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613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613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较于前面几个朝代,正在逐渐提高。

    唐代法律虽然禁止贵族、官僚与民争利,但经不住巨额财富的诱惑,贵族、官僚纷纷进入商界,从事商业经营。

    正是基于此,唐代的商税征收比例才会如此之低,因为既得利的贵族、官僚集团,会反对统治者“与民争利”!而且贵族、官僚们想要避税,那简直不要太容易,这就直接导致了朝廷每年的商税收入甚至还不如农税的十分之一,久而久之,统治者对于商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

    这个问题不仅唐代有,唐代之前甚至之后的许多朝代都有!

    所以何县令听罢后,才会感到如此惊讶!

    “侯爷!您若是贸然更改商税比例,只怕蓝田县县城的商铺会全部搬走,而且城内的士绅可能还会一起反对,到时候只怕咱们收到的商税会更少啊!”

    何县令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施政经验可比李泽轩丰富多了,他几乎在瞬间,便想到了加征商税的后果。

    李泽轩笑着摆了摆手,道:“这件事先不提,以后本侯自然有办法让县城内的商人自愿多交税!本侯还是等先熟悉了蓝田县具体情况后,再言其他,不然就真的是纸上谈兵了!”

    何县令闻言,不由对李泽轩好感大生,其实在来之前,他便担心李泽轩以后会依照自己的意愿、乱施政令,如果真那样的话他也没办法,毕竟蓝田县彻底成了李泽轩的封地,李泽轩只要不造反,那就没人能管得着!

    现在看来,李泽轩虽然有“改革”的意思,但却没有蛮横地直接大刀阔斧强行“改革”,这让他心中稍安!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一个部门最怕的就是“空降”过来一个领导,什么都不懂,还喜欢瞎指挥!

    “侯爷您过谦了!近些日子下官以及衙中的县丞,会将蓝田县各庄子的境况,事无巨细地整理成册,到时候给侯爷您送过来!”

    何县令拱手道。

    “那有劳了!”

    想到自己成为了蓝田县的“王”,可以发号施令,李泽轩的心中不由隐隐激动,前世他玩过《城市。天际线》之类的城市模拟游戏,觉得当一个市长、规划一座城市、让自己的市民过上好日子,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如今,他直接成为了一片土地的“王”,掌控者数万人的生死,心中的激动,可不是游戏里所能比拟的。

    当然,激动过后,感受到的便是肩上沉重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封地百姓全部过上好日子!他要让蓝田县成为整个大唐、乃至整个天下最为富裕的县!

    何县令连忙摆手,表示不用客气,随后他好似又想起什么,道:

    “对了!侯爷!您在县城的府邸,已经规划好位置,县衙即将招募工匠,帮您修缮府邸,您若是有什么需求或者要求,尽管派人告知下官便是!”

    虽然李泽轩在长安、云山都有府邸,但如今他既然获封整个蓝田县,那就必须在县城里也置办一套府邸,一是宣示着蓝田县主人的身份,二是便于平常县衙的官员,向李泽轩汇报公务!

    李泽轩想了想,开口道:“不需要县衙出人、出钱,本侯过些时日会自己派人去建,就不劳何县令费心了!”

    何县令忙道:“这如何使得?侯爷既然获封蓝田,那为侯爷修缮府邸,本来就是衙门分内之事,怎好让侯爷破费?”

    李泽轩摆了摆手,笑道:“得了!本侯也不差那点钱,若是何县令当真过意不去,这个月就拿原本给本侯修缮府邸的钱,给衙内的官差兄弟们发双倍的月俸吧!权当是本侯的一点心意!”

    别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泽轩却是新官上任先给一人一颗糖,不过他的“糖”可不是那么好吃的,日后若是发现县衙内有人办事不利,那他会毫不客气地加倍收回的。

    何县令想到李泽轩如今的身家,也不好去继续劝说了,他只能拱手道:“那下官就代替衙内所有人,多谢侯爷!”

    交代完事情,并对蓝田县的一些事务做了一个初步的交接后,何县令提出了告辞。

    这趟交涉的结果他很满意,李泽轩没有刁难他,而且暂时不会对县衙的“人员架构”以及政令指手画脚,蓝田县也不会因为“空降”来一个主人而全面乱套!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从唐人苏味道的一首《正月十五夜》大概可窥出唐人欢度元宵节之盛况。

    其实,从正月十四的夜晚起,长安城就已经放开了宵禁,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晚上,城内百姓都可以出坊赏灯,称为“放夜”。

    所以,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以至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

    而李泽轩,由于困居云山,自然感受不到昨夜长安城里的热闹,不过今日一大早,便有一人匆匆地从长安城赶到云山来了。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对A,要不起!() 
“承乾?你怎么来了?”

    没错,临近中午的时候,李承乾来到云山了。

    “呵呵!小轩,我今日来是有事相求啊!”

    进了正厅,李承乾笑呵呵地说道。

    李泽轩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呵!承乾你要什么便直说,说这话我可承受不起!”

    李承乾咧嘴笑了笑,道:“咳咳!小轩,其实也没啥大事,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你今晚有没有打算在书院放烟花?”

    李泽轩一愣,随即有些好笑道:“哈哈!承乾,你是想要一批烟花拿回长安放吧?”

    要说李承乾大老远地跑过来,只是为了问这么一个无聊的问题,那他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货是来讨要烟花的。

    “额……呵呵~!这……实不相瞒,孤这次想趁着上元节,在皇宫里也弄个烟花表演,好让父皇、母后、皇爷爷、长乐他们开心开心!”

