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大革命 >

第78部分

明末大革命-第78部分

小说: 明末大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兄,不知道你这海防卫所都干些什么活?”

    谭老五现在只想知道陈华清找自己来是什么事,能不能成为自己出兵的理由,颇有些不耐道:“还能有什么活啊,不就是缉盗、巡逻这些事。陈兄,你不是有事找我,是什么事?”

    陈华清已想好了措辞,便直接说道:“谭兄,蚝镜往南数里有座小岛,上面有个集市,上午我带人去逛的时候被人偷了一件相当重要的物件。谭兄有缉盗之责,故来此求助。”

    谭老五大手一挥,直接道:“这事好说,我这就叫兄弟们准备好船只,在那小岛旁守着,出来一艘船查一艘。”谭老五的这话说的有点大了,那岛上卖东西的商铺背后都是些海盗或海商,其中有几家是大海盗,连福建水师都招惹不起,谭老五就更不用说了。

    陈华清虽然不知道谭老五为什么这么轻易就答应了自己,但总比不答应自己要强,便说道:“谭兄,偷东西的贼我已有眉目,只是在岛上我不好动手。谭兄也不必查所有的船,我能认出那家偷东西的船。”

    谭老五暗暗松了口气,刚才自己为了在中年文士面前显摆一下,结果说了大话,陈华清主动降低要求正合谭老五意。

    “那行,陈兄,咱们走。”

    “慢着!”陈华清和谭老五刚准备走,就听见那名中年文士大声道。

    谭老五看着中年文士,满脸不解道:“二哥,为啥不要我去?”陈华清原以为中年文士是谭老五的幕僚或者是主簿,没想到是谭老五的二哥。

    “兵者,国之利器也,岂能轻动。陈千户,我想你也是明事理的人,若仅仅是丢了东西,绝不会求助于我五弟,说吧,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事,非要稽查那艘船?”谭老五二哥的这番话软中带硬,若陈华清真的只是因为丢了东西来找谭老五,就是一个不明事理的人,若陈华清确实是有重要的事,那他就得把事情说出来,看值不值得出兵。

    谭老五坐下后,介绍道:“这是我二哥谭政平。”谭政平就是今天谭老五的客人,谭老五一向很尊敬这位二哥,今天为了在二哥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谭老五才管了陈华清的闲事。不得不说,陈华清的运气很好。

    谭政平是广东谭氏出的又一位人才,能文能武。谭政平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像祖父谭纶那样的人,说起谭纶,这个人可不简单,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文武双全,和俞大猷、戚继光、李成梁齐名,并和曾做过宣大总督、后官至兵部尚书的王崇古交好。(谭纶是江西人,但其家族是出自于广东谭氏,且谭纶死后,他的这一支迁往广东,和本家合为一块。)

    陈华清是为了番薯的事来找谭老五的,既然谭政平问了,陈华清也不会藏着掖着,陈华清相信谭政平懂得番薯的意义重大。“我曾与海商交好,据他们所说海外有种作物叫番薯,极易成活,产量也高,今天我在一个商贩处发现了番薯。若能把番薯引进内陆,对百姓绝对是一大利。可那商贩把那番薯的价格定为一两银子一两番薯,不得已,我只能求助谭兄来获得那番薯。”

    谭政平不会因为几句话就相信陈华清,“陈千户,你如何肯定那番薯在我大明境内产量也高,还有那番薯即使在我大明境内能量产,那你知道该如何种植。若是百姓轻易听信了你的话,改种番薯,来年颗粒无收,你该怎么办?”谭政平的话很不客气,推广番薯可不是那么轻易。

    陈华清早就想过了这个问题,直接回道:“番薯在我大明境内确实能成活,并且产量要比普通粮食要高,此已得到验证,你若不信,等取得那番薯后自可验证。至于推广,百姓岂是愚笨之人,光凭我一面之词,百姓不会改种番薯。等我取得番薯后,自会寻找良田,请经验丰富的老农照看,得出效果让百姓得知,到时番薯自会推广开。”

    陈华清的话有理有据,谭政平无法驳斥,便默而不语。

    谭老五在旁小声问道:“二哥,还出不出去?”

    “怎么不去,那番薯有如此作用,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拿回来!老五,你有什么办法?”

