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108部分

大明阁臣-第108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牟指挥也来了,那你若是在出现帮我,这岂不是?”陈瑀疑惑的道。

    “谁不是说?我也纳闷,来自前皇上还说了一般我听不明白的话。”钱宁苦闷的把朱厚照那一番话一五一十,原封不动的告诉了陈瑀。

    朱厚照要培养耳目了?目的是什么?陈瑀不动神色的问钱宁道:“京师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钱宁把朱厚照在京师外包养折小楼,以及连续六晚没有回宫的事告诉了陈瑀,然后又说就在那日的前一晚上。折小楼死了,被外廷联合锦衣卫活活的淹死在缸内,死相十分的惨烈。

    陈瑀听完之后,心道不妙。依朱厚照那性子,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报复外廷,在牟斌前来杭州的情况下,又派钱宁前来,这不就是一个信号!

    “陈大人,我现在要做什么啊?”钱宁挠了挠头问道。“能不能露面?”

    “能!”陈瑀肯定的道,“不但要露面,还要让牟斌看见你!”

    “额,前些日子已经和指挥使闹的不愉快了,这样做岂不是更加的不给指挥使的面子?”钱宁疑惑的道。

    “不要问那么多了,我也没时间和你解释那么多,先去给我将那林元甫的资料调过来。”陈瑀对钱宁道。

    牟斌代表着的肯定是外廷,可这林元甫又代表了哪一方势利?

    麦府。

    麦秀读着王岳的来信,眉头皱了皱,“都到了这个程度,竟让我不要和陈瑀作对?天大的笑话,以后我麦秀这镇守浙江的位置也不要干了!”

    别以为在朝廷我只有你司礼监一个靠山,闽商已经开始发出攻击了,陈瑀根本蹦跶不了几日了。

    但麦秀又不能不顾王岳的指示,所以现在进退两难,到底是蛰伏还是继续进攻?

    不过当得知都御史林元甫来浙江之后,麦秀坚定了心中的想法,进攻!陈瑀你死定了。

    林元甫,福建莆田人,也是东南闽商集团的人,所以此次他的到来,无疑已经间接的奠定了胜局,所以麦秀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放弃?

    陈府中,陈瑀也在不停的敲打着案几,林氏,闽商的人,这一伙人现在什么态度陈瑀不知道,可若是他联合牟斌真的要对付陈瑀,陈瑀根本就不够看的。

    其一,陈瑀的罪名确实是真的,现在唯一的仰仗就是浙江一亩三分地没人敢去他陈府,虽然坊间都在流传,可毕竟没人敢真的确定陈瑀抢夺了人家的小妾。

    其二,这件事上,麦秀确实占着理,只要林元甫展开调查,陈瑀肯定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加上现在陈府周边已经全部被监视了,房小梅根本就不能出陈府,不然就立刻被抓个现行。

    自己现在就像个瓮中的王八,等着人来抓,这可如何是好?

    陈瑀第一次感到如此深深的危机,这是他以往从来没有过的,难不成真要折在这死太监的手中了?

    正思考间,房小梅端着一碗瘦肉粥走了过来,见陈瑀眉头深锁,房小梅问道:“是否遇到麻烦了?”

    陈瑀点了点头,将自己现在的境地一一告诉了房小梅。

    “故善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拨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一全争天下。”房小梅道。

    “嗯?”陈瑀若有所思,“说说。”

    “谋攻篇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尽量不要去战,要不战屈人之兵。”房小梅道:“既然闽商来了,那可不借势扭转?不得不说不是个好事呢?”

    陈瑀像是明白了什么,“扭转战局?商人重利?可我能有什么本是去拉拢闽商?毕竟我于他们来说没有一点点利益在。”

    “你就是最大的利益,比一千个,一万个麦秀重要!”房小梅肯定的道,“只是要看看他们什么想法了。”

    “还有,你大可不必担心,我敢肯定,这次你会全身而退,闽商一定会借机极力的拉拢你,只是这条件我却不知道是什么。”

    陈瑀细细的打量了一眼房小梅,这一抹刚好被她看到,房小梅笑吟吟的道:“状元郎,切莫被我勾引了哦?人家可不是什么正经人!”

