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658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658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的地上悬河、溃坝决堤,定不会再轻易出现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陛下英明神武,志存高远,臣希望陛下能慎重决断!”

    虽说唐王朝黄河水灾的发生次数的确比前面的几个朝代频繁,但相对于后面的宋、明、清几个朝代来说,唐王朝的水患可以说一点也不频繁,一点也不严重!

    不过李泽轩身为一个炎黄子孙,身为一个知道未来之事的穿越者,既然重生在这么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他觉得他有责任去在黄河刚开始变污浊的时候就去治理,这样可以避免后世千万乃是上亿的汉人死于洪水之中!

    那些死在黄河水患的百姓,都是他的同胞啊!

    他的盛唐,不允许有任何遗憾!所以李泽轩费了很大的力气,费了很大的口舌,要劝服李二,劝服这群帝国的肱股之臣,相信他的植树造林防水患政策,千百年后,可能不会有人记得永安侯李泽轩,但那些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人,能记住他这个植树造林的发起者就行了!

    。。。。。。。。。。。。。。。。。。。。。。

    搜狗阅读网址: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复旧制,造防护林!() 
甘露殿内。

    李泽轩说罢,李二蹙起了眉头,顿时陷入了沉思。

    殿中的五位大臣,这时再也没有了刚进来时的随意淡然,他们都低着头,在心里默默消化着方才李泽轩的话语。半晌后,萧瑀上前拱手道:

    “陛下,永安侯之言,极为有理!若是几年后黄河河床被抬高,下游州县若想修筑河堤,靡费将是成千上万!与之相比,植树造林的耗费却是九牛一毛!老臣建议恢复旧制,重设山虞、林衡之职~!”

    萧瑀所说的旧制,乃是周朝的旧制。西周时期,朝廷设立了山虞、林衡两个职位,专门用于管理国家的山林。在《周礼》中,对这两个职位有明确的描述: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凡窃木者有刑罚。山虞以时斩材,而林衡受法于山虞,以严其戒,一有不平,则计其守其之功过而赏罚之矣。”

    也就是说山虞职位较高,主要负责制定保护山林资源的政令,对树木的栽种砍伐进行决策。林衡职位相对较低,受山虞领导,主要职责是巡视山林,执行禁令等。

    从此也可以看出,秦汉之前的朝代,对于环境以及林木的保护,还是相当重视的。

    但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最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礼记》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早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公元前的虞舜时代,就设立了执掌山林的官员“虞官”。西周时期,朝廷设立的山虞其实就是由虞官演化而来的,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林业部长”。

    夏禹时,还出现了保护林木的行政法规,《周书大聚篇》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所以,保护环境、保护山林的概念并不是由近代的人们最先提出来的,我们的祖先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此时由萧瑀提出恢复旧制,重设山虞、林衡之职,大殿中的众人除了李泽轩之外,都回过了神来,既然种树、护山林在此前已有先例,那当下推行李泽轩的植树节,倒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而且大唐目前虽然不像西周那样有专管山林的官员,但百姓们还是有种树意识的,只不过不是种在黄河边上,而是种在自家永业田的田埂上!唐代每处的永业田周围,都会种植一定数量的数目,这个叫做农田防护林!

    “永安侯,在黄河流域建造防护林,你可有估算过耗费几何~?”

    李二站起身,在龙案前踱了两步,接着他看向李泽轩,沉声问道。

    显然,老李在经过漫长的权衡之后,已经心动了!

    李泽轩拱手道:“回陛下,黄河全长五千多里,但真正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不过三千里,臣认为在黄河两岸建造一个宽五里、长三千里的防护林带,就足以化解今后黄河泥沙愈多、河床渐高易决堤的危局!

    臣估算过,这个防护林带大约需要树苗三亿棵,若是采用易存活、价格也低廉的杨树树苗,再贵也不过一两文钱一株,三亿棵树苗总计耗费顶多七十五万贯!”

    李二两眼一黑,差点栽倒在地,他愤怒道:“七十五万贯?这就是你说得最便宜的治理黄河手段~?”