    “二哥,这好办,南洋的海盗从外面带回一种‘神药’,能让人上瘾,布政使大人极其厌恶这种东西,令我们严查。”

    “神药,应该是**了。”陈华清心内暗道,看来这**早就存在了,只是后来泛滥了,祸害了几代中国人。

    百户所的三艘战船很快就拉起了帆,朝陈华清所说的那个小岛驶去。战船在靠近小岛时,负责交易小岛安全的海盗驾着小船驶了过来,上了战船。

    领头的海盗见了谭老五,脸色不太好,质问道:“谭老五,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我们也给你们打点过了,你这把船开过来是什么意思?”

    谭老五沉着一张脸,也没好气的说道:“你还好意思说,我这边得到消息说,岛上有人卖‘神药’,你也知道布政使大人极为厌恶这东西,我过来得查一查。”

    领头的海盗皱起了眉头,岛上有人卖“神药”他不敢肯定,但现在官府的人得知了消息,多半是有人卖了。海盗也不想太过于得罪官府,虽然海上的实力他们比官府强,但他们终究得上陆地,那领头的人皱着眉头说道:“行,但你们不能上岛查,那样容易吓到人,等集市散后,查出来的船吧。”

    “没问题,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我们基本能肯定是哪些人。”

    “嗯。”

    海盗走后,谭政平有些失神的说道:“万历年,我大明水师徜徉四海,全灭倭贼水军,何等威势。唉,如今却成这等模样。”

    谭老五也无奈道:“若朝廷能拨给我足够的银两,造他个几十艘船没一点问题。”

    朝廷财政困难,先紧着边军,对水师就爱莫能助了。

    到了晚上,集市散了,岛上的商铺也一一关门,铺主们带着东西上船,准备离开小岛。

    李明轩和谭老五手下的士兵一直紧盯着那家卖番薯的铺主,等铺主收拾好东西登船后,立马回去报给谭老五。

    谭老五立即下令三艘战船过去围住番薯铺主的船,周围的船已经从负责小岛安全的海盗那里得知了有朝廷的水师过来,倒也无所谓,依旧在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番薯铺主的船是小商船,被三艘中等战船围住几乎动弹不得。番薯铺主有些搞不懂现在的情况,他也知道朝廷水师的船过来了,但那是抓卖“神药”的,怎么围住了自己的船。

    谭老五手下的兵登上了番薯铺主的船,抓住了番薯铺主,把他带上战船。番薯铺主一路直喊“冤枉”,他也确实冤枉,“神药”跟他没一点关系,要说有罪也是卖假货,可在小岛上这根本不算什么。

    见到了谭老五,番薯铺主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大喊自己“冤枉”,与此同时,有一队明军下去检查番薯铺主的商船,陈华清混在了其中。

    商船上的其他人也被控制了起来,船舱现在一个人也没有。这队明军在下来的时候谭老五就交代要服从陈华清的命令,毕竟这里只有他一人能认得番薯。

    陈华清带着人一个舱室一个舱室的找,在船上其他人看来就好像是在搜寻是否有“神药”。

    终于,陈华清在一个小舱室里发现了两个**袋。陈华清赶紧打开了袋子,谢天谢地,是生的番薯,没有被铺主给烤熟,还能当块茎用。

    陈华清让人把两袋番薯背回战船,然后一个士兵前去给谭老五汇报:“大人,没发现‘神药’。”

    谭老五扶起了番薯铺主,很不好意思的说道:“兄弟,对不住啊,布政使大人查这个东西查得严,我也是有差事在身,让你受委屈了。”

    铺主赶忙道:“没事没事,那大人我能走了吧。”

    “行,你走吧。”

    番薯铺主回到船上,向自己的船员问道:“有没有少什么东西?”

    负责保管番薯的船员回道:“老板,从弗朗机人那儿买的两袋东西不见了。”

    番薯铺主脸色很难看:“奶奶的,让我知道是谁在背后坑老子,我弄死他!”

    有好斗的船员建议道:“老板,用不用跟家里说一声,给那谭老五一个我教训。”

    番薯铺主果断摇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那两袋东西也不值钱。”

    现在海面上也不平静,各大海盗势力相互争权,还有倭贼、红毛夷和佛郎机人,局势越来越混乱。

第一百零七章 谭政平和汤若望() 
陈华清拿到番薯后,便和谭政平、谭老五一起回到了卫所。

    谭政平对番薯很好奇,一回到卫所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袋子,拿出了两个番薯,在手上翻过来翻过去不停的看。

    谭老五见自己二哥如此喜欢番薯,笑道:“二哥,要不咱烤两个尝尝?”

