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废柴公子闯大明 >

第36部分

废柴公子闯大明-第36部分

小说: 废柴公子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宝臣站起身来,把衣服整理好,将头发拢到身后,向皇帝问道:“这里到太医院有多远?”

    朱祁镇正在慌乱,看了他一眼,说道:“一炷香的时间。”

    “皇上,那王公公此刻怕是还没有赶到太医院吧?”

    “是又怎么样?”

    “是就糟了,等太医赶到时,只怕……”

    “那可怎么是好?”皇帝和张太后同时看向柴宝臣,急切地问道。

    “微臣略知一些急救的法子,只是施行起来比较怪异,可能这个……不太雅观。”

    “都什么时候了,救人要紧,快救人吧。”朱祁镇说道。

    “是,微臣遵命!”柴宝臣大步地走向“宫女”。

第六十四章 人工呼吸() 
他走到“宫女”面前,翻了翻她的眼皮,还好,瞳孔还没有开始放大。他用后世学来的溺水急救方法,开始对宫女做起了腹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术,而且动作很麻利。

    张太后和皇上瞪大眼睛瞧着,只见柴宝臣的两只手搭在宫女的心脏处,使劲按着,一起一伏。而此刻柴宝臣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他只想着救人,并没有想太多。就在他救人的时候,身边的太后、皇上还有其他宫女以及侍卫们全都长大了嘴巴,非常的惊讶。

    这,成何体统!但,皇帝金口玉言,已经说过让柴宝臣把救人放在第一位了。

    柴宝臣一手捏着宫女的鼻子,使劲的对她的口中吹着气,另一只手放在她的胸部有节奏地按压着。在外人看来他就是在占便宜,正在亲吻宫女的嘴唇,而且动作十分夸张,好像一个大色魔!这些动作在古代绝对属于“斗鱼直播门”级别的了!

    此时张太后皱着眉头。皇上也快看不过去了,对御前侍卫使了一个眼色,其中两名侍卫赶忙扑上去拉开柴宝臣。

    张太后严厉地说道:“柴宝臣,没想到你是这种人,假借救人之名趁机占便宜,你也太差劲了!”

    柴宝臣吓得满脑门都是汗,看来古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自己那个年代差距很大啊!他赶紧解释道:“回张太后,回皇上,请先让我对她施救,过后再向你们解释。”说着就要挣脱侍卫的束缚。

    “施救?你这种人连快死的人也……也不放过!气死朕了!”皇上气愤地说道。

    “大胆!竟然敢在宫中放肆,来人,把他给我拿下!”张太后飞沫直溅。

    就在这时,“咳咳”,循着咳嗽声,大家把目光齐齐地投过去。原来溺水的宫女咳了几声又吐了一大口水出来,众人的眼光都被“宫女”吸引了过去。只见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了看周围,又“哇”地吐出两口池塘里的脏水。

    柴宝臣一看眼前这情形,暗自庆幸,赶忙大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她得救了,快扶她坐起来!拍打她的后背,一定要把脏水全拍出来。”

    这时,王振带着太医院院判薛大人赶到了。薛太医走到宫女面前,跪了下来,给她把了把脉。然后,向皇上和张太后行了礼,说道:“不知刚才是谁救的她?使用了什么手法,也真是太奇妙了,本官行医几十年,医书读过几百部,还不曾见过不吃药,不用针灸这些手段就能让病人起死回生的。

    “哦,这真是奇了。刚才我们还错怪他了呢!”皇帝用手指着柴宝臣说道,“就是这位柴大人救的公主。”

    “她真是公主!”柴宝臣心头一惊。

    薛太医看向皇帝说道:“幸亏柴大人抢救及时,这样才救了一条人命。”他又转头看向柴宝臣,见他不过只有弱冠年纪,顿时心生好奇,这么一个后进竟有如此神通。便道:“柴大人,老夫想向你请教请教,你用了什么妙手回春的方法啊?”