    萧瑀等人也是瞪大了眼睛,暗道刚才不应该帮李泽轩说话,因为这笔开支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现在的大唐朝廷承受不起的地步!

    李泽轩拱手道:“陛下,臣估算的七十五万贯,是考虑到白杨树苗被大量采购价格暴涨的情况!当下长安城的白杨树苗价格低至一文钱两棵,而且这种树苗可以直接通过将成年树体的树枝扦插在田地里获得,成本低、繁殖速度快,完全可以发动各州县的百姓们自己培育树苗!

    朝廷可以鼓励黄河沿岸各州县的百姓们通过种树,来抵一部分的赋税,而且这个防护林带肯定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臣保守估计,至少需要五年!也就是说,五年的时间内,朝廷每年直接或者间接地花在造防护林带的钱,顶多也就十五万贯!

    而且这部分钱不一定全部由朝廷来出,可以让民间也出一部分,比如说暖唐基金会!这样算下来,朝廷每年用于造防护林的钱顶多七八万贯,并且实际上需要的钱会远低于这个数目。”

    李二面色稍霁,他凝眉道:“七八万贯,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李泽轩拱手道:“陛下,每年最多七八万贯,一共五年,朝廷这五年的付出,理想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以后的黄河水患问题,如若不然,以后的大唐,将会频繁地面临黄河决堤的风险!陛下试想一下,黄河每决一次堤,朝廷都需要重修河堤、开仓赈灾,这其中的靡费几何?

    可以说一次规模较大的水患,给大唐带来的损失,就已经抵得上造防护林带的靡费了!所以臣认为,与其日后频繁地去修筑河堤、开仓赈灾,不如现在开始造黄河两岸的防护林带!

    再说,朝廷可以设立某一日为植树节,鼓励百姓们在这一天栽种树木,人多力量大,这样可以为朝廷减轻许多财政压力!”

    李二闻言,闭目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好!朕信你这一次!就依你所言,恢复旧制,重设山虞、林衡之职,建造黄河两岸防护林带,往后每年的三月二十为大唐植树节!至于山虞、林衡二职,几位爱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面面相觑,最终都将目光投向了李泽轩,李泽轩顿时傻眼,他连忙摆手道:“陛下,不可!不可啊!臣平日里事务繁多,实在没有精力担任山虞、林衡之职啊!”

    ……………………………………

    网址:

第一千三百章 舆论造势!() 
在现代,中国的植树节是由林学家韩安、凌道扬等倡议设立,最初确定在4月5日清明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不知道李二是出于什么考虑,将植树节定在了三月二十,李泽轩对此倒是不怎么介意,反正有总比没有好!再说三月二十正值春暖花开之际,种树也不算晚!

    “山长,你是说陛下同意设立植树节了~?”

    炎黄书院,这会儿李泽轩已经从长安城回来了,他将朝堂上李二的一番决议跟李纲说了之后,老先生很是惊讶道。

    李泽轩点了点头,道:“嗯!不仅如此,陛下还要恢复旧制,重设山虞、林衡之职,用于管理大唐所有山林!原工部侍郎嵇寿被陛下任命为大唐第一任山虞!”

    朝堂上的时候,李二的确有意想让李泽轩担任山虞的,毕竟这事儿是李泽轩提出来的,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位置,但是李泽轩目前身上担任的职务委实太多,再将这个职务交给他,他肯定忙不过来,所以李二再三思量,最终将山虞之职,交给他人了!

    “嵇寿?”

    李纲的双眸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他捋须笑道:“呵呵!陛下英明过人,将嵇寿安排到山虞这个官职上,也算是人尽其用了啊!”

    李泽轩一怔,在朝堂上李二宣布任命嵇寿为大唐第一任山虞时,他只是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倒是没工夫去疑惑嵇寿是谁,反正在他看来,黄河防护林带的基本方案已经定下了,谁当这个山虞都无所谓,只要能不折不扣地按照既定方案走就行了!

