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549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549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的,我们都是炎黄书院的学生,这次从书院出来,是想帮助暖唐基金会做善事的,所以就来这边找寻一些车马,来给那些烧不起薪炭的穷苦百姓,运送奇趣阁的蜂窝煤和煤炉,所以您老看能不能给我们优惠些,毕竟我们几个从书院出来准备的钱也不多……”

    相比于程处默那种大大咧咧的瞎逼吼,李恪这种温文尔雅的讲话方式无疑更让人舒服,那掌柜只听了一半,就对李恪好感大生。可听完李恪等人寻车马的目的后,那掌柜的顿时就不淡定了:

    “诶!原来你是是帮暖唐基金会做事的学生啊!你们早说嘛!三文钱是吧?你们要多少,老夫就租给你们多少!权当老夫做善事了!”

    “那多谢掌柜的了!”

    李恪笑着拱手道。

    旁边的程处默看的眼睛都直了!

    这特娘的也行?那敢情小爷我磨了那么长时间的嘴皮子,都白费力气了?

    想到这里,程处默看向那老掌柜的眼神儿,变得无比幽怨。

    好像是感受到了程处默的“怨力”一般,老掌柜莫名地打了一个哆嗦,他看向程处默,赔笑道:“小兄弟,这可怪不得老夫啊!你要是一开始就说明来意,那老夫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不同意的啊!”

    程处默闷闷地“哼”了一声,没有搭理这老家伙。

    李恪忍不住笑道:“掌柜的不必理他,我这兄弟一向都是这个脾气!还没问掌柜的你们这儿有多少匹马,我们全租了!”

    掌柜的闻言一愣,他可没想到李恪居然这么大的胃口,“一共有三十二匹马,小公子你确定要全租吗?”

    “确定!掌柜的,我们暂且先租二十天,喏,这是是租金一千九百二十文钱,那是我们请的保人!”

    李恪迅速地算出了租金,然后又指着对面一个正在向这边走过来的中年文士。

    老掌柜忍不住有些牙疼,这要是全部马匹都按三文钱一天租给李恪的话,那他的损失可就太大了啊!但是刚刚他的牛逼已经吹出去了,这个时候想反悔都反悔不了,只能老老实实地收钱放马!

    “咳咳!这位小公子,你看老朽便宜这么多租给你们这么多马,你能不能让《大唐日报》在明天的新闻上提两句老朽的善行啊?”

    交接完毕后,老掌柜想起李恪是炎黄书院的学生,而炎黄书院的山长正是《大唐日报》的创办人,他心中就生了那么一丁点邪念,于是便眼巴巴地对李恪说道。

    李恪没来得及开口,程处默就粗着嗓门儿道:“不行!你以为《大唐日报》是那么好上的?你要真心行善,咋不干脆把这些马免费送给咱们呢?小恪,别理他,我们走!去叫其他人过来牵马!”

    …………………

    

第1061章 钻到钱眼里的李恪!() 
“小恪,咱们这样算不算是****?”

    回去的路上,程处默忍不住问道。

    李恪骑在马上,闻言笑道:“这怎么就算****了?山长只规定我们不许利用身份找手下帮忙,以及总花费不能超过五百贯,可没说不让我们去以行善的名义去跟人讨价还价啊!丑牛,现在可不同以前了,咱们干什么事情都要精打细算才行!不然那五百贯根本不够用!”

    此时的李恪,与四个月前相比,简直就不像是同一个人!那个时候养尊处优的他,只需要在皇宫习文练武就行了,哪里需要考虑钱财问题?哪里需要去精打细算?

    “嘿!小恪你说的有道理啊!那咱们还缺多少车马?现在该去哪家?”

    程处默挠了挠头,嘿笑道。

    其实只要能完成任务,而且不被李泽轩抓住把柄,他才懒得深究到底算不算****。

    李恪闻言,嘴角轻扬,道:“不用了,咱们的车马差不多够用了!”

    “这就够了?意思是子凡、跟宝林他们都租借到车马了?”

    程处默愣了一会儿,不信道。

    第三大队的成员,按照李恪的计划,都出去分头寻找车马了,而孙子凡、尉迟宝林都是属于第三大队的成员。

    “呵呵!这个说来也巧,孙子凡家里开了一个车马行,规模还不小,我们便从那儿低价租借了许多车马,现在所有的加起来,已经完全够用了!”

