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临风启明 >

第220部分

临风启明-第220部分

小说: 临风启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保,来给孙大人弄个座过来。”孙毅差异的看着刚才带自己进来的那个小太监,万万没想到这人就是万历年间的那个权阉冯保。

    不过孙毅其实对冯保这个人印象不是很好,但是后世因为张居正的原因,把这个人给美化了不少,不过在孙毅眼里,这个人就是一个跟刘瑾王振一样的权阉罢了,甚至都不如魏忠贤。

    “孙大人,你这次在草原上是威震鞑虏,大扬了我大明军威啊,孤肯定是会在父皇面前力保你无罪的,另外有一件事,还望孙大人同意。”

    孙毅一愣,赶紧站了起来,甭管是什么事,裕王的这个礼,孙毅本能的就不想接。

    “殿下请讲,臣必当竭力。”

    “孤打算向父皇上书,请大人入裕王府做学士。”孙毅差点一口唾沫把自己呛死,孙毅这水平,繁体字刚认全没几天,就让他当东宫学士,这不是疯吗,虽然说裕王不用学八股文科考,但是孙毅也教不了裕王什么东西啊。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亡战必危,孤想在裕王府也要放几个知兵的学士,孙大人当之无愧,切莫推辞了。”

    孙毅倒抽了一口凉气,其实这样的事情,如果是不知道裕王肯定会登基的话,恐怕早就吓傻了,但是孙毅知道裕王肯定会登基,那就不一样了。

    这就像是压重注赌博,而孙毅早就知道了结果,这哪还用什么犹豫。

    “殿下如果不嫌弃罪臣待罪之身,臣自当竭尽全力。”

    裕王似乎没想到孙毅竟然答应的这么快,原本裕王还以为孙毅要犹豫很久,然后推推让让勉强答应。

    裕王激动的拉着孙毅的手说道:“好,孙大人,明天你去吏部报到,过几天我就会向父皇上书,将你调来裕王府。”

    这裕王府跟兵部比起来,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到时候嘉靖一咽气,这裕王府的老臣,可就堪比从龙之臣了。

    虽说这裕王跟景王现在服饰以及用度全部一样,但是裕王总不能满大街嚷嚷去说自己绝对会登基,反而是因为这二王并立的原因,景王一日不离京就藩,这朝中的非议就会日盛于一日。

    甚至现在都有传言,说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现在跟景王关系甚密,虽然说裕王是长子,但是恰恰就是因为这样,严世蕃帮助景王夺嫡的话,功劳就会更大,他严家的富贵就会更盛。

    不仅仅是严世蕃,现在甚至连严嵩都对自己儿子跟景王交好的现状着急了,因为裕王一旦登基,把景王怎么样的话,那裕王就是不顾骨肉亲情。

    而一旦景王登基的话,顺路收拾了裕王,那无非就会有一句气量狭小而已,景王夺嫡,先是立于不败之地,裕王怎么能不着急。

    裕王见孙毅应承下来之后,又跟孙毅聊了好一会,差不多就算是裕王的施政纲领了吧。

    孙毅也有点惊奇的发现,这个裕王似乎跟后世史书上的裕王有点不一样,裕王今天跟孙毅说的这一大堆,主要就是关于海的问题。

    比如改漕运为海运,海禁问题等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漕帮的问题,漕帮沿着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通州的漕工组织,因为漕帮管着天下百万漕工,所以朝廷才不得不走漕运。

    全都是跟孙毅不谋而和的想法,孙毅是带着后世来的思想看了大明的现状才想出来的这些改革政策,但是裕王身为一个根红苗正的大明土著,竟然也看明白了这些道理,属实是有些不容易了。

    两人一聊,一下午就过去了,孙毅见时间不早了,起身对裕王说道:“殿下,天色已晚,下官就不打扰了。”

    其实孙毅早就看出来,其实是有人在另一边等着裕王,都等了好半天了,孙毅也不好意思了,裕王也没有强行挽留孙毅,对孙毅说道:“既然如此,冯保,替孤送送孙大人。”

    一个小太监应声出来,孙毅看着冯保叹了口气。

    冯保怯生生的看着孙毅问道:“孙大人为何看着奴婢叹气?”

    孙毅笑了笑说道:“没事。”但是孙毅灵光一现,问道:“小公公最近在这裕王府的活计过的可还算舒坦?”

