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554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554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还是卖胡麻饼的,那就更不可能了!因为这东西在冬天冷得快,这个时代又没有廉价的保温手段,谁会买啊!

    (这胡麻饼是用芝麻与面粉烙烤而成,其中唐代长安辅与坊制作的较为出色,诗人白居易曾为此写下“胡麻饼样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发展到后世,就逐渐演化成烧饼了)

    想到这里,李泽轩连忙叫三宝停车,他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好奇地朝刚刚叫卖胡麻饼的阿婆那个方向看去。

    眼前的一幕顿时让李泽轩惊呆了!

    只见那阿婆推着一个木板车,车上有个煤炉,炉子上面有一铁锅,锅里面冒着阵阵热气和香气,而她的面前还排了不少前来买胡麻饼的人!

    靠!这不就跟后世那些街上推着一个小车卖车上炉子里的烤红薯的小贩差不多吗?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蜂窝煤取代了木炭,成了一种更为经济的燃料,不然这个阿婆可不会推着车出来卖胡麻饼!不然这一天的烧木炭钱就够她受得!

    “嘿!本少爷这无意间又帮百姓们开辟了一条新生意啊!”

    李泽轩心中不无得意地想道。

    。……………………

第1071章 义诊!() 
“少爷,您要的胡麻饼!”

    永乐坊的街道上,李泽轩见路边的商贩还不止一家,他一时兴起,让三宝去给他买了一个胡麻饼,正好中午没怎么吃饱(中午的羊肉有一大半都进了李泰那小子的肚子里了),尝一尝唐代的烧饼是个什么味儿!

    接过三宝递来的胡麻饼,入手微烫,李泽轩打开闻了闻,传来一阵烤面粉的香气和芝麻的焦香,他笑了笑,对三宝道:“好了!去云山吧!”

    说罢,他登上马车,准备在车厢里享受这原汁原味的大唐烧饼!

    “好嘞!少爷!”

    三宝应了一声,很快,马车又重新启动。

    长安至云山之间多数都是水泥路,路途宽阔平坦,马车一路疾驰,不到两刻钟便到了云山。

    李泽轩此时早已吃完烧饼,他下了马车,朝孙思邈所在的三号别院走去。

    院中很热闹,除了胡竟然外,王博士和秦博士以及他俩的两个弟子全都在。

    “哟~!山长来了!”

    别院内,见李泽轩进来,王博士、秦博士等人起来打招呼道。

    “嗯!今儿这儿挺热闹啊!”

    李泽轩笑着跟众人打了一声招呼,然后看向孙思邈,问道:“孙道长,听说您找我有事?”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笑道:“是有些事情!小轩你先坐下来再说!”

    李泽轩找了个凳子坐下来,孙思邈继续道:“小轩,近日炎黄书院的学生下山扶危济困,贫道已有所耳闻,贫道为道门出了你这样的一个后辈而深感欣慰!”

    李泽轩一愣,孙思邈这话里的意思,是以为他做这么多是在为道门刷声望啊?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啊,他让学生做这些,只是因为看不惯身边有那么多穷苦人,外加顺便让学生们历练历练,可没有想过去给道门刷声望,虽然他本身也是道门的一份子,且对道门很有好感,但一码归一码,他做这件事的时候,的确没有那方面的心思!

    “孙道长,小子只是想帮帮身边的穷苦百姓,这与派别无关!”

    “呵呵!无妨无妨!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你总归是做到了这点!”

    孙思邈笑着摆了摆手,道:“小轩你带着学生在山下积德行善,贫道却也不能总在山上闲着,竟然昨日与贫道说了一个主意,贫道觉得不错,便想说与你听听!”

    李泽轩眸光一闪,笑道:“孙道长是想去山下给贫困百姓做义诊吧?”

    义诊其实由来已久,东汉末年,长沙瘟疫流行,长沙太守,也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张仲景,亲坐公堂,为百姓举行义诊,自此之后,古代医生给病人诊病便被称之为“坐堂”!

    孙思邈含笑点头,道:“呵!没错!贫道正有此意!小轩你怎么看~?”

    “山长,如今书院已经放假,我等在书院也无大事,也想跟孙神医一同义诊!就当给我们两个的徒儿一个历练的机会了!”