    李恪笑呵呵地说道,而且他还故意加重了低价两个字的语气,那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握草!孙子凡家里有车马行?这小子为什么不早说?害的我们找车马找的这么辛苦!靠!不行,他这会儿应该回工坊了吧?俺找他算账去!这小子竟然阴我!驾~!”

    程处默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与,愤怒,对,就是愤怒。这一刻,他甚至觉得孙子凡比刚刚那个车马行的老头儿都要可恶!

    说罢,这夯货狠狠地拍了一下马屁股,一人一马朝前方冲去!

    “诶诶诶!丑牛,别啊!”

    李恪连忙催动胯下马屁,追了上去,并劝阻道:“子凡他平常又不管他家的生意,也是先前刚想起他家还有一个车马行的!这事情咱们不能怪他,反而还要感谢他,正是因为他家的那个车马行,咱们可是足足省了二十几贯钱啊!”

    钱钱钱,一提到钱,程处默就有些头大,他心中不由纳闷道:这还是以前的那个汉王李恪吗?怎么就钻到钱眼里了~?

    “那行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不生那小子的气了~!”

    程处默摆了摆手,他不想再听到李恪谈论与钱有关的事情了。

    。………………………………

    “青雀,你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各县贫困百姓的名单有没有弄到?”

    临近中午,所有的学生都回到了暖唐基金会后院的醉风轩,这边以前是奇趣阁的工坊,当然是有食堂的,书院食堂里的厨子一半都被李泽轩调到了这边,所以学生们中午是在这边吃饭的。

    此时,李恪端着饭碗,就跟李泰聊起了“工作”。

    “唔~!都拿到了!一会儿吃完后我给你!”

    李泰腮帮子鼓鼓的,他本来也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人,但却被李泽轩“调教”成现在这副模样,吃大锅饭都能吃得很香!特别是当初在书院工程队的时候,李泽轩的那一顿训话让他记忆非常深刻,至少从那时起到现在,他没有在公众场合浪费过一次饭菜!

    “好!我们第三大队的车马也准备好了,今天下午就直接照着名单,挨家挨户送煤炉跟蜂窝煤!”

    李恪一边往嘴里扒着饭,一边说道。

    “呃,小恪,我觉得说送煤炉听起来不好听,咱们这应该叫做送温暖,山长不是说了么?咱们现在参加的是暖唐基金会的暖冬行动,就是应该叫送温暖才合情合理嘛!”

    李泰眼珠儿一转,给李恪纠正道。

    李恪想了想,也觉得送煤(霉)炉说起来不太好听,他点头道:“好!那咱们下午就去给贫困百姓送温暖!”

    李泰笑道:“嗯,这才对嘛!不过你们有没有请车夫~?”

    “请车夫干嘛?一个车夫每天的工钱都要好几十文,咱们第三大队哪里有那么多钱?”

    李恪闻言下意识道。

    李泰瞪大眼睛,像是第一次认识李恪一般,道:“不是,小恪,我没听错吧?几十文钱你也抠?你是我认识的那个小恪吗?”

    李恪理所当然道:“什么叫抠?是没必要花那冤枉钱!对了,青雀,你手下有没有人做放钱生息的?”

    李泰疑惑道:“有倒是有,只是小恪你问这个做什么~?”

    古代的富贵人家,基本上都有做过这种放贷给穷人然后自己赚其中利息的生意,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就通过干这个来豢养三千门客的。

    李恪回道:“山长给的那五百贯我们带着不方便,而且一时也用不到那么多钱,不如让你下面的人先拿三百贯去借给其他暂时缺钱的人,利息低点没关系,只要稳妥就成!”

    李泰听罢是彻底无语了,精打细算到这个地步,他真的很怀疑眼前的李恪是不是被魔鬼附身了!

    “呵~!小恪你这头脑倒是转的挺快啊!用钱来生钱,不错不错~!”

    刚在家里吃完饭过来的李泽轩,听到了李恪跟李泰的后半段对话,忍不住笑道。

    他虽然不支持李恪去做那种放贷的生意,但对于李恪这种用闲钱来生钱的想法,他还是挺赞赏的。因为一般人要是处在李恪现在这种情况,只会紧着手中的五百贯省着用,很少有人会像李恪这样,不仅“节流”了,还要去“开源”!

