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589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589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玩笑!别说等明年了,见识过烟花的魅力之后,李泰觉得等一天都嫌多!

    李泽轩没好气道:“你小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也不看看距离过年还剩几天了?工坊光为书院准备烟花都需要多久你知道吗?你们几个到时候若是真想看烟花,来书院便是了!过年的那一夜,书院这边会在子时四刻开始放,你们在长安城吃过饭后再来肯定来得及!正好那晚长安城应该会解除宵禁!”

    唐代为了维护国都治安,沿袭了汉代的宵禁制度。固然,围墙能保护人们的安全,但也同时束缚了自由,影响了生计。照规矩,元宵节之类的几个特殊日子,“金吾不禁”,坊门可以通宵不关。每逢这些日子,百姓们都兴奋的不得了,一般都会通宵欢腾!

    “那只好如此了!”

    李泰郁闷地嘀咕了一句,忽然他眼睛一亮,说道:“对了,山长!你为何不将烟花汇演地点放在长安呢!到时候顺便也让长安的百姓们饱饱眼福啊!”

    其实这些都是借口,这货只不过是懒得跑腿罢了,毕竟长安城到云山也有二十多里路呢!

    李泽轩皱眉道:“长安百姓众多,房屋密集,大规模燃放烟花,极易引发大火!到时候陛下怪罪下来,谁担当得起?”

    嘴上这般说,李泽轩心里则想的是:你家师父现在被禁足在云山,要是将烟花汇演地点改在长安城,到时候老子还看个屁啊!

    师徒二人面上一片和气,暗地里居然开始了斗智斗勇,最终,李泰败退道:“那好吧!到时候我们一起来书院这边观看烟花汇演!”

    “对了!山长!昨夜长安城那边也看到了云山这边的火光,我父皇今日还派人过来问是怎么回事了呢!”

    临走的时候,李泰忽然小声地对李泽轩说道。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李二的怨念!(感谢魏煜卓的五万豪赏!)() 
“哦?陛下是怎么说的?”

    云山别院前,李泽轩听李泰说李二今早派人来云山查探消息后,心中一动,出声问道。

    李泰眼珠转了转,回道:“我父皇倒是没有说什么,不过长安城内许多人昨夜看到这边五彩斑斓的光亮后,误以为是神仙下凡带来的七彩天光!”

    “七彩天光?”

    李泽轩一听差点吐出一口老血,他万万没料到烟花在大唐的首秀居然会有人将它跟神仙扯上关系,实在是太特娘的能扯了吧?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李二起初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李泰为了给自家老子留一些颜面,故意隐瞒了这一点。

    李泰走后,没过一会儿李纲、李安仁、阎少宁相继过来了,他们的目的大体上差不多,都是为了烟花而来。

    无奈之下,李泽轩又给他们说了一遍他打算过年时在书院举行烟花汇演的计划。

    这些人都是云山的“有房一族”、并打算在云山过年的,听到这个计划后,他们当然没有任何意见,于是纷纷满意而归。

    至于云山上另外一个“原住民”孙思邈,老道一大早就带着家伙什去山下的州县义诊去了,再说,他即便有时间,也不会无聊地过来找李泽轩讨要烟花,相比这个,老道更在意李泽轩脑子里某些奇怪的医术!

    …………………………

    皇宫。

    下朝后,李二回到了甘露殿,刚脱下龙袍外衣,他便忍不住对身旁的赵松道:“朕让那小子在云山闭门自省,可他倒好,今天一个火锅宴,明天又捣鼓什么新式爆竹,这日子是比朕过得都自在!他这是在禁足呢,还是在休假呢?”

    也难怪李二抱怨了,李泽轩以一介罪臣之身,整天不诚诚恳恳地自省,却好吃好喝好玩儿地在家里被当做大爷供着,反观他李二,虽然为九五之尊,掌管着天下人的生死,但是呢,还不得每天苦逼地加班加点处理国事?

    再有,你说你在家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就算了吧,你偏要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害得他误以为有神仙降世呢!

    若不是今早他派的百骑,带回消息带回来的早,他在朝堂上说不定还真会“信了许敬宗的邪”,把烟花光当成七彩天光、当成祥瑞之兆而沾沾自喜,然后云山上的消息再传回到长安,那时候他这个一国之君的脸应该往哪搁?

