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580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580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娘子一路小心!”

    ………………………

    “最新通知:从今年起,为感谢捐出大量善款的商人,特决定每年给暖唐基金会捐款最多的商人,将会获得朝廷赏赐的义商称号!”

    今日暖唐基金会像往日一样正常开门,虽然前来捐钱的人比往常少了许多,但总归还是有些人的。

    排队的人们迅速发现了今日基金会与往日想比的异常——门口多了一个醒目的告示牌,只见那告示牌上如是写道。

    所有人都惊了!

    义商!

    暖唐基金会竟然有权利能办法朝廷“认证”的义商称号!

    这是一个重磅新闻啊!

    。。。。。。。。。。。。。。。

    第一更!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又钻空子!() 
    “老爷!老爷!大消息!大消息啊!”

    崇仁坊,曹家大院。

    一个青衣灰帽的小厮急冲冲地跑了进来,并边跑边说道。

    曹家老爷子正在屋内翻阅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大唐日报发展至今,除了报道近期的新闻大事以外,里面还有不少商机,比如说最近并州缺煤、秦州缺炭之内的,对于商人们来说,能在第一时间捕获到商机,那就意味着有机会赚钱啊!

    “何事如此大惊小怪?”

    听到屋外下人的吆喝,曹文东皱眉道。

    “老爷!大消息啊!今日暖唐基金会门前,张贴了一张告示,说是从今年开始,捐款最高的人,可以获得朝廷赏赐的义商称号啊!”

    小厮推门而进,躬身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曹文东想要义商的称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曹家的下人们自然格外留意这方面的东西,这不消息刚一传出,就有下人来报信了吗?

    “啪!”

    曹文东将报纸拍在桌子上,豁然起身,道:“什么?炎黄商会要给捐款数目第一的人办法义商称号?”

    小厮回道:“是的,老爷!”

    曹文东瞪大了眼睛,呼吸都有些急促,他道:“消息来源是否可靠?”

    那小厮自信道:“这个老爷您放心,是小的亲自看到暖唐基金会门口贴的那张告示的,断不会有假!”

    “呼!”

    曹文东深呼吸一口气,他眼中精光一闪,立即吩咐道:“速让七个掌柜全部来找我!”

    “是!老爷!”

    。。。。。。。。。。。。。。。。。。。

    “唉!今年咱们林家算是没希望了啊!”

    几家欢喜几家愁,林家的林文元得知消息后,却是一脸的忧愁,因为林家的的钱全都套牢在了炎黄商会上,目前账面上的流通银钱并不多,所谓的今年“首善”,林家根本不可能拿得到。

    “老爷,豪儿跟韩小先生相熟,不若让他托韩小先生去求永安侯,给咱家放一批自行车出来,肯定能大卖!到时候便有余钱了!”

    林夫人想了个主意,说道。

    “不可!”

    林文元想也没想,便直接拒绝,“豪儿与韩小先生交好是他的福气,断不能因为这点蝇头小利而断送了他俩的友谊!再说即便现在有一批自行车,那也来不及了!曹家的准备更充足,咱们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现在看来,我们只有明年再去争一争了!”

    “。。。。老爷说的是!”

    。。。。。。。。。。。。。。。

    “怀远坊张靖阳捐给暖唐基金会一万贯!”

    “永平坊慕容云海捐给暖唐基金会两万贯!”

    “长寿坊齐河生捐给暖唐基金会一万贯!”

    冷清了近十来天的暖唐基金会,今日突然重新热闹了起来,各种“大笔善款”纷至而来,引来了一圈又一圈的路人围观,场面火爆程度更胜之前。

    “哟!今儿这儿咋这么多人捐钱呢?”

    “还都是一万贯一万贯地捐,到底发生啥事儿了?”

    “切!没看到门口贴的告示吗?从今年开始,暖唐基金会每年都会给捐钱捐的最多的商人,颁发一个义商称号!现在都到年底了,那些想得到义商称号的人,不就着急了吗?”

    “哦!我道是为啥呢?原来是这么回事!”

