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499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499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泽轩一听,转过身,瞅着韩雨惜的胸脯坏笑道:“相公我只会吃豆腐,可不会做豆腐!”

    “相公你说什么呢?赵婶还在呢!”

    韩雨惜脸颊羞红,嗔道。

    她虽然不明白“吃豆腐”是什么意思,但见李泽轩脸上那坏坏的微笑,她便猜测到了大概意思,暗道自己的相公有时候像正人君子,有时候又色色的、坏坏的,还真是特别呢!

    门外的赵婶,连忙轻咳一声,向远处走去了。

    李泽轩见韩雨惜一脸羞涩,不忍再逗她,便言归正传道:“为夫泡豆子是想让豆子发芽,咱家虽然弄了两个大棚种蔬菜,但要想吃上里面的菜,少说也得两个月。这豆子生芽之后,取其芽茎放入锅中清炒,也算是一道美味!在大棚蔬菜出来之前,这道菜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替代品!”

    韩雨惜显然不是那种不食烟火、不知农事的深闺小姐,她皱眉道:“相公,这豆子一直泡在水中,怕是不会生芽,反而会变臭!”

    李泽轩笑道:“当然不会一直任其泡在水中,后面的步骤还多着呢!等到明早的时候,为夫会将豆子取出来,放在铺有湿纱布的竹筛中,竹筛再放在装有水的水盆里,水盆不要太大,能让豆子够喘气的就好。

    竹筛上面需要盖上另一块湿的纱布,最后再在上面压上稍重点的碗,碗的重量可以让豆芽发的更粗壮。后面每天都要给豆子淋水三到六遍,保持豆子的湿润度。淋完还要继续用湿的纱布盖好。到了第五天,边角的豆芽都已经长出,而且也已经有根了,就可以吃了!”

    韩雨惜认认真真地听完,末了,她问道:“相公,你怎么懂这么多?你以前是不是亲手做过?”

    主要是李泽轩说的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让她忍不住怀疑李泽轩之前是不是做过豆芽,所以才这么有惊讶。

    李泽轩摸了摸鼻子,他虽然没亲手做过,但他倒是看过他外婆做过不少次。

    “咳咳!算是吧!”

    李泽轩干咳一声,含糊其辞道:“总之娘子你五天后便能看到这豆芽长啥样,并且能尝到这种美味了!”

    韩雨惜将手放入水盆中,轻轻抚摸着盆中的黄豆,抬头道:“相公,庄子上还有炎黄书院都需要你,你还有许多事要忙,这点事就交给妾身来做吧!先前你说的那些步骤,妾身全记住了,索性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妾身肯定会替你办好的!”

    李泽轩想了想,点头道:“那好!有劳娘子了!”

    对于自家媳妇儿的办事能力,他还是非常放心的。有些事情上,韩雨惜的细心程度,甚至让他都自叹不如,自己娶的这个媳妇儿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相公,爹已经知道你要在庄子上推行大棚蔬菜,他说你既然有把握通过这种方法在冬天培育出蔬菜,那就借此让咱家其他六个庄子也一举富裕起来!不过爹说有一件事你可能忽略了,他让妾身提醒下你!”

    韩雨惜将手从水盆中拿了出来,忽然对李泽轩正色道。

    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九百六十三章 暗流!() 
“娘子,爹交待了什么事?”

    听完媳妇儿一本正经的话后,李泽轩出声问道。

    韩雨惜抿了抿唇,轻声道:“相公,爹午后的时候,让妾身告诉你,让百姓种植大棚蔬菜本是善举,但相公考虑事情也要更加周全,比如搭建大棚所必须的油布,相公封地百姓上千户,即便只有五成百姓愿意搭建大棚、种植蔬菜,那所需的粗布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到时候长安城的无良布商看到商机,肯定会伺机涨价,相公虽然给了百姓每户五百文的免息借贷机会,但谁知道后面的粗布是个什么价?说不定五百文钱还不够搭一个大棚!”