    那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啊!

    “呃!陛下,永安侯素来多有奇思妙想,要不然咱大唐哪儿有曲辕犁,哪有蜂窝煤和暖气,哪里有炎黄书院啊!”

    赵松干笑一声,不着痕迹地稍微替李泽轩说了一句话。

    “哼!要不是看在这小子的确有真才实学,朕早就罢了他的官了!”

    李二坐在榻上,没好气道。

    “呵呵!陛下是在生永安侯的气呢?”

    正巧这时,长孙皇后从殿外走了进来,她冲赵松点了点头,示意后者可以退下去了,然后他走到李二身边,放下了手中莲子羹,温柔地笑道:“陛下刚下完早朝,想必肚子已经饿了,妾身煮了莲子羹,陛下您先填填肚子、暖暖身体!”

    李二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接过莲子羹,一边吃一边笑道:“呵呵!难为你有心了!朕的那些臣子啊,要是都像观音婢你一样善解人意,朕平日里就不会那么累了~!”

    长孙皇后展颜笑道:“陛下说笑了!这千人千面,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各有才华,有的脾气倔一些,有的说话委婉一些,有的玩世不恭一些,各有各的性格!哪能要求所有人都是一种性格呢!这也不利于处理政务啊!”

    “哈哈!观音婢这话有理!”

    李二心念一下子通达了起来,他放下汤匙,大笑道。

    “陛下,妾身听说昨夜云山那边的七彩天光,乃是永安侯放的新式爆竹,不知是不是真的?”

    长孙眼眸含笑,看着李二,道。

    李二点了点头,回道:“嗯!是有这么回事!朕也是今早刚收到的消息!据说那小子前天做了一批爆竹,能冲到天上爆炸,但只能看到火光!谁知他昨天又改进了一番,所以昨晚的爆竹冲到天上一爆炸,就成了五颜六色的了!”

    长孙皇后眨了眨眼睛,说道:“若是妾身猜得没错的话,永安侯这个时候弄出了这么个新鲜玩意儿,应该是为过年准备的吧?”

    李二想了想,觉得长孙皇后猜测的很有可能是真的,便没好气道:“哼!这小子都成了婚的人了,却还跟个小孩子一般,成天捣鼓这些小玩意儿,一点也没有国侯的体统!”

    长孙摇了摇头,道:“陛下,妾身觉得永安侯此举应该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享乐,据闻,炎黄书院今年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暖唐基金会的“暖冬行动”,导致没机会回家过年,妾身想,永安侯应该是想让这些学生在书院过一个没有缺憾的年吧!”

    她身为暖唐基金会的会长,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平常也没有管事儿,但炎黄书院的学生们既然因为“暖冬行动”而滞留书院、来不及回家,她这个会长,心里多少都会有些亏欠,而李泽轩关心学生的举动,让她心里不由对李泽轩好感大生!自然也要帮李泽轩说上两句话了!

    “嗯!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小子算是做了一件对事!”

    李二点了点头,一半怀疑,一半肯定道:“炎黄书院这届学生,他调教的的确不错,未来都是栋梁之才啊!朕算是发现了,这小子当官不行,但是当炎黄书院的山长却是很称职!”

    长孙皇后掩嘴笑道:“还是陛下英明,当初力排众议,让永安侯创立炎黄书院!人尽其用,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永安侯这等世间奇才,也只有云山能容纳他的才华了!”

    “嘿!观音婢你可别再夸他了!那小子只要不隔三差五给朕捅娄子,朕就心满意足了!”

    李二怨念颇深地吐槽道

    …………………………

    第四更!

    本来以为今天能写五章的,从中午吃过饭,就一直坐到电脑前,坐到了凌晨,也只写了4章,中途都是写一会儿,停一会儿,侠客的手现在很难一直保持高速率码字了,撑不住,撑不住啊!

    实在抱歉,明天还要上班,侠客先睡了,大家晚安!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回血!()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奇怪的是,到了这个时候,长安城竟然连一场雪都没下,都说瑞雪兆丰年,可是今年连一粒雪籽都没有,来年怎么会有好收成啊?

