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大革命 >

第67部分

明末大革命-第67部分

小说: 明末大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进了一处隐秘的屋子后,达州通判拿出了一张画像和一沓资料,递给朱胜,说道:“这是各县大族给我传来的。”

    朱胜草草扫了一眼后递给苏沪。

    苏沪接过去后问道:“两位大人,可否让我带回去和兄弟们仔细商议一下?”

    达州通判看着朱胜道:“这事由你负责,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朱胜也不客气,对苏沪道:“你拿回去吧,但记得看完后烧了它。”

    “没问题。”

    苏沪拿回去后,连夜和另外八人商量起来。

    要刺杀的人叫刘坎,有两个很大的特点,一是鼻子旁有颗痣,二是说话声音极其粗犷。近几天,刘坎为了联系各地的流寇到处跑,最新的消息是刘坎到了丰县,住在了一个叫“好雅居”的客栈里。

    “今晚就动身去丰县,尽量在‘好雅居’里解决此人。”苏沪直接作出决定。

    “好。”其余诸人没有异议。

    苏沪把画像和资料烧了后就立马起身。

第九十二章 离开四川() 
等天边露出一丝曙光时,苏沪一行人到达丰县,刚好是县城开城门的时候。众人进了县城,直接找到好雅居。

    好雅居在丰县境内颇有名气,苏沪他们很容易就找到了好雅居的位置。

    此时的客栈房间都有自己的名牌号,通过从达州通判那儿得到的情报,苏沪知道刘坎和自己的两个随从住在十五号房间。

    “老板,有没有空余的房间?”苏沪找到站在柜台里的老板,上前问道。

    好雅居的老板没有料到一大早醒来就有生意,赶紧道:“有有有。客人是想住上等房还是一般房?”

    “这上等房和一般房有什么不一样的?”

    “说起这,这可是我们好雅居的一大特色。我们好雅居一共有十九间房子,一号到十四号是一般房,十五号到十九号是上等房。这上等房”

    苏沪打断了老板的介绍,直接道:“我们要住上等房,你这上等房还剩几间?”

    老板一听苏沪他们要住上等房,立马喜笑颜开,“上等房还剩两间,刚够诸位住。”

    “门牌号是多少?”

    “十八、十九,客人请看,这是店里的登记簿,就剩下十八、十九了。怎么样,客人?”

    苏沪拿起登记簿,看了看十五号的登记情况,十五号客房没有跟店里订午饭和晚饭,看来刘坎他们就是晚上在这里住。十五号客房还没有退,说明刘坎他们今晚还会回来。

    “客人,决定的怎么样?”

    “就住这两间,再订上午饭和晚饭。”

    “好嘞。”

    交了钱,拿上钥匙,苏沪一行人走进十八号房间。

    “刘坎应该是晚上回来,我们今天晚上动手。现在时间还早,大家都睡一觉,下午开始盯梢。”

    “是。”

    下午,特战队的人轮流在客栈里盯梢,时刻关注着进进出出的人流,一旦发现刘坎,就开始行动。

    天色黑下去后,在大堂盯梢的苏沪终于等到了刘坎。

    刘坎进了好雅居,脸色很不好看,两个随从小心翼翼的,生怕惹怒刘坎。

    三人进了十五号房间,刘坎踹翻了摆在桌子旁的椅子,怒声道:“这些流寇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人物,一点都不把锦衣卫放在眼里。”

    两个随从静悄悄的,他们今天一天跟着刘坎活动,知道刘坎为什么有这么大怒气。不仅是丰县的流寇,就连丰县的大户,都不给刘坎面子。那些流寇名义上虽然招安了,但一见刘坎,就要粮要饷,没粮没饷根本指挥不动他们。大户们初见刘坎也是满脸笑迎,但一听刘坎要借点钱粮,不是家里面紧就是闹流寇了,反正就是不给刘坎东西。

    刘坎发完火后,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一句话都不说。

    苏沪带着人站在十五号客房门前,敲了敲门,里面传来刘坎粗犷的声音:“什么事?”

