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453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453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啪啪啪!”

    学生们不自觉地鼓起了掌,因为他们终于从李泽轩的口中,听到了军训要结束的消息了,这感觉简直比喝了一杯冰镇温柔乡还要爽。

    话说如今,鼓掌已经成了书院的传统,遇到令人拍案叫好的事情,鼓掌就完事儿了。

    “我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里,能记住你们军训中的不怕吃苦与坚韧不拔,炎黄书院的未来,需要你们去铸造,大唐的未来,也需要你们去亲身参与!还记得开学的时候我跟你们说的那些话吗?身为炎黄地址,就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希望你们永远记着,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六百多学生齐声大吼道。

    “行了,我知道你们都很累了,从今天下午开始,放假三天,都回家好好休息!三天后,你们来到这里,准备接受新的知识,接受一个新的世界!”

    学生们闻言,激动地就想放声高呼,却听李泽轩语气一变,道:“呃。。。。。咳咳,先别急着走,下面有请我们炎黄书院的院长——当今圣上,来讲几句话,大家热烈欢迎!”

    “啪啪啪!”

    说罢,这货第一个鼓起了掌。

    场下学生纷纷一愣,但只愣了那么一会儿,就跟着鼓起了掌。

    原来是刚刚说的正起劲儿的李泽轩,说着说着就想直接让学生们放学了,突然间却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杀气,斜眼一看却是李二正在不怀好意的盯着他。

    在大唐混了这么久了,李泽轩这点情商还是有的,这货瞬间就明白过来,刚刚他是抢在了“老领导”前面讲话了,这要是放在前世,可是犯大忌讳的,指不定哪天领导就给你小鞋穿。

    不过好在他跟老李的关系一直还不错,再说老李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见李泽轩还算识趣,李二终于收回了他那略带威胁性地目光,然后他缓缓起身,来到了主席台前面,看向场下六百余学生,他沉声道:

    “以前,你们山长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那时候,朕虽然也觉得年轻人于国事举重若轻,但觉得年轻人缺乏经验、怕吃苦,担当不起大唐的国运。但是,朕今天看了你们的军训汇演后,朕觉得,你们或许真的可以!你们,有没有信心?”

    说到最后一句,李二的声音陡然洪亮了起来。

    “有!”

    帝王皇权,是这个世上最神圣的东西,人们对于皇帝,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敬仰与崇拜。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长这么大都还没见过李二的样子呢!如今不仅见到了,而且李二还在跟他们讲话,讲话就算了,话语中还透露着对他们无限的看重。

    士可以为知己者死,这是真正的君以国士待我,那么我就只能以国士报君!

    李二话音一落,六百余学生立刻齐声大吼道,吼声震天,仿佛要冲破云霄!军训汇演也终于在这一刻,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朕也知道你们现在都想着放假,肯定归心似箭了吧!朕就不多说了,只希望你们能成为可以承担得起大唐国运的栋梁之材!行了,都散了吧!”

    李二可不像李泽轩见到的那些领导一样,每次遇到大会就喜欢长篇大论,李二只是讲了两句,便很配合地宣布了解散。

    学生们见李二如此开明纷纷在心中赞叹,当今圣上果然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英明圣主,从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想要成为栋梁之材的决心。

    “诸位爱卿都看的如何?”

    学生们四散而去,李二则是转过身,看向文武百官,笑着问道。

    群臣面面相觑,不明白李二这么问是什么意思。

    见没人回答,李二又看向南洋使者团,准确的说,是看向戒日王朝的大相阿罗那顺,问道:“诸位使者觉得我大唐的书院如何?”

    直到此刻,阿罗那顺脸上的震惊之色还没有完全散去,他收敛心神,上前一步答道:“大唐书院人才济济,书院学生纪律严明、充满朝气,阿罗那顺佩服之至!”

    “真腊国仆牙突也深感佩服!”

    “骠国白哇玉佩服!此等书院,纵然骠国以举国之力筹建,怕是也难以望其项背!”

