对,但是宗室这帮人,我们是得罪不起的,也没人敢去招惹,可是你……初生牛犊不怕虎,吃了这次亏也无不是好事,会让你明白很多道理。”

    “恩。”陈瑀点了点头,虽然他还是要对付周寿,但是此刻他却再也不会到处和别人说了,等做出了结果,别人自会看到!

    杨廷和很满意,点了点头离开了。

    到了内阁之后,刘健笑呵呵的问道:“介夫,那小刺头怎么样了?有没有乖一点?”

    杨廷和笑了笑,“看样子还是有点不甘心,年轻人不都是这样……”

    刘健捋着胡子哈哈大笑,“能让这小刺头认错还真不容易,不过经过这次,想必他会明白很多道理!”

    “宗室,几百年来,多少人想要除掉这些祸害,可哪一次有人成功了?这些人根基庞大,根本是不容撼动,这小子还年轻,不知道这个群体到底有多么的可怕!”

    陈瑀怎么能不知道这个群体有多么的可怕?他现在不是要对付宗室,因为现在还不到时候,他现在只是单纯的要对付周寿罢了!

    翰林院一天真的很是清闲,这一日陈瑀都在想着要送给朱厚照什么好玩的东西,头都快要想炸了,作为一个穿越人士,陈瑀觉得自己做的很他娘的失败。

    人家这动动手就能造飞机大炮的,怎么到我这里,连泡屎读能不出来?

    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顾胖子笑呵呵的走来了,“老陈,快来看看我弄了什么玩意?”

    “哥,我这是牢狱刚出来,虽然身体健康了,可身心还没有恢复,您就不能让我安静……等等,你这眼镜哪里来的?”陈瑀看到顾胖子一张胖脸上带着西洋镜,虽然这镜子有些小,带到他那张胖脸上有点滑稽,但是陈瑀像是想到了什么。

    顾鼎臣笑呵呵的道:“我就知道这玩意会吸引你,不怕告诉你,这东西叫老花镜,从西洋弄过来的。”

    “有了!”陈瑀高兴的道,“顾兄,您真是我的福星啊,谢谢你!”

    顾鼎臣挠着那胖胖的大头,十分疑惑的道:“我什么也没干啊?怎么回事?”

    回到了家中,陈瑀便让致末照着自己的要求,找了几块琉璃镜,然后让人打磨。

    打磨很是奇怪,圆形的镜片中,有凸向前的,右凹像后的。

    然后他自己也开始找几块圆形竹子,将它们掏空了,并且内里相连接起来,抽来抽去的,很是奇怪,没人知晓陈瑀在干什么,只知道他脸上带着兴奋。

    终于房小梅忍不住了,她好奇的问陈瑀道:“你在做什么?是给皇帝做的?”

    “聪明!”陈瑀笑道,“这东西做出来,不仅仅能让皇上开心,还能在行军打仗中发挥巨大的用处!”

    “这么神奇?是何物?”房小梅好奇的道。

    “等做出来再说。”陈瑀搁下了手中的竹筒,“我到不担心这东西了。”

    “你担心接下来的事?可你究竟要做什么?能不能告知一二?”房小梅好奇的问道。

    “你可知道,大明最大的三个特务机关是哪三个?”陈瑀问道。

    “东厂、锦衣卫、西厂。”房小梅虽然很着急,但还是耐着心思仔细的听陈瑀说话。

    “对,东厂和锦衣卫历史悠久,你可知道两个机构究竟哪里厉害?”陈瑀又接着问道。

    “东厂和锦衣卫真正厉害的不是冲锋陷阵,而是情报机关,相比着这一厂一卫,西厂显得稚嫩了很多,其活动范围也就限于京畿附近,主要的作用或许也就是抓捕京畿附近的人,到不像东厂和锦衣卫那么神通!”

    “不错,锦衣卫和东厂真正厉害的正是情报,这些情报的来源不是靠锦衣卫卫士,而是全国各地的百姓,或许是轿夫、或许是脚夫、亦或者是纤夫等等,所以锦衣卫的情报不但准,还及时。虽然锦衣卫现在不怎么得势,可千万不要忽略锦衣卫的作用。”

    “东厂则有一套自己的情报系统,所以也不容小觑。”

    房小梅点了点头,还是没搞明白陈瑀到底要做什么,不过她继续分析道:“现在西厂的势利到也不能小觑了,因为锦衣卫指挥同知钱宁已经归顺了刘瑾,而刘瑾又掌握着西厂!”

    陈瑀点了点头,“虽然钱宁是指挥同知,可镇抚使毕竟是牟斌,只要牟斌不下台,钱宁永远不能接触到锦衣卫核心消息!”

    “你要拉拢牟斌?可他绝不会依附于你的,他心是向着内阁。”房小梅眼光很是毒辣。

    “不,自从在牢狱的这段时间,我突然想到了一套完整、及时高效的情报系统是有多么的重要,所以我要重开一场,凌驾于二厂一卫之上,内行事厂!”

    房小梅一双凤眼眯在了一起,陈瑀永远都能给他惊喜,这种事也能想的出来?若真是办成了,那么对于陈瑀来说,无疑拥有了一层十分重要的保护伞!

    “西厂的开设,是因为刘瑾、谷大用还有内库有钱支持。”房小梅道,“可是近日内库的情况你也知道,退一万步说,就算皇上同意开设内行事厂,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机构,钱从哪里来?”

    “钱?”陈瑀笑了笑,“忘了我钱塘商会了么?这不就是钱财的来源?”