    随着韩雨惜的讲述和分析,李泽轩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韩雨惜见状又道:“不过相公也不必担心,爹已经通知了咱家成衣铺的孙掌柜,让他准备一批粗布货源,以备不时之需,想必能缓解不少长安粗布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

    李泽轩忍不住叹道:“还是爹考虑的周全,为夫还真是差点忽略了此事。之前借钱给庄户,可不仅仅只是让他们买大棚,种子也需要钱!若是长安布价飞涨,即便百姓凑够了布钱,很可能也买不起种子了。”

    韩雨惜见李泽轩脸上流露出了些许失落之色,忙劝慰道:“相公你也是第一次做这种事,如何能考虑的面面周到?智者千虑也必有一失嘛!”

    李泽轩闻言笑道:“呵呵,娘子你不必安慰我,为夫还没那么脆弱!其实以孙掌柜的人脉,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凑齐这么多粗布,这事儿要想尽快解决,还得依靠商会才行!娘子你且先忙,为夫去安排一番!”

    “嗯,相公你去忙吧~!”

    ………………………………………

    李泽轩来到前院,找到了王忠,让其派人去请一个人过来。

    大约半个时辰后,太阳即将落山,一名华服老者来到了李家,早在府门前候着的三宝,连忙迎了上去,“曹老板,我家侯爷在前厅等你!”

    没错,这个华服老者正是曹文东,长安城最大的丝绸商和布商,也是炎黄商会的第三大股东。

    “有劳带路!”

    曹文东客气地拱了拱手,道。

    在三宝的带领下,曹文东来到了李府前厅,见到正端坐上首的李泽轩,他连忙拱手行礼道:“曹某见过侯爷!”

    李泽轩摆手道:“不必多礼!”

    然后他连寒暄客套都没有,直入正题道:“曹老板,今日找你是有一事需要你的相助,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曹文东摇头道:“没有没有!曹某在家中本就无事,何来打扰一说?侯爷您有事尽管吩咐!”

    他这么客气,李泽轩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来了,他这是一有事需要帮忙就把别人拎出来,没事就把人放到一边,怎么看都有些不道义!

    其实这纯粹是他想多了,他的思维还停留在现代的人情世故上,但却忘了他这是在古代,这个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时代,他要是不这么做,曹文东反而会奇怪了!

    “是这样的!近日本侯庄上的百姓想要买一大批粗布,数量很大,但百姓们手上的余钱又有限,所以本侯打算请曹老板帮忙从外地调运一批粗布货源过来,防止长安城其他布商趁机涨价!”

    李泽轩让人给曹文东倒了一杯茶水,然后说道。

    曹文东闻言,心里虽然在奇怪李泽轩庄子上的庄户为何需要大量粗布,但他却没有将心中的疑问问出来,历经各种人情世故的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该他问就千万不能问。

    “侯爷,不知您需要曹某准备多少粗布?”

    曹文东沉思片刻,问道。

    李泽轩心里稍微合计了下,伸出了五根手指道:“五万匹吧!而且全都是白布,到时候若是卖不完,本侯愿意按照市价全部收购!”

    他手底下的庄户,如果每家每户全部都愿意弄大棚的话,所需要的粗布最少在十万匹以上,而且这还没考虑到像老胡那样一家弄多个大棚的情况。

    之所以只让曹文东准备五万匹,主要是考虑到八个庄子不可能每户都愿意弄大棚,而且长安城现有的存量市场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粗布库存,曹文东准备个五万匹,足以有能力来掌控整个长安城的粗布布价。

    曹文东暗暗吃了一惊,没想到李泽轩会一张口就要这么多布,他心里说不好奇那是假的,但这种问题,李泽轩不主动说,他是不会,也不可能主动去问的。

    “侯爷放心,一日之内,曹某绝对可以筹集五万匹粗布!要是一时卖不出去,也不需侯爷出钱收购,曹某自然有渠道将其销往其他州县!”

    曹文东自信一笑,道。

    他之所以能成为长安城第一大布商,靠的就是广阔且优质的进货渠道,李泽轩的这些要求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会有点困难,但对于他来说,还真是毫无困难,只是需要动动嘴皮子罢了!

    “行!那本侯就不再勉强,有劳曹老板了!”

    李泽轩起身拱手道。

    曹文东连忙也识趣地站起身,道:“不敢当,不敢当,侯爷若是无事,那曹某这就回去安排了!”

    李泽轩点头道:“曹老板慢走!”