    秦博士这时插话道。

    李泽轩凝眉想了想,随后点头道:“没问题!孙道长、王博士、秦博士,你们若想去山下为百姓义诊,我支持!到时候所有的汤药费全部由暖唐基金会来承担!另外,书院的护卫可以随你们一同下山,到时候也好有个照应!”

    这几个人可都是书院里的老古董,说是整个大唐的活宝级人物也不为过,李泽轩可不放心他们几个人就这样下山搞义诊去了,万一遇到几个“刁民”胡搅蛮缠把他们给伤着了咋办?

    “呵呵!既然是小轩你的一番好意,那贫道也就不推辞了!贫道打算跟秦老弟、王老弟他们依次去往这周边二十二个州县,并会每个州县的县衙附近逗留一日,所以还希望小轩你能在《大唐日报》上提前帮贫道扩散扩散这条消息,免得到时候需要看病的穷苦百姓错过了!”

    这后面这句才是孙思邈的主要目的,而不是为了“汤药费”,想当初一个人云游四海,没人给他“赞助”药材,他凭借着自己采药,不也救助了那么多穷苦百姓吗?

    主要是现在他身边还有两个杏林高手帮他,他也就想着能多救几个穷苦百姓,便多救上几个,所以才需要李泽轩帮忙在《大唐日报》上给打广告。要不是因为这个,他早就带着胡竟然下山义诊了!

    李泽轩笑了笑,道:“行!孙道长您一会儿将你们这些时日的义诊路线与我说一说,然后我会让马先生将之放在《大唐日报》最显眼的位置上!至于县衙那边,我也会派人去接洽的,依我看您到时候不如直接就在县衙内义诊得了,这大冬天的,在街道上弄义诊可不是个事儿!”

    孙思邈连连摆手都:“不用不用!可不能耽搁了地方官府办案!贫道这些年风餐露宿的也习惯了!”

    李泽轩道:“这哪儿行?现在也快过年了,地方官府想必也不会有什么案子,再说当年的医圣不也是这么做的吗?还成了一桩美谈呢!就这么定了啊!”

    在李泽轩看来,孙思邈这样的神仙级人物去各县给百姓们做义诊,那些县里的官员不知道有多欢迎!因为他们的治所范围内,少病死一些百姓,对他们来说,政绩上也会好看许多!

    定下此事后,李泽轩直接下山,去工坊找马周了。既然答应了孙思邈,他就得在报纸上帮忙宣传这次义诊的事情。

    来到工坊,在《大唐日报》的编辑部内,李泽轩找到马周,将孙思邈的义诊计划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马周听罢后自是满口答应。

    末了,马周笑着道:“侯爷,最近《大唐日报》这边倒是生了一桩有意思的事情!”

    “什么事情~?”

    李泽轩好奇道。

    “前两天的一个傍晚,《张小华修仙传》和《漫漫仙途》的作者过来找到马某,说是想将他们这个月以及下个月收到的打赏钱全部捐献给暖唐基金会!由此可见,暖唐基金会现在的影响力之大啊~!”

    ……………………………

    第一更!

    本章完

    

第1072章 入了魔的炼金术士!(上)() 
“哦?还有这等事情~?”

    《大唐日报》编辑部内,听完马周的话后,李泽轩心中有些小小的惊讶,他只知道这段时间暖唐基金会的慈善“风暴”刮到了皇宫,刮到了文武百官家中,刮到了民间富商,也刮到了普通百姓,倒是没想到还刮到了“小说圈”里了!

    这的确可以说明暖唐基金会带来的慈善效应很可观!

    不过《张小华修仙传》跟《漫漫仙途》的作者陈天华、廖飞尘都是炎黄书院的学生,很可能是因为近来在各州县帮扶济困中受到影响,才去行善捐钱的,不是很能说明问题!

    关于陈天华、廖飞尘是这两部小说作者的事情,外人可能不知道,但李泽轩与马周这两个《大唐日报》编辑部中权利最大的两个人怎么可能不知道?

    自己的学生边上学、边写小说挣钱,李泽轩倒不会去批评他们什么,只要不影响学业就成!而且他前世上大学期间也写过小说,不过“扑街”了,要不然他毕业的时候也不会为找工作而发愁了。

    “明日在《大唐日报——大话江湖》最顶部放一段话,将陈天华和廖飞尘的善举宣扬宣扬,并告诉所有的作者,如果有人愿意向他们一样将自己的打赏收入捐出来的话,《大唐日报》这边可以不收任何分成,直接全额捐出去!”