    “嘿!这样一来,暖唐基金会便能收到更多的善款,以后也能帮到更多的穷人了!”

    “那是!俺昨天在新丰县都看到了炎黄书院的学生给赵二麻子家送煤炉和衣服呢!这暖唐基金会是真的为咱们好啊!”

    “陛下圣明啊!”

    百姓们围在暖唐基金会的大门外议论纷纷,同时,也在为今日的告示而称赞,因为百姓们都明白,暖唐基金会收到的善款越多,就能帮越多的穷苦百姓改善生活,这是大功德,同时也是有可能惠及他们自身的事情!

    “崇仁坊曹文东给暖唐基金会五万贯!”

    突然,一声惊雷,炸响了整个安邑坊,所有人都惊呆了!

    “五万贯!曹老爷大方啊!”

    “天呐!曹老爷太仁义了!今年这义商肯定非他莫属了!”

    “那肯定啊!曹老爷两次加一起都捐了六万贯了!”

    。。。。。。。。。。。。。。。。

    百姓们称赞李二声明,李二这个当事人并不知道,但当他下了早朝,听说暖唐基金会今日贴的那告示后,一张老脸顿时就黑了!

    “混账!这臭小子竟然敢私做主张?谁给他的胆子?”

    李二拍案而起,龙颜大怒道。

    “陛下息怒!”

    长孙皇后端了一碗莲子羹过来,碰巧遇到李二正在发脾气,连忙过来劝慰道。

    “哼!观音婢你看看!这混账小子是不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

    李二将手中的折子扔在了桌子上,怒哼道。

    长孙皇后放下莲子羹,上前拿起那折子,翻开认真看了起来,片刻后,她轻蹙眉头,犹疑道:“陛下,妾身觉得以永安侯的性子,在这种大事面前断不会不知轻重、自作主张的,陛下您仔细想想,当初您有没有答应永安侯这件事?”

    李二挑了挑眉,道:“观音婢你这是不相信朕?”

    “妾身岂敢!”

    长孙皇后连忙福身道:“陛下日理万机,难免有些事情会记岔了,而永安侯虽然面上有些玩世不恭,但在大是大非上,他断然不会如此冒失,所以妾身斗胆,请陛下回忆一番!”

    李二摇头道:“其他事情朕可能会记岔了,但这件事情朕不可能记岔!当时李泽轩请求朕每年给捐款数额巨大的商人一些奖励,朕便给了他一个义商名额!可那明明是从来年开始,这小子八成又是钻了空子!哼!真是越来越大胆了!”

    那天的具体情形是:

    “行了!行了!朕允你每年一个义商名额!”

    “陛下!那今年算不算?”

    “滚!”

    李二的原意本是从明年开始,但却没想到居然又被李泽轩钻了空子。

    “陛下!这。。。虽然永安侯可能是钻了空子,但念在他也是为了百姓,您还是不要责怪他了吧?”

    长孙皇后忍住笑意,劝解道。

    。

    第二更!

    本章完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魏征的爆发!() 
    捐钱赏赐义商称号,一些文官们得到这个消息后,反应还是非常大的。

    在他们看来,此举跟当年的汉灵帝卖官没什么区别。

    虽然所谓的义商并不是官,可单纯地以捐款多少来决定是否赏赐义商称号,这样会损伤朝廷公信力,而且会间接地抬高商人的地位。

    于是,众多言官纷纷在家起草奏章,打算明日早朝请李二收回圣命!

    没错,这个时候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但就是没有人怀疑暖唐基金会是在“假传圣旨”的!

    因为在所有人的心中,暖唐基金会不会有这么大的胆,暖唐基金会背后的李泽轩也不会有这个胆子。

    李泽轩捅出来的篓子,终究还是要李二来擦屁股!要不然若是李泽轩落得一个假传圣旨的罪名,大唐帝国就将永远失去这么一个绝世天才了!

    “相公,今天上午仅半天的时间,基金会便收到了十余万贯的善款,这告示的威力可真是太大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韩雨惜对李泽轩兴奋道。

    现在家里就剩他们俩了,其余人都还在炎黄书院,想必是上午游玩的太嗨了,中午就顺势在书院的食堂吃饭了。

    “嘿!那当然!”