    孩子们沉浸在即将要过年的欢乐中,可是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们,眉头却是皱的越来越厉害。

    幽居云山的李泽轩,蓦然之间,心中生出了一丝愁念,他仰头看天,喃喃自语道:“一年无雪,地里的蝗虫卵想必会大量生还,来年的蝗灾,必定来势汹汹啊!”

    好在大唐已经做好了准备,之前大唐船队的第一次远洋贸易,带回来了大量的粮食,后面李孝恭远赴岭南,担任市舶司左提举,统管南洋各国与大唐的贸易,陆陆续续地又从其他国家换回了不少的粮食,如今的大唐,几大官仓已经全部装满,并且长安附近的官仓还再继续扩建,可以说,大唐的官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盈过!

    “少爷,昨日已按照您的吩咐,将工坊最近产的两百八十辆自行车全部分给了商会的会员,今天他们应该就会拿出来售卖!”

    福伯一大早就过来告诉了李泽轩这么一个消息。

    现在工坊的人员配置相当强大,短短几天内,便能生产出两百多辆自行车,平均一天就是几十辆,李泽轩对这个速度还算比较满意,他点头道:“嗯!我知道了!给工坊里的工匠、师傅们都包一份赏钱,让大家都回去过年吧!明年正月初七正式开工!”

    福伯笑呵呵地应道:“好嘞!少爷!大伙儿都等着您这句话呢!”

    李泽轩笑了笑,又交待道:“赏钱不要小气,能多给就多给!这一年来大家都挺辛苦的!对了,工坊放假后,福伯你得安排几个人专门看守,防火防盗!看守的人,过年期间五倍薪俸,你问问看有没有人愿意的!”

    过年归过年,但是工坊内可不能却了人看守,万一着火了或者招贼了,那损失也就太大了!

    福伯点头道:“少爷放心,老朽找几个住得近的工匠问问!断不会让工坊生意外!”

    “嗯!”

    ………………………

    今日的长安城格外地热闹,因为百姓们从《大唐日报》中得到了消息——二百八十辆自行车抵达长安,即将进行售卖!

    之前自行车第一次售卖,工坊只生产了四十辆,李泽轩拿出了五辆送人情,其余的全部交给曹文东、冯志华、林文元等商会的会员了。

    再加上这些商会会员也会私下“扣留”一两辆用来送人情,算起来第一次只有不到三十辆自行车流入市场!

    当时能抢到自行车的人不可谓不幸运,因为这短短一个多月来,民间暗地里自行车的售价已经被“炒”到了七八百贯!

    没办法,有些土财主就是不差钱,他们只需要享受!

    对于那些家境不是极富的中层家庭来说就有些心塞了!四百贯一辆的车子他们尚且能承受得起,但七八百贯就有点舍不得了!

    可如今,自行车再次售卖,直接就供应了两百八十辆,这次可是实打实的两百八十辆,没人暗中扣留,相比于上次,直接多了十倍!

    虽然相对于长安城庞大的人口来说,两百八十辆车子仍然不够看,但抢到车子的机会无疑更大了!

    于是,无数百姓、富商闻风而动,纷纷涌向了曹家的鉴宝阁、林家的清雅斋、张家的雅玩轩等地方。

    因为这第二批的自同样一辆都不卖,全部分给了商会的几大会员了!

    “嘿工坊总算大方了一回了,看《大唐日报》上说,今日足足有两百八十辆自行车出售呢!”

    “哈哈!按照老夫的顺序,今天肯定能轮得到!嘿嘿!幸亏老夫住的地方近啊!”

    “还得多谢陶兄及时告知余某消息,不然余某是怎么也赶不上了啊!”

    “哈哈!空口道谢有什么诚意,一会儿买完自行车后,余老弟你这顿饭是怎么也跑不了的!”

    “那还用说?一会余某请陶兄去醉仙楼大吃一顿!有了自行车,过完年去各处拜年都方便多了!”

    “正是正是!愚兄也是这般想的!”

    林家的清雅斋前,排起了老长老长的队,排在前面的人自然是心里美滋滋,后面的人自然是垂头丧气,正如前面那俩老头儿说的那样,如今眼看马上就要过年了,若是能买到一辆自行车,那年后骑着自行车四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