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废柴公子闯大明 >

第25部分

废柴公子闯大明-第25部分

小说: 废柴公子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大人站在高台之上,朝百姓大声说道:“我听说,阿舅贼是个废人,今天就让大家见识一下。”然后朝着身边士兵使了一个颜色,这名士兵走向囚车,“刷”地一下,抽出刀来,朝着阿舅腰带一划,“噗”地一声,腰带掉在地上。阿舅的下体裸露了出来。

    这时,很多妇女扭头转向一边,而满街的男人们大声地喝彩:“原来是个废物”“他妈没有生好他”“怪不得吃小孩,变态!”而有一个女人,她没有回过头去,而是狠狠地盯着囚车里的人,她在心里一遍遍地告慰:“没错,他就是阿舅,那个和自己生活了五年的阿舅,他害死了全村人,害死了妹妹,害苦了自己的一生,血债还需血来偿!”

    只见陈大人又作了一个手势,他的手掌平展,从上往下切了一下。接着就看到那个士兵手起刀落,阿舅的那一坨肉被割了下来,掉在地上!

    阿舅终于从疼痛中清醒过来,他惊恐地看着眼前的情形,痛苦的大声呼号。他的脑海的记忆似乎停留在柴宝臣家的化粪池上,他记得自己已经占领了整个县城,马上就能抓住柴宝臣的家人了,怎么也不能理解此刻为什么会被囚在车中。

    陈大人看向那名士兵,右手食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小圈。士兵拿着刀在阿舅的面前晃了晃,阿舅惊恐地好像忘记了疼痛,他停止了嚎叫,使劲地躲向囚车另一侧。这时,三名捕快手中架着水火无情棍,走上前对着阿舅的脖子边缘一插一架,顿时夹住了他,阿舅再也动弹不了。那名士兵举起锋利的刀子划过阿舅的额头,阿舅的天灵盖被打开了,露出白花花的脑浆。阿舅翻着眼使劲往上看着,但血水润湿了他的双眼,他顿时成了一个血人,接着,抽搐几下便萎顿在囚车里,死了。

    陈大人这时站了起来,面向百姓说道:“本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天当众处决此犯,施以极刑,也算对本县治下百姓一个交代。希望大家各安本业,从此不必担心盗匪出没。当然,如果有谁想要走阿舅贼这条路,做打劫的营生,他就是你的榜样……”

    德芙没有听完就离开了,眼中留下了无尽的泪水。五年啊,终于报了这个仇。她朝着刘拓郎中的村子走去,因为,这个恶贯满盈的郎中还在花着阿舅贼给他的钱,受着村民的尊敬,********,她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一天,村里人发现刘拓很长时间都没有打开门做生意了,人们走进他的家,发现他面带微笑,脸上肌肉抽搐,死了,而身边放着大量的“惹意牵裙散”还有半桶没喝下去的药水。xh。212

第四十五章 分析敌情()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汪大人带着柴宝臣并云林等人出发,前往宣府,一行人走了十来天,终于来到了宣府的城门外。只见士兵站在城墙上,把守着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城门外树林里,更有士兵有序地训练,他们不断变换着阵形,这应该是城防兵,和演武场上的训练还不太一样,他们只是例行巡逻,但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气势。此地真不愧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防范如此严密。

    汪大人的马车行到城门口,只见门口站着甲士十人。看到有马车过来,有士兵立即上前盘问。汪大人掀开布帘,拿出调令文书。士兵不识字,将公文交给什长过目,什长看过后,倒也恭敬,拿着公文点头哈腰来到车子旁,交还给了汪大人。汪大人朝他点点头,放下了车帘。车夫驾着车驶进城去。

    汪大人走进道台衙门。由于他的官职是巡抚宣府,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所以早有三司官员等在衙门里接待。

    汪大人也不客套,直接询问最近一个月的公务情况,司吏将一应公务都交接的清清楚楚。汪大人看着这些公文档案,不禁皱了皱眉头。因为有几封信引起了汪大人的注意。这些信来自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时候分别寄来的,都是明朝斥候远行千里,冒着生命危险打探来的情报。