    “山长!”

    两兄弟闻声,连忙转过身招呼道。

    “嗯!你们继续吃,别管我!”

    “呃,山长,我那个可不算是违规吧?我只是觉得五百贯钱全放在我们这里很不方便,所以才想。。。。”

    李恪小脸一红,连忙解释道。

    。…………………………………

第1062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上)!() 
“呵!你小子这是欲盖弥彰啊!”

    醉凤轩内,李泽轩看着李恪,有些好笑地说道:“我先前可是说过,不许仗着身份请下人帮忙,你现在让青雀的人帮你放钱生息,难道不是在请下人帮忙吗?”

    “额,山长……”

    李恪面色一滞,呐呐无言。

    却听李泽轩又道:“不过你懂得开源节流,我还是很欣慰的。先前你说五百贯钱带着不方便,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咱们炎黄书院的人,遇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等此间事了,小恪你再好好想想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你能顺利解决,那你将开创一个时代,而且会名留青史!”

    虽然“五百贯钱带在身上不方便”只是李恪信口胡诌的一个借口,但这确实是当下大唐所存在的问题,笨重的货币不仅会影响商贸交易,更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宋朝国力不如大唐,但为什么经济体量是整个中国古代最大的呢?就是因为钞票(交子)取代了笨重的金属货币,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商业的繁荣,当时宋朝朝廷每年所征收的商税,都是远远超过农税的!

    李恪一句临时胡诌的借口,让李泽轩想起了他之前一直在打算弄的大唐金融计划——钞票和银行,这两样未来必须都要搞!

    “开创一个时代?名留青史?”

    李恪本来以为会挨一顿训斥,可万万没想到会从李泽轩口中听到了这么一件震撼的大事,他呼吸都有些急促了,“山长,什么方法这么厉害?能直接就名留青史?”

    李泽轩笑道:“那你得自己想啊!想好了再来找我!”

    说罢,他背着手便离开了,留下了愣在原地的李恪。

    “诶!小恪,小恪?别想了,先吃饭,下午还要干活呢!”

    李泰见自己兄弟跟丢了魂儿一样,他便推了推李恪的胳膊,说道。

    “噢噢……”

    李恪回过神来,这才继续往嘴里扒饭……

    ……………………………………

    “铁柱,快开门!暖唐基金会的人来给你送煤炉啦!”

    午后,长安城外新丰县茅家庄,四五个炎黄书院的学生,赶着一辆马车,跟在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男人身后,敲响了一个破破烂烂的院门。

    “茅里正,我们队长说了,是送温暖!不能喊送煤炉!”

    原来这中年大汉便是茅家庄的里正,听他这么喊,后面的学生连忙纠正道。

    “呵呵!行行行!那就叫送温暖!不愧是读书人,说话都跟俺们庄上的人不一样!”

    茅里正倒没有生气,反而憨厚地笑了一声,然后他又朝破落的院子里面喊道:“诶!铁柱,快开门呐!有人来给你送温暖来了!”

    院子里面这才出来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儿,这大冬天的,她身上竟然只穿了几件单衣,而且还破破烂烂的,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她的两只腿在发抖。

    “里正,您来了!”

    那小女孩儿打开了院门,跟茅里正打了一句招呼,然后这才怯生生地开始打量起茅里正身后的几个学生。

    “呵!大丫啊,你爹跟你娘呢?”

    茅里正带着书院的学生们走了进来,他四处看了看,然后问道。

    “里正,我娘去山上打柴了,我爹,我爹他前两天腿疾又犯了,现在还在床上!”

    小女孩儿回答道。

    “什么?铁柱他腿又不听使唤了?唉!这大冬天的发病了可不好受啊!”

    茅里正一愣,他惊讶地感叹了一句,又跟身后的书院学生说道:“嗨,几位小哥儿不知道,这铁柱早些年在山中打猎不小心摔瘸了腿,每到天冷的时候就下不了床,所以秋冬天一般都是大丫他娘在忙活这屋里屋外啊!唉!先不说这些,进屋进屋!大丫,快去烧些热水来,今天来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