    李承乾面上一阵尴尬,有些不好意思道。

    认真说起来,这烟花汇演,本是李泽轩独创的“专利”,他这个时候过来讨要,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李泽轩倒不怎么在意这些,他微微一笑道:“哈哈!我还当什么事呢,原来是烟花啊!这种小事,承乾你何需亲自过来一趟?书院这边,今夜的确会有一场小型的烟花汇演,不过仓库里还有多余的烟花,一会儿我让人给你送到宫里去!”

    相比于除夕,这次李泽轩准备的烟花倒是很充足,前天他还让人给程咬金送了一牛车的烟花,这个是老程早就预定好的,不给会出事,饶是如此,仍然还富裕不少,这东西他短期内是不打算卖的,送给李承乾也好。

    “哈哈!那孤就多谢了!”

    李承乾笑呵呵地拱手道。

    “不过承乾你得注意烟花的保管,严禁一切的火源接近,不然这东西会造成很大的杀伤力!不行,我到时候还是派一个工匠,过去专门帮你看管烟花吧!”

    皇宫重地,一旦发生爆炸跟火灾,那影响绝对非同小可,由不得李泽轩不谨慎啊!

    “嗯!如此最好!我到时候也会派一些人小心看管的!”

    李承乾认真地点了点头,应道。

    李泽轩又交待了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眼见已经到了中午,李泽轩象征性地挽留李承乾一起吃饭,谁知李承乾都不怎么带犹豫地,便答应了下来。

    原来这家伙今天不仅是过来讨要烟花的,还是为了顺便蹭一顿饭!

    谁让这儿的饭菜,比皇宫的都要好吃呢!

    。………………………

    申时五刻,天色渐黑,长安城内却是满城灯火通明。

    自古以来,元宵节就是春节期间各类佳节的最后一个节日,过完了这个节,大家就该收收心,该干嘛干嘛了,所以民间对于这个节日也是相当重视。

    天还没黑的时候,每家每户每个民坊,都在门前挂两个花灯,东、西两市今夜也没有实行宵禁,其中的各大商铺都在照常营业,街道两边挂满了一排排整齐的花灯。

    花灯的灯型繁多,且各具特色,有白鹭转花,有黄龙吐水,还有金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这样好看的花灯集中展现,自然使得上至帝王,下至老百姓都倾巢出动,天色一黑,城内顿时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以纪其事。

    长安城内的普通百姓吃过晚饭后,也大多都携家带口地出门逛街了。

    一些酒楼、商铺,顺势推出了一些促销活动,借此吸引了大批有钱人入店消费,他们都想借着今晚赚个金盆满钵!

    咳咳,除了男人们会出门,今夜女子也都出门了!

    据记载,上元之夜,长安城内“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

    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古代的美女们平常都很老实,基本上都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单调生活,被看得太严了。

    但过元宵节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出大门了,还可以晚上出大门了,这让那些大家闺秀们很是振奋。

    所以,许多唐诗里都留有美女们在元宵节游玩看灯的诗句:“河桥多丽人”“匝路转香车”“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装”等等。

    如此一来,上元之夜可就更加热闹了,长安城内到处都能见到小孩的追逐,少女的嬉闹,以及单身狗们痴痴的傻笑!

    ……………………………

    云山上,这里的节日氛围也相当浓厚,虽说花灯数量肯定比不上长安城,但种类却是丝毫不相上下,整个云山,全部被花灯点缀、包围,从山下往山上看,就跟山上有一座梦幻的仙宫一般!

    “处默,你小子咋不回长安过节?说不定在街上还能撞见哪家的大小姐,万一互相对上眼了,程伯伯想必会十分欣慰的~!”

    李泽轩来到灯火通明的书院后,碰到了正在光华楼前那片草坪上斗土匪的程处默、李泰、孙子凡等人,他忍不住出言打趣道。

    没办法,这里面就程处默一个大龄“剩男”,不打趣他,还能打趣谁呢?

    “啊?什么大小姐?对尖(a)~!”

    程处默没听太清,他见上家李泰除了一对k,连忙甩出了一对a。

    “要不起!”

    李泰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大小姐!

    对a!

    要不起!

    旁边的李泽轩却是目瞪口呆,险些笑出了声!因为这俩货无意间的对话,让他想起了现代的一些梗啊!

    “咳咳~!”

    干咳两声,甩掉了脑海中那些无厘头的想法,他又跟程处默重复了一遍方才的那番话。

    “大小姐?还是算了吧!长安城内那些大家闺秀,一个个都是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弱不禁风的样子,没啥意思!还是斗土匪好玩!来来来!三四五六七,顺子~!”

    程处默撇了撇嘴,吐槽一句,转眼又继续加入了战局。

    。………………………………

    :。: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上元之夜!() 
    “山长!今夜书院是不是也有花灯?”

    一局结束,程处默的脑门儿上多了一张纸条,趁着洗牌的间隙,李泰抬起头,看向李泽轩问道。

    “当然会有!不仅有花灯,还有灯谜!酉时五刻,猜灯谜正式开始!”

    李泽轩点头回道。

    “灯谜?难道是在花灯上写个谜语让人猜?”

    李泰闻言疑惑道。

    唐代虽然盛行花灯,但是灯谜还没有出现。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中国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但直到宋代,才正式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

    李泽轩点头赞许道:“没错!这灯谜就是写在彩灯上的谜语。每猜对一个花灯,便可得到一样小奖品,灯谜活动结束后,大家可以拿着花灯,去找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