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202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202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孩儿是那种喜欢招惹是非的人吗?您放心好了!”

    李泽轩满脸黑线,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味儿呀!

    “呵!你什么德行,你爹我还不清楚!记住,这两天别惹事啊!”

    李京墨没好气地摆了摆手,然后又去忙别的了。

    李泽轩这会儿感觉真是比窦娥还冤。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九章 十里红妆~!() 
既然老爹希望自己怪乖乖呆在家里,老老实实等待新娘子进门,李泽轩也就随了老爹的意,继续在家里当宅男。

    “嗯!舒服!小兮你再使点劲!小荷!你也别停啊!继续念!“

    咳,别误会,我们正直的男主角并没有干羞羞的事情,只是趴在竹床上,一边享受着小兮的按摩,一边听小荷念报纸上的故事呢!

    还别说,那个“天外芳华”写的张小华修仙记,越到后面,越是精彩,毕竟那写作之人不是跟李泽轩一样的穿越者,看待问题的角度都是从唐人的角度来的,虽然开篇部分仿照了凡人修仙传,但是后面的剧情有非常多的原创剧情,用来打发时间还是非常不错的。

    “嗯!少爷,这个力度可以吗?”

    小兮加重了力度,柔柔地问道。

    “嗯嗯!阔以阔以!小荷你快继续念啊!”

    感受到后背上柔弱无骨的小手,在各个穴位上游走,李泽轩舒服的直哼哼,他于是对旁边的小荷吩咐道。

    小荷无奈地翻了翻白眼儿,家里这位爷真是越来越像大爷了,不过能有啥办法呢?她只能乖乖地念道:

    “哦!蒋天武的眼中闪过不甘之色,咬牙切齿的咒骂了一句,但还是遁光像远处逃去,他虽然凶残邪恶,但也仅仅是筑基初期的修为而已,绝挡不住凝丹期修士掌心雷的一击。

    见对方要逃,云颖素手挥出,一道法诀打入到蓝光之中,顿时,如滚油中被泼了一瓢水,整片蓝光沸腾起来。

    刺啦,一道碗口粗的电蛇,向着对方呼啸而去”

    。。。。。。。。。。。。。。。。。。。。。。。。。。。。。。。。。。。。

    六月二十四日,清晨。

    韩家送嫁装的人来了。

    韩家虽然比不上李家那么土豪,但韩雨惜她娘以前就是出自大户人家,生前自是将自己那一笔丰厚的嫁妆留给了女儿,金银器物、绫罗绸缎就装了十大车,可是晃瞎了旁人的眼。韩雨惜在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动用这批嫁妆,现在却把它带到了李家来,也足以说明韩家对这门婚姻的重视程度。

    韩天虎从战场上回来后,辛勤劳作这么多年,也为女儿攒下了一小笔嫁妆,虽然比不上韩雨惜她娘留下来的那些,但也装了五大车,包括三车铜钱,两车绸缎。

    他知道女儿这次嫁入李家,嫁给一个县男,实在是高攀了,所以为了女儿能在李家过得舒服一点,韩天虎在嫁妆上也真是下了血本,几乎倾尽了家里所有的财产,不仅如此,李泽轩上次送来的奢华聘礼,他也如数奉还,添进了女儿的嫁妆里。

    古代可跟现代不一样,这个时候的风俗就是女子厚嫁,诗歌氓中记载:“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描述了当时的卫国女子出嫁时的情景。你驾着马快来吧,我带着嫁妆嫁到你家去,可见厚嫁这一风俗是由来已久的。

    人们常说得“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就指的是发嫁妆的队伍排列绵延数里,古代“厚嫁”这个风俗几乎是普及到家家户户的。甚至坊间还有一种谣传,无嫁妆则难以成亲。当时皇家同宗的“宗女”,如果家境贫寒也常常嫁不出去。

    即使是寻常人家的女儿,家里人也会从一出生就帮忙给女儿攒嫁妆。为的是以后自己的孩子不仅能找到好婆家,出嫁以后还能在婆家的地位高一点、过得幸福一些(从古至今父母为儿女操碎心真是一点没变啊)。

    大婚前女方的家人一般还要专门去男方家里量尺寸,用来订做陪嫁的家具,甚至还有的家庭因为婚礼前凑不够嫁妆而要去抵押房产。

    衡水县志中也曾经这样描述:“豪富之家,间有以数百金做嫁资者,此则准诸古昔,大不侔矣。毕婚后,男家之费什一,女家之费什九。”