    ……………………………

    第二日,长安城的布商们迎来了一大批“特殊”的顾客,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这些人本来只有在临近过年的几日才会过来买两匹粗布,可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这些人便成群结队地过来了,不仅来了,更奇怪的是这些人直接是论车在买布,其疯狂程度,让不少布商都在暗自咋舌。

    问这些人为何要一下买这么多粗布,可他们大多都是在含糊其辞,要么就是理由十分奇葩,显然是在故意骗人。此种怪像让商人们均是异常费解。

    有些布商看到了商机,一面稍微往上提价,另一面则是紧急从其他地方调集粗布,虽说这东西相比丝绸、细绢来说赚的少,但赖不住数量大啊!

    一场涨价的暗流,正在迅速酝酿!

    …………………………

    请记住本书域名:。阅读网址:

第九百六十四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中秋节快乐!)() 
“掌柜的,你们这儿还有粗布没?要白色的?”

    “没了没了,刚刚有三个人过来全卖光了!黑布你要吗?我这儿还有些黑布!”

    “不用了!俺再问问其他店吧!”

    “掌柜的,你们这儿还有白色粗布吗?”

    “有!”

    “太好了,掌柜的,给俺来一百五十匹白布!”

    “呵呵!这位大哥,现在白布两文钱一匹,你真的要一百五十匹吗?”

    “啊?之前不还是三文钱两匹吗?”

    “呵呵!大兄弟你也说了那是之前,现在长安这布价可是一天一个样啊!你今天若是不买,那明天指不准就更贵了啊!”

    “这…可是掌柜的你这也太贵了!一匹细绢也才三文钱,你这粗布咋就能卖两文钱一匹?”

    “诶诶诶!大兄弟你这话可就不对了,现在的细绢是四文钱一匹,丝绸则是六文钱一匹,我可没有坑你哦!”

    长安城东、西两市,今日这种类似的对话比比皆是,来自蓝田县几个庄子的庄户,纷纷四处求购白色粗布,不少布商伺机涨价,百姓们一时陷入两难的境地。

    买吧,一百匹布就比以前多出五十文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不买吧,万一明天布价要是再继续涨该咋办?

    “莽子,西市李记成衣铺的白布还是三文钱两匹的价钱,快去买,迟了说不定就没了!”

    东市,一个老头正疾步朝东市口走,见到路边正在向布商询价的刘莽,连忙喊道。

    “三爷,是哪个李家成衣铺?”

    刘莽面色一喜,扭头问道。

    那老头咧嘴道:“你这娃子,还能是哪个李记成衣铺?当然是侯爷家的铺子啊!还不快去!你三爷我也是听隔壁王家庄的王大海说的!去玩了说不定也要被抢光了~!”

    “哎!谢谢三爷!俺这就跟你一起去~!”

    刘莽应了一声,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跟那老头离开了,留下了一脸难看的步坊老板。

    “掌柜的,咱们这布要不要降价?”

    铺子内的伙计见自家老板一脸难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降什么降?没见今天有这么多百姓需要布匹吗?李记成衣铺就算背靠永安侯,老夫还不信他能供应这么多数量的布匹,等这些人在他们那儿买不到布匹的时候,肯定又会回到咱们这儿来买!怕个什么?”

    那布商想了想,冷着脸呵斥道。

    伙计缩了缩脖子,连忙送上马屁,“是是是,掌柜高瞻远瞩,真是英明!”

    那布商皱了皱眉,吩咐道:“你去给我打听打听,这些庄户为什么突然需要这么多布匹?老夫一回儿让人从并州加紧运一批粗布来!”

    “是,掌柜的~!”

    …………………………………

    “少爷,长安布价普涨,现在只有咱家的铺子和曹家的铺子没有涨价了!百姓们闻讯后都蜂拥而至,估计咱们的存货连今天都撑不过~!”

    永乐坊,李府。

    管家王忠从府外走进来,对李泽轩汇报道。

    李泽轩还未说话,院中的叶法善就皱眉愤怒道:“岂有此理!表兄,这些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布匹乃百姓生活必须之物,岂容他们胡作非为?这些人其罪当诛!”

    叶国重也忧心忡忡道:“小轩,如此一来,你封地上的庄户们,想要继续搭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