    信中的几条消息非常重要,也先掌权后趁着夏季水草肥美,煽动部众大肆劫掠其他部落,积极向外扩张,西攻哈密,又大规模地征讨蒙兀儿斯坦,震慑了整个草原部落。现在,蒙古很多小的部落积极地投靠于他,甘愿拿出部落一半的人口来作他的奴隶,只求不被他剿灭。

    也先还派出使者前往女真,修睦关系,与沙州(今甘肃敦煌)、赤斤蒙古(今玉门市西北)诸位首领通婚。现在正在东征兀良哈。

    “柴宝臣,你过来。”汪大人朝站在一边的柴宝臣指了指这几封信。柴宝臣拿起来看了看,他并不奇怪信中提到的这几件事,因为他还知道正统十四年,也先将大举侵明,在土木之变中俘虏明英宗,并包围北京城。也先这个人确实是个将才,但是他的舞台很小,也决定了他的结局是可悲的。但是这个人却极大地冲击的明朝的基础,导致大明的军事从此一蹶不振,明朝在土木之变损失了五十万铁骑后再也无力构建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明朝对蒙古也从攻势转为了守势。

    柴宝臣放下密信,对汪大人说道:“大人,也先的能力不小啊!我认为咱们现在就要加强防范,遏制他的发展,以免他日的被动!”

    “是啊,可是我朝目前国势稳定,气运昌隆,怎么会正眼瞧他瓦剌部落,想我大明洪武年间大肆北征,打得蒙古屁滚尿流,那时将才辈出,个个都是在刀尖上舔了一辈子血的人,他们每每冲锋,必定冲杀在前,杀人不知疲倦,士兵们自愧不如,军心所向,战无不胜。观之今朝,升平日久,军士平日操练虽也卖力,但真正和瓦剌交起手来,往往倚多还不能取胜,只要不败、能杀他一些人就算战功。此情可忧啊!”

    “大人,我想问您一个问题,现在我军和瓦剌作战,为什么常常打败仗呢?”柴宝臣问道,他要通过汪大人的话来印证自己的想法。

    “好,我就来跟你好好说说蒙古骑兵。”汪大人把柴宝臣当成了上进的儿子一样对待,他边想边讲道:“其一,蒙古骑兵全身披着盔甲,重骑兵的战马通常也配有皮制护甲。而我军士兵通常不配备战马,只有将领才有战马,主要是我们的牧场太少,军用马匹供应不上。

    其二,蒙古骑兵的兵器通常是长枪,此外有些士兵还配有狼牙棒。而我军士兵以长刀为主,太重的刀不利于我军作战使用。蒙古骑兵中有六成是轻骑兵,他们机动灵活,通常只配有头盔,通身无护甲,主要武器是弓,这种弓超大,至少需要一百七十斤的拉力,有效射程为二百到三百米。轻骑兵机动灵活,为重骑兵提供支援、掩护和侦查。

    其三,每次蒙古骑兵出动,必定携带大批空马。骑累了一批就换一批,一个昼夜能疾驰千里,故而机动性极强,有神出鬼没之称。

    其四,也是我们不会做的事,蒙古骑兵的后备补给非常容易。他们奔袭在外,如果缺粮,遇到有水的地方,就会将一些跑累的战马杀掉吃了,而马肉耐饥,因此一天一餐,他们也有充沛的体力行军。

    其五,作战时,蒙古骑兵擅长虚张声势,他们高举大旗,大量战马一起疾驰,带起漫天黄沙,滚滚而来,铺天盖地,我军分辨不清到底有多少骑兵,多少空马。他们又会大吹海螺,呜呜呜呜,声音低沉悠远,让人闻之丧胆。

    其六,蒙古骑兵马术精良,纵马奔驰时,他们倒睡在马身上,以此来减少行进之中的阻力。我军有时会误判敌人空马多而骑兵少,当冲击到敌人面前时便一跃而起,杀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大人,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卑职受教了。不过刚才听您讲话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蒙古骑兵的不足之处。”

    “哦?”汪大人眼睛一亮,看着柴宝臣非常自信的样子,忙道:“快说!”

    “大人,卑职认为我军有一些优势,而蒙古军队显然不具备。您刚才指出,蒙古骑兵机动灵活,擅长以密集队形冲锋,不知大人有没有想过,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杀伤他们?”