    由此可见当时女子陪嫁的费用远远高于男性聘礼,女方父母认为这样能让女儿在夫家得到重视,而且万一女儿受到欺负时,有丰厚嫁妆作依靠,也能好过一些。

    古人的厚嫁,现代人的厚娶,经济形态也由“婆婆经济”变成“岳母经济”,有人说中国的房价是由“岳母”推高的,这个说法对与错暂且不论。但无论厚嫁和厚娶其实都不可取,用父母的一生积蓄满足儿女对婚姻的奢侈的想象,实在是不妥。

    韩家这么一大出血,估计往后的日子会很艰难,韩天虎自己也明白后果,但一向耿直的他,还是坚持穷尽家财送出了这么多的嫁妆,他认为李家当初用五万多贯的财货下聘礼,给足了他跟他女儿的脸面,现在轮到他们家送聘礼了,岂能小气?自然是家里有多少就送过去多少了,不然女儿嫁过去以后可要被人笑话。

    所以刨去昨天给李家送过去的安床礼,韩家今天送来的嫁妆,算起来光铜钱就拉了二十五车,足足有两万五千贯,良田一千亩,金银器物、绫罗绸缎、衣服、被褥、家具、书籍药材,压箱底等物什足足拉了三十五辆牛车,其余比较便宜的例如小件器物、家禽和牲畜等等也挑了四十挑,韩家庄、梅村数百青壮全部被韩天虎请了过来送嫁装。

    六十辆牛车,四十挑货物,以及数百人的队伍,在三辆奇趣阁新式马车“别摸我”的带领下,特地选择了从长安城城东的春明门进入,途径道政坊、常乐坊、东市这些长安城的繁华之地,向李府所在——永乐坊开进。

    这浩浩荡荡的送嫁装队伍,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自然吸引了无数人围观、惊叹。

    “天呐!这是谁家嫁女,居然这么大的排场?”

    “这个我知道!是长安城东韩家庄韩里正嫁女!”

    “他们家很有钱吗?这嫁妆怎么这么多?看那拉铜钱的牛车都有二十多辆,怕是有两千万钱了吧?”

    “呵!韩家倒是没有那么多钱,依我看呐,这里面大多数都是李家送过去的聘礼!”

    “李家?哪个李家?”

    “就是李县男、李司业他们家啊!韩家闺女这次要嫁的就是李县男,啧啧,那闺女真是有福气啊!李县男可是我大唐少有的年轻俊杰啊!”

    “哦!我想起来了!李家半个月前送了三万贯外加三十车的礼物,去城外下聘,原来就是韩里正家啊!”

    “是啊是啊!那聘礼少说也有四千万钱,这李家可真是舍得啊!”

    “韩家这次可是赚大发了!”

    “呵!话可不能这么说,上次李家下聘,我也亲自看了,那聘礼可没有韩家送来的嫁妆多!韩家这次估计不仅没赚到,还额外出了不少!”

    “啧啧!还真是!这韩家也挺大方,要是换做别家,那么多聘礼能送回一半就不错了!”

第三百七十章 半路跑出来个娘舅!() 
“哇!那前面的马车,不就是奇趣阁刚刚推出的别摸我吗?”

    “嘶!是的是的,这东西昨天可是有人愿意出两千多贯买一辆呢?难得韩家居然舍得拿出来呀!”

    “是啊!人韩里正这一番举动没说的,不贪财,够爷们儿!”

    “嗯嗯!不错不错!”

    有点眼力劲儿的立刻看出来送嫁妆队伍那为首的三辆马车来历不凡,再结合着昨天奇趣阁门前的加价买马车事件,人们看向这只队伍的眼神愈加炽热,这嫁妆实在是太丰厚了!

    也有人看到这么丰厚的嫁妆眼馋、不服气的。

    “李县男娶这门亲事不亏呀,你看韩家送来的嫁妆里面,有好多珍稀的金银玉器,算起来价值不菲啊!啧啧,真是走了狗屎运,咋就没人愿意带这么多嫁妆嫁给俺刘风水呢?”

    “啊呸!就刘麻子你这鸟样谁家闺女会嫁给你?再说,这李县男可不简单,年纪轻轻官居高位不说,做生意也是做得风生水起,简直是做什么都能赚的金盆满钵,好多商贩私下都管他叫财神爷呢!韩家丫头能嫁入李家日后算是享福了!”

    “是啊是啊!刘麻子你懂个屁!我一直都想让我家闺女嫁到李家!出再多的嫁妆我都愿意啊!”

    “哈哈!黄老板你家闺女长得跟个黄脸婆似的,就是送给俺刘风水,俺都不要!人家李爵爷怎么会要?”

    刘风水先是被训了个面红耳赤,这时听到后面这人说话,顿时捧腹大笑。

    “混账!刘麻子你个狗东西欺人太甚,三福,带人揍他!”

