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236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236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大臣也想出来附议时,就见程咬金大咧咧地站了出来,指着魏征骂道:“就因为小轩年龄小,你就说他配不上这什么金紫光禄大夫~?真是可笑~!朝廷什么时候变成依靠年龄来选拔官员了~?俺老程咋不知道?陛下刚刚也说了,唯才是举,你读的书比俺老程多,唯才是举你懂不?你懂啥叫唯才是举不?”

    程咬金咄咄逼人,唾沫星子喷了魏征一脸,最要命的是这老货早上吃大蒜了,可把魏征给熏的差点晕了过去!

    “程知节,你莫要欺人太甚,老夫所言,合情合理,对事不对人!你休要在这大殿之上,强词夺理!”

    魏征抹了一把脸,后退几步大怒道。

    李泽轩在后面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有些莫名的喜感,“唯才是举你懂不?你懂啥叫唯才是举不”,他怎么觉得程咬金的口音有点像东北爷们儿呢?

    。。。。。。。。。。。。。。。。。。。。。。。。。

    第二更!

    (本章完)

第434章 我还没同意呢~?() 
    “嘿~!俺强词夺理?”

    程咬金嘿笑一声,上前两步,继续喷道:“你说俺强词夺理,那你倒是说说俺老程到底哪儿强词夺理了?金紫光禄大夫咱们暂且不提,俺老程接着跟你说道说道昭武校尉。你刚刚不是说小轩寸功未立,配不上这昭武校尉一职吗?”

    “是又如何~?难道老夫哪里说得不对?”

    魏征掩住口鼻,后退两步,梗着脖子跟程咬金对峙道。

    “嘿~!咱先不说军功,就说武功~!小轩于昨日刚刚突破,成为我大唐最年轻的武道宗师!俺知道你肯定也不知道啥叫武道宗师,这么跟你说吧!咱大唐的军方将领中,武道宗师只有一十八人,这十八人,无不都是曾经独自领军作战过的沙场老将!”

    “小轩以弱冠之龄突破至宗师境,你知道这对于我大唐来说意味着啥不?意味着就算俺们这些老将有一天老的骑不动马了,拿不起刀枪了,我大唐年轻一辈仍然有人可以带领着军队跃马疆场,守护这片国土!”

    “英雄可不论年龄大小,咱们武将一向是以实力说话。现在我们这老一辈的将军中,在武力上能胜的过小轩的也是屈指可数,别说只是一个昭武校尉,小轩若是愿意从军,以后俺老程北上打突厥时,定会给他一个先锋官!”

    程咬金早就想把李泽轩捞到军方阵营里了,今天李二给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他岂会不抓住好好珍惜?这老货此刻仿佛跟神灵附体了似的,虽然说话语气有些冲,但一番话也是说得有理有据,并没有胡搅蛮缠。

    他说罢,武将阵营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李泽轩,震惊者有之,愕然者有之,羡慕者亦有之,任谁也不会想到世上居然会有这么年轻的武道宗师,别人苦练几十年,都不一定能达到宗师,而眼前这个不到十五岁的少年。。。。。。。。这可真是有些讽刺啊~!

    “好~!知节此言大善~!陛下,老臣认为李泽轩在人品武艺上绝对没的说,完全能配得上昭武校尉这个勋职,如今我大唐许多将军已经如同老臣一般,渐渐老去,大唐若想长盛不衰,必须开始培养一批出色的年轻人!这样才能避免军队人才青黄不接!”

    秦琼这次没有劝程咬金不要耍泼,他反而站了出来支持起了程咬金的观点。

    “老臣也附议,此等青年俊杰必须得在我大唐武将阵营中有一席之地~!”

    尉迟敬德被秦琼这一番话说的心有所感,也站出来附议道。

    “老臣也附议~!”

    牛进达走了出来,拱手道。

    “老臣也附议,李县男文武双全,当以此为我大唐年轻一辈树立一个榜样!”

    在朝堂上默默无闻了不知道多久的兵部尚书李靖,今天居然主动发出了声音,而且还是为了力挺一个年轻人,可着实惊掉了许多人的眼球。

    作为大唐军方的重磅级人物,李靖的这一番表态,可真是意义非常,这代表着以李靖为首的军方集团,愿意接纳李泽轩这样的人才。

    其余情商较低的武将这时也都醒悟过来:今天李二这不仅仅是为了给李泽轩封官,还顺带着想试探试探军方愿不愿意接纳李泽轩新人啊!