    “奴婢能伺候殿下,就是奴婢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了,哪来的累不累的说法。”

第463章 崔家府邸 (求收藏,求订阅)() 
孙毅看着小冯保笑道:“那我过几日跟殿下说一说,以后就让你随侍左右,你看如何?”冯保惊讶的看着孙毅,瞪大了眼睛问道:“真的吗孙大人?”裕王对孙毅的重视其实冯保也能看出来些许。

    孙毅笑着点了点头,冯保这个祸害,还是让他跟着裕王比较好,毕竟裕王现在已经成年了,应该不会被这个“大伴”给蛊惑了,不给他跟小万历接触的机会,就能把这个权阉给扼杀在摇篮里。

    孙毅哼着小曲离开了裕王府,此时的万历尚未出生,冯保不过一个小太监而已,有了孙毅的担保,自然是激动不已,鞍前马后的把孙毅给送上了马车。

    孙毅回到了自家的宅子之后,庄淼已经吩咐人准备好了午饭,庄淼等在家中,而庄炎则是又来这边蹭饭了,虽然庄炎已经得到了徐鹏举的认可,但是毕竟还没有成亲,徐瑞现在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机会能抽出身成亲。

    就这么庄家姐妹因为一起留守京城,往日的隔阂终于消失不见,这两人在一块,似乎是又找到了儿时的感觉。

    “哎,哎,哎,真把这当自己家了啊,怎么天天来蹭饭。”

    “嘿,怎么打扰你们小两口说悄悄话了?实在不行我走了,淼淼我走了啊。”庄炎看了一眼庄淼

    庄淼瞪了一眼孙毅说道:“你这人怎么这样,甭管他,吃吧。”

    孙毅没搭理这姐妹俩,自己在一边掐着手指头算到:“差不多是时候了,另一个也该来了。”

    “什么另一个?”

    话音刚落,一阵马蹄声直接就冲了进来,徐瑞现在来孙家是一点礼数都没有,孙毅笑道:“这个啊。”庄炎的脸色瞬间就羞红了。

    虽然说庄炎是姐姐,但是庄淼跟孙毅,庄炎跟徐瑞这两者关系可不一样,毕竟孙毅和庄淼已经在一块睡了这么久了,庄炎跟徐瑞,怕是连手都没牵过。

    “唉,孙。。。。。。。啊,你们都看着我干什么。”庄淼率先“噗嗤”笑了一声出来。

    孙毅笑道:“没事,你来干什么了啊。”

    “这我跟隔壁那个侍郎家商量好了,过了晌午咱们过去去看看。”孙毅点了点头,问道:“那明天再去吏部报道?”

    徐瑞摇了摇头说道:“先去那个侍郎家看看,应该时间不长,最多也就半个时辰,看完了之后,直接去吏部就得了。”

    徐瑞现在把军权一交,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虽然说徐瑞名义上是个武将,但是只有孙毅知道,这货其实是向往的母猪的生活,每天吃完了就想睡,压根就没心情管其他的事情,但是徐鹏举就是想让这厮出来干点事,毕竟隔辈亲吗。

    徐瑞再也没客气,以前只有庄淼住在这里,为了照顾庄淼的名声,甭管是侯三还是徐瑞,来了都是客客气气,来孙家绝对不会超过一刻钟,然后就恭恭敬敬的离开,现在孙毅回来了,徐瑞总算是能大大方方的坐下吃顿饭了。

    众人吃过了午饭,因为下午的事情还比较多,徐瑞和孙毅也没耽搁,抬脚就直接去了隔壁的那个宅子,现在这个崔家其实就只留下了一个小儿子在这里,在就是一家的下人也留下了,毕竟崔家在老家还是有些下人的,这么多仆人带走也没用,原本是发了银子想遣散的,但是这些人虽然拿了银子,却还是没有走,仍然是待在这宅子里,照顾着府里了花花草草。

    崔喆早就等在这里了,毕竟崔家的人都走了,这崔喆也就等着把这宅子卖了,拿着银子回乡了。

    “哎呦,徐将军,可算是把您等来了。”

    徐瑞笑了笑,指着旁边的孙毅说道“这位就是隔壁的孙大人,这不刚调进京,所以来看看宅子。”

    崔喆跟孙毅打过招呼之后,就带着孙毅在府里转了起来,确实这宅子比孙毅想象的要好得多,毕竟之前听说这崔侍郎是被圣旨赶出去的之后,就以为这里已经成了草萧疏,没想到宅子里的一切都规制的还挺整齐的。

    孙毅看着崔喆问道:“崔少爷这宅子打算多少银子出手?”