    “薛大人,我想此时大可不必讨论这件事情了。你先给公主开几副药吧。”张太后生怕柴宝臣将刚才的事情说出去,急忙截断他们的谈话。想想就知道厉害了,堂堂一个公主,竟然被一个陌生男子按胸亲吻,传出去,皇家颜面何存?如果薛太医知道情况是这样的话,他一定不会多问的。这可是宫中的丑闻啊。

    薛太医遵懿旨开了方子就退下了,不过看他走时大有不甘之色,毕竟在古代能多一个治病的良方,那都是可以用来安身立命的。

    这名“宫女”还真是公主。皇帝朱祁镇早在几天前就告诉三妹常德公主,过几天有好看的,不过有些危险,女子去不得。常德公主一听,缠着皇帝也要同去观看,还说皇祖母也是女人,为何自己不能去?最后,朱祁镇被缠得受不了了,就答应了这个机灵活泼的妹妹。

    但是,作为公主,实在不宜参加这种场合,毕竟有危险,而且去见一些陌生的男人,如侍卫还有柴宝臣。公主心生一计,要扮作宫女前去观看手榴弹表演。但是毕竟养尊处优惯了,这不一下子被吓懵了,然后不知所措就掉进了池塘里。现在公主已经被宫女们七手八脚抬回寝宫去了。而结果是好的,毕竟性命保住了。

    张太后此时看向柴宝臣的目光露出赞许之色,她在心中想道:“没想到这个人不仅懂得军事,带得了兵,而且精通医术,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皇祖母,快看!”皇帝用手指着假山。众人都朝假山望去,只见那座假山被削去了一大半。刚才的惊天震地之声此时回荡在众人的头脑中。

    “这威力真大!”张太后赞道,“应该大规模用于战争!这样,也先就得老老实实趴在大漠里了。

第六十五章 升官() 
柴宝臣一听张太后大发感慨,跪下来,趁机说道:“启禀太后,启禀皇上,微臣有一事正要启奏。”

    皇上说:“准奏,快快与朕说来。”

    “回皇上,我们大明有很强的军力和财力,军队以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最为精锐,财力就更不用说了。但在和蒙古的作战中不能保证每战必胜。每年都有蒙古人犯我边关。而且我军和他们打仗占不了优势,反而会有很大损失。臣认为,我朝应开发杀伤武器,尽量减少士兵死亡,并保证战争的胜利。”柴宝臣想着后世的战争,边想边说道。

    “哦?还有这么好的武器?你是指手榴弹吗?”皇上问道。

    “不只是手榴弹,还有地雷。就是一种火药弹,但埋在地下,人只要踩在上面就会被炸死。如果我们开发出这种武器,那就不怕也先的骑兵来犯了。”柴宝臣说道。

    “地雷?地雷,嗯,这个名字很形象。我看行!”皇上搓着手,显出很兴奋的样子。

    “不仅仅是地雷,还有步枪,我近来在研发这种手持兵器,类似于现在使用的火铳,但威力更大,射程更远,而且可以连续发射弹药。如果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使用这种兵器,那就可战无不胜了。”柴宝臣说道。

    “那你研发的怎么样了?”皇上问道。

    “回皇上,我能找到的能工巧匠太少,而且手中火药也很少。研发遇到了瓶颈。如果杀伤武器的研发能有突破的话,我们也不用怕蒙古人的骑兵了。他们再厉害也是血肉之躯,弹片打进体内也会归西的。”柴宝臣兴奋地说道。

    “嗯,很好。”张太后说道:“你的这些研究一定要继续下去。朝廷会大力支持你的。”张太后的眼光敏锐,她感到这个帝国需要足以保卫它的武器,而不是拿士兵的血肉之躯送死。事实上,她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而且不久的将来,正是这项决定让大明王朝没有毁于一旦。

    “既然太后认为应该大力开发武器,朕就赐你同进士出身,擢升你为工部侍郎,主抓机械制造,你要抓紧研发,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啊。”皇帝说道。张太后听到后,看着柴宝臣也点了点头,表示勉励。

    柴宝臣愣住了,他脑子里飞速地转着,原来张太后和皇帝早就商量好了,如果自己这次表现得好,就直接升任工部侍郎,而这一结果由皇帝来宣布。可这官升的也太快了,竟然赐了自己一个同进士出身,这下子连科举都没考,就成进士了,而且直接由六品官升为正三品。而这一切的思考只在电光火石之间,他看着皇上和张太后,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说道:“谢主隆恩,微臣定不会辜负朝廷的栽培。”

    “好了,你平身吧。我们也该回去用膳了。”张太后说道。

    “起驾!”王振扯着嗓子唱喏道。柴宝臣没有注意到,王振看着他的目光是冷冷的,充满寒意。

    晚上,王振回到家,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已经恭候多时了。进到内堂,王振就破口大骂:“这个柴宝臣是个什么东西,凭着几个破铜烂铁的烧火棍就得到了太皇太后和皇上的赞赏,还升了那么大一个官。他倒底是什么来历,连杨荣那老小子都替他说好话?”