    于是武将队列顿时朝李二拜倒了一大堆,就听他们宏声道:“臣等附议~!”

    李二坐在上方,欣慰地暗中点了点头,他今天这番举动是昨晚临时起意的,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自然是李泽轩身上有多少本事,他这个当皇帝的就要用多少喽!

    想当初,李二最开始得知李泽轩是灵虚真人弟子时,就有想过把李泽轩放到军队里历练,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李泽轩在学识上的渊博程度,丝毫不亚于武道积累,李二就先把他放到了国子监教书育人,倒真没想到他在学术上也做出了不少成就。

    昨日听闻李泽轩以弱冠之龄,突破宗师,李二心中不由得又想起了刚开始时的初衷,另外秦琼说的也的确有道理,大唐军方一脉,的确快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纵观所有将门的下一代,有出息者不过寥寥数人,多为溜鸡逗狗、流连花巷的不学无术之徒,比得上李泽轩的更是绝无仅有。

    最重要的是,李泽轩跟军方一脉的关系一直很好,要想让他融进去,还是比较容易的。

    于是大唐史上最奇葩的矛盾综合体就这么应运而生了:既挂着文勋职,又挂着武勋职,还顶着一个看不出是文是武的爵位,当真是奇葩至极!

    文武界线,此刻在李泽轩身上真的是越来越模糊。

    李二也想给李泽轩一个品级高一点的武勋职,奈何李泽轩的确如魏征所说,没有立过一点军功,能给一个武勋职就很不错了。

    不过所幸他给的不高,因为就这么一个六品武勋。魏征就吵翻了天,要是品级给的再高一点,那魏征岂不是敢把这太极宫给拆了?

    “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李泽轩,朕和几位大臣都对你寄予厚望,日后你定要兢兢业业,为我大唐年轻一辈做好表率,切不可再向往常一样懒散,知道了吗~?”

    李二一锤定音,沉声说道。

    只是这话听在群臣耳朵里,纷纷觉得怪怪的,这怎么听起来像是长辈在跟晚辈训话呢?莫非圣上跟这孩子有什么瓜葛不成?

    某些平常喜欢八卦的老宅男,眼珠儿不由在李泽轩跟李二两人脸上转悠着,心里的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

    “啊~?陛下,小臣还没。。。。。同。。。。。。意。。。额,小臣领旨谢恩!谢陛下教导~!”

    李泽轩傻眼,这群人讨论来讨论去,都没问过他这个当事人的意见啊,这叫个什么事儿?他其实不想领这个武勋职的,正所谓进去容易出来难,昭武校尉虽然品级低,但它代表的意义一点都不低呀!

    自己一旦接受了,那以后自己身上就打上了武将标签了,到时候打起仗来,肯定会有人想到他。李二这招可真够阴损的,李泽轩感觉自己被搞了,刚想说我还没同意呢,结果李二一个刀锋般的锐眼神扫过来,李泽轩立马改口,因为他从那眼神中,看到了浓浓的危险。

    奶奶的,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接着吧!

    。。。。。。。。。。。。。。。。。。。。。。。。。

    第三更!

    (本章完)

第435章 书院立项!() 
    李泽轩不愿意领武勋职,并不是说他胆小,不愿意上战场保家卫国,大唐真的需要他的时候,他当然会义不容辞,披甲上阵,可是当下大唐牛逼的武将辣么多,根本用不上他呀!

    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跟媳妇儿过着甜甜蜜蜜的小日子而已。

    咳咳,说到底,他就是懒!

    “先前李泽轩造的曲辕犁和指南针,促进了农耕,也为李孝恭带船队出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朕先前本欲调他去工部任职,让他发明出更多利国利民的工具,但后来李泽轩跟朕说,他要办书院,名曰炎黄,他要将他这发明新工具的学问,传给更多的人!朕认为此举大善,众卿以为如何?”