    “客人,您要的茶水上来了。”

    “我没要啊。”

    苏沪低声对其他人说道:“人在,待会动起手来动静小一点,尽量不要让人发觉。”

    “咔”的一声,苏沪和两名特战队战士一起用力推开了门。

    刘坎三人看见苏沪很是惊讶,“你们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苏沪等人没有废话,直接扑向目标刘坎,伸出匕首,要直接置刘坎于死地。

    刘坎是锦衣卫,武艺不错,侧身躲过苏沪刺过来的匕首后顺手拿起把椅子,对着在抵抗的两个随从喊道:“瞅机会,跳窗子!”

    听到刘坎的话,特战队有三个人立马朝窗子旁靠拢。

    刘坎把椅子扔向苏沪,趁苏沪躲开的功夫和特战队和自己的两个随从靠近窗子的功夫,立即朝门跑去。

    “堵门,别让人跑了!”苏沪边跑边喊。

    刘坎慢了一步,手刚伸向门就被人拉住了衣角。

    刘坎头也不回,脚直接踹回去。衣角松开后,刘坎刚要跑出去,一道亮光直朝自己的脖子而去。

    苏沪直接扔出去了自己的匕首,插中刘坎的脖子。

    一道血柱直接喷了出去,刘坎捂着自己的脖子靠着门缓缓的倒下去,两眼里满是不甘,他连自己是谁杀的都不知道。

    两个随从见刘坎死了,失去了抵抗的意志,被特战队队员解决。

    “怎么办,苏头,刚才动静太大了,有人来了。”靠近窗口的一名特战队队员看着楼下上来一伙人道。

    苏沪握了握拳,不能让丰县县令发现锦衣卫在他的地盘死了,可现在毁尸灭迹已经来不及了。

    “用**吧,把这一切烧了。”有人建议道。

    “好,拿出三颗来,烧了它。”苏沪来不及想其他,立即吩咐道。

    一道火焰从刘坎住的十五号客房里窜了出来。

    “着火了,着火了,快来人啊。”正往楼上赶的人发现着了火,赶忙大喊道。

    苏沪等人趁着起火的混乱逃离了好雅居。

    好雅居的老板看着自己的店突然冒起来的大火,欲哭无泪,赶紧找人救火。

    苏沪离开丰县后,立即朝达州知府赶去。和朱胜会合后,又马不停蹄的朝陈华清所在地赶去。

    陈华清此时已带着人到了川北和重庆的交界处,正等着苏沪他们。两天后,朱胜带着苏沪等人回来了。

    此次刺杀任务,特战队没损失一个人。

    “辛苦了,赶紧下去休息吧。”苏沪九人很疲惫,陈华清没有废话太多。

    营账里就剩下下陈华清和朱胜了。“老陈,该交待的事都交待完了吧?”

    陈华清回道:“都交待好了,咱们也走吧。”

    “好。”

    陈华清跟朱胜走后,卫所军由石当带着回石砫,白杆兵也返回石砫。

    成都,陈华清还记得自己上次来成都时叛军还在外面包围着,自己进成都很不容易。

    进了成都城,朱胜带着陈华清直接进了朱燮元的官邸。把奢军赶出四川后,朱燮元就很少出成都城了,一般都在自己的官邸处理事情。

    陈华清见到朱燮元后,行了一个军礼,“重庆卫千户陈华清拜见大人。”

    朱燮元没让陈华清坐下,直接说道:“这次让你去南京,一来是让你的千户之职得到朝廷承认,二来是你在川北得罪了一些人,暂时出去躲一躲。”

    说完朱燮元掏出一封书信,递给陈华清,说道:“我以前在苏州当过知府,在南京也算有点薄面,你拿着我的信,没人会难为你。”

    陈华清接过信,感激道:“谢谢大人。”

    “不用谢我,这是你应得的。你在重庆卫干得不错,拉起的队伍也很不错,能打仗。”

    说到这,朱燮元站起身来,走到陈华清身前,拍了拍陈华清的肩膀,叹了一口气说道:“华清,你在重庆卫干得真不错。你知道为什么你手下的卫所军没有按朝廷的规定编制时我没有管?”