    (按照规矩,作者收到的打赏,编辑部这边是要收五成的提成的)

    李泽轩想了一会儿,说道。

    马周含笑应道:“是!侯爷!”

    李泽轩又跟马周聊了两句,刚准备离开,忽然想起了一事,他又说道:“对了,马兄,今日《大唐日报》上的头条新闻很不错,马兄你胸有沟壑、腹有诗华,难怪李纲先生一直对你赞赏有加呢!”

    马周怔了怔,随即他摆手谦虚道:“侯爷谬赞,非是马周写得好,而是侯爷说得好!那两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真是让马周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哈哈!马兄你过谦了!你的那篇锦绣文章,我可写不出来!”

    李泽轩笑了笑,负手走了两步,忽然顿住脚步,道:“其实这两句后面还有两句话!”

    “哦~?还请侯爷不吝赐教!”

    马周眼睛一亮,就像是饿汉见到了一个绝世美女一般,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泽轩。

    李泽轩叹了口气,轻声道:“这完整的四句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罢,他摇了摇头,抬脚前行,出门而去,留下怔在原地的马周。

    。。。。。。。。。。。。。。。。。。。。。。。

    “诶~?王先生?您怎么在这儿?”

    出了《大唐日报》编辑部的大楼,李泽轩不经意间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西面炼铁厂的院子里走出来,他不由大感好奇,追上去一看,发现居然是王绩,他忍不住问道。

    “呃!原来是山长!”

    王绩此刻披头散发、胡子拉碴的,就跟刚从牢狱里放出来的囚犯一样,就他这形象,完全跟书院先生本应有的光辉伟岸形象搭不上边,他见叫他的人是李泽轩后,连忙草草地将自己散乱的头发整了整,说道:

    “山长,先前王某听说工坊这边建了大高炉在炼铁,但却一直碍于书院事务,无暇过来一观,后来学生们考完试,被山长你拉下山扶危济困,王某便想过来看看,顺便印证印证《化学》教材上记载的一些化学反应!”

    李泽轩无语,难怪最近在书院即便吃饭都不容易碰到王绩呢,原来这老头跑工坊来了,看他现在这副邋遢模样,估计现在吃、喝、睡全部都在工坊,这是得“多大仇”要这么拼?

    “只是印证一些化学反应而已,王先生您何至于弄成现在这样。。。。”

    李泽轩状若不解道。

    王绩面色一阵尴尬,他打了一个哈哈,道:“咳咳!最近有些忙,忘了收拾了,失礼失礼!不过以山长现在的境界,应该不会跟世间凡夫俗子一样以貌取人吧?更何况与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相比,王某好多了!”

    李泽轩心中腹诽,这老头儿在书院待久了,怎么变得有些。。。不要脸了?难道是受了虬髯客的影响?

    “哦!对了对了!山长!最近老夫新发现了一样东西,你快过来看看!”

    突然,王绩拍了拍脑袋,一脸兴奋道。

    李泽轩刚想问是什么,就被老王拉着胳膊,朝工坊办公大楼快步走去!

    登上了三楼,又是一阵左拐右拐,二人走到了一间房门的外面,王绩一边开门一边说道:“这个是王某找福管事要到的一间专门用于试验一些化学反应的屋子,最近又根据教材,找人帮忙烧制了一些工具,老夫这些日子一直都在里面做实验!”

    谈话间,房门已经打开,入眼所见,差点让李泽轩以为自己又穿越回了现代,因为房间内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形状的玻璃容器,蒸馏瓶、烧杯、量筒、试管。。。。等等,还有,李泽轩甚至看到了酒精灯!!

    这老家伙可真能折腾呀!

    此刻,李泽轩真是有些佩服王绩了,他当初编写书院的《化学》教材时,只是在某些地方简单地画了画这些实验实验器材的大致轮廓,一些化学反应的原理,他也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他不奢望学生们理解书上所有的化学反应,他觉得学生们通过《化学》这门课,能认识到物质的本性就算可以了!

    换句话说,他编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