    在军方众将领的配合下,顺利地给李泽轩加封了官职后,李二又继续“得寸进尺”地将李泽轩要创办炎黄书院的事情说了出来,他将这件事拿到朝堂上公开说,主要是为了让炎黄书院以后少受一些阻力。

    群臣默然无语,他们不知道李二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怎么好好地就说到办书院了呢?这个时代,人们对于书院可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印象,矮矬穷还差不多,所以许多大臣想支持但不知道该因为什么支持,想反对也不知道该因为什么反对。

    不过话说回来,今天这朝堂之上,关于李泽轩的事情可真是一件接着一件,一桩接着一桩,这小子都快成朝堂主角了啊!

    “陛下,国库怕是没有余钱,来给李詹士办书院了~!”

    这时一个儒雅的紫袍白发老者,上前拱手道。

    正是此时的民部尚书萧瑀,嗯,没错,这个时候的户部还不叫户部,而叫做民部。

    在隋初时,它是被称作度支,开皇三年改为民部,皇朝因之。贞观二十三年(其实是永徽元年)改为户部,明庆元年改为度支,龙朔二年改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户部。光宅元年改为地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故。

    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也很好。

    所以,这货不仅在隋朝混的开,既当过民部尚书,又当过宰相,在唐朝也照样混的风生水起,宰相跟民部尚书他又一次二者兼得啊~!

    纵观前朝宰相,只有萧瑀一人直到贞观二十年还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但也六起六落,即六次拜相,六次被罢相,甚至削去爵位,被贬出京。

    咳咳,不过唐朝的宰相不是很值钱,至少不像后世那样能够权倾朝野。

    因为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高祖时期有宰相十六人,太宗时期有宰相二十九人,高宗时期宰相达到了四十七人,武周时期更夸张,宰相多达七十八人!所以这时候一个宰相的权利,并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大。

    不过话虽是这么说,但能成为宰相,还是很牛逼的,毕竟是位极人臣嘛!

    “呵呵~!萧爱卿多虑了,炎黄书院的建造,一应支出全部由李泽轩承担,并不需要朝廷多出一文银钱~!”

    李二呵呵笑道,心道还好李泽轩那小子有钱,不然还得费一番周章。

    萧瑀闻言,神色微愣,然后面色狐疑地看了看一旁的李泽轩,他在怀疑这倒霉孩子是不是脑子秀逗了,怎么会想着花钱办书院呢?

    “那老臣没有异议~!”

    萧瑀拱了拱手,答道。

    他身为民部尚书,只需要管好大唐的钱袋子就行,李泽轩开不开书院,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只是有点替这孩子不值,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自掏腰包去办书院,反正历经三个朝代的萧瑀是理解不了这样的决定的。

    “嗯~!那其余诸卿可还有异议~?”

    李二看向其他人问道。

    其余人大都抱着跟萧瑀一样的心思,他们是根本没把李泽轩所谓的炎黄书院放在心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再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见没人反对,李二笑了笑,给下面的众臣放了个大招:

    “好~!那既然众卿无人反对,那朕今日就任命李泽轩为炎黄书院山长,朕为炎黄书院名誉院长,炎黄二帝身为我汉族的始祖,中原人皆可称之为炎黄子孙,日后,无论贫富贵贱,但凡炎黄子孙,皆可入炎黄书院进学!”

    “虽然炎黄书院不需要国库拨付一文钱,但朝堂六部,需得在炎黄书院的建造过程中,给予力所能及的方便,不得故意妨碍!朕需要炎黄书院培养出一批能让我大唐更强大的人才!诸卿可听清楚了~?”

    “嗡~!”

    李二话音一落,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等朝廷重臣纷纷傻眼,他们没想到李二居然摆了他们一道,实在是太无耻了!照李二刚刚说的那样,那这炎黄书院根本就不是下三滥的民办书院,而是成了地地道道的官办学府,哦,不,应该是皇家学府了!

    要是早知道李二会这么玩儿,他们肯定不会轻易同意让李泽轩办这个炎黄书院啊!可是现在,李二明显是有点想“耍无赖”,他们就不太好改口了。

    孔颖达两腿一颤,李二要当炎黄书院院长的事情他可是今天第一次听说,这让他生出了一丝危机感,他走上前拱手道:“陛下此举,似有不妥,如此一来,国子监将置于何地?”

    其余大臣也将注意力集中了过来,孔颖达说的这个的确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李二如此重视炎黄书院,那作为儒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