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

第134部分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第134部分

小说: 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看着妹妹一脸的单纯,满眼的渴求,他心疼地拍了拍小妹的手,安慰道:“长乐放心,太子哥哥不会看着你被逼嫁的!”

    长乐展颜笑道:“嗯嗯,太子哥哥真好!这软塌坐的真舒服~,长乐一会儿回去的时候,顺便把它搬回长乐宫好不好?”

    李承乾:“。。。。。。。。。。。。。。。。。。。。”

    。。。。。。。。。。。。。。。。。。。。。。。。。。。。。。

    抱歉,面试回来后都已经七点了,手忙脚乱,码到现在才弄完两章,让各位久等了!

    谢谢爱你非我莫属的打赏!谢谢命运运气的月票!

    (本章完)

第237章 新政风暴!() 
“卖报喽!卖报喽!新鲜出炉的大唐日报!今日头条——圣上欲派水军护送船队南下换粮,民间商船亦可报名参与!”

    清晨。

    报童欢快地卖报声,唤醒了刚起床还有些浑浑噩噩的行人。今天的头条新闻,格外地吸引人。首先这是百信第一次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朝廷最新颁发的政令,另一方面,这个政令本身就已经非常吸引人了。

    派大军护送商船贸易,这可是百姓和商人们闻所未闻的啊!

    “小六,去给老夫买一份报纸!”

    一个奢华的马车内,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是,老爷!”

    今日有心的商人们,听到报纸上的头条新闻后,纷纷派遣小厮,去求购报纸。

    醉仙楼。

    “五日之内,朝廷会筹备一支包含五百条大船的船队,七日后,河间郡王李孝恭亲率两万水军,护送船队南下,用丝绸瓷器换取粮食。南洋小国,水稻一季三熟,香料遍地如草,一匹丝绸或者一件瓷器,即可换取数十担粮食,无数香料,嘶~!南海蛮荒之地竟然会这般富饶?志华兄,你走南闯北,见识广阔,这报纸上所言可属实?”

    一个穿着蓝衣,身形富态的中年人,拿着报纸,读到这儿,忍不住惊讶地问道。

    他对面那个精瘦的男人,正在认真地看报纸,闻言头也没抬地说道:“应该是真的,这上面说的,为兄之前倒是听不少海客说过。况且,这报纸出自奇趣文化,奇趣文化又是李爵爷的产业,老夫倒是很确信这些消息肯定不会有假!”

    这两人正是先前第一批品尝神仙醉的那几个醉仙楼常客,他们本身也都是富商,要不然也不会天天来醉仙楼下馆子。

    “那为何不见商队南下采购货物啊?”

    冯志华没好气道:“西凡老弟,你也不想想,茫茫大海,危险无数,也经常会有海盗出没,哪家商队敢随便出海?”

    “哦,原来如此!”

    “不过如今,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啊!西凡你接着往下看,朝廷诸位重臣,一致认为五百条大船,远远不足,特意向民间招募商船,随同大军一同南下,军队将会保护商船安全,各家商队贸易所得的利润,只需向朝廷支付半成商税即可。愿意加入朝廷船队的商人,七日之内,需向兵部报备,并将自家商船,送至城东的灞河上,七日后随同大军一同南下!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啊!而且还是暴利!”

    冯志华看完这条新闻,感叹道。

    “那志华兄你要不要也去参加?小弟记得你家有十几条大船经常在大运河上来往运货吧?”

    廖西凡接话道。

    冯志华沉吟片刻,他拍了下桌子,说道:

    “参加,怎么不参加?西凡你若是也想去,为兄倒是有渠道帮能帮你短时间内,搞到八条大船,就看你愿不愿意了!你若是信为兄的,就跟为兄一同南下走一遭,绝对会有数十倍的暴利!”

    廖西凡欣喜道:“信信信,小弟当然信志华兄了!小弟愿意跟老哥南下走一趟!”

    “哈哈,那好!为兄也得再去多弄几条船了,顺便再去收购些瓷器、丝绸,我们这就开始行动吧!”

    “志华兄且慢!你看后面还有一条新闻:朝廷颁发政令,鼓励百姓大规模养鸡,一户人家每养一百只鸡,明年赋税减免一成,明年收租时,各里正统计好各户家里存活的鸡的数量,上报给当地县衙,县衙根据所上报的数量,当年减免相应的赋税!志华兄,朝廷这个政令是什么意思?小弟我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呢?”

