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临风启明 >

第148部分

临风启明-第148部分

小说: 临风启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去劝一下那些灾民吧,本官尽力了。”

    孙毅几乎是逃也似的跑回了窝棚了,庄淼最近一直没怎么跟孙毅说话,知道最近是孙毅最关键的时候,但是孙毅这一次真的是累了,朝堂之上官场斗争,孙毅不知道这个时候怎么样才能独善其身然后为国为民。

    一旦跟着王好把这赈灾的脏钱拿了,恐怕日后孙毅在想抽身出来,恐怕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了。

第310章 漂没(求收藏,求推荐)() 
孙毅闷闷不乐的回到了家里,庄淼原本给孙毅准备了饭菜,但是没想到孙毅却一点都没动,只是回到家闷头开始睡起了觉。

    庄淼关心的看了看孙毅,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衙门又有不顺心的事了?”

    原本赈灾的粮食,是绝对足够的,但是现在不仅少了五万石,而且连原来的十万石都不能足额下发,原本城内的百姓不多,还能勒紧裤腰带撑一下,但是这又平白无故的多了一万多山西来的难民。

    眼看着就要因为无人赈灾激起民变了,什么工业商税都要化为泡影,孙毅感觉到的是由内而外,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一种疲惫感。

    孙毅原本是一肚子的火气,但是看到庄淼的时候,却再也发不出来了。

    “没有……只是。”

    孙毅像是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不再说话。

    “你不会骗人,赶紧说实话吧,钦差大人逼你做你不想做的事了?”

    孙毅犹豫的点了点头。

    “王大人把赈灾的粮食漂没了,现在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死。”

    庄淼也不急不恼,对孙毅说道:“官场的事情就是这样,但是你平日里在外面横冲直撞惯了,现在受不了这样的事情,也是正常的。”

    庄淼把给孙毅做的饭菜端了过来。

    “你是怎么想的?”

    以前的时候,孙毅在安仁,有那些股东们,在外面又有徐瑞跟着,朝廷里也有陆炳护着,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孙毅才发现想做点事,是这么的难。

    “我想的事能救一个是一个。”

    “那你就救呀,以前你横冲直撞的,也没有见你怕过啊。”

    “但是我有些怕了,这次不会有人帮我了。”

    庄淼笑道:“以前就有人帮你了嚒?”

    庄淼看着孙毅,孙毅想了一会,也笑了,也是,谁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清清白白的空无一物的,而孙毅除了空隐之外,更是什么都没有,当年没有徐瑞和股东的时候,孙毅不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创建了荣昌。

    凭借庄家一案,孙毅横冲直撞的名号已经闯下了,既然已经蛮了一时,那还不如借此机会一直蛮下去。

    孙毅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反观历史上,张飞与程咬金等人,都是深谙此道,粗中有细,纵然是树敌无数,但是同时也间接的向皇帝表明了忠心,因此这二人的家族,都算是同时期长盛不衰的家族。

    就如同生活中或许有着些许的“狠人”平日里蛮不讲理,实际上很多时候,你多坚持一下,就会发现此类人是多么的外强中干,毫无办法。

    这就是那位伟人说过的人,如同弹簧一般,你弱他便强,你强他便若,无非是想借着自己平日闯下的蛮不讲理的名声,多吃多占罢了。

    孙毅看着眼前的庄淼,还有城内的这些百姓,最终决定,赌一把,在蛮一次!

    之前嘉靖派孙毅来陕西的时候,给了孙毅递送八百里加急的权力,孙毅从来没有用过,这次孙毅打算用一次。

    孙毅总共写了一份奏章,弹劾秦晋宣慰使王好,走八百里加急递送京城,除此之外孙毅还写了四封信,用官驿递送京城。

    这三份信分别是给空隐,严嵩,徐阶的,这三封信会直接送到空隐手上,一旦内阁将孙毅弹劾王欢的奏章留中的话,空隐接到信之后,会分别拿着给严嵩和徐阶的信去找二人,如果还是没有结果的话,空隐则会将最后一封信,找机会直接给嘉靖看。

    孙毅在信中写出了利害关系,一旦又到了最后一步,等着师徒二人的,恐怕就是灭顶之外,但是赌上二人身家,去换灾区上百万百姓的姓名,孙毅并不觉得亏本。

    孙毅整了整官服,出门上马,来到了城外。

    侯大和侯二正在忙碌的维持秩序,原本天儿还不热,此时却累的满头大汗。

    孙毅大喊一声:“侯大侯二,马上带着渭南的衙役,出城,随本官去运赈灾的粮食!”