    “老五,别说瞎话,这番薯可是有大用处的。”谭政平把番薯放进了袋子中,看向站在一旁的陈华清,说道:“陈兄,你知道这番薯的种法?”

    陈华清点点头道:“知道一些。”

    谭政平很不舍的看着袋子里的番薯:“我真想见识一下,这东西种下去后产量是否有陈兄说的那么高,可惜了”

    此次陈华清能从番薯铺主那里夺得番薯,全凭谭家兄弟的帮助,故感激道:“这次能夺得番薯,全凭二位相助。谭兄,若你想看看番薯的产量,完全可以自己把番薯种上,据我所知,这番薯易活,不需要人过多的操心。”

    谭政平摇了摇头,说道:“没那么多时间了,今年是大考年,我还得去京师赴考,这番薯还是由陈兄你拿上吧,毕竟这里只有你懂它。”

    陈华清还想再说什么,谭老五直接说道:“陈兄,二哥让你拿上你就拿上吧,说不定以后二哥有机会会去重庆看一看番薯。”

    “那好吧,两位放心,番薯绝不会砸在我手里。”陈华清保证道。

    商量好番薯的事情后,陈华清告辞了,临走前让卫所军的士兵把两袋番薯背走。

    离开卫所后,陈华清一行人上了蚝镜岛。

    蚝镜岛上被选定的三名传教士已经准备好了自己的东西,特别是李约翰,之前他就和陈华清有约定,只要陈华清帮他解决了嘉兴胡家的事,他就把自己收藏的科学类书籍全部赠给陈华清。现在李约翰自己又得跟随陈华清到明国内陆,李约翰又从圣?保罗学院搜罗了一大批和数学、天文有关的书送给陈华清。大主教对于李约翰的行动也是大为支持,为了传教大主教还是很舍得投入的。

    陈华清看着装了两大箱的书,很高兴,早期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不同于东方儒家的西式知识。

    在蚝镜岛待了一天后,陈华清向大主教提出辞别。大主教为了表示自己对传教一事的看重,亲自带人把陈华清一行人送上了回广东的船,大主教此举甚至惊动了蚝镜岛上的葡萄牙政务厅的人。

    来自佛罗伦萨的亚伦看着近在眼前的大陆,很是激动。亚伦最先是在意大利的传奇旅行家马可?波罗的书中得知了这块古老的、富饶的东方大陆,后来又在教会的学习中了解了东方大陆的广袤,现在自己真正登上了以前只能在书本中看到的东方大陆,亚伦很激动。佛罗伦萨属于城市国家,工商业发达,由市民阶级转化而成的资产阶级对东方大陆很是向往,但现在全世界的海路都被西班牙人和尼德兰人(荷兰人)掌控着,像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国家只能掌控着地中海的航道,没法从全球贸易中攫取更大的利益。

    亚伦是一名传教者,但他更是一名资产阶级,他到明国来是带着其他的目的。若不是明国富庶的江南地区不许传教士活动,他是不会跟着陈华清去内陆的。

    另外一名从德意志诸侯科隆来的约翰?亚当?沙尔?冯?白尔,他的心思就单纯的多。作为一名合格的传教士,约翰?亚当已经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天主,来到明国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沐浴天国的光辉。

    为了自己的神圣使命,约翰?亚当刚登上船就找上了陈华清,说是为了方便自己传教要给自己取一个汉语名。

    陈华清一听传教士要起汉名,刚开始还以为约翰?亚当要让自己给他取的名字,没想到约翰?亚当早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名字。

    约翰?亚当在蚝镜岛的圣?保罗学院除了学习官话,还读了不少中国古时圣贤的书籍,他对孟子最为推崇,认为孟子的“民贵,社稷次之,君轻”的思想很符合他的口味。

    陈华清听后笑了笑,此时欧洲大陆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罗马呆过的约翰?亚当自然受到了资产阶级的影响。

    最后,约翰?亚当决定把自己名字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