    冯志华顿足,认真看了一遍那条新闻,忍不住皱眉道:“为兄也不明白朝廷此举,用意何在!”

    廖西凡沉思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道:“志华兄,小弟觉得这其中有利可图啊!不如我们去贩卖鸡苗怎么样?”

    冯志华闻言楞了一下,不过片刻后,他还是摇头道:“不妥,我们最近没时间了,与贩卖鸡苗挣得这点小钱想比,还是筹备商船南下贸易赚的更多,那可是数十倍的利润啊!西凡你还是认真准备南下吧!”

    廖思凡想了想,觉得的确如此,于是点头道:“志华兄所言极是,可不能因小失大!”

    。。。。。。。。。。。。。。。。。。。。。。。。

    “二狗娃子,老子今天进城顺便买了一份报纸,你快来给老子念念这报纸说了啥?”

    刘家村。

    一个三十来岁的黝黑汉子,招呼来旁边一个十来岁的熊孩子,说道。

    “好啊!刘二叔快把报纸拿来给我看看,今天的《凡人修仙传》我还没看呢!”

    熊孩子听到有免费的报纸看,应该是有免费的小说看,顿时就兴奋道。

    “啪!”

    黝黑汉子没好气地用卷成一卷的报纸,锤了一下二狗娃子的脑袋,笑骂道:

    “看你个头!成天就知道看小说,学堂都不知道好好上,要是让你爹知道了,非得揍烂你小子的屁股!你先给老子念念今天的报纸写了啥,再去看小说!”

    “哦~!”

    熊孩子揉了揉脑袋,闷闷地应了一声,然后他拿着报纸,纳闷道:“二叔,从哪儿开始念啊!”

    “就从那什么头条开始念,俺今天在城里面听到那报童说要招募商船南下啥的,你小子快念念!”

    黝黑汉子想了想,说道。

    二狗娃子找了一会儿,找到了今日头条,开始念道:“五日之内,朝廷会筹备一支包含五百条大船的船队,七日后,河间郡王李孝恭亲率两万水军,护送船队南下,用丝绸瓷器换取粮食。。。。。。。。。。。。。。”

    “啧啧,可惜老汉我没船呐,不然也能跟着朝廷大军去南洋发财了!二狗娃子,继续念,下一条!”

    黝黑汉子听完头条新闻,感叹道。

    “朝廷颁发政令,鼓励百姓大规模养鸡,一户人家每养一百只鸡,明年赋税减免一成,明年收租时,各里正统计好各户家里存活的鸡的数量,上报给当地县衙,县衙根据所上报的数量,当年减免相应的赋税!”

    “停停停!二狗娃子,你没看错吗?这上面真是这么写的?”

    黝黑汉子此刻兴奋的像一个三百斤的孩子,他按住二狗娃子的肩膀,激动地说道。

    “疼疼疼,二叔,你先放开!”

    熊孩子疼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连忙道。

    黝黑汉子讪讪地松开了手,道:“咳,那你快再看看,这上面到底是不是像你刚刚那么说的!”

    熊孩子又看了一边,确认无误后,肯定道:“二叔,就是这么说的,我肯定没错,哎,二叔,你去哪儿?你的报纸不要了吗?”

    “哈哈,孩子他娘,快给我拿钱,我要进城买鸡苗!”

    黝黑男子兴奋的欢呼声,传出了老远。

    今日注定不平静,《大唐日报》上写的两条朝廷政令,就如一场风暴,瞬间席卷了整个长安城,以及长安城周边的村庄!

    。。。。。。。。。。。。。。。。。。。。。

    (本章完)

第238章 风波!下海!() 
被新政风暴席卷的人们,纷纷行动了起来,买鸡的买鸡,找船的找船,各条街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老板,你们这儿可还有鸡苗?什么?没了?这才刚开市不到一个时辰,怎么就没了?”

    东市,一个灰色汗衫的汉子,正在跟一个卖鸡苗的商贩大吼大叫。

    “老板,哎,别走,你这剩下的鸡苗多少钱,我都要了!”

    “什么?一百文一只?你怎么不去抢?前一阵子不还是八十文吗?”

    “爱买不买,现在不买,以后更贵!”

    之前李程两家大肆购买鸡苗,曾经一度把鸡苗价格由六七十文一只推高到一百二十五文一只,后来王仁义从南方运来八万只鸡苗后,李程两家不再购买鸡苗,长安的鸡苗市场也终于渐渐恢复平静,鸡苗价格也从原来的一百二十五文一只渐渐回落到七八十文一只。

    如今朝廷推出养鸡减赋政策,百姓们纷纷疯抢齐苗,不少鸡苗商贩的存货快速被抢购一空,其余鸡苗商贩缓过神来后,一面迅速组织人手从其他地方进货,一面拉升鸡苗价格,意图大赚一笔。

    “嘿嘿,你们这些凡人呐!真可怜!”