    此话一出,比侯大侯二忙活了一下午都管用,灾民们瞬间就消停了下来。

    渭南的衙役跟着孙毅来到了府城的粮仓。

    相当一部分的钦差卫队,以及那调来的一万边军,全都驻扎在了这里。

    “本官是渭南令,来提十万石粮草。”

    管粮草的那个官员,看了一眼王欢写的批条,对后面的官军喊道:“提粮十万,漂没三万!”

    孙毅猛的一拍桌子。

    “粮草至此,尽是陆路,何来漂没?!”

    那个官员像是见了鬼一样,看着孙毅。

    “就这七万石,大人留取自决!”

    说完这官员不在搭理孙毅了。

    而王好这个东西见官军来了,渭南城外又有这么多灾民,竟然已经灰溜溜的跑回府城了。

    孙毅直接去找到了王欢,说道:“大人缘何漂没三万石百姓命粮?”

    王好不解的看着孙毅说道:“本官从未说过粮草能够足额下发,另外这是官场规矩,孙大人急甚?”

    孙毅也顾不得影响了,直接对王好说道:“大人如果如此办事,恐怕卑职就只能上书朝廷,求皇上明断了!”

    王好不屑的对孙毅说道:“孙大人请自便,来人,送客!”

    王好一副不讲理的样子,孙毅也气不打一出来,直接拂袖回到了渭南。

    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孙毅找到范文离说道:“范大人,城外煤矿,对渭南意义重大,一旦本官出事,还望范大人好生照料渭南百姓!”

    范文离被孙毅吓了一跳,对孙毅说道:“县尊何处此言啊?”

    “哼,本官不死,这城内的几万百姓,怎么能活下来?”

    范文离看孙毅一脸的杀气,也也不好劝说,只能是任由孙毅去了城下。

    城内的百姓都在这里等着孙毅回来,毕竟孙毅大摇大摆的去府城运粮,已经是城内都知道的事了。

    李掌柜在沙漠,看着孙毅,孙毅盯着下面的百姓说道:“乡亲们,赈灾的粮食,本官会按时下发,而且本官保证,渭南,不会有一个人,在饿死!”

第311章 边事 (求收藏,求推荐)() 
王好看着孙毅离开府城之后,对自己身边的仆人说道:“你这几天派人去查一下这个渭南令给朝廷的奏章。”

    果不其然,第二天那仆人回来就对王好说道:“大人,您猜的没错,您看这个。”

    那仆人在即将递送京城的八百里加急的奏章了里,翻出了孙毅的奏章,原本这种奏章是无权查看的,但是地震之后所有的驿站线路恢复之后,暂时都是王好的钦差卫队重建和管理的,王好弄到这个东西自然是轻而易举的。

    王好看完了孙毅的奏章之后,气不打一处来,但是王好却没有权力截留这封奏章,王好将奏章重新封好之后,也写了一封奏章,这封自然是弹劾孙毅的,除此之外王好还写了一封给兵部尚书杨博的信。

    “这封信要赶紧送到杨尚书那里。”除此之外王好也给来府城的边军将领发了请柬,要请这些杀人如麻的边将吃饭。

    随着奏章递送京城的路上,由于信息的交流不便给剑拔弩张的灾区换来了一阵短暂的稳定,但是另一边接到孙毅和王好的奏章的内阁,却已经不再平静。

    严嵩气哄哄的回到了家里,这严家的仆人都被自己家的老爷子这么一气给吓得惊慌失措,毕竟严嵩已经年过八旬了,万一气出点事来,这对严家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去把那个孽障给我找来!”

    严嵩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大喊道。

    下人们不敢耽搁,很快就去找严世蕃了,严世蕃虽然一头雾水,也不敢怠慢,很快就到了严嵩这边。

    “父亲,出什么事了?何必这么大发雷霆。”

    “孽障!你看看你选的人!这个王好,是不是非得把我给刨个坑埋了才安心?!”