    一时之间,赞叹声、感慨声不绝于耳,老李在心里都乐开花儿了!

    。。。。。。。。。。。。。。。。。。

    本章完

    

第八百七十四章 你是不是对我妹妹有意思?() 
“摆驾!回宫!”

    诸国使者的反应,让李二满意至极,不是有人质疑炎黄书院的办学能力,质疑炎黄书院的军训制度吗?今日的这场汇演,就给了那些质疑者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心中畅快至极啊!

    “臣等恭送陛下!”

    李泽轩、李纲一行人躬身行礼,均是不同程度地暗松一口气,终于将这位爷给送走了啊!

    李二摆了摆手,便带着文武百官下了主席台,然后离开了书院。

    崔善福吊在队伍最后面,一张老脸很是难看,此次他撺掇南洋各国使者来炎黄书院考察参观,不仅没有让李泽轩名望扫地,反而助李泽轩圣眷更浓,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十日后朕要巡视十六卫,希望各军营将士不要懈怠,训练懈怠者,一律军法处置!”

    回去的路上,李二对左右将官随口吩咐了一句。

    后面的武将们顿时心中一惊,暗道最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啊!

    他们刚刚在看炎黄书院学生军训的时候,就曾担心过李二看完之后会不会突然心血来潮也要去军营来一场检阅,现在看来,事情果然成真了啊!

    倒不是说他们部下的军队经不起李二的检阅,而是正规的军队检阅肯定跟炎黄书院的军训汇演完全是两码事,一般,军队日常操练的观赏性肯定不如李泽轩弄的军训汇演,它更加强调实战性。

    武将们担心李二看了这场军训汇演后,思想上先入为主,等到去军营看军士操练后形成心理落差,那到时候他们岂不是会莫名背锅?

    “臣等遵旨!”

    武将们心里发苦,拱手应诺。同时他们暗自决定,从今天就开始狠狠地操练手下那帮士卒,既然观赏性比不上,那就让李二看到他们的辛勤付出。

    至于模仿炎黄书院这种观赏性较高的军训模式,那还是算了吧!没有一个武将动这方面的心思,一是不愿意,二是不敢,要知道李二可是马上皇帝,谁敢在军队上面净搞“表面工程”来糊弄他?这不是找死吗?

    午时刚过,炎黄书院的学生们就放假了,原本三天的假期,变成了三天半,让不少学生都乐开了花。长安本地的学生当然是直接回家了,至于外地的学生,三天半的小长假也足够他们结伴而行出去浪一圈儿了!毕竟苦逼了一个月,是该出去放松放松了。

    但有些人却不愿意走了,就是以程处默、李泰为首的长安城纨绔二代。

    对于他们来说,就算回家了,也是闲的蛋疼,还不如在书院。。。。。。

    “大哥,你去找山长帮我们要下足球呗?”

    此刻,这帮人在光华楼下正鬼鬼祟祟地商讨着些什么,李泰拍了拍李承乾的胳膊,撺掇道。

    嘿,没错,这帮纨绔子弟呆在书院不愿意回家,就是想着在书院一起踢球呢!

    没办法,足球这种新玩儿法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他们只是那天踢了一场,就对足球已经念念不忘了。回到家里一没足球,二没专门踢足球的场地,三没一起踢足球的小伙伴,所以他们为什么还要回去?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为什么是我?青雀你不会自己去吗?”

    李承乾往旁边退了两步,一脸无语地说道。

    李泰嘿嘿笑道:“大哥,咱们都是书院的学生,这学生自然是害怕先生的,更何况是山长了!你可不一样啊!你现在又不是学生了,你是大唐太子,所以。。。。。嘿嘿,你懂的!”

    我懂的?我特娘的懂个屁我懂!

    李承乾听罢差点吐血,但他转眼一看,见李怀仁、孙子凡、褚彦甫、秦怀玉等一干人都在目光灼灼地看向自己,他只好硬着头皮道:“行!我去!”