    今日来长安赶集的梅俊看着眼前抢购鸡苗的庄户,一脸优越地感叹道。

    梅村自从划分为李泽轩的封地后,每年只需要向李泽轩这个大地主交租子就可以了,而且李泽轩早就推出了养鸡减租政策,因此朝廷的这条政策对他们根本没啥影响,他们自然不需要去跟着别人一起抢购鸡苗。

    “梅大嘴,你在这儿臭显摆个啥呢?还不快去抢个位置卖鸡蛋?小心回去你家婆娘不饶你!”

    这是一只枯瘦的手,突然拍在了梅俊的肩膀上,接着就传来了刘二爷略带调侃的声音。

    相比于几个月前,刘二爷看起来更加精神矍铄,可能老年人一旦有事儿干了之后,就会更加有活力吧。

    “刘二爷,你咋又拿我开玩笑?”

    梅俊扭身咧嘴道。

    “梅大嘴,今天为啥这么多人买鸡苗呢?”

    “俺刚刚听别人说,好像是朝廷今天颁布了一个什么政令,鼓励百姓养鸡苗,一百只鸡可以减免一成赋税。”

    “哈哈,竟然还有这好事儿?不过这待遇俺们梅村早就享受到了,而且还是免费的鸡苗啊,哈哈!”

    刘二爷得意的笑道,只是这话太招惹仇恨,旁边一个汉子立马就瞪着眼睛说道:

    “你说啥?你们村儿早就有这待遇了?而且鸡苗还是免费的?”

    “哈哈,这还能骗你,真是多亏了李爵爷啊!”

    ………………………

    “王富仁,你家的船怎么还闲在码头啊?还不快去兵部报备?”

    “为啥要去报备呀?”

    “今天的报纸你没看吗?朝廷要派兵护送船队南下换粮,南边儿的粮食便宜,香料也便宜,我们拿着丝绸和瓷器跟着朝廷的大军去南洋小国采购货物,回来一倒卖,肯定能大赚一笔!”

    “真的啊,可万一这报纸要是骗人的咋办呀?”

    “糊涂!你也不看看这报纸是谁办的。李爵爷家财万贯会骗你啊?你值几个钱?”

    “那兄弟你等等我,我家有十条大船呢,我们一起跟着朝廷的大军去南洋喝一口汤!”

    这种对话,在今天的长安城,绝对不止一处。商人的嗅觉往往是最敏锐的,资本市场向来就是无风尚起三层浪,如今有了朝廷的这条政令刮起的东风,怎会不掀起滔天巨浪?

    归义坊。

    孟文浩家中。

    “爹,您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孟文浩今天休沐,正在家里教小妹写字,突然间院门就被推开,进来一个又瘦又黑的中年男人,他个子不高,身形也不壮,可就是那被压的微微弯曲的脊梁,却好似充满无穷的力量,仿佛能撑起一片天。他灰色的衣衫上全是泥沙,根本分不清他穿的是衣服,还是沙子了。孟文浩听到声响,抬头一看,见是自己的父亲,他拍了拍小妹的脑袋,连忙迎了上去,欣喜地说道。

    “嗯,今日灞上没多少活计,为父做完了就提前回来了!浩儿,你还在教丫丫写字呢?”

    中年男人一面脱去满是泥沙的上衣,露出了他那黝黑、瘦弱但看起来却十分结实的胸膛,一面笑呵呵地对眼前这个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儿子说道。

    “嗯,爹,丫丫最近都学会了好多字呢!我还给丫丫教了我们先生发明的拼音,以后丫丫说不定比一些富家子弟识的字都多!”

    孟文浩罕见地露出了几分小孩子的天真表情,跟自己的父亲邀功道。

    孟父当然不知道什么叫拼音,但他知道自己儿子读书很厉害,说出的话肯定有道理,他笑呵呵地去水井旁边洗了洗手,对孟文浩“嗯”了一声,这时屋内的小姑娘也跑了出来,“咯咯”笑道:“爹爹,爹爹,你回来了?”

    中年男子抹了一把脸,就见他不知道从哪儿变出了一个用纸包着的糖人儿,然后他蹲下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