    “王公公,你何必生那么大的气呢?柴宝臣已经是我们锦衣卫的人了。还怕他不听指挥吗?我分分钟就能灭了他。”马顺喝着上好的明前龙井,脸上堆笑巴结道。

    “以前灭他很容易,现在怕是不行了。有杨荣那个老家伙在,唉。柴宝臣定然会对杨大人感恩戴德,不把我放在眼里。”王振咬牙切齿地说道。

    “现在谁敢不把您放在眼里?那不就是找死吗?谁升官后敢不过来孝敬您一下?”马顺仍然是一脸的谄媚。

    “不,凭我多年宦海的感觉,这个柴宝臣似乎是我的一大威胁。他就像我的天敌一样。我也说不上来,就感到他很像那个令人讨厌的于谦。对了!他身上也散发出正气,而且是浑身的正气。今天,他竟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救治常德公主,而且不避男女之嫌。难道他真的不怕死吗?还是他有菩萨心肠,宁愿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救人一命?”王振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只是他不敢相信世间除了于谦之外,竟然还有这种人!他们就像一道道墙,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

    “叔,外面有一位叫柴宝臣的大人求见。看模样,面生得很,好像没来过咱家。”管家王山禀报道,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王振的侄子,今年刚从千里之外的大同府蔚县老家过来投奔亲戚王振。

    “嗯?你问清了吗?当真叫柴宝臣?”王振猛一转头,看着这位忠实干练的管家,尽管王山从来没有出过错。

    “是的。他说初到京城,特来拜访。”王山又回答了一遍。

    “哈哈哈,看来您的感觉有误啊,他这不是来拜山头了吗?我先回避一下,你们好好聊。”说完,马顺走到内室。

    “叫他进来!”王振皱着眉头说道。

    “是。”王直一溜小跑,到大门口将柴宝臣请到了中堂。

    柴宝臣一进门,赶紧向王振施礼,道:“晚辈拜见王公公。”

    “不必多礼,坐。”王振眼睛盯着柴宝臣说道,语气里不冷不热。

    柴宝臣听出味来了,但他仍是恭敬地侧着身落座。

    “你今晚前来有何事啊?”王振问道。

    “晚辈特意来拜访公公,并无其他的事。”

    “哦?拜访我?有这个必要吗?我不过是一个中官,皇上的内侍,学问没你大,官也没你大。”王振说话酸溜溜的。

    “公公不要折煞晚辈了。我仰慕公公的风采已久,今日见到,不胜崇敬,因此特来拜见。”

    “哼!这倒奇了。我有什么风采,你快说说。”来拜见王振的官员通常都是行贿,直接掏银子或宝贝,还真没有人夸他有风采。柴宝臣的话勾起了王振很大的兴趣。

    “公公,我今天是第一次目睹你的风采。我感到你的身上散发着贵气,似乎你胸怀天下,将来能成就一番大事。”

    “成就什么大事?”王振听到柴宝臣刚才的那些话,感到很受用。

    “公公,我是个读书人。熟知本朝掌故,二十年前,洪武朝的郑和大人曾经七下西洋,万国来朝,可谓一大壮举,永载史册,彪炳千秋!我看到公公您之后,就感到你将来的功业定不在郑和大人之下。”柴宝臣说道。

    “好!说的好。当今皇上对老奴十分信任,相信不久,我就能干上一番大事业。这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我已经想了十年了,今天竟然让你小子说中了,看来你确实很有眼光啊。”王振现在十分高兴,作为一个太监,有了权力之后,当然想要永垂不朽,而郑和就是所有太监最好的榜样。王振经常想:人生能如郑和,死亦足矣。

    柴宝臣又怎么会到王振这里来示好的呢?原来,皇帝召见之后,柴宝臣找到士兵驻扎的营地,将自己升官的消息告诉了师父云林。并告诉云林自己见到了大宦官王振。由于柴宝臣熟知历史,所以他能预测王振的命运。但柴宝臣又拿不准,历史会不会在自己的干扰下发生变化,因此也没有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