    严世蕃一愣,接过了严嵩拿来的奏章看了起来,严嵩说的就是孙毅递送京城的那封八百里加急的奏章。

    “这。。。。。。父亲,这个王好似乎是该守的规矩都守了,而且留下的东西,应该够交差的,怎么这个孙毅如此不明事理啊。”

    确实即便是王好批给孙毅的那八万石粮食,除了勉强能不让渭南的百姓的饿死之外,还给孙毅留出了一点油水,这样的钦差在这个年代确实是比较小心翼翼的了。

    “陛下这次说的是,一粒粮食都不能克扣,而且为什么孙毅是个从四品的县令?这其中的事情你还看不明白?当初我就跟你说了,在翰林院或者都察院找一个愣头青去,你怎么就不听呢?”

    严世蕃低着头,不说话,但是心里却再说明明拿了人家的银子,现在又在拼命的往自己的身上甩锅。

    严世蕃忽然好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严嵩说的:“父亲,这个人可不是儿子自己推出来的,他徐阁老也附议推举,陛下才同意让这个王好去的啊。”

    严嵩听到严世蕃这么说,语气就有些微妙了,对严世蕃摆摆手,说的:“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严世蕃离开了严嵩这里,在杨博这边,其实在王好这边的信过来之前,杨博就已经接到消息了,杨博看着王好送来的信,缓缓的放在了一边。

    送信的人就是王好的家人,杨博对那人说的:“王大人的信我已经看到了,你先在这里住下,灾区那边情况不是很好,你就在这里歇歇吧。”

    这信上是说杨博作为在西安的这些边军的顶头上司,王好自然是想要对杨博示好想换取边军的听话。

    但是王好忽略了一件事,杨博是山西人,就是被王好盘剥最严重的山西人,除此之外,王好不知道的事情是,这调往西安的边军,全部都是在宣大的边军。

    杨博将王好的人扣在了自己身边,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飞奔进了杨博的驻地。

    “大帅!大帅!边疆急报!”

    杨博大惊,原本消消停停的在这里过小日子,被这一嗓子给吓了一跳,赶紧爬起来,拿起了那封奏报,军报上说蒙古几个比较大的部落最近有不少的兵马调动,就在这封奏报送来的同时,东厂和锦衣卫的密报也纷纷送到了杨博这里。

    杨博大惊失色,马上下令自大同到嘉峪关,点燃狼烟,同时上报朝廷,由于陕西大地震,但是这次地震是在渭河流域影响比较大,陕北以及边疆虽然受到了波及,但是损失压根就不大,所以也就是说,现在大明的西北有这么一大片的区域正处在后无援军的情况下,外有蒙古大军压境。

    整个西北全面进入了戒备状态。

    在渭南这边,山西过来的灾民也越来越多,孙毅看着城外人山人海的灾民,终于受不了了,上马直奔府城,王好正在淡定的喝着茶,见孙毅来了,冷嘲热讽的说道:“孙大人来了?有何贵干啊?”

    孙毅连礼都没行,直接说道:“王大人,山西来的灾民越来越多,地方无以为继,孙毅特来请粮。”

    王好却做出了一副铁公鸡的样子,作势一两银子都不打算批的样子。

    “孙大人,灾民越来越多?本官看怕是没有吧?不如你随本官出去看看?”

    孙毅诧异的看着王好,出了城,发现大队的官军出现在了城外,开始驱赶起了城外的灾民,孙毅大吃一惊,猛地回头看着王好说道:“王大人,这灾民也是大明的子民啊,怎么能顾陕不顾晋啊。”

    王好冷哼道:“如果没什么事的,孙大人还是请回吧,本官还有要事。”

    说完王好就回自己的衙门,王好没有看到的一幕就是,城外这些边军跟城下的灾民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军爷,给点吃的吧,我们走了几百里路了。”

    “走走走,哪来的回哪去,这里也没。。。。。。”

    一个士兵跟那个逃难的灾民愣在了原地。

    “舅舅,怎么是您啊!”

    “生子啊,可算找到你了。”

    甥舅见面热泪盈眶:“舅舅,跟我回营房去吧,我给您弄点吃的。”

    “唉。”

    许许多多类似的故事,在城外不断的上演,反而是大量的灾民被带进了边军的军粮。

第312章 战火重燃(求收藏,求推荐)() 
“将军。。。。。。将军,您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