    崔喆笑了笑说道:“按照行市来说,这宅子卖一万两都不为过。”确实这崔喆说的是实话,这京城的房价自从俺答在西北兵败之后,就开始隐隐约约有了涨势,尤其是北伐大捷,整个大明起码百年北疆无战事,恐怕这房价是还会涨一些的,而且还是这么大的的宅子。

    “孙大人交个朋友吧,六千六百六十六两银子。”孙毅一听马上就心动了,毕竟这是这么大的一个宅子,其实这也不是崔喆卖的人情,这是那位被赶出去的崔侍郎留下的话,能有银子买下这宅子的人,大部分都是以后会在朝堂上前途无量的人,自然是要广结善缘了。

    孙毅连犹豫都没犹豫,对崔喆说道:“崔少爷,这宅子我要了,明天或后天,我会带银子过来府上交接的。”

    崔喆笑了笑,孙毅一拱手说道:“我在吏部还有些事,今天就先告辞了。”这宅子的价格确实是有些超乎孙毅的想象了,不过这即便是七千两银子,孙毅也拿不出来,孙毅两地奔走已经过了这么久,怎么能走到哪都带这么多的的银子。

    不过好在秦占山在京城,等会去荣昌商会借些银子出来应该还是可以的,两人转身前往吏部,孙毅换了一身官服,带着官身文牍之类的证件,来到了吏部。

    吏部现在的热闹程度可是不亚于内阁,因为这次北伐论功行赏,全都是要吏部拟出来送内阁批注,这个实际权力就是在吏部手里攥着,不少的武将文臣都挤在了这里,虽然说封爵要封多大的爵没说,但是起码是要封几个侯的。

    但是吏部哪有那么轻松,徐阶和严嵩都表示过,如果不行可以给杨博封个国公或者侯爵。

    杨博封国公不大可能,但是侯爵的话,因为杨博的头功,其余的人差不多就只能封伯了,这样又有很多人不乐意了,总之吏部现在就像个大菜市场。

第464章 吏部报道(求收藏,求订阅)() 
孙毅和徐瑞挤了半天才挤进了吏部,其实这里大部分都是京城的勋贵子弟,尤其是以家中次子,没法继承家中爵位的庶子为主。这些人家里已经备好了银子,拿出了战功,起码豁出命去不能像徐家那样一门两国公,起码一门两侯爵,也足够形成一股政治影响力了。

    不过徐瑞却懒得争这些事,毕竟有个魏国公的位置算是大明的最高爵位等着徐瑞去继承了,哪还有必要争功,不过徐瑞的到来,却着实的把这些纨绔子弟给吓了一跳,徐瑞算得上这次北伐比较高级的军官了,如果徐瑞也来抢功的话,恐怕这些人还是趁早回去喝风吧。

    孙毅明显感觉到,徐瑞一进吏部的大门之后,嘈杂的声音冥想降了下去,所有人都在战战兢兢的看着徐瑞,一个徐瑞收下的一个游击怯生生的问道:“徐将军,也来吏部问封赏的事吗?”

    徐瑞摇了摇头,说道:“你们继续干你们的,我来陪孙大人来吏部报道。”

    瞬间整个大堂再次炸锅。

    “把你们赵大人叫出来,我们家是世代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

    “对啊,这来了半天了,连被茶都没有,这算什么事。”

    徐瑞径直来到了一个衙役面前,这衙役正捏着个笔,似乎在庆幸自己落了个闲差,一上午除了有几个人来问路之外,就没他的事。

    徐瑞来到他面前敲了敲桌子,这厮眼都没睁开,直接说道:“赵大人今天没来,西路军去找他,京军去找他。”

    “闭嘴,来京报道的。”

    这衙役一听说是报道的,赶紧起身,拿着笔开始找了起来。

    “你们两个?”

    “只有他。”

    孙毅这才拿出官身文牍,对着衙役说道:“本官是西安府知府孙毅。”

    这衙役看了一会之后,对孙毅说道:“哦,知道了,在这,点个卯吧。”拿出了一份文书摆在了孙毅的面前,孙毅接过文书看了一会,按了个手印。

    之后那个衙役看了看忽然好像是想起了什么,神秘兮兮的对两人摆了摆手,孙毅和徐瑞一愣,到了后面之后只见一个身穿衙役班服的人两腿担在书案上,衙役进来,对那人说道:“赵大人,孙大人到京报道了。”这位赵大人赶紧把腿收起来。

    孙毅一看,这赵大人应该就是吏部员外郎赵易海,怎么就穿着衙役的班服在这里躲着。

    “赵。。。。。。大人?”

    赵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