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临风启明 >

第78部分

临风启明-第78部分

小说: 临风启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毅喝了一盅酒对王直说道:“我只是想让他们富起来,只有他们富了,我才有钱赚。”

    王直一愣,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让王直觉得孙毅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王直又没明白孙毅说的是什么意思。

    孙毅继续说道:“老船主,你想,如果所有人都不花钱,那么就不会有人挣到钱,你我都是商人,这个道理想必老船主是明白的。”

    虽然孙毅不知道为什么想说,但是这些话孙毅想要告诉王直,就像是被山魁迷了心窍一般。

    王直点了点头,直到这一刻王直才明白,自己眼前这个少年,能有今天这样的势力,绝对不是偶然。

    王直喝了盅酒,对孙毅说道:“孙老板请继续说下去。”

    孙毅继续说道:“其实就是很简单,比方说在这海上有一海岛,这岛上有一铁匠,有一粮商,有一盐商,此时铁匠想要粮食,而粮商却需要食盐,而盐商则是想要铁器,那老船主觉得如果铁匠想要得到粮食需要干什么?”

    王直一愣,说道:“自然先拿着铁器去换食盐然后去换粮食啊,不然呢。”

    孙毅点了点头,说道:“对,如果没有银子的话,确实是这个样子,但是一旦有了银子,三个人都像要银子的话,而铁匠手里有了银子,铁匠用银子买了粮食,而粮商用银子买了食盐,而盐商则是用银子买了铁器,而银子再次回到了铁匠手里,而三人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王直听到一半,脸色就紧跟着一变,这其中奥妙王直明白过来之后,不得不直呼妖孽,这样的道理,像王直这样经商大半辈子的老商人都没弄明白,现在在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嘴里说出来,王直怎么能不震惊。

    王直对孙毅说道:“孙老板,果然是少年英才,所以孙老板给手下的人开这么多钱,只是想让他们把钱花掉?”

    孙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是真正开天辟地的事情,仅凭孙某一人之力断然不能成功,不过如果明白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大明强胜之日便指日可待。”

    王直终于明白了孙毅想要干什么,自古都是讲究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孙毅的这一套理论则是完完全全的证明了,商人也是有资格名垂千古的。

    王直吃惊的说不出话来,一直在瞅着孙毅,孙毅笑着喝完了杯中酒,继续说道:“请老船主试想一下,如果大明百姓不在以藏银节俭为传家之训,人人都痛快的花着银子,同时又轻松的挣着银子,岂不是自古以来最大的盛世,而这之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你我这样的商人会选择怎么做,那么老船主现在还觉得自己半生碌碌无为吗?”

    孙毅的这一句话彻底使王直容光焕发起来,王直瞅着孙毅,激动的说道:“王某之前从不相信什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鬼话,但是今日,王某信了!请孙老板受王某一拜!”

    孙毅的这句话就像是一针强心剂,肯定了王直的半生所为,也肯定了王直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这种肯定,已经说服了王直自己。

第165章 徽州客() 
王直老了,之所以他想接受朝廷的招安,原因无非是落叶归根,但是听了孙毅的话之后,王直似乎又找到了年轻时的那种感觉。

    “孙老板,古有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虽然王某自知远不及曹孟德,但孙先生他日之功业必不在刘玄德之下。”王直起身对孙毅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

    孙毅回敬一杯之后说道:“老船主,夜色已深,孙某不胜酒力,先告辞了。”孙毅拱了拱手,离开了阁楼。

    王直当了一辈子的海商,从未敢想过自己也能名垂青史,其实王直心里早就料到,自己恐怕就是要遗臭万年了,但是孙毅的一番话,忽然就给了王直流芳百世的希望。

    孙毅离开阁楼之后,赶紧就回自己的住处睡了,毕竟王直这里的酒不像是内陆的米酒一般,孙毅估计这酒至少是蒸馏过两三次的,虽然度数不高,但是孙毅喝了这么多,也着实有点受不了了。

    孙毅睡得很熟,但王直却睡不好了,因为王直这里忽然就来了两个他以前的老朋友。

    王直瞅着眼前的这两个老朋友,自然是很开心,毕竟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家乡的人来跟王直联系过了,虽然王直也派人回老家打听过消息,但是总归是比不上他们的。