    “是!老爷!”

    。。。。。。。。。。。。。。。。。。。。。。。。。。。。。。。。。。

    今天的送嫁妆队伍是胡汉云跟铁蛋带头,感受到周围人艳羡的目光后,这俩人不由挺起了胸膛,雄赳赳、气昂昂地阔步前行。

    对于老爹给姐姐送出去这么多嫁妆,铁蛋心底没有任何怨恨的。

    首先,童年与韩雨惜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在铁蛋心里刻下了很深的记忆,他知道,没有这个姐姐,也就不会有他的现在。此外,铁蛋觉得自己现在拜了李泽轩为师,将来肯定不会为生计发愁,所以韩里正倾尽家财为韩雨惜置办嫁妆,铁蛋心里是支持的。

    “哎哟!那边又有谁家嫁闺女啊!”

    “还真是,怎么又有一支送礼队伍来了?”

    正看着热闹呢,有人发现那边街上又出来一支送礼队伍。

    “嘿,这礼物不少啊,你看这长队。这是哪家啊,居然跟韩家撞上了。”

    看热闹的总是不嫌事大,闲着也是闲着,这群吃瓜群众一边看热闹,一边聊聊天,惬意至极。

    “好像是杜家的马车啊,你看,那都有标记的。”

    “杜家?那个杜家?难道是郑蔡国公(杜如晦)家嫁女啊?”

    有人立即笑道,“放屁,杜尚书何曾有闺女了?”

    旁边那人醒悟过来,顿觉失言。

    “崇化坊杜家杜彦衡给外甥女添妆!铜钱八十万,绫罗绸缎、金银玉器三十车!”

    这时那个送礼队伍前方,一个小厮一边向前走,一边敲锣打鼓、大声喊道。

    在春秋之时,诸侯嫁女,公卿都要送女做媵妾,还要送陪嫁做媵器。到后来,那些大家族嫁女,一般亲友都会送礼,叫添妆。

    “哦!原来是崇化坊的杜酒圣家!没想到杜家竟然是韩家丫头的娘舅!”

    有人恍然大悟地叫喊道。

    也有人没听过杜家名头的,“什么杜酒圣?俺怎么没听说过这个杜彦衡啊!”

    “呵呵!杜彦衡你可能没听过,但杜道陵你肯定听过吧?那可是前朝鼎鼎有名酿酒大师,货真价实的酒圣(杜康)传人,人称小酒圣呢!这杜彦衡正是杜道陵的长子。”

    “哦!原来是杜酒圣的儿子,这个俺知道,他们家的酒圣坊以前可是非常有名啊!郢州富水、乌程若下、河中桑落、袁州宜春酒圣坊皆能酿造,并且味道极其纯正。不过自从醉仙楼推出神仙醉后,他们家的酒就不行喽!”

    “你懂个屁!那是因为杜老爷子死后,他两个儿子争家产才让酒圣坊没落的!你没看今天只来了杜彦衡吗?他弟弟杜绍坤都没来!”

    “哦?这么说他们家庭不睦?”

    “呸!你俩真是闲操心!人家家里和不和睦关你们屁事?现在的问题是,杜彦衡怎么就成了韩家丫头的娘舅了?”

    人群中有一位半百老者,捋了捋胡须,沉吟道:

    “哎,这个老夫知道,据说十七年前,杜老爷的小女儿杜十娘跟一个将门私生子私定终身,杜老爷子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杜十娘以性命相要挟,非那人不嫁!杜老爷子大怒之下就要将杜十娘逐出家门,还好杜老夫人不忍爱女受苦,好说歹说才备了一份嫁妆将杜十娘嫁给那穷小子,但自此以后,杜老爷子就不再认这个女儿了!”

    “啊!竟然有这等事?孟叔您老再给咱们详细讲讲?”

    唐人也喜欢八卦,对于这种情情爱爱的事儿,吃瓜群众最喜欢听了。

    “去去去,该讲的都讲了,还有什么好讲的?”

    。。。。。。。。。。。。。。。。。。。。。。。。。。。。。。

    “胡大叔?我怎么还有舅舅?”

    铁蛋出生的晚,哪里知道哪些陈年旧事?他看了看后面的车队,一脸懵逼地问道。

    “呃!铁蛋你的确有舅舅,后面那个就是你娘的大哥,只不过以前很少往来罢了!咳咳,这事儿说来话长,等你回去问你爹吧!”

    胡汉云明显是知道内情的,但当着铁蛋的面,说他老爹老娘的爱情史,似乎有点儿不大好,他只能含糊其辞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