    “可以是可以,可是这遍布全国各地的人呢?你也知道,厂卫最重要的是情报,没有这些探子,就算是你坐了厂都督,可在京师也就等于瞎子,那么内行事厂岂不是一点作用没有?”

    “各地的驿署驿臣、社会百态民生,甚至下到流民等,既然锦衣卫可以用到的人,我内厂为什么就不可以?”陈瑀反问道,“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以内厂我现在不会去建言,东西现在也不会呈送给皇帝。”

    陈瑀继续道道:“这一段时间我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构建这么一个庞大的基层系统。”

    “可是这太难了,且你现在还在朝廷当值,根本没有时间去建立这样的秘密组织,而且别人又凭什么相信你,从而愿意加入一个子虚乌有的内厂系统?”

    房小梅这话说的正是陈瑀要考虑的事,他皱了皱眉头,“这确实是一个十分头疼的事,我也就是为这事发愁,所以问题抛出来了,你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陈瑀自己都没有发觉,和房小梅竟然越来越亲密了,有时候就是这样,相处着时间长了,总会处出来感情。

    “漕运码头、脚夫商会、市井喇唬、落榜举子,甚至是各地衙门的小官小吏都是我们的成员,其实要想掌握这些人,根本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在一城一府掌握着这个地方的头目便可以了,然后以他们去招募下面的人。”

    陈瑀听完之后,双目眯成一条缝,“垂直管理?高!你真的太聪明了!”陈瑀由衷赞叹道。

    “额,小女子也就是瞎提一点建议,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房小梅有点儿担忧的道。

    陈瑀笑的更加灿烂,“怎么可能?我觉得你真是天才!”

    陈瑀是个十分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很快的就抓住了房小梅态度的转变,旋即想到了什么,自己这是在古代社会,这个男尊女卑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

    他哈哈大笑:“你这人就是太聪明了,聪明过了头,什么都能想到,告诉你,我陈瑀才不是那种自尊心特别强的男人,女人的本事高过男人又怎么样?我倒是希望能多娶几个这样的女子呢!”

    房小梅笑道:“当真?”

    “当真!”陈瑀大笑,“所以你以后要多发光发热,多提出箴言良句啊!”

    房小梅失望的点了点头,“哦”了一声。

    其实我问你的“当真“,不是问你女人聪明男人是不是会嫉妒,我是问你你是否当真愿意娶我!

    陈瑀又怎么能不知道房小梅所指?只不过借此转开话题罢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沈家后人() 
“内厂建立之后,可是会有很多缺,届时肯定有大批贪恋权力的人挤破头想要进来,所以得好好把握。”陈瑀道,“只是我现在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来,这是个很麻烦的事。”

    “这个我小女子就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了,得靠陈大人想办法了,毕竟这本身就是个任重道远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房小梅说罢,便有小吏来到二人身旁。

    那小吏对陈瑀道:“老爷,门外有个姓杨的大人求见。”

    “杨廷和?”陈瑀奇怪的道,“不是白日才在翰林院见过?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出去看看。”

    到了外堂见到那姓陈的大人之后,陈瑀异常的惊讶,“杨大人,您怎么来京师了?”

    这个杨大人不是杨廷和,而是巡抚陕西左副都御史杨一清杨大人。

    “回京述职的。”杨一清道,“我在京师也没有什么朋友,唯有恩师刘尚书,除此之外无他人,在宣府与你投缘,这便寻思来看看,怎么?不欢迎?”

    杨一清巡抚陕西,监理马政,是因为兵部尚书刘大夏给弘治皇帝的建言,所以杨一清口中的那恩师,自然是刘大夏刘尚书。

    “怎么可能?”陈瑀笑道,“高兴还来不及!”

    “只是听闻边塞小王子近日来十分不太平,边塞少了杨大人,下官有点儿担忧。”陈瑀笑道,“所以这时候杨大人回京师,下官自然惊讶不已,到让笑话了。”

    “恩,小王子部确实不太平,本官也不会在京师耽搁太久。”杨一清道,“我听闻陈大人前些日子遇到些麻烦了?本官倒是没能帮什么忙。”

    “不碍事。”陈瑀道,“这不是好好的?”

    “不知道陈大人经过那一番事以后,是否对宗室产生惧怕了?”杨一清饶有兴致的问道,“一百五十余口人的命,本官听到之后,第一时间便写了封折子回来了。”

    “惧怕?谈不上,不过杨大人您也……哦,难怪,大人是个好御史。”陈瑀道。

    “本官这御史差点被卸了。”杨一清自嘲的笑了笑,“若不是老师保我,怕现在已经归田卸甲了。”

    “那些人权力竟然这么大?”陈瑀惊讶的道。

    “恩,在陕西便有耳闻,本官也不是没有弹劾过,可是一份份奏章全都石沉大海。

    就是这些人致使陕西流民剧增,大量田地被兼并,民不聊生,这才是大明最大的蛀虫,有朝一日,本官定要除去这些蛀虫们!”

    杨一清可不单单的就在陕西管管马匹交配这些事,在位期间,他已经将陕西大小事务摸的透透的,这些事不仅涉及到军事,还有民生和政治!

    杨一清是个有抱负的人,从某种方面来说,他和陈瑀是一路人!

    陈瑀从杨一清这番谈话中听出了一丝不寻常,他知道杨一清来找陈瑀绝不单单的是叙旧这么简单,于是便对府上小吏道:“去厨房热一杯酒,然后炒几样小菜,我要和杨大人促膝长谈!”

    …………

    槐花胡同内,张府上,张侯爷也在促膝长谈,对象是个太监,姓谷,时任西缉事厂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