    “额,你呀你。”陈瑀摇了摇头。

    两日后,牟斌和林元甫赶到了浙江,甫一到浙江,镇守太监麦秀便要请二人吃饭,二人皆都皱了皱眉头,心道这死太监也太缺心眼了吧。

    拒绝了麦太监的好心,二人便当先到了按擦使司,会和了王一言,经过一晚的了解,第二日一早,他们便禁止的来到了陈府。

    陈府前早已经聚满了人,陈瑀这事已经惊动了朝廷,那些看热闹不怕事多的,自然是早早的将陈府包围了。

    当然这里面不伐有麦太监安插进去的亲信,就是准备借机混入陈府,将房小梅给揪出来,只要那小娘皮出来之后,这案子根本就不需要调查了。

    当得知林元甫等人来了陈府,陈瑀急忙出门接待,见到三人后便开始寒暄起来,一点都不心虚。

    能有陈瑀这样心如惊雷面如平湖的人,恐怕整个大明也找不到几个。

    “陈大人。”林元甫直奔主题,“废话我不多说,你知道我们此行为了什么,不知陈大人可否让我们证明你的清白?”

    陈瑀笑了笑道:“哦?如何证明?”

    “搜府。”林元甫不卑不亢,面色平静的道。

    “可以。”陈瑀也笑了笑,“请牟指挥和王大人搜吧,我招待一下林大人,毕竟我也做过言官。”

    林元甫点了点头,牟斌看了一眼陈瑀,便随着王一言走开了。

    待二人走后,陈瑀便直接了当的道:“林大人,那麦太监的小妾确实在我府上。”

    林元甫知道陈瑀还有话,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我要借麦秀立威浙江,为接下来的目的做铺垫,所以林大人一定要帮我。”陈瑀继续道。

    “哦?我凭什么?”林元甫饶有兴致的问道,此刻才开始仔细的打量着这一时风头无两的年轻人,那个曾经威胁闽商的年轻人。

    这小子确实气度不凡,谈吐间带着一股强烈的自信,这个时候居然还能这般泰然自若,将来的成就一定不会小。

    “因为我接下来,也是我后半辈子工作的重点就是,开海禁!”陈瑀最后三个字说的异常的重!(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以诗拜师() 
麦秀的事件对浙江众官冲击很大,那些本抱着观望态度,摇摆不定的人,都纷纷的来到了陈府,事后马屁功夫拍的可谓是一流。

    陈瑀也不和这些人计较,不过这事件倒是有很多意外之喜,例如杭州有不少的低级官员已经开始向陈瑀靠拢。

    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但是能有这些效果已经算是很好的,毕竟陈瑀还十分的年轻,那些政坛上的老手不可能低下颜面去主动结交陈瑀,太失面子。

    林元甫已经如愿以偿的得到了陈家的三成股份,但是想要吞并那另外的几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这一块来说是相对安全,但也仅仅是相对。

    当案件结束之后,陈瑀便没有了那么多的估计,请了王一言、林元甫、牟斌一同在醉翁楼吃饭,不过陈瑀的一举动倒是颇为耐人寻味。

    就是在吃饭的时候,陈瑀带上了锦衣卫指挥同知钱宁。

    当牟斌看到钱宁的时候,惊讶的半饷说不出话,良久后道:“钱同知何时到的浙江?”

    钱宁接下来的一句话更加的耐人寻味,他道:“在大人前两日,皇上派我亲自保护陈大人,怕陈大人遇到危险。”

    原来在几人来的前段时间皇上已经派人来杭州了,而且还是锦衣卫指挥同知,难怪陈瑀这么有恃无恐,可是这也说不过去,既然陈瑀已经有了倚靠,那为什么还要借助闽商的力量?

    这是林元甫想不明白的事。

    牟斌更加的想不明白,皇上这么做到底什么意思?已经派了我……不对,牟斌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怕是派钱宁来是为了示威吧?看来自己和外廷走的太近了,得要收敛了,不然自己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怕也会不保了。

    按察司使王一言心中也微微惊讶,他早就怀疑,能在按察使司牢房内杀掉麦秀,还逼着麦秀写出一封认罪书,这样的事。怕除了锦衣卫没有人能干的出来了。

    陈瑀的力量到底有多么的大?