    但现在李纲这反应,明显那嵇寿也不是等闲之辈啊!

    “文纪先生,这嵇寿是谁~?您怎么这般大的反应~?”

    李泽轩好奇地问道。

    李纲笑呵呵地回道:“山长有所不知,这嵇寿乃是嵇含的第十三世孙,当年嵇含也算是魏晋名儒,但其不愿攀附权贵,只酷爱钻研奇花异草,巨木修竹,他生前编撰了一本《南方草木状》,也算得上是一本奇书,后交由嵇家后人代代相传,老夫虽然阅书千卷,但也未曾亲眼见过这本书!

    当朝的嵇寿嵇侍郎,颇有嵇家先祖遗风,对草木之道非常有研究!所以老夫认为,由嵇寿来担任山虞一职,完全是人尽其才啊!”

    李泽轩不知道的是,《南方草木状》是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比西方植物学专著要早一千多年。因此,说嵇含是世界上可考的第一位植物学家,是当之无愧的。

    虽说不知道《南方草木状》的历史地位,但李泽轩听说古代竟然有人专门喜欢钻研奇花异草、巨木修竹,他的心中还是相当惊讶的,“哦~?如此说来,这嵇寿还真是非常适合山虞一职!陛下在用人方面,怕是秦皇汉武也远不及也!”

    这句夸赞,的确是李泽轩的肺腑之言,大唐朝廷如今能运转的如此高效,跟李二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分不开的,从这方面来看,老李这个领导者当的是非常合格的。

    。。。。。。。。。。。。。。。。。。。。。。。。。。。。。。

    从老李那儿争取到了植树节这个来之不易、却意义非凡的节日后,李泽轩也没闲着,他当天就嘱托马周,吩咐《大唐日报》的所有编辑,为黄河防护林带打call,为即将到来的植树节造势!

    他要通过《大唐日报》,来让所有人知道黄河两岸防护林带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既然能说服李二与长孙无忌等帝国重臣,李泽轩相信自己也能说服大唐万民!

    他将自己的那封奏折内容,一字不差地写了一份交给了《大唐日报》编辑部,顺便还将朝堂上君臣的那番对话,整理成文字,也交给了编辑部,当然,关于贞观十一年洛阳水灾的预言,他给删减了!毕竟这事情要是提前说出来,还不得天下大乱?

    至于接下的事情,就完全靠编辑部那帮编辑了,经过马周这一年来的调教,编辑部的这些编辑早就已经脱离腐儒的行列了,他们的思想境界,可以说是整个大唐目前最为先进的!

    ………………………………

    第二日。

    《圣上重设山虞、林衡之职,并立每年三月二十为植树节!》

    《植树造林,终结黄河千百年来的水患,从今日做起!》

    《圣上欲在植树节当日,亲至长安城东三十里外黄河岸边种树!》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论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毫无征兆地,今日的《大唐日报》新闻版面上,几乎全是种树有关的文章,百姓们乍一看就有些蒙了!

    “山虞、林衡?这是什么职位?”

    “这我哪儿知道?徐秀才,你知道吗?”

    “嗤~!尔等真是不学无术!这山虞、林衡乃是西周时期,专管山林树木的官职,如今看来,陛下是要恢复旧制啊!”

    “啊?恢复旧制?陛下设这么两个官儿有啥用?哎哟,还有个植树节?这是啥节日?”

    “顾名思义,植树节就是估计大伙在当天要种树的意思!”

    “种树?那为啥要种树?”

    “你!黄津舟你不会自己看报纸?用得着什么都问吗?”

    “嘿嘿!徐秀才,这不是您书读的多嘛!您就给俺们这些不识字儿的念一念呗!”

    “对头!徐秀才您可是文曲星下凡,你不来给大伙儿念念,那谁念啊!”

    “………这报纸上说的意思大概是,黄河之水近些年来之所以变得浑浊,乃是由于黄河两岸土壤松弛、汇入黄河导致!

    永安侯认为,若是任由黄河两岸水土流失,长此以往,黄河下游的河床将会被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