    王直送走孙毅之后,听说有两个老家的朋友来找他,赶紧兴冲冲的亲自迎了出去。

    来的人是两个老家的商人,冯钦和姜琦,王直笑着说道:“今日当真是双喜临门啊,这又有两位贵客来登门,王某可真是蓬荜生辉啊。”

    冯钦和姜琦这两个人是当年跟王直合作过的商人,冯钦和姜琦对王直说道:“老王啊,这当年徽州一别,近十年没见了啊。”

    王直感慨道:“是啊我老王这也是两鬓白发了啊。”

    三人故交再见也真是百感交集,虽然冯钦和姜琦这次来找王直是有其他的目的的,但是当年的少年知己,如今再见已成三位老者,各自经历了风霜打磨,这次一见自然是有许多话想说。

    王直把两人接进了府里,对下人说道:“来人啊,重上一遍酒席,今夜不醉不归!”

    冯钦见这里刚办完酒宴,顺口问道:“老王,你这里是有贵客登门啊,我们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啊。”

    王直笑了笑说道:“这是江西的富商孙毅,此人当真是旷世奇才,实在是不简单啊。”

    冯钦和姜琦听了脸色都跟着一变,问道:“哦?孙毅这么快就到了这里?”王直听了,脸色微微一变,原来这两个人是冲着孙毅来的。

    冯钦说道:“老王你不知道这现在当今形势,现在咱们徽州的盐商在朝廷里也是能办到举重若轻的能力了啊。”

    王直感慨道:“是啊,当年如果咱们在徽州的时候,能有今天这样,我也不至于流落到这海上来啊。”

    姜琦见状赶紧说道:“老王啊,现在胡总督坐镇东南,似有招安的意向,只要你把握好了,也跑不了一个光宗耀祖啊。”

    王直之前也觉得朝廷招安确实是最好的结果,但是被孙毅这么一说,王直似乎心里忽然又有了那种年轻时想干点事情的想法。

    姜琦说道:“徽州的韩大官人发话了,只要你老王把这个孙毅在岛上困几个月,等招安之时,朝廷里便会有人给你老王美言几句,到时候不说封侯拜相,但是弄个总兵之类的武官是绝对没问题的。”

    总兵一职,对于王直来说确实是巨大的诱惑了,但是人与人的出场顺序似乎是真的很重要,如果王直先见的是冯钦和姜琦,恐怕连见都不会见孙毅,如果王直没有听孙毅的那些话之后,王直想要的则是流芳百世,想要的是大道之行的时候,功臣簿上能有王直二字。

    王直犹豫的问道:“两位难到就是为了此事特意千里迢迢的过来找我王某吗?”王直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

    虽然总兵是武职,但是也是堂堂的三品大员,绝对是能够光宗耀祖的,而且说不定还能弄到一个世袭的职位。

    冯钦原本以为连总兵这么高的价码都拿出来了,王直应该会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是王直现在的脸色明显不好看。。

    姜琦继续说道:“只要老王你困住孙毅三个月,韩大官人承诺给你弄一个世袭的职位,老王你可要好好斟酌一下啊。”

    王直想了想说道:“唉,你们两个让我考虑一下吧,夜色已深,两位舟车劳顿,先在我这里睡下吧。”

    王直敷衍了几句之后,就彻底的结束了酒宴,天已经渐渐的有些亮了。

    王直一夜未眠,第二天清晨王直一醒,就赶紧去找到了孙毅。

    孙毅平时也一直在睡懒觉,虽然今天在外面睡,但是王直来的时候,孙毅也没睡醒,但是王直还是把孙毅给叫了起来,对孙毅说道:“孙老板,赶紧起来吧,有点事情。”

    孙毅睡眼惺忪的问道:“老船主这是怎么了?”

    王直说道:“昨夜孙老板你走了之后,王某有两个故人自徽州来找王某,对王某说只要能把你孙老板在岛上困三个月,就许诺招安之后给王某一个总兵官的职位。”

    孙毅一愣,孙毅从没去过徽州,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得罪的这些徽州人。

    王直说道:“孙老板是不是在哪里得罪了盐帮的人?”