    三人各怀心思,一顿饭犹如嚼蜡,只有陈瑀和钱宁,吃的十分的舒畅。

    朝廷给出的期限是五日。可是谁也没想到才来杭州一日,便将陈瑀之事调查清楚。

    陈瑀的假期还没有休完,所以到也不着急回京,本想邀请牟斌和林元甫在杭州游玩几日,可二人执意要现行回京复命。

    陈瑀本想和他们一起回京。可是家中尚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所以便暂且留下。

    钱宁来杭州是凭陈瑀吩咐的,从杭州到京师路途遥远,身旁每个打手什么的,也不太安全,索性就让钱宁留下,日后和自己一同回京。

    回到府上,陈瑀找到了房小梅,得先要安排一下这丫头,事情已经解决了。若在住在陈府,那可真要招来闲言碎语了。

    房小梅知道陈瑀的心思,便依照陈瑀的意思,对陈瑀说自己在温州府有个远方亲戚,希望去投奔。

    陈瑀点了点头,现在这个时候,房小梅留在杭州确实也不怎么好,便道:“反正这几****也要上京,便从温州绕上一圈,全当是给你送上一程了。”

    家中这边交待好了。陈瑀便收拾了行囊准备出发,致末说什么都要跟着陈瑀,没有办法,只能将小丫头带着一同入京。

    其实入京前。陈瑀还准备从南直隶苏州府绕上一圈,看一看老师的近况。

    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陈瑀算了一下日子,如果不出意外,等赶到京师的时候,差不多刚好能赶上上元节。

    上元节算是大明十分热闹的一个节日了。京师会有许多噱头,届时致末这丫头指不定能高兴成什么样子。

    温州府距杭州府三百公里,一行人从水路出发,距离稍近,二日后便抵达了温州。

    温州内有著名山景,曰雁荡山,既然已经来了,反正陈瑀的雅兴也好,索性便准备去玩上一玩。

    可是陈瑀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刚一道温州府,提学刘大人便亲自接待了陈状元。

    这提学刘大人不用说,定然是从陈玉陈提学那里知道陈瑀来温州的消息,陈瑀最近在浙江的风头可谓一时无两,所以这刘提学打着什么目的,陈瑀不可能不晓得。

    本不想麻烦刘提学,可是耐不住这家伙的热情,没有办法,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便风风火火的朝雁荡山走去。

    那雁荡山百姓听闻有大官要游历雁荡山,全都愁坏了。

    为什么?这里面所有的负担最后可都要归结于百姓们,让他们负担这一大批费用,他们实在是负担不起。

    上一次就是因为一高官游历雁荡山,有当地穷苦百姓连几日没有饭吃,家中的收入全都被当地典史以各种由头收上去了。

    所以听闻此次又有人要游历雁荡山,当地的百姓怎能不发愁?

    不过这一次不同,当地有个秀才却自信慢慢的说,此次这些人不会游历雁荡山,让百姓们放心。

    百姓们听了也就笑了笑,该发愁的还是发愁,任谁都知道,这秀才肯定是在吹牛逼。

    当陈瑀等人刚来到雁荡山脚下,便有一儒生打扮的中年人跳了出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和尚。

    这一伙人的举动倒是将陈瑀吓了一跳,瞧那从绿林跳出来的身手,不会是来打劫的吧?

    现在山贼都这么跟的上时代的步伐了?不但有儒生秀才,还有几个和尚,这配置倒是有点奇葩。

    “尔等做什么的?”刘提学面露不悦,娘的,若是在这里被劫了,他这个提学就丢人丢到姥姥家了,此刻心情怎么能好?“瞧你也是个秀才,不好好读书,在这里是做什么?你可知我乃温州府刘提学?”

    提学对于这些秀才的威胁力还是很大的,他们的生死,能不能有资格参加乡试大权可都在这提学手上。

    所以自古儒生,没有不怕提学大人的。

    那秀才果真露出一抹惧色,不过最后撞着胆子道:“学生就是知晓提学大人来游历,所以特意提了一首诗送给大人们。”

    “现在没空听你作诗,快些让开!”刘提学不耐烦的道。

    不过陈瑀却阻止了刘提学,他对刘提学道:“大人,我等出来游玩就是图个乐子。”然后颇有兴致的对那儒生道:“念吧,本官也想看看你能提出什么好诗!”

    “海内衣冠集雁山,草茅无路得追攀。

    山中定扫豺狼道,天下谁当虎豹关?

    玉辇奚从瞻乐地,金樽未许破愁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