    汪大人皱眉深思,似乎想到了些什么,但又抓不到头绪,便问道:“你想到了什么快说。”

    “回大人,你想一下,如果运用火药,以火铳加榴弹炮进行无差别打击,结果会怎样?”柴宝臣看向汪大人,面露微笑。xh。212

第四十六章 研发失败()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宝臣啊,我知道你说的,但你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火铳威力是很大,前提是蒙古骑兵的马在冲锋的时候突然都死了,蒙古人站在地上不动,我们的火铳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来。并且一只火铳打不了几次就可能炸膛,还能伤敌反而自伤,因此火铳取代传统兵器的可能性不高。”汪大人提醒道。

    柴宝臣在脑海里快速想着历史上火铳的几次改良,他记得电视上曾经播出过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元代铜火铳,由铳膛、铳箍、火门、火门盖、药室等部分组成。火铳威力虽然不足,但在中短距离内对付轻骑兵却由于刀枪剑戟和弓弩。当时的火铳射出的往往不是弹丸,而是霰弹,打击范围是一个面,能对冲到面前的密集骑兵有较好的杀伤作用。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当时有些火铳还配有后插木杆,并在木杆的末端配有矛头,目的是让火铳手可以和敌人进行近身肉搏。缺点是体积大,早期火铳为了避免射击时炸膛,同时也为了提高作为冷兵器使用的牢固度,铳管管壁较厚,所以重量也相应增加。

    这些火铳装填弹药特别慢,并且还要求火铳手凭经验掌握好火药的用量,遇到大风和雨水天气也会导致火铳无法正常使用。由于受当时技术和工艺的制约,枪械始终未能摆脱从枪口装填火药及弹丸的前装等操作方式。

    柴宝臣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研发后膛枪!而且要可以接连击发弹丸的!”

    “什么?你再说一遍!”汪大人靠在椅背上的身子一下坐直了。

    “大人,你的担心就是指的火铳不实用,我要做的就是让它成为战场上的绞肉机!我们可以改进火铳的击射方式,将其重量变轻;改为击发弹丸而不是药粉和霰弹;由枪口装填弹丸改为后膛装填,配备弹夹;不需要手持火把引燃,改为铜轮撞击燧石的方式来点火。

    同时,枪管要用精铜铸造,管内打磨光滑,在枪膛里装上螺旋形沟槽,可以使弹丸来回旋转,弹丸一律改为铅弹,且铅弹底部制成中空的,在爆炸冲力将弹丸按照来复线给予的方向推出后,可以提高三倍的有效射程!”柴宝臣一下子将后世战争中的滑膛枪和来复枪的优势一股脑说了出来。

    要知道,在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正是手持火枪在北京大肆劫掠,火烧圆明园、清漪园,而义和团很难形成有效的抵抗,最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可见,这种枪支技术一旦被利用,将极大的改变战争的格局。

    “好!真是太好了!你这脑子是什么做得?怎么那么好用!”汪大人喜不自胜,“你能制作出来一枝枪吗?”

    柴宝臣在后世卷过烟花,由于他家想多卖点钱,早年在政府打击还不太严格时还卷过很多爆炸威力很强的火筒子。柴宝臣小时候仅用一根皮筋加一点废铁就曾制作出火柴枪。他想了想,回答到:“应该能,但我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

    “没问题,我会调集最好的火器工匠帮你,但是这件事情要快,也先不会给我们留太长时间做研究的。”汪大人说完,殷切地注视着柴宝臣。柴宝臣看着汪大人,用力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柴宝臣进入了科研状态。他玩过很多玩具枪,甚至用气枪打过鸟。那是他上小学的时候,政府对气枪管的不严,柴宝臣的叔叔曾将带着柴宝臣到大街上去打麻雀,他感受过一支枪的极大威力。要想制造出一枝实用的枪械,肯定离不开几个部分:枪托、扳机、准星、枪膛、弹簧、卡锁。

    最好生产冲锋枪,使用开放式枪机,当扣动扳机后枪机放开前进,将子弹由弹匣推上膛并且将子弹发射出去,再将扳机后推,弹出空弹壳,然后循环射出下一粒子弹。并且要设计成反冲作用操作的冲锋枪,枪机左右各钻通一孔,两孔各有一个导杆,复进弹簧外包着导杆,随枪机前后移动而伸缩。

    柴宝臣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不够高,这么设计可以允许使用制造的不太精密的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