    一提到盐帮孙毅忽然就想起了一个人,就是宁安公主的那个倒霉驸马,应该是唯一跟盐商有关系的事,也是孙毅现在就是唯一的一个仇人了。

    但是孙毅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要把自己困在岛上三个月,孙毅忽然就想到了自己之前在山西的所作所为。

    孙毅的冷汗已经出来了,原本按照孙毅的计划原本也不应该有这么大的现金流的窟窿,孙毅终于反应过来这里面绝对是有人在搞鬼。

    孙毅现在终于明白了这真的是不能完全把古人当傻子,毕竟按照生物学上来讲,古代人跟现代人没什么区别,只是接触的东西不一样,所以才有差别,一旦给古人一个例子,恐怕古代的精英学习起来的速度也是恐怖的。

第166章 异象迭生() 
孙毅明白过来这些人想要干什么之后,马上站起来,然后无奈的叹了口气,对王直说道:“老船主,事已至此,我即便回去,又有什么用呢。”

    王直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过来找孙毅的,王直肯来找孙毅,说明王直已经不在乎什么招安不招安了,人生在世那就博个名垂青史吧。

    王直对孙毅作揖道:“孙老板昨夜一席话,王某着实是胜读十年书,昨日王某承诺之事定不会再有变,十日之后,王某就会派人带着银子去找孙老板的。”

    孙毅惊讶的看着王直,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直继续说道:“趁着我那两位故人尚未察觉,孙老板还是快走吧,王某知道他们想把孙老板留在此处必有要害之事,王某就不久留孙老板了。”

    王直安排了一条快船,大清早的就带着孙毅出了海,其实王直还暗中派了不少眼线时刻的盯住了孙毅的动静。

    既然王直承诺会把银子给自己,所以孙毅也没了什么久留的意义,所以把宿醉未醒的高强,李狗剩王柱子给拽了起来,就赶紧朝着码头飞奔。

    孙毅知道自己如果不在安仁的话,留守的张大小姐和刘小姐绝对应付不过来这些人的手段,而且孙毅至今还不知道这些人要干什么。

    船只靠岸之后,孙毅就径直上了一条快船,孙毅登陆的地点距离安仁差不多还有两天的路程,孙毅找了四匹快马,四人直奔安仁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安仁境内来购买水泥的商人忽然就少了大半,荣昌铺子那里的伙计难得百无聊赖的待着。

    突然一大群披麻戴孝的人冲进了荣昌的水泥铺子,大喊大叫起来。

    留守的是李狗剩之前招的一个大伙计钱串儿,这几天李狗剩不在店里一直是钱串儿说了算。

    钱串儿见忽然冲进来这么多人,赶紧过来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你算什么东西?你们把孙毅叫出来,我们家老爷子在家里睡的好好的,忽然房子就到了,可怜我的老父亲还没过两天好日子,就死在了你们手上。”

    钱串子一愣,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水泥从来没出过质量问题,你们在不走我们就报官了!”

    “报官?好啊,咱们一同去官府,我就不信大明朝没有一个能说理的地方了。”披麻戴孝的中年男人怒喊道。

    此时由于荣昌这边的动静太大,也招了不少的百姓看热闹,原本水泥的价格已经降了几次,原本好些打算买点水泥收拾一下自家房子的百姓瞬间也对荣昌开始敬而远之起来。

    钱串儿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事情,一开始着实的吓了一跳,不过却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回到屋子里吩咐道:“赵二,你赶紧去通知张小姐和刘小姐,然后去秦家找秦老爷说一声。”

    吩咐完了之后,钱串儿对外面的人说道:“好吧,我跟你去官府,不过我们荣昌的水泥确实没出过问题,你如果是过来故意找事儿的话,我们荣昌也绝对不怕事。”

    另一方面,张大小姐听说有人来铺子里闹事,一时间也没了主意,因为孙毅走之前也没说自己要去哪里,具体要走多久,只是留下一句话,半个月之内会回来。

    总之就是先给张家庄发了消息,暂时不用加班加点的生产水泥了,暂时把生产速度给放缓一点。

    孙毅一路上都在想这二十万的窟窿是怎么出来的,孙毅其实早就应该发现了,水泥厂已经高负荷生产了小半年,即便是刚刚上市的时候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