    然后便“蹬蹬蹬”地跑上楼去了。

    说到底,他自己也想踢球啊!要不然他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李泰给忽悠上去。

    。。。。。。。。。。。。。。。。。。。。。。

    “足球?在墙角呢!高明你自己拿吧!”

    正在办公室写教案的李泽轩,听明李承乾的来意后,指了指门后,说了一句,便继续伏案疾书。

    话说,敢指挥着当今太子拿东西,这货也是没谁了。

    “哦!”

    李承乾见李泽轩很是忙碌的样子,也没有多说什么,他抱起足球,就要准备出去,在门口的时候,脚步忽然一顿,他扭头道:“小轩,你先前不是说要给书院引进一批足球吗?怎么还没。。。。”

    “哦!工坊那边还没做好,做好了我就让他们送过来!”

    李泽轩拍了拍脑袋,回道。

    真相却是,这货那天只是那么一说,说完之后就忘了这码事了,根本就还没跟工坊那边说。

    “原来如此!”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犹豫片刻,开口道:“小轩,长乐从小也酷爱玩球,但西市里面的皮球又不如你这足球轻便,你看能不能从你这批足球中,分一个出来?”

    套路,这家伙是想套路李泽轩的足球啊!

    如今书院的军训已然结束,他也要回宫了,以后虽然也可以出来,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太方便,所以他就灵机一动,想了这么一个主意。

    李泽轩停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说道:“行!既然长乐想要,那就从书院的足球中分一个出来送给他吧!回头做好了我让人给你送过去!”

    李承乾心中一喜,刚要准备道谢,他的面色忽然就变得怪异起来了,“小轩,你是不是对我妹妹有意思?”

    酝酿了许久,李承乾才终于将心中的疑问给讲了出来。

    “。。。。。。。。。。”

    李泽轩老脸一黑,差点吐血,他指了指李承乾,气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李承乾不甘示弱,继续道:“小轩你若不是对长乐有想法,那怎么长乐要什么你就立马给什么?这足球青雀可是找你要了好久你都没给的!”

    听到这种理由,李泽轩真是既好气又好笑,他正了正脸色,指着李承乾道:“高明,今日这话我就当做没听见,你跟青雀要是愿意拿自己跟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争风,那只能说你俩这些年活到狗身上去了!至于长乐,我不仅是对她,对待兰儿也是同样的予取予求,有什么值得你奇怪的吗?”

    。。。。。。。。。。。。。。。。。。。。。。。。。。。。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八百七十五章 使者登门!() 
“咳咳!我就是随便问问,小轩你别激动!没有就好,没有就好!”

    “校长办公室”内,李承乾见李泽轩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连忙摆手讪讪道。

    其实,问出这种话,主要还是先前戒日王朝大相阿罗那顺的突然提亲,给他了一个警醒,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竟然有人开始打长乐的主意了,他的神经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如今见李泽轩这副样子,李承乾哪里还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于是他连忙道歉。

    其实他倒不是对李泽轩有什么偏见,只是他认为长乐还小,而且李泽轩现在已经有家室,长乐作为他老子的掌上明珠,怎么可能嫁给李泽轩呢?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妹妹跟李泽轩都姓李,同姓不婚啊!

    同姓不婚,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先秦至两汉的伦理和法律都反对同姓通婚。

    同姓不婚始于中国西周初期,是周人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

    春秋时,人们对同姓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

    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但上古的姓和后世不同。上古时代,同姓必同宗,后世则同姓不一定有血统关系。所以清末大清现行刑律删去了这一规定。

    (周制同姓不婚,到汉代则未必,亦有同姓通婚的情况。如通典记载:吕后妹嫁于吕云)

    所以在确定李泽轩真的对长乐没有那方面的想法、只是将长乐当做妹妹后,李承乾很是松了一口气,因为如果李泽轩有意于长乐的话,那事情可就太麻烦了,李承乾可不愿意让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