    李泽轩一边吃菜,一边理所当然道:“都说文人重名,商人重利,其实啊,文人、商人都重名且重利!因为名有了,利自然就来了!”

    韩雨惜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然后点头道:“相公所言有几分道理!不过我家相公好像不重名,也不重利啊!”

    李泽轩哈哈一笑,道:“重那些作甚?咱们一家人只要能开开心心地活一辈子就成了~!娘子你说是也不是?”

    “嗯嗯!”

    韩雨惜重重地点头,成了婚之后,她才明白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团圆和谐才是最重要的,“对了,相公,早晨的这份告示,真的是陛下准许的吗?妾身以前怎么从未听您说起过?”

    李泽轩微微纳汗道:“这个,陛下的确说过,只不过还没有正式下圣旨罢了!反正娘子你别担心就是了!”

    他之所以现在就将这条消息放出来,无非是想让暖唐基金会年底冲一波“业绩”而已,反正老李也同意了给每年捐款最多的人颁发义商称号,那今年开始,或者是明年开始又有什么区别?

    。。。。。。。。。。。。。。。。。

    第二日。

    早朝刚一开始,果然就有言官奏请李二收回成命,并言之“如若不然,国将危矣”!

    李二倒是早有准备,他当朝让孔颖达给文武百官讲了“子路拯溺”和“子贡赎人”的故事,随后道:

    “朕登基以来,日日励精图治,唯恐重蹈前朝覆辙,虽说当下大唐四海升平,可是仍有不少百姓难以解决温饱,朕心念百姓疾苦,特地设立暖唐基金会,就是想集大唐所有富人之力,来救济穷人!

    但若是想让民间商人长久地坚持行善,朝廷不拿出点像模像样的好处如何能行?所以朕便立下此规矩,给每年的“首善”颁发义商称号!更何况这所谓的义商称号,不过是一名头罢了,他没有实权,更不会受到任何特殊优待,诸卿为何要如此反对?”

    既然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肯定不能再将责任推脱到李泽轩身上,李二在上朝之前便已经想好了一套说辞,来对付有些顽固不化的腐儒,其实,他的这套说辞,基本上全是当初李泽轩说服他的那一套说辞!

    但这个梁子老李是记下了,至于以后会不会找机会给李泽轩穿小鞋,那某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陛下圣明!老臣赞同陛下的义商赏赐制度!”

    一个连李二自己都没有料想到的人,居然站了出来力挺李二的义商制度,不是魏征还能有谁?

    崔家已倒,崔君绰暂时由大理寺收押,一到年后,魏征将会带着崔君绰,前往河南道,清吏治,并彻查崔家这些年所做的恶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陛下此举,乃是为民,虽有瑕疵,但有利社稷,老臣认为陛下此举大善,甚至,还可将每年的义商名额再增设两个,这样一来,暖唐基金会便能广收天下善款,救济天下黎民!往后即便大唐境内出现天灾,朝廷也不必穷尽国库而救灾,暖唐基金会可一力任之,保我大唐百姓万世安宁!”

    令李二没想到的还在后面,以往喜欢喷人的魏喷子,此刻化身为一贤德大能,当堂作文,来给他,也给满堂诸公,上了一堂重视民生的治国课,洋洋洒洒,将近千言,让李二都忍不住拍案叫好。

    “好!好!好!魏爱卿一番所言,深得朕心!朕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会时时刻刻以这句话自省,同时希望诸公亦能以此为诫,做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官!保我大唐万世之太平!”

    李二拍案而起,洪声说道。

    这一刻,他是越看魏征越顺眼了,心中甚至有些隐隐后悔明年将魏征给派到河南道了!、

    没错,当初将魏征给派到河南道,一部分是为公,因为论公正清廉,满朝上下,没有几个能跟魏征相提并论的;另一部分则是出自于李二的私心,他想耳根子清净两天。

    但是现在嘛,老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