    陈华清听到这,额头上冒出冷汗,刚想说什么,就听见朱燮元的声音:“卫所制已经崩坏,我想也许是原先的规制已不适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或许华清你的方法说不定能挽救卫所制。你从南京回来后,继续按你的想法在重庆卫干,我想看看你的方法能不能在其他卫所推广,若可行的话,我会向朝廷上奏。”

    陈华清还能说什么,只能道:“谢谢大人了。”

    朱燮元继续道:“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路上多看多听多想,这对你的以后会很有帮助。”这句话是朱燮元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对一个后进说得。

    “谢大人。”

    “好了,别谢过来谢过去了,赶紧回去准备准备,越早上路越好。”

    “是,大人。”

    陈华清拜别朱燮元后,立即往重庆卫赶去。

    在陈华清离开的这段时间,黄诚组织重庆卫的百姓进行春耕。由于刚刚分了地,重庆卫的人们干劲十足,都期盼着能有一个丰收年。

    陈华清回来后,把所有的主事人召在一起,说道:“这次我去南京不知道什么事候能回来,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卫所军由石当全权负责,重庆卫民事由黄诚负责。”

    时间紧急,陈华清交待完后,便开始收拾东西。此次去南京,陈华清带走两个班的人,李明轩和孙喜也跟着去。

    离开重庆卫,陈华清又去了一趟石砫。马铃从哥哥那里得知陈华清要去南京,本想去重庆卫送送他,但被马钧拦住,马钧很肯定陈华清还得来一趟石砫。

    陈华清到石柱主要是去见见马铃,其他人明白陈华清的用意,和陈华清说上三两句后便离开了,给陈华清和马铃腾出空来。

    “华清,路上要小心啊。”马铃很不舍得陈华清去那么远的地方,平常在重庆卫都是聚少离多,去了南京有很长时间都见不上面了。

    “我知道,你就在家安心等着我回来吧。”陈华清摸了摸马铃的脸颊。

    “嗯。”

    陈华清离开石砫后,直奔刚被收回的重庆府城。去南京陈华清走的是水路,始发站是位于重庆城的朝天门码头。这朝天门码头可是皇帝派遣太监给川地官员下达圣旨的第一站,故得“朝天门”之名。

    码头上,秦良玉抽出空来送陈华清,在陈华清临上船前,秦良玉说道:“华清你就放心去吧,没人敢在重庆卫乱来。”

    秦良玉的话给陈华清吃了一颗定心丸。

    看着渐渐远去的熟悉的景象,坐上船的陈华清有些感慨,不知道前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朱燮元的话没错,此次去南京的一路上,陈华清学到了很多,也得到了许多他意想不到的东西。

第九十三章 朱燮元的能量() 
京城,属于四川的办事处里,一个主事摸样的人拿着一封书信大声叫道:“老李,赶紧把手头上的事停下,老家来急信了。”

    “头,往哪送,送给谁?”

    “锦衣卫指挥使。”

    “啊,咱和锦衣卫没多少来往啊?”老李拿上信,嘟囔了一句。

    “哪来那么多话,赶紧送去,耽误了事,咱谁都担不起这个责。”

    “这就走。”

    老李出了门,直朝锦衣卫镇抚司衙门走去,这是锦衣卫在京城的办公地点。

    锦衣卫镇抚司衙门很少有人敢来,相传锦衣卫的诏狱有太多冤案,死在诏狱的大官都灵魂不散,盘踞在锦衣卫镇抚司衙门上空。

    当然,这是京城的无聊人士编出来吓唬小孩子的,老李走到镇抚司衙门前,给门前守卫通报了自己的身份。

    能在锦衣卫镇抚司衙门门前当值的都有分得清轻重,没有难为老李,进去不久后便带出一个当官摸样的人,问道:“你来这儿有什么事?”

    “我家大人让把这封书信交给指挥使大人。”

    那人看了看信封,落款是朱燮元,一见朱燮元的名字,那人不敢怠慢,说道:“你跟我进来,指挥使大人就在里面。”

    老李是第一次来镇抚司衙门,在去见指挥使骆思恭的路上,老李瞅了瞅镇抚司衙门内,想看看鼎鼎大名的锦衣卫办公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结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

    很快,两人就到了骆思恭办公的地方。那人带着老李进去后,对着坐在桌后正上方的骆思恭恭敬的说道:“大人,四川朱总督来信。”说完示意老李把信递上去。

    老李会意,把信递给骆思恭。

    骆思恭看到朱燮元的落款后,挥了挥手,示意两人退下。

    老李看着骆思恭亲手拿到了信,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便跟着那人退下。

    骆思恭拿着信,心里有些犯疑,“自己和这朱燮元并没有多少交集,他给